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搜羅了以下中國去新加坡各類信息大全,去之前先碼著(超有用的):
新加坡籤證須知
新加坡駐華使領館包括駐北京大使館、駐上海總領館、駐廈門總領館(及廈門總領館駐廣州領事辦公室)和駐香港總領館。
申請旅遊籤證需本人親自到新加坡駐華有關使領館辦理並提供以下材料。必要時使領館有權要求申請者提供其它補充材料。
申請人在遞交申請時不需要繳納擔保金。只有在領取籤證時,接到使領館通知的申請人,才需要繳納擔保金。請在籤證申請表的左上角註明申請者的手機號碼和住宅電話。
1.兩份用英文填寫的14表格(表格第1, 2頁相關欄要填全,第3頁必須由申請者本人籤字並註明申請日期。)
2.證明申請者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其旅行費用的材料
3.申請者公司出具的同意其休假並說明申請者在該公司任職時間、職務及工資的信函。信函所用信箋需有公司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及傳真號碼。信箋需加蓋公章
4.請貼一張2寸彩色近照在每份14表格上。照片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3個月內的近照,照片尺寸為3 5mm(寬)45mm(長),無白邊;
·正面免冠(按特殊宗教或風俗要求戴帽或配飾者,帽子和配飾不得遮蓋申請者面部特徵)。面部尺寸為25mm(寬)3 5mm(長);
·白色背景,絨面或半絨面
5.未成年人(未滿16歲)可由父母代辦,但必須出具能證明關係的出生公證書或戶口本(原件及複印件)
6.申請者護照有效期至少六個月(從出國之日開始計算)並至少有一張空白籤證頁
7.如需繳納擔保金,擔保金的金額為每人人民幣5,000元
8.籤證費為每人人民幣100元
9.14天個人旅遊籤證為多次往返籤證,有效期3周(自籤證籤發日計算),每次可停留2周
10.籤證辦理時間:3個工作日
申請籤證需提供以下材料。必要時使館有權要求申請者提供其它補充材料。
1.由新加坡註冊公司籤發的介紹信(V39A表格)原件及複印件各一份。信中須詳細註明申請者的姓名、訪問目的、日期及停留期限等
2.申請者必需提供由新加坡商業註冊局出具的新加坡公司最新的註冊簡況
3.填寫完整的V52表格原件一份(用英文填寫)
4.如本人不能親自到使館申請籤證,則需出具委託書。委託書中須註明被委託人的姓名及身份證件號碼(中英文均可)
5.兩份用英文填寫的14表格(表格第1, 2頁每一項都要填寫,第3頁必須由申請者本人籤字並註明申請日期)
6.請貼兩張2寸彩色近照在14表格上,照片必須符合下列要求:
·3個月內的近照,照片尺寸為35mm(寬)45mm(長),無白邊;
·正面免冠(按特殊宗教或風俗要求戴帽或配飾者,帽子和配飾不得遮蓋申請者面部特徵)。面部尺寸為25mm(寬)35mm(長);
·白色背景,絨面或半絨面
7.申請人護照有效期至少六個月(從出國日期開始計算)並至少有一張空白籤證頁
8.籤證費為每人100元人民幣
9.籤證辦理時間:3個工作日
10.籤證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秀水北街1號,郵編:100600
駐北京大使館網址:www. mfa. gov. sg/bei jingchi/
申請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8:30-11:00
取證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3:00-4:00
適用於直接向移民與海關局或新加坡人力部提出並得到批准的申請,包括以下類型:
已獲得移民與海關局批准新加坡永久居民通知書的人士。
原則上已經移民與海關局或新加坡人力部批准即將發給各類準證的人士。如工作許可證,受僱準證,學生準證,長期社交訪問準證,職業人士訪問準證。
已獲移民與海關局批准並通知他們在新加坡駐廈門總領事館領取籤證的人士。
註:持中國護照及聯程國際機票,並有第三國入境籤證者,過境新加坡72小時之內,可免辦籤證。
新加坡出入境須知
幾乎所有抵離新加坡的飛機都使用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機場內購物中心、餐廳、醫療、飯店、桑拿等設施一應齊全。北京直飛新加坡約6.5小時。當飛機下降可看到新加坡港內的油輪時,就是快要在機場著陸了。飛機降落在樟宜國際機場大廳二層,從這裡乘扶梯到一樓的入境檢查站。新加坡過去對留長髮、蓄鬍須的人拒絕入境,現在只要不過分基本沒問題。入境時要向移民局出示護照、籤證以及在機上填妥的入/出境卡片。移民局在護照上加蓋「允許停留14天」的印章,並將入/出境卡的出境卡交還旅客後,入境手續就算辦完。移民局偶爾也會要求旅客出示出境機票,並詢問入境目的、停留期間等有關問題。
入境檢查結束後,就來到免稅店。通常免稅店只適應於出境者,但新加坡是個自由港,入境者也可以購買免稅品。免稅店之後,就是行李提取處。在中央大廳有幾條行李傳送帶,在相應傳送帶處提取行李。提取行李後,就可以過海關了。辦完海關手續後,便到了抵達大廳,也算來到了新加坡。抵達大廳的中心是信息中心,兩側有飯店諮詢及汽車出租臺。
樟宜國際機場離港大廳設在二層,辦理登機手續就在這裡。不同的航空公司在不同的櫃檯。飛機起飛前通常提前2小時辦理登機手續。樟宜機場的機場費為15新元,通常已包括在機票內。辦理登機手續時,旅客可提出自己希望乘坐的座位。交運託運行李、拿到登機牌後,登機手續就算完成。
此後為出境檢查。在離境檢查口出示護照及出境卡,移民局蓋上出境章就算完成。出境檢查結束後,旅客到所要搭乘的航班候機室等候登機。離港大廳內設有免稅店、禮品店、書店等商店。飛機起飛前一般提前30分鐘開始登機。
海關規定
1、酒類(包括葡萄酒、啤酒、麥酒、黑啤酒);2、菸草(包括香菸、雪茄);3、皮包、錢包;4、人造珠寶;5、巧克力、糖果;6、麵包、餅乾、蛋糕
1、電器製品;2、化妝品;3、相機、鐘錶;4、珠寶、寶石、貴重金屬;5、鞋;6、藝術創作品、玩具
遊客攜帶下列物品入境不須付稅:
1、個人用品;2、食品如巧克力、餅乾、蛋糕等,但價值不得超過新幣50元
年滿18歲而且不是從馬來西亞入境,攜帶下列物品免稅:
1、烈酒1公升;2、酒1公升;3、啤酒、麥酒或黑啤酒1公升
上述免課稅品只限個人消費,禁止轉售或贈與。如攜帶入境的物品超出免稅範圍,超出部份將被課稅。轉機過境旅客如攜帶過量物品,其超出免稅範圍的部分須存放海關,並自負保管費。
另,攜帶入境的酒類、香菸的標籤、盒面及包裝上不得有「新加坡免稅品」(SINGAPORE DUTY NOT PAID)字樣。香菸包裝上有E標誌的也不得帶入,條裝香菸由空運、陸運或海運方式入境都必須付稅,免稅香菸只售給出境旅客。
1、管制藥物、精神鎮定劑;2、鞭炮;3、手槍、左輪手槍式打火機;4、玩具硬幣、紙鈔;5、盜版刊物、錄影帶、碟片、錄音帶;6、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7、淫穢文章、出版品;8、危險、叛國物品
下列物品須有進口許可或有關單位的許可證明:
物品
有關單位
電話
動物、鳥類及其製品
新加坡原產局
63257625
火藥、爆裂物、防彈衣、玩具槍、手機等武器
新加坡警察局
68381764
非空白之錄音帶與錄影帶、報紙、書、雜誌
新加坡新聞與藝術部
62707988
影片、錄音帶、碟片
新加坡電影檢查局
67347348
藥物與毒品
新加坡藥物管制局
63255637
無線電通訊器材、玩具無線對講機
新加坡電訊局
18003236538
帶入的藥品須為新加坡法律所允許的項目,特別是安眠藥、鎮定劑需有醫生處方,證明為旅客隨身必備藥。
有關課稅、免稅、禁止、限制、管制品的問題可諮詢下列單位:
新加坡樟宜機場電話:6545 9122
地址:HEAD TERMINAL SECTION,AIRPORTS BRANCH, CHANGI AIRPORT, P.O.BOX 5,SINGAPORE 918141
樟宜機場海關電話:6541 2572
新加坡醫療保險
新加坡的「保健儲蓄」始於1977年,是一項面向全體公民、根據年齡繳費的制度。35歲以下繳納本人工資的6%,,36-44歲繳納7%,45歲以繳納8%,由僱主和僱員各承擔一半。儲蓄帳戶只限支付住院費用和少數昂貴的門診費用,可一家三代(父母、子女、夫妻)共同使用。住院費用由國家補貼、個人醫療帳戶和個人三者承擔,而不是全額由個人帳戶支付。保險儲蓄帳戶雖屬個人所有,但有嚴格的提取限額,超額部分由個人自理。住高級病房,個人自付額相應提高。新加坡1990年實施的「健保雙全」,實際上是「保健儲蓄」的一部分,大病保險費可以從「保健儲蓄」帳戶中支出。至此新加坡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人縱向積累與橫向統籌共濟相結合的醫療保險模式。新加坡以「保健儲蓄」為核心的醫療保險體系運作效果良好。近幾年被提取支付住院費用的金額只佔「保健儲蓄」基金的20%,國家衛生總費用的7%,但在儲蓄帳戶中積累起來未曾使用的資金已相當於新加坡4年全國衛生費用的總量。由此可見,新加坡「保健儲蓄」是一個設計嚴謹、運作科學、節約費用的制度。
1974年以前,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是借鑑英國的。在經歷了70年代衛生費用的急劇增長之後,政府意識到必須對過去福利型醫療保健制度進行改革。新加坡及時調整了國家醫療保健的指導思想,由過去國家包下來,轉變為強調以個人責任為基礎,政府分擔部分費用,來保證基本醫療服務。新加坡在實踐中始終堅持這個正確的指導思想,門診費用在國家補助的基礎上個人自付,體現個人責任基礎。後來把1955年開始實行並獲得成功的中央公積金制度中的強制儲蓄機制移植過來,建立了醫療保健儲蓄帳戶,用於幫助公民籌集住院費用。在新加坡全國衛生總費用中,個人自付的比例佔60%以上。這一方面表明日益富裕的公民願意為衛生消費支付費用,另一方面也說明,政府強調的以個人責任為基礎的指導思想已被人民所接受。
新加坡認為「積累作用」是「保健儲蓄」的本質。「保健儲蓄」就是為住院、為未來、為老年、為疾病風險積累資金。因此,在設計醫療保險項目時已考慮到主要針對高風險事件。新加坡的「個人醫療帳戶」是從養老儲蓄那裡學來的,因此要求人們為未來的老齡化社會儲蓄醫療費用。抑制浪費則是這一制度體系正常發揮作用的結果,是儲蓄功能間接產生的作用。
在新加坡,曾有許多人認為醫療儲蓄如果不花只是凍結的財產,將會被政府留用。還有一部分人沒有了解醫療儲蓄支付限額,產生了用儲蓄就醫比自費就醫更合算的錯覺,致使許多人被誘導去消費奢侈的醫療服務,實際上這是一種「為了獲得而付出」的行為。如果沒有「保健儲蓄帳戶」,他們是不會進行高消費的。新加坡在實踐中認識到,這種可獲得性,刺激了更多的醫療消費,如大量標準病房升級為高檔病房等。為此,他們逐步完善了對保健儲蓄帳戶的管理措施。
新加坡治安狀況
最新調查顯示,新加坡是受犯罪團夥影響最小的地區,且警察工作效率高、貪汙罪案少,因而是全球最安全的經商地。該調查是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02年底展開的,共涉及59個國家,其中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以及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諸多國家。受訪的世界各地商業界人士一致認為,新加坡有安全的經商環境,刑事犯罪及貪汙罪案幾乎沒有,這是因為新加坡有嚴厲的內部治安法令。根據新加坡內部治安法令和刑事法,新加坡警察有權扣留危害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政治犯及私會黨徒,有效地阻嚇了犯罪的發生。
新加坡移民政策
新加坡長期推行自由經濟體系,廣納人才,歡迎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和專業人才來新加坡定居,接收新移民的條件越來越寬。同樣地,由於新加坡是雙語系國家,華人佔其人口的絕大多數,加上中國在地理上比歐、美更近,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把新加坡作為移民的理想之地。移民新加坡大至有以下五種途徑。
據新加坡政府有關規定,外國人投資150萬元新幣,可直接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該計劃主要針對外國企業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企業家來新加坡投資。投資者必須先註冊有限公司,然後呈交投資計劃書和有關文件。投資金以存款方式存在新加坡政府,投資項目至少須經營5年。投資者的家庭成員,包括配偶和21歲以下子女,可直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父母可申請長期親屬籤證在新加坡居住。如父母、嶽父母需同時申請永久居民,每增加一人,存款需增加30萬新幣。子女超過21歲,需另外申請,批准機會也很大。
新加坡政府歡迎世界各國人才精英來新加坡就業定居。大學學歷以上人士、專業技術人才可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首先需由當地公司僱用,獲得就業準證(EP)。準證持有人可向移民局遞交永久居民申請,批准後成為永久居民(PR)。從申請到批覆一般需3-6個月時間。
根據新加坡有關規定,與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結婚的外國人,均有資格申請成為永久居民,但移民局將視具體個案審批。需指出的是,近年來有以假結婚騙取永久居民身份者被檢舉,永久居民身份被取消。
海外藝術人才(藝術、攝影、舞蹈、音樂、戲劇、文學、電影等)經過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評估,通過推薦可向移民局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申請人需提交詳細的個人履歷及證明材料(相集、報刊報導等)。
僱用自己而達到移民的目的。申請人可先註冊一家公司,然後以董事的身份向移民局申請就業準證,也可先以開辦公司的名義申請,移民局批准就業準證申請後再註冊公司,公司註冊後,經移民局核實發出就業準證。獲就業準證6個月後,可申請永久居民權。
新加坡永久居民享有的權利:
1) 申請租用或購買政府居屋(購買限已有配偶者);
2) 子女享受與公民子女相同的教育待遇;
3)配偶及21歲以下子女可直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
4) 父母可申請家屬準證在新加坡長期居留。
成為永久居民2年以上,方可申請新加坡公民。
中國公民常遇問題
新加坡人力工作準證司根據《僱用外國勞工法令》負責外國勞工的就業情2,000新元的外國勞工,須向工作準證司申請工作準證(WORK PERMIT),亦稱「R準證」。新加坡永久居民不需工作準證。工作準證持有人的就業情況,受到勞工稅和各行業的客工數量限制等方面的制約。新加坡就業準證分P準證和Q準證兩種。
就業準證分「P」準證和「Q」準證兩種:
1) P準證發給具有被承認的專業資格、月薪超過3,500新元的專業人士。P準證又分為P1和P2準證,P1準證發給月薪超過7,000新元的專業人士。P2準證發給月薪在3,500—7,000新元的專業人士。
2) Q準證發給具有被承認的資格、月薪超過2,000新元的人士。Q準證也分Q1和Q2兩種。Q1準證發給月薪超過2,000新元、低於3,500新元,持有承認學歷的人士。對不完全符合Q1準證資格的人士,當局只在特殊情況下發Q2準證。
新加坡人一般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4小時。超時應至少按工資的1.5倍計發。僱員在公司服務的第一年有7天年假,之後每連續在公司服務12個月,就有1天的額外年假,以14天為限。每年有11天的帶薪公共假期。法律規定的其他帶薪福利包括:
1、病假 一般為14天,但僱員必須已服務6個月。申請病假時必須出示由診所或醫院出具的醫生證明。
2、憐憫假 僱主一般會給親人去世的僱員至少3天的憐憫假。
3、婚假 通常3天。
4、產假 如女僱員服務已超過180天,每次生產可得到8周的產假。有些公司也給男僱員3天的父親假。
如果工人在工作中受傷,可通過以下兩種渠道之一申請索賠:通過新加坡政府人力部在根據《工傷索賠法令》索賠,或委託律師根據《民法》索賠。
根據新加坡《工傷索賠法令》,各類僱主必須為工人投保工傷賠償保險,以確保工業意外發生後,工人可以根據該法令向人力部申請賠償。發生工業意外後,僱主必須安排工人去醫院檢查治療,同時也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將意外通知人力部或保險公司。如果僱主不按規定及時將意外報告人力部或保險公司,工人應該向新加坡人力部反映,請其督促公司儘快申報。
根據《工傷賠償法令》或《民法》申請索賠的主要差別是,在《工傷賠償法令》下,無論導致工傷的原因在僱主還是在工人,工人都會得到賠償。而在《民法》下,只有導致工傷的原因在僱主時,工人才有可能得到賠償。如果導致工傷的原因在於工人,工人不但不能得到賠償,而且還要支付有關律師費用。
來源:新加坡中國學者學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