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哪些天氣氣候事件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2021-01-20 中國氣象局

  經過公眾評選,2007年12月28日,由中國氣象局舉辦的「2007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鮮出爐。2007年,可以說這些氣象事件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國內1、新疆特強大風吹翻列車

  2007年2月28日新疆吐魯番遭遇大風,瞬時最大風力達14級(41.8米/秒),致使由烏魯木齊駛往阿克蘇的一列旅客列車車窗被飛沙打碎,11節車廂被吹翻,4人死亡,南疆線被迫中斷行車。

  2、颱風「聖帕」肆虐南方七省(區)

  2007年8月18日和19日,強颱風「聖帕」先後在臺灣省花蓮市和福建省惠安縣沿海登陸,登陸福建省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33米/秒)。受其影響,18日至25日,華南東部、江南南部和西部及廣西西北部等地累積降水量達100~200毫米,其中福建東北部、湖南東南部、江西西南部達200~400毫米。福建、湖南、浙江、江西、廣東、廣西、湖北7省(區)共1142.3萬人受災,死亡51人,直接經濟損失102.6億元。

  3、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暴雨洪澇

  2007年6月29日至7月26日,淮河流域出現了持續性強降水天氣,區域平均降水量達465.6毫米,僅次於1954年同期。降水強度大,持續時間長,造成王家壩出現四次洪峰,超警時間累計達26天,先後啟用10個行蓄(滯)洪區分洪。安徽、江蘇、河南等省共有2922萬人受災,死亡35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56.1億元。其中,安徽省受災最為嚴重。

  4、我國氣溫繼續攀升,為近57年來最暖的一年

  2007年1月1日至12月24日,中國平均氣溫為10.6℃,比常年同期偏高1.3℃,是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也是連續第11年高於常年同期。北京、天津、內蒙古、黑龍江、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新疆14個省(市、區)為1951年以來最高值;河北、吉林、湖北、重慶、西藏5個省(市、區)為次高值。

  5、強對流天氣頻繁,雷擊傷亡嚴重

  2007年以來,我國強對流天氣發生頻繁,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其中,雷擊死亡676人,比前兩年明顯偏多。2007年5月23日,重慶大部、四川東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南部出現了雷暴天氣,因雷擊死亡9人。其中,重慶市開縣雷擊造成興業村小學學生7人死亡,43人受傷。6月22日至25日,雷暴、風雹等強對流天氣襲擊江西上饒、南昌、撫州等市359萬人受災,死亡41人(其中雷擊死亡36人);直接經濟損失8.2億元。

  6、罕見暴風雪襲擊遼寧、山東

  2007年3月2日至5日,我國北方出現大範圍的雨雪天氣,其中遼寧、山東等地出現1951年以來最強的暴風雪,渤海灣、萊州灣以及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地區瞬時最大風力達13級。暴風雪造成遼寧許多城市交通癱瘓,120多萬人受災,1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09.0億元;山東省64.1萬人受災,3人死亡,7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19.6億元。

  7、江南、華南高溫伏旱嚴重,數百萬人飲水困難

  2007年7月1日至8月10日,江南和華南區域平均降水量為139.2毫米,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三少;區域平均氣溫為29.4℃,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二高值,廣東、福建、浙江等省部分地區最長連續高溫日數均超過歷史同期極大值。溫高雨少導致部分地區乾旱發展迅猛,旱情嚴重。湖南、江西、廣東、廣西4省(區)因旱共有151.9萬公頃農作物受災,絕收面積24.2萬公頃,371.9萬人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49.9億元。

  8、強颱風「羅莎」給浙江造成嚴重損失

  2007年10月6日,強颱風「羅莎」在臺灣兩次登陸後,7日在浙江省蒼南縣至福建省福鼎市一帶沿海第三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有12級(風速33米/秒)。受其影響,6日至9日浙江東部和北部地區以及福建東北部雨量超過200毫米,8日杭州日雨量191.3毫米,舟山233.8毫米,均破歷史最大日雨量記錄。「羅莎」帶來的狂風暴雨使沿海部分地區尤其是浙江蒙受較大經濟損失。由於預報準確、服務及時、防禦措施到位,「羅莎」颱風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9、城市暴雨影響嚴重

  2007年夏季,我國城市暴雨災害頻發,重慶、濟南、烏魯木齊、鄭州、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遭受暴雨襲擊,部分地區內澇嚴重,交通嚴重受阻,並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7月16日至20日,重慶西部出現強降水過程,其中17日銅梁、璧山、沙坪垻降水量分別達到179.5毫米、258.0毫米和262.8毫米,均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日降雨量的最大值,突破1892年以來日雨量的極值。7月18日,山東省出現強降水天氣過程,其中濟南市區1小時最大降雨量達151毫米,為1958年以來歷史最大值。7月16日至20日,新疆出現了大範圍強降水天氣過程,其中17日烏魯木齊日降水量為57.4毫米,突破有記錄以來的極值。

  10、南方地區發生1951年來罕見的秋旱

  2007年9月21日至11月16日,南方大部地區降水明顯偏少,其中貴州、湖南、江西區域平均降水量僅為32.8毫米,不足常年同期降水量的四分之一,為1951年以來次少值。長時間少雨,致使江南中部和西部及湖北東部、貴州東部、廣西北部和東部、廣東西部等地發生嚴重乾旱,其中貴州、湖南、江西等地的乾旱為50年來所罕見。

  國外 1、拉尼娜事件於2007年8月爆發

  2006/2007年厄爾尼諾事件在2007年1月結束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逐漸轉為較常年同期偏冷的狀態。2007年8月,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較常年同期異常偏低,拉尼娜事件爆發。預計拉尼娜狀態將至少持續到2008年初。受其影響,2007年9月底至10月中旬,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195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秋雨,北半球夏末和秋季西北太平洋颱風比較活躍。

  2、強熱帶風暴「錫德」橫掃孟加拉國

  2007年11月中旬,超強熱帶風暴「錫德」橫掃孟加拉國南部海岸,該風暴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高達每小時240公裡,造成至少3400人死亡,孟加拉國南部海岸港口,機場關閉,學校停課。

  3、澳大利亞持續多年的乾旱加劇

  由於近五年降水持續偏少,澳大利亞2007年東南部和南部地區遭遇嚴重乾旱,主要農業區極度缺水,致使農業大幅減產。

  4、夏季歐洲南部遭遇嚴重高溫熱浪

  2007年6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高溫熱浪分別襲擊歐洲中南部和東南部,造成至少600人死亡。部分地區最高氣溫超過40℃,其中義大利最高氣溫高達45℃,賽普勒斯首都尼科西亞出現了創紀錄的42℃。

  5、年初加拿大和美國遭遇嚴重暴風雪

  2007年1月至4月,美國和加拿大頻繁遭受暴風雪襲擊。1月中旬,暴風雪和低溫嚴寒襲擊加拿大西南部、中南部以及美國西部、中部和東北部等地區,至少造成68人死亡。2月上中旬,強寒流和暴風雪席捲加拿大東部和美國東北部,美國東北部最低氣溫達到-42℃,交通事故頻繁發生,造成至少20人死亡。3月初,暴風雪(雨)襲擊加拿大南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至少造成22人死亡。3月中旬,暴風雪襲擊美國東北部,出現冰雹夾雪的惡劣天氣,交通受到嚴重影響,千餘次航班被迫取消。4月初,加拿大西部地區出現歷史同期罕見大雪,最低溫度達到-9℃。

  6、雨季期間非洲多國發生嚴重洪災

  2007年7月至9月,東非和西非多國遭暴雨襲擊並引發洪災,造成至少270人死亡,150多萬人受災,蘇丹、衣索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和多哥等國受災嚴重。

  7、大西洋兩個強颶風狂掃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多國

  2007年9月初,超強颶風「費利克斯」(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265公裡)在尼加拉瓜大西洋沿岸北部地區登陸後橫掃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等國,至少造成98人死亡,11人失蹤。

  2007年10月底,熱帶風暴「諾埃爾」(最大風速達到每小時97公裡),襲擊了多米尼加、海地、古巴和牙買加等加勒比海多國,造成至少90多人喪生。

  8、阿拉伯海強熱帶風暴「古努」襲擊阿曼

  2007年6月上旬,強熱帶風暴「古努」在阿曼灣的阿拉伯半島東部沿海登陸,這是該地區自1945年以來遭遇的最強的熱帶風暴。「古努」在阿曼沿岸地區引起暴雨,造成49人死亡,27人失蹤;在伊朗南部地區引發大洪水,導致12人死亡。

  9、日本出現創紀錄高溫熱浪

  2007年8月中旬,日本遭受高溫熱浪襲擊,極端最高溫度達40.9℃,創下了日本新的最高氣溫記錄。高溫熱浪造成13人死亡。

  10、太平洋颱風「利奇馬」引發越南嚴重洪災

  2007年10月初,颱風「利奇馬」在越南中部沿海登陸,登陸時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達每小時116公裡。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引發越南中部和北部發生水災和泥石流,造成86人死亡,9人失蹤。颱風還造成部分地區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 (來源於2008年1月1日《中國氣象報》作者:崔潔)

相關焦點

  • 《柳葉刀》報告:疫情與極端天氣事件並存,氣候變化影響令人擔憂
    圖源:Unsplash/Markus Spiske氣候變化不僅改變著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也一直威脅著人類健康,是過去十年最具破壞性的五大全球風險之一 [1]。195個成員國共同參與,應對著全球氣候變化。同年,《柳葉刀》也以國際合作形式啟動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行動(Lancet Countdown),以跟蹤不斷變化的氣候對健康的影響。最新發布的柳葉刀倒計時第五份年度報告 [3],展示了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前景,例如極端天氣事件持續增多,全球糧食安全面臨更大挑戰、傳染病與野火等多種危機同時出現的風險增加。
  • 鄭國光介紹今年國內國際出現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2007年9月20日15時,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科學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與網民在線交流。   [網友 新疆喀什劉濤]今年以來,全國都出現了哪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有哪些典型的事例?
  • 我省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及春節氣候趨勢預測
    中國江西網訊 全媒體記者章娜、實習生王壯壯、羅敏報導:1月17日,記者從省氣候中心獲悉,我省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並對1月下旬至2月份氣候趨勢進行了預測,1月23日~25日將有冷空氣影響我省,意味著今年春節前期或將迎來降溫。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在氣象學中,對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由超出一定閾值的天氣氣候極端值直接或間接導致的影響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的某種自然災害發生的事件。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總體可以分為極端降水、極端高溫、極端低溫、極端乾旱等幾類。一般是50年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 2017年湛江市八大天氣氣候事件
    近年來,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多發、頻發趨勢。在過去的一年,湛江的天氣氣候都有哪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呢?為了讓市民對氣象有更深刻的認知和了解,近日,市氣象臺根據去年我市的氣候概況總結了8大氣候事件。
  •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青海公布2015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極端天氣創造歷史極值 2016-01-19 20:43:18,暴雨、沙塵暴、低溫寒潮等惡劣天氣對青海生產生活影響較大,同時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馬佔良表示:「去年青海一些極端的天氣氣候不僅創造了歷史極值,也對青海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 2018年湖州「八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2018年,湖州哪些天氣氣候事件令你印象深刻?是年初的暴雪,是「最火熱」的夏天,還是年底的接連陰雨?記者昨從市氣象部門獲悉,經專家評審,湖城八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啦。  大到暴雪開年襲天寒地凍冷瑟瑟  2018年剛開年,就讓人印象深刻。受冷空氣和暖溼氣流共同影響,1月24日至28日,我市出現大到暴雪。
  • 江西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沈冠楠報導:1月17日,江西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19年江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1.全省年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第2高位  2019年全省平均氣溫為18.9℃,較歷年偏高0.9℃,和2013年、2016年、2017年並列排歷史第2高位(僅次於2007年的19.0℃),其中修水、德安、上饒、彭澤、玉山、上猶、安遠和景德鎮等8個縣(市
  • WWF報告: 2007是氣候不斷打破歷史記錄的一年
    中新網12月3日電(記者 阮煜琳)全球性保護組織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三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開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指出,由於極端天氣對全球的影響加劇,在過去的一年,許多關於氣候的記錄數值被打破。WWF最新報告《2007,記錄正被打破---氣候變化》顯示,今年夏季北極海冰覆蓋面積出現了最小值,打破了2005年創造的記錄,海冰消失的面積幾乎相當於美國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面積總和。2007年,全球許多地區遭受了持續的嚴重的乾旱,例如亞馬遜、澳大利亞、非洲的多個區域。同時,由於日益頻繁的旱情,導致了南歐、東歐和美國西部地區發生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森林大火。
  • 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
    12月28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7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8月內蒙古赤峰龍捲風逞能顯威」和「颶風接連重創北美和加勒比海」分別成為2017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結束後隨即舉行了本次評選活動的抽獎儀式,共有181名參與投票的公眾幸運中獎。
  • 2020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巴中氣象2020重大天氣氣候事件climate review01全年回顧2020年全市年平均氣溫接近於常年,總降水量大部分地區偏少。暴雨、乾旱、高溫、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均有發生。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大部分時段氣候變化平穩,未出現對農業、生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的極端天氣;春季(3-4月)在春耕春播關鍵時期,大部分地區光溫水條件良好,農事活動進展順利;夏季乾旱和強降水天氣均有發生,對生活生產帶來了一定不利影響;秋季(9-11月)秋播期間有連陰雨,影響播栽進度,後期氣象條件適宜。全年總體氣候條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利大於弊。
  • 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啦!
    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啦! 今日在市氣象局召開了「2020年度溫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這一年咱們溫州有哪些天氣事件。
  • 天氣氣候
    經過公眾評選,2007年12月28日,由中國氣象局舉辦的「2007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新鮮出爐。2007年,可以說這些氣象事件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5、強對流天氣頻繁,雷擊傷亡嚴重  2007年以來,我國強對流天氣發生頻繁,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其中,雷擊死亡676人,比前兩年明顯偏多。2007年5月23日,重慶大部、四川東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南部出現了雷暴天氣,因雷擊死亡9人。其中,重慶市開縣雷擊造成興業村小學學生7人死亡,43人受傷。
  • 新疆公布2017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4日電(記者符曉波)新疆氣象局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17年發生在新疆的「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其中最受關注,影響範圍最廣的氣候事件為,吐魯番在今年7月10日創下50.5℃高溫紀錄,成為中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度。
  • 2017寧波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幾乎每個月的氣溫都偏高
    (寧波市氣象臺副臺長錢燕珍)  2017年寧波有哪些天氣現象讓你印象深刻?是讓人叫苦不迭的酷暑,還是傳遍了朋友圈的龍捲風,抑或一來便「成雙成對」的颱風?  今天上午,寧波市氣象災害防禦指揮部辦公室公布了2017年度寧波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這是寧波市氣象局連續第11年公布年度天氣氣候事件。  據寧波市氣象臺副臺長錢燕珍介紹,氣象臺對寧波2017年全年影響較大、特點較明顯的天氣氣候事件進行了梳理,並在市民代表投票和各行業專家評選後,選出了2017年度的寧波市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盤點上海一年天氣,「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盤點上海一年天氣,「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出爐 「上海預警發布」微信公眾號 2020-01-03 21:49
  • 【資訊】2015江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5年江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很反常!
     1月5日,江西省氣象臺發布2015年基本氣候特徵及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7新疆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3日,自治區氣象局公布了2017年新疆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顯示:2017年12月1日—12月25日,全疆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76%的縣(市)積雪較常年同期偏薄。新疆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樊靜介紹,北疆的新源、富蘊等7縣(市)積雪偏薄幅度居歷史同期第一位,福海等10縣(市)居歷史同期第二位。福海等23縣(市)積雪不足5釐米,將對我區牧業生產和冬季旅遊帶來不利影響。「造成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入冬以來,冷空氣活動少,全疆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其中北疆20個縣(市)氣溫偏高3.0℃以上。」樊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