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如果還有一個月才開學,小學國家課程...

2020-12-18 中國網

什麼時候開學?繼續延長的假期該如何安排?如果還有一個月才能開學,孩子們、老師們、家長們應該怎麼應對?會不會耽誤這學期課程學習?這些問題似乎正困擾著大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發展情況積極向好,各行各業復工潮相繼開啟,何時開學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廳紛紛下文強調延遲開學,有的分學段設置了居家學習要求和內容,有的一刀切統一化實施,有的強調3月份開始上國家課程新課內容,有的決定正式開學前都是自學預習、導學複習,開學後全部零起點教學。我們看到了各地區根據區域差異情況出現實事求是的決策。

謝家灣小學工作人員將新學期教材通過快遞發放到學生手中

什麼時候能開學?

就像疫情稍微好轉,很多人似乎忘了疫情並未消失,忙著購物、喝茶、成群聚會、郊遊一樣。本來在一個多月居家隔離抗疫中,教育的急功近利帶來的焦灼似乎得到了很好的反思和緩和,停下了以前認為絕不可能停下的匆匆腳步,放下了以前認為根本做不到的放下,各大媒體竭盡所能引導家長們、孩子們抬起頭來,不要死盯著一本教科書,養成好習慣,看看世界思考人生。儘管大家內心都明白,一旦貿然開學,形成聚集性感染,這將會是不可原諒的決策失誤和難以承受的慘痛後果。可是,一旦看到不同區域學校的上課進度和內容,心理平衡馬上被打破,即便不是初三、高三年級這樣的學段,家長們似乎也只有對教科書、刷題、分數感興趣,就怕少學一個字少學一分鐘的吃虧心理,在疫情稍微凸顯好轉當口,立馬佔據了上風。

於是,這一份失衡之後的焦慮蔓延開來,網絡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不能及時開學的搞笑視頻。家長之間坐不住,教育局之間坐不住,學校之間坐不住。何時開學?何時能開學?成為了最關注的熱點問題。每當我回答這個問題時,都是一個答案:疫情完全控制之時。我從來沒有問過有關領導這個問題,因為,生命和健康高於一切,我不想讓這份焦慮積聚而影響抗疫大局。

如果還有一個月開學?

不過,我們的思考和努力從來沒有停止過。一個月前,人們居家抗疫之初,本著從孩子學習方式轉變出發、力求學習實效、不增添家庭負擔的原則,課程中心帶著老師們開始研究,堅持「結合家庭生活、結合學科特點、結合疫情知識」的課程要求,研發了後來一周多的專題活動,得到了家長們、孩子們的大力支持和好評,這樣的課程也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各媒體中得以分享。

半個月前,我們分析預感到短時間內難以開學,甚至我認為三月份開學可能都困難,就開始號召全校所有老師停止休假,開始有節奏的居家辦公,充分利用謝家灣小學多年來小梅花課程整合研究的經驗和優勢,依託國家課程為核心,整合國家雲平臺、市網課教學資源和疫情相關內容,圍繞「假如還有一個月才能開學」,論證未來四周要不要開始國家課程隔空教學?設計教學流程中孩子們居家學習內容怎樣才能做到適切、輕鬆而不傷視力?什麼樣的教師指導方式最有效地幫助孩子們居家學習?

一周以前,關於小學未來四周國家課程如何實施方案完成,經過幾番學科組、課程中心、學校校級幹部把關等多重論證,並於2月24日(本周一)開始實施。這是一次落實體現國家課改精神中多年在督促落實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技術的好契機,減少線上時間保護視力,兼顧不同家庭的孩子在學習時的及時反映差異,儘量不搞單向講授灌輸,將國家課程內容採用專題式學習、個別化互動反饋方式指導。實施三天以來,學校運用多種方式跟進到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孩子的學習感受和效果,作為校長的我直接加入到家長微信群裡,與所有班級的家長代表們溝通不同教學教法的差異效果,得到了家長們的一直認可和支持。

未來一個月國家課程怎麼學習?

今天,在我正召集「劉希婭校長工作室」成員校長們線上討論研究各個學校線上教學方案時,接到了重慶市教委關於再次延期開學的通知,並且附了3月27日以前的課程進度建議方案,要求各個區縣學校「一區一策」「一校一策」開展國家課程教學活動。

正好工作室成員學校情況多元,參與校長有瀋陽的李欣欣校長,重慶市北碚區朝陽小學鄧薇、潼南區進修學校袁莉、巴南區魚洞二小劉玉霞、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李竹、萬州區福建小學陳明、渝北區觀月小學付文鋒、兩江新區金渝小學楊開文、綦江區書院街小學帥承剛、沙坪垻區紅糟房小學張群、秀山鳳翔小學段小紅、黔江區舟白小學蔣平、九龍坡區實驗小學何軍、鐵路小學張展、森林小學劉星、高新區新鳳小學田玲、華福小學牟春濤、歇臺子小學牟映、謝家灣金茂小學吳強等。

大家結合自己學校情況討論如何落實各地文件精神,主要談到如果視頻直播老師們單方面講的時間多,孩子們聽課情況不能及時反饋和跟進掌握,教師家庭、個性差異大,有的面對鏡頭緊張不自在,家長抱怨老師視頻表情聲音做作,孩子們不喜歡;家長之間喜好水平不同,錄下不同老師視頻傳播進行比較引發矛盾,有的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拒絕視頻直播,如果採用全國名師視頻或從一個年級選出幾個形象好的老師視頻播出,本班學生學習反饋也不能及時互動,家長全程陪同。還談到如果統一進度上課,遇到不適合居家學習的內容或者本階段內容沒有學好,開學了重新學孩子們會有厭倦情緒;還有的地區學校孩子們家裡沒有線上教學設備;也有家長要復工不能陪同關注孩子們使用網絡……

大家熱烈討論,積極發言。我也分享了謝家灣小學未來一個月的課程設計,大家覺得很有啟發。我分享到,要求實施國家課程,可能家長們心目中盯著的是語文、數學、英語等傳統重要科目,而國家課程和重慶市地方課程一共有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英語、藝術、體育與健康,書法,科學,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科目。一共28-30課時。如果我們生硬地按照教材進度上課,從內容和上課方式上不適合造成的夾生飯,反而得不償失。所以,我建議大家都要落實市教委提出的「一校一策」總體要求,因校而異地進行課程選擇考慮,孩子們連續看屏幕時間一次不超過15-20分鐘,兩次間隔看屏幕時間休息不低於10分鐘,一天總體在線時間不超過1小時。課程設計上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從教學內容方面。一是全學期課程課時整合,看哪些科目比較適合本階段居家學習,就調整到這一個月來進行。例如《道德與法治》很多內容可以結合疫情現狀進行學習,就可以提前多設計安排一些課時,還有勞動課、綜合實踐課、書法課等都是可以和居家環境結合的,這樣正式開學以後,總課時就很寬裕。二是從學科之間內容整合,內容上居家自主學習也適合,就可以多安排一些,如體育與健康、藝術課程等。三是學科內內容整合,各個科目內容中先後邏輯性不是那麼緊密,相對獨立一點,又便於居家學習的內容提前整合進行,如語文學科的閱讀、詞句積累、部分寫作等。

2.從教與學的方式方面。老師們要增強課程意識和課程研發能力,加強學校集體備課。這也是一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也是老師們改變一講到底的傳統習慣的機會,真正更多關注孩子們個體立場,分析孩子們差異化特點,設計教學流程,通過專題目標帶動、任務單驅動和個性化學習效果反饋,運用在線方式與孩子交流機會互動,激發孩子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體會讓孩子們被動聽、反覆練等傳統學習,和讓孩子們去獨立規劃、在單位時間內完成一個項目任務、與同學家長探究合作、轉述講解給同伴家長聽思考型學習之間,不同的學習效能體現。

3.家校協作方面。孩子們這種以家庭學習為主的教育教學模式,要引導家長好好和孩子們相處,引領家長觀念、方法更新。有些家長們過去只是通過到學校參加公開活動才能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這一次居家學習讓孩子的學習習慣、基礎、方法都全方位全程暴露在家長眼前,很多家長們會從過去關注孩子好好聽好好背誦記憶,到跟隨學校教學帶動,關注到孩子們應該如何思考如何運用資源如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等新型學習方式,回應新高考理念中考記憶型知識內容轉變為思維、能力等考核內容,達成更好的家校理念與方法的協同。對於要復工或條件有限不能陪同孩子學習的,就需要老師們一對一的個別化跟進。

總之,這一個月的課程設計儘量靈活性、操作性強一些,還要注意開放性,隨疫情解除恢復上課,隨時對接後續課程。即便是還有一個月開學,本學期小學的課程落實都是沒有問題的,大家不必過於焦慮和急切。新冠肺炎疫情的確是一場影響世界的大災難,但是也是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更新發展的良好契機。

遲遲不能開學,的確打亂了大家的計劃,甚至殃及到了高考、中考的學子們正常的最後複習衝刺,但是老師們、家長們都應該以生命安全為首要選擇,帶領孩子們不要疏忽大意,珍惜這場災難帶給全社會的思考和沉澱。也不要覺得麻煩怕辛苦,只要能夠平安健康,這應該是最大的幸福和知足。

相關焦點

  • 謝家灣小學舉行《小梅花課程系列叢書——小學學科教學建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1日5時45分訊(馮穎)國家課程如何校本化實施、國家課標如何全面落地、教學方式如何優化創新?2019年,既是我國素質教育實施的20周年,也是謝家灣小學成為重慶市首批示範學校的20周年,在國家課程教學相關政策背景之下,謝家灣小學400多位老師傾力編撰了這一備受關注的《教學建議》叢書。該叢書共25本,約250萬字,涵蓋了小學一至六年級,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科學、藝術、信息技術各學科。
  • 2020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謝家灣小學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19日到20日,由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主辦,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協辦,謝家灣小學承辦的「2020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謝家灣小學舉辦。8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圍繞「走進謝家灣小學,看學習方式創新」主題進行深度廣泛交流。
  • 重慶市謝家灣小學:"小梅花"課程令每個孩子綻放光彩
    「凡是對孩子有積極影響的元素都是課程」  全校沒有課間鈴聲,上課時間長短結合  5月30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這所學校。  中午12點10分,是學校的午飯時間。全校師生採用自主午餐的形式,兩葷一素一肉湯,讓食堂裡瀰漫著飯菜的香味。  學生們排隊取餐盤,自己打菜、舀飯、盛湯,動作嫻熟,井然有序。
  • 視頻|上午完成學科課程下午參加活動課程 重慶這所小學有點不一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13日21時30分訊(記者 劉豔)上午完成學科課程,下午參加社團活動、專題活動,沒有上下課鈴聲,沒有統一的課間活動……這是重慶謝家灣小學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縮影。今(13)日,重慶市教委、九龍坡區政府聯合舉辦謝家灣小學教育教學改革經驗推廣現場會,一起來看看這所小學的課程改革,都有哪些經驗?
  • 2020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謝家灣小學成功舉辦
    2020年11月19日到20日,由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主辦,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協辦,謝家灣小學承辦的「2020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謝家灣小學舉辦。8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圍繞「走進謝家灣小學,看學習方式創新」主題進行深度廣泛交流。
  • 2020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成功舉辦丨走進謝家灣小學,看學習方式創新
    2020年11月19日到20日,由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主辦,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協辦,謝家灣小學承辦的「2020年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謝家灣小學舉辦。8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圍繞「走進謝家灣小學,看學習方式創新」主題進行深度廣泛交流。
  • 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六年影響一生
    我校是1957年建校,原名「楊二小」,1975年該名位謝家灣小學,1999年被評為「重慶市首批示範小學」,在近50年的辦學中,我們積累了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同時這樣老牌重點小學給我們學校帶來了高原現象,如果在新的時期找到新的突破口,轉變觀念,實現學校新的發展,這是我們的困惑之一。  二、現有的辦學格局是一校三地四部。
  • 這所小學不一樣:上午完成學科課程,下午參加社團專題活動
    「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在重慶有一所課程改革的典範小學,上午完成學科課程,下午參加社團活動、專題活動,學校沒有上下課鈴聲……這所學校的學生不但成績優異,還陽光自信,多才多藝。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課程改革模式?5月3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進重慶謝家灣小學了解素質教育的實踐模式。
  • 重慶各地小學1-3年級返校在即,「防疫+防暑」成各校關注重點
    據了解,目前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分批次有序開學複課工作順利推進,5月7日起,重慶各地的小學1-3年級的小朋友們將迎來一個特別的
  • 沒有上下課鈴聲的重慶謝家灣小學帶來的啟示
    沒有上下課鈴聲的重慶謝家灣小學,在近些年來頻頻成為北上廣等區域教育同行前來取經、尋找教育密碼的地方。謝家灣小學提出沒有課堂的變化就沒有學生的變化,沒有學生的變化就沒有未來的變化。他們對學習方式進行變革創新,始終強調關注學生。
  • 「最美小學」走進「五朵金花」,感受校園魅力!
    對於重慶教育來說,重慶最知名的中小學名校,小學公認的是「五朵金花」,中學公認的是「七龍珠」。上兩期小成為大家介紹了「七龍珠」和重慶區重點學校的校園環境,今天就帶大家走進「五朵金花」,感受一下小學校園環境的魅力所在。巴蜀小學重慶市巴蜀小學校創建於1933年,孕育於祖國西南,母親河畔,巴山蜀水。
  • 京渝蓉專家校長雲端相聚 共論疫情後的未來教育
    4月23日下午,一場匯聚京渝蓉三地名校長的高端論壇——成都市名校長論壇·走進「李蓓名校長工作室」雲端主題研討會啟幕,三地教育大家同臺對話,以教育智者的思想思考如何在「後疫情時代」促進未來教育、未來學校的順利變革。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成都七中校長易國棟、成都市實驗小學校長李蓓以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們進行了精彩的雲端思想碰撞。
  • 重慶一小學開學典禮校長英文致辭 學生:很震撼
    小學開學典禮 校長為啥英文致辭「今天武隆實驗小學校長英文致辭,讓同學們震驚了!」「嘗試不一樣的東西,給校長點讚!」2月26日,武隆區實驗小學校長陳曉平在開學典禮上用英文致辭的短視頻刷爆朋友圈。陳曉平(左二)在友好學校學習交流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夏祥洲 通訊員 任建容 攝影報導學生說聽得「很震撼」26日下午開始,一條短視頻首先在武隆區實驗小學家長的朋友圈裡熱傳。
  • 重磅關注|謝家灣小學科學城校區分校建設位置曝光?
    導語 今日小幼君在重慶科學城的官微裡,看到謝家灣小學要進軍科學城的消息,這又是繼巴蜀之後又一勁爆消息。下面看看小幼君所了解關於謝家灣小學分校開進科學城的消息吧~ 謝家灣小學科學城校區位置如下:
  • 2019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舉行
    中國網4月16日訊(記者 段留芳)2019年4月11-12日,"2019小學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小學課程建設的現代性實踐"為主題展開研討,中外教育界專家學者和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十餘個省市的知名校長分享了基礎教育課程建設的前沿理念及探索成果。
  • 重慶一小學開學典禮上用中英雙語致辭 校長:請忽略發音
    ……26日下午開始,武隆區居民的朋友圈被類似這樣的信息霸屏,有的信息還附帶了一條短視頻,視頻是一位中年男子站在舞臺上用英文在進行講說,舞臺背景布顯示:武隆區實驗小學鳳溪校區2019春期開學典禮,背景布上還有「文明校園你我他共享」字樣。很快有自稱學生家長或學校老師的居民證實,此事發生在武隆實驗小學開學典禮上,校長當時正用英語致辭。
  • 草堂小學新任校長金波:將延續學校詩歌文化 使其落腳於課程建設
    上學期末,成都市草堂小學校長藍繼紅辭職的消息引發大量關注。如今,新學期已經到來,草堂小學的新任校長是誰?對於學校的未來發展,他有何新的思考?學校是否還會延續獨具特色的詩歌文化?在9月1日草堂小學的開學典禮上,這位新校長首次亮相,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也帶著家長們的種種疑問,對其進行了採訪。
  • 森林小學:開學首日小老師來當家 學生自編精彩課程
    原標題:森林小學:開學首日小老師來當家 學生自編精彩課程 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老師為「小老師」授牌同學們積極回答「小老師」提出的問題「小老師」在講臺上為同學們講課   華龍網訊(黎立)3月2日,重慶外國語學校森林小學舉辦了「開學第一課,我當小老師」的主題活動,孩子們站在講臺上跟大家分享他們的假期見聞、旅遊經歷以及興趣愛好等內容。
  • 杭州市鳳凰小學校長繆華良:課程助推核心素養落地,「新生活教育...
    作為第一任校長,他來學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聽課。「我將全校90多位教師、39個班的課全部聽了一遍,課堂上能夠找到很多課程建設的源泉。」在學校裡,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繆校長拿著一個小本子隨班聽課。從教研員到校長,他已經聽了5000餘節課。  繆校長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構建課程。其實,自2016年擔任杭師附小教育集團校長起,他就著手進行課程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