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
我偶然發現了一個新聞,
說的是:
灣灣記者的智商平均不及30。
我當時就震驚了,
持著「用事實說話」的態度
我觀看了灣灣近幾年的新聞報導
果然,
灣灣新聞沒有讓人失望
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他們的搞笑綜藝。
可是說是新聞界的一股泥石流了。
而且,
對於「灣灣記者智商平均不及30」這一結論,
做了有理有據的證明,
讓人無法反駁!
2018年的新年第一天,
灣灣媒體就為大家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讓我們不知不覺就穿越到了2108年。
然鵝,
把2018年寫成2108年,
這並不是什麼大新聞,
因為對於灣灣媒體來講,
錯別字就跟家常便飯似的,
時不時就要秀一下。
「媽媽的身體,人家說是風中殘燭」
灣灣記者一頓猛如虎的操作,
就把人家原話變成了,
「媽媽的身體,人家說是風中蟾蜍」
港真,
灣灣記者你們良心不會痛嗎?
下面這個字幕是不是錯別字不知道,
但是畫風蜜汁清奇,
太陽看後心中彈幕一百個MMP。
不怕灣灣秀文字功底,
就怕灣灣記者突然秀數學計算能力,
灣灣記者的數學水平,
簡直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且不說微積分、代數和幾何學,
就是一個簡單的加減乘除
他們都能給你算出「驚嚇」來。
114-95=11?
105-89=6?
1000÷365=83?
1200÷(16×30)=75?
30%+20%+80%≠100%
看了上面的數學計算,
感覺身體被掏空,
這麼多年來,
我可能學的是假數學。
除了錯別字、假數學,
採訪的問題也是盡顯IQ30的風採。
灣灣市民心好累,
臉上雖然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但是腦中卻要想著怎樣懟才能結束這制杖提問。
這是個美食採訪,
講述這位阿姨顧不得摔傷的手
也要從臺東趕來吃幾碗美食,
記者問:「吃完手就好一點了嗎?」
阿姨懟:「這又不是仙丹!」
灣灣記者問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小朋友
你有近視嗎?
我覺得這個問題,
記者應該問寄幾,
她戴沒戴眼鏡你看不到嗎?
還是說你認為這位小朋友戴的是老花鏡?
每天擠地鐵已經夠糟心了,
沒想到今天出門沒看黃曆
遇到了灣灣記者。
灣灣果然從不讓人失望,
隨隨便便一個問題,
就讓人開始懷疑人生。
眼鏡男內心OS
「如果我有擠上過去,
還會在這裡和你尬聊?」
灣灣記者採訪的泥石流問題,
經常對市民造成10萬點暴擊。
這位大哥聲情並茂地向記者形容風有多厲害,
結果讓記者一個問題問出內傷,
「多大的風?」
「我怎麼知道多大!」
大哥真是hin生氣,
我只是個路過的吃瓜群眾,
你卻要我當氣象專家!
灣灣記者採訪市民被懟已經成為日常,
但是他們並不放棄,
採訪碰到不搭理記者的,
他們不僅要畫個圈圈詛咒你,
還要把你寫在報導裡嘲諷你。
灣灣記者不僅和路人有仇,
明星同樣不放過!
這三人長這樣,
居然說是明星臉?
羅志祥、沈文程、碧昂絲在家中暴風哭泣,
真是人在家中坐,
鍋從天上來啊。
偶爾碰到配合他們採訪
並爆出大料的童鞋,
他們也是秀出「轉身就出賣人家」的騷操作。
實在沒有配合採訪的路人,
他們還有一個隱秘的大招
就是和各種動物尬聊。
比如:
問豬大哥「為什麼跳車?」
問單身狗「天氣如何?」
問暴力牛「為什麼撞人?」
最可怕的是,
灣灣隨時隨地給你展示偽科學操作手法。
溫度計不是測量溫度的嗎?
灣灣記者用溫度計測量雪的深度,
看到這個騷操作,
我當時就想跪在地上唱徵服!
最牛X的是我們的早餐搭檔——油條,
居然可以用來測風速!
還有灣灣女記者一本正經給我們演示,
總雨量900毫米到底是多少的操作。
氣象專家看了哭暈在廁所。
點娘在這裡忍不住想要給大家科普:
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或升/平方米
900毫米即為1平方米平均有0.9米深的降水量。
而並不是颱風登陸一次就帶半桶水。
灣灣的新聞報導承包我一天的笑點,
他們以100種方式向你展示了
怎樣花式做新聞,
即使新聞沒人看,
但是憑著制杖操作也會圈一大波粉兒,
灣灣記者不愧是《灣區之王》啊!
「中國人,在橄欖球的圈子裡絕對不可能取得成功!」「你柔弱得就好像小鹿斑比,根本無法形成對抗!」 「你有頭腦、有智慧,但缺乏天賦。」 陸恪:但,我有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