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與摩拜合併失敗內幕:阿里買走朱嘯虎一票否決權

2020-12-15 騰訊網

在一份近期解密的投資人士講話中,摩拜、ofo合併失敗的原因是,阿里買走朱嘯虎手中的ofo股權並獲得一票否決權。與滴滴、美團一樣,共享單車也因"AT"(阿里、騰訊)兩巨頭在支付入口的爭奪,而面臨二選一的「站隊」宿命。

說起這朱嘯虎,真是獨具一雙慧眼,先後投出了映客、滴滴、餓了麼和ofo,絕對算得上是投資界的大IP,在科技圈上的頭條,讓娛樂圈的汪峰都自嘆不如。

不過作為投資人,從去年的「90天共享單車的戰爭就會結束」,到和馬化騰互懟「明年見」,再到最近的「合併才能盈利」,朱嘯虎每每談起摩拜和ofo,說出口的話總是不太一樣。他為何三番兩次改變說法呢?我來給您分析分析。

首先,摩拜和ofo在運營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別,摩拜走精細化運營,而ofo則靠量取勝。朱嘯虎曾說,「ofo最大的優勢是成本低,摩拜布1輛車,ofo可以布10輛」。

但沒想到的是,今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就下發了通知,要求暫停在北京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此前,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11個城市已先後喊停。調控政策還鼓勵共享單車智能化,這讓ofo低成本、機械鎖,依靠跑量碾壓摩拜的戰略徹底泡湯,而摩拜的精細化運營一舉成為優勢。

其次,在盈利這件事情上,ofo有點心急了。戴威6月底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說,ofo將於年底實現國內盈利,到2018年就能實現海內外全面盈利。而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卻淡定地表示,盈利不是摩拜現階段的目標,考慮IPO還為時尚早。

按理說,投資人絕不會在公開場合對自己投資的公司做出負面評價,但朱嘯虎的此番表態,可能正表明了對ofo的不自信,想要實現盈利這一目標,並沒戴威說的那麼容易。從「戰績」來看,親身經歷過滴滴、快的、優步中國合併歷程的朱嘯虎,說出的話當然更有可參考性。

不過,共享單車態勢的發展一直在超出朱嘯虎的預期,因此他不得不一次次改口。但摩拜和ofo真如朱嘯虎所說的那樣,將會以合併來畫上共享單車大戰的句號嗎?

在那之前,幾乎很多人都順理成章的認為,共享單車兩大巨頭ofo與摩拜,會在經過「燒錢大戰」之後,走上合併結局,就如滴滴與快的、優酷與土豆、攜程與去哪兒那樣。實際上,兩家也幾度坐到談判桌前。但後來發展出人意料,人們猜中了開頭沒猜中結局。

(摩拜單車)

後來,合併失敗之後,摩拜在騰訊推動下,投入美團麾下,正式納入「騰訊系」。在3月5日,ofo將旗下共享單車抵押給阿里系企業用於擔保融資,融資規模達17.66億元;3月13日,ofo接受阿里領投的8.66億美元融資。加上阿里從朱嘯虎手中獲得的一票否決權,ofo與阿里關係已是千絲萬縷。

(ofo)

朱嘯虎把手中ofo股份賣給阿里的消息,是其妹夫歐成效今年1月在一個論壇上透露的。歐成效當時透露消息,朱嘯虎不久前已把所持的ofo股份全部賣給了阿里巴巴,按ofo估值100億美元計算,共套現了30多億美元。此次交易的金額未獲官方證實,但交易時間與此前李朝暉透露的「2017年底」剛好對的上。

(朱嘯虎)

出於對移動端用戶流量、支付入口的爭奪,騰訊、阿里兩家在出行(滴滴與快的)、o2o(美團與餓了麼)、共享單車(摩拜、ofo)幾個領域先後展開過劇烈爭奪。美團CEO王興曾透露,他本希望美團能獲得騰訊、阿里兩家共同支持,像滴滴那樣。但阿里認為,滴滴是一個失敗案例,不會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隨後,美團全面倒向騰訊。

今年4月份,坊間還有傳聞滴滴重啟收購ofo,ofo方面發布聲明稱該消息不屬實,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ofo敗局|戴威的固執:當時擁有一票否決權,拒絕與摩拜合併
    在滴滴和其背後的騰訊的推動下,ofo和摩拜開始被資本「催婚」。但是,大家都沒想到,年輕的戴威竟然如此倔強,還有他手中的一票否決權,最終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戴威的固執:曾拒絕與摩拜合併「戴威是ofo存在的前提。如果換了別人,這個項目可能根本起不來。早期投資人都是因為看好他才投資的。」
  • 一千萬人排隊退押金,馬化騰怎麼看ofo小黃車的失敗
    2017年6月19日下午4點,ofo小黃車投資人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朋友圈轉發了艾瑞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稱ofo小黃車的活躍用戶遠超摩拜。這引發了摩拜投資人,騰訊CEO 馬化騰的評論。ofo小黃車不斷融資、買車、投放,同時又瘋狂補貼,一旦融資情況不理想,現金流就會出現問題,最終走到了今天這個局面。為什麼ofo小黃車在運營和決策上屢屢犯錯?為什麼它沒有選擇和摩拜合併,或者像摩拜一樣賣給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呢?
  • 摩拜ofo合併是唯一出路?阿里成「關鍵第四號」
    據媒體消息顯示,滴滴正在極力促成摩拜和ofo的合併,一些內部人士稱騰訊也有合併的意思。這意味著摩拜和ofo背後的資本正在尋求新的運作方式,而一旦兩家合併成功,那麼,其市場價值將會大幅提升,而永安行、哈羅單車、永久智能車這些廠商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從金沙江的朱嘯虎到滴滴、騰訊,資本真的能推進摩拜和ofo走向合併嗎?合併之後行業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摩拜和ofo取消月卡優惠 共享單車開始收割用戶
    去年12月底,深陷融資困境的ofo率先取消了免費月卡,月卡調整為每月20元/月。而今,另一個頭部玩家摩拜也悄然改變了收費模式。近日,界面新聞記者登錄摩拜APP後臺發現,摩拜的月卡價格也已調整為20元/月。這意味著,近一年的拉鋸後,摩拜和ofo之間的價格戰終於告一段落,一直膠著混戰的共享單車玩家開始收割用戶了。
  • 同樣是做共享單車,為什麼摩拜賺了10多億現金,ofo卻下場慘澹
    作為行業的第一梯隊成員,ofo與摩拜從競賽投放單車搶佔市場,到各方資本介入(摩拜背後是騰訊與美團),從免費騎行到打口水仗……可謂針尖對麥芒,打得「不可開交」,甚至曾把戰火燃燒到國外。真正讓ofo和摩拜名聲大躁的,還是來自於馬化騰和朱嘯虎朋友圈就ofo展開的各種對懟。雙方的爭論誰對誰錯暫且不表,但朱嘯虎和馬化騰的身份放在這裡,事情就變得非常有意思了。
  • ofo和摩拜會合併嗎?
    據艾瑞數據的監測,截止到2017年8月,ofo的環比增幅為3.6%,而摩拜為1.4%,較之前均有下降。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胡煒煒和戴維兩人的合影在網絡上迅速傳播,也一度引發了關於「ofo與摩拜是否要合併」的猜測,儘管該消息隨即遭到了雙方的否認。6月份,朱嘯虎和馬化騰還在微信朋友圈為「ofo與摩拜誰是老大」的問題爭論不休。
  • 遭遇資本的寒冬後,共享單車摩拜、ofo、哈羅的現狀如何
    ofo的投資人朱嘯虎講出了下一句:「但每個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運營,唯有兩家合併才有可能盈利。」騰訊不願意再給摩拜投錢了,滴滴也一樣。經過這第二次寒冬,共享單車面臨的選擇並不多,似乎只有奮力自救、兩家合併、被收購、倒閉這謝選擇了。在自救的道路上雙方都不曾放棄,6月,ofo全面取消了曾芝麻信用免押金的所有城市活動。
  • ofo及戴威收"限制消費令":不能坐飛機不能買房買車
    阿里拿了大部分額度,包括朱嘯虎手中的董事會席位和一票否決權,滴滴只拿了一小部分額度。但據ofo投資人透露,阿里並沒有一票否決權。他無法接受滴滴把ofo賣給摩拜的建議。即便此時ofo的訂單量只有摩拜的三分之一。當然,ofo不想賣,摩拜同樣也不想買。不過對戴威來說,這樣拒絕投資方的場景,並不是個例。
  • 未來摩拜OFO會倒閉嗎?2018年共享單車的前景預測!
    未來摩拜ofo會倒閉嗎? 據不完全統計,從今年6月開始,風口上的共享單車開始出現倒閉潮,先後有六家共享單車被曝押金無法退還的問題。那麼,摩拜共享單車會不會退出市場呢?個人認為不會,共享單車現在已經到了最終洗牌的階段,如今共享單車的格局已經形成,目前市場只有摩拜單車和OFO在做最後的市場大戰,作為國內兩大共享單車企業,摩拜和OFO的情況要好很多,從用戶活躍率與滲透率來看,摩拜ofo一直遙遙領先。而且今年8月,摩拜宣布,在全國超過150個城市推出新用戶免押金試騎活動。
  • 摩拜和ofo取消低價月卡!從補貼用戶到取消優惠再到漲價 共享單車會...
    共享單車價格戰暫告段落  從2017年共享單車進入大眾視野以來,各家公司之間的競爭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特別是瞄準市場老大的ofo和摩拜單車,讓人看到了當初快的和滴滴的影子。  最先出重手的是ofo。去年,他們在拿到C輪1.3億美元融資後,在2月份率先開啟「百萬單車免費騎」活動。半個月後,摩拜應戰。
  • 共享單車落寞時:ofo屢次融資失敗 用戶大規模排隊提取押金
    短短三年,ofo搬過四次家。前三次,都是因為資金充足、團隊壯大,辦公環境愈加開闊,愈加華麗;第四次是倒退,2018年11月5日,ofo搬離見證它輝煌巔峰的中關村理想國際大廈。 複雜的股東利益、創始人利益、網際網路勢力割據帶來的巨大分歧,讓摩拜和ofo失去了合併機會,而這是共享單車行業保持獨立、做大做強上市融資的唯一機會。
  • 共享單車終於盈利,不是ofo和摩拜,永安行走了最前面!
    早在摩拜和ofo開始運作的時候,就已經和資本有了接觸,不同的是ofo當時只是在校園運營,而摩拜一開始就是制定了商業化的路子,尋找投資再到做大市場,最後走尋求上市。只不過,大家都猜中了前頭而沒有能猜中結局。
  • 3年虧150億ofo,錯過高瓴資本,拒絕滴滴,選擇了阿里系
    在共享單車最後一公裡的市場中,出現了兩個獨角獸,一個是90後大學生戴威創辦的ofo小黃車,一個是汽車圈記者胡瑋煒創辦的摩拜單車。摩拜單車的結局是被美團王興收入囊中,美團耗費27億美金全資收購摩拜單車,並且承包了摩拜單車的10億美金虧損,總共耗資37億。摩拜單車歸屬騰訊系。
  • 戴威說ofo的新一輪融資接近完成,但和摩拜似乎定了同一個目標:攻下...
    此前摩拜先於ofo一步完成了6億美元的融資,而ofo的新一輪融資也接近完成。,在近日舉辦的達沃斯論壇上,小黃車ofo的CEO戴威曾透露,公司的新一輪融資已經接近完成,但不願意透露更多的融資細節。,ofo正在以30億美元的估值尋求新一輪5億美元的融資。
  • 「元老」摩拜停止服務 共享單車群雄割據時代的謝幕?
    摩拜、小鳴、哈囉、悟空、3Vbike、赳赳、酷騎、天天騎、聯盟、1步……光是看名字,就足夠眼花繚亂。但小黃車ofo和小橙車摩拜,無疑是業內的佼佼者。據界面傳媒公布的2017創業估值排行榜,ofo以138億人民幣的估值位列第43位,摩拜則以105億人民幣位列第52位。
  • 馬化騰一針見血指出ofo失敗的根本原因,ofo將何去何從?
    關於ofo的各種新聞在近日頻發,集中報導的是兩個事情,第一ofo用戶集體退押金,據說排隊人數超過千萬;第二ofo創始人被列入老賴名單,被限制高消費。出現了這樣的危難關頭,ofo兩條選擇,要麼申請破產,要麼咬牙堅持尋求合併,究竟如何選擇,還要看公司管理層和股東的表決。關於ofo的去留選擇問題,也有很多分析文章,進入馬化騰朋友圈裡說,不少分析ofo文章,沒一個說到點上!馬化騰的一位好友稱ofo排斥智能化,所以才不堪一擊。
  • 爆料:滴滴投資摩拜方案曾被騰訊一票否決
    一則摩拜「賣身」的消息撕開了共享單車市場上最後一塊遮羞布。與滴滴鬧掰的ofo轉投阿里後,堅定站在騰訊陣營的摩拜如今也無法獨善其身。市場流傳的消息是摩拜將以37億美元的總價出售給美團,包括27億美元的實際作價(12億美元現金及15億美元股權)和10億美元的債務。
  • -共享,單車,ofo,摩拜,小藍,悟空,町町,哈羅...
    從最初的布局來看,ofo和摩拜井水不犯河水,因為兩家公司推出的產品所面向的市場完全不重合。2015年9月,ofo創始人戴威選擇母校北大為第一個運營的地點,並且ofo還寫了一份慷慨激昂的公開信——《這2000名北大人要幹一票大的》。ofo宣布,將為北大校園提供超過10000輛自行車,同時也呼籲2000名北大師生貢獻出自己的單車。
  • 欠款20億,ofo人去樓空,戴威247次被限制高消費,三大原因致敗局
    因為無法找到盈利通道,瘋狂燒錢的模式無以為繼,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行業遭遇了斷崖式墜落,從原來被所有人看好一夜間變成了被所有人不看好——合併方案失敗。由投資方主導的ofo與摩拜合併的提議,因為戴威的一票否決權,胎死腹中。後來馬化騰還說到,ofo最主要的敗因,就在於一票否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