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份近期解密的投資人士講話中,摩拜、ofo合併失敗的原因是,阿里買走朱嘯虎手中的ofo股權並獲得一票否決權。與滴滴、美團一樣,共享單車也因"AT"(阿里、騰訊)兩巨頭在支付入口的爭奪,而面臨二選一的「站隊」宿命。
說起這朱嘯虎,真是獨具一雙慧眼,先後投出了映客、滴滴、餓了麼和ofo,絕對算得上是投資界的大IP,在科技圈上的頭條,讓娛樂圈的汪峰都自嘆不如。
不過作為投資人,從去年的「90天共享單車的戰爭就會結束」,到和馬化騰互懟「明年見」,再到最近的「合併才能盈利」,朱嘯虎每每談起摩拜和ofo,說出口的話總是不太一樣。他為何三番兩次改變說法呢?我來給您分析分析。
首先,摩拜和ofo在運營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別,摩拜走精細化運營,而ofo則靠量取勝。朱嘯虎曾說,「ofo最大的優勢是成本低,摩拜布1輛車,ofo可以布10輛」。
但沒想到的是,今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就下發了通知,要求暫停在北京新增投放共享自行車,此前,上海、廣州、深圳、武漢等11個城市已先後喊停。調控政策還鼓勵共享單車智能化,這讓ofo低成本、機械鎖,依靠跑量碾壓摩拜的戰略徹底泡湯,而摩拜的精細化運營一舉成為優勢。
其次,在盈利這件事情上,ofo有點心急了。戴威6月底接受《中國日報》採訪時說,ofo將於年底實現國內盈利,到2018年就能實現海內外全面盈利。而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卻淡定地表示,盈利不是摩拜現階段的目標,考慮IPO還為時尚早。
按理說,投資人絕不會在公開場合對自己投資的公司做出負面評價,但朱嘯虎的此番表態,可能正表明了對ofo的不自信,想要實現盈利這一目標,並沒戴威說的那麼容易。從「戰績」來看,親身經歷過滴滴、快的、優步中國合併歷程的朱嘯虎,說出的話當然更有可參考性。
不過,共享單車態勢的發展一直在超出朱嘯虎的預期,因此他不得不一次次改口。但摩拜和ofo真如朱嘯虎所說的那樣,將會以合併來畫上共享單車大戰的句號嗎?
在那之前,幾乎很多人都順理成章的認為,共享單車兩大巨頭ofo與摩拜,會在經過「燒錢大戰」之後,走上合併結局,就如滴滴與快的、優酷與土豆、攜程與去哪兒那樣。實際上,兩家也幾度坐到談判桌前。但後來發展出人意料,人們猜中了開頭沒猜中結局。
(摩拜單車)
後來,合併失敗之後,摩拜在騰訊推動下,投入美團麾下,正式納入「騰訊系」。在3月5日,ofo將旗下共享單車抵押給阿里系企業用於擔保融資,融資規模達17.66億元;3月13日,ofo接受阿里領投的8.66億美元融資。加上阿里從朱嘯虎手中獲得的一票否決權,ofo與阿里關係已是千絲萬縷。
(ofo)
朱嘯虎把手中ofo股份賣給阿里的消息,是其妹夫歐成效今年1月在一個論壇上透露的。歐成效當時透露消息,朱嘯虎不久前已把所持的ofo股份全部賣給了阿里巴巴,按ofo估值100億美元計算,共套現了30多億美元。此次交易的金額未獲官方證實,但交易時間與此前李朝暉透露的「2017年底」剛好對的上。
(朱嘯虎)
出於對移動端用戶流量、支付入口的爭奪,騰訊、阿里兩家在出行(滴滴與快的)、o2o(美團與餓了麼)、共享單車(摩拜、ofo)幾個領域先後展開過劇烈爭奪。美團CEO王興曾透露,他本希望美團能獲得騰訊、阿里兩家共同支持,像滴滴那樣。但阿里認為,滴滴是一個失敗案例,不會讓這種事情再次發生。隨後,美團全面倒向騰訊。
今年4月份,坊間還有傳聞滴滴重啟收購ofo,ofo方面發布聲明稱該消息不屬實,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