中青網12月15日消息,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正式發起投票,結果顯示,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遠超美國當選總統的最低標準270張,川普已「大勢已去」。果不其然,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12月15日,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發表聲明。
向拜登及其副手卡瑪拉·哈裡斯表示祝賀,這也意味著拜登贏得了又一次巨大的勝利。麥康奈爾不僅是參議院的重量級人物,還是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國會聯席委員會(JCCIC)的成員,他的「反水」給川普又一記重擊。
隨後JCCIC主席、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羅伊·布朗特也宣布承認拜登勝選,這場大選幾乎已沒有了懸念。不僅是自己人給川普沉重打擊,就連國外的盟友也準備收拾川普了。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5日,布魯塞爾傳來重要消息。
全球最大的經濟政治一體化組織歐盟發表聲明,美國在歐洲經營跨國網際網路巨頭,諸如亞馬遜、谷歌、蘋果以及臉書等企業必須接受歐盟最新的監管法規,否則將面臨最高可達年經營收入10%的巨額罰單。
據內幕人士消息,新的監管法規主要是為了防止美國網際網路企業侵犯歐洲用戶的個人隱私和借大數據幹擾相關國家的選舉或侵害公共衛生事業,這也是保護「國家安全」的委婉說法。2013年,前CIA僱員斯諾登曝光了美國情報機關監視全球的「稜鏡門計劃」,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美方監控範圍內,美歐關係出現裂痕。2017年川普上臺,白宮加緊推行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肆無忌憚發起貿易戰和揮舞制裁大棒,在「北溪2號」和駐德美軍撤軍問題上頤指氣使,更令歐盟失望不已。
實際上,除了發布數據監管法規外,法國等國已經準備在本月對谷歌等巨頭徵收數字稅,在「收拾」美國的問題上,馬克龍始終走在前頭。而且歐盟沒有在大選前,也非在1月20日拜登上臺後,而是在川普剛輸掉大選的第二天重拳出手,擺明就是令川普難堪,今時不同往日,也該讓川普嘗嘗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