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制地球儀 培養創造性思維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13 泉州晚報

本報訊 (通訊員陳靖 記者陳森森 文/圖)日前,泉州五中橋南校區首屆地球儀製作大賽舉行了頒獎儀式。本次大賽面向全體初一年學生徵集作品,希望通過比賽發展孩子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參與意識、環保意識,並在活動過程中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

此次地球儀製作大賽,同學們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發揮了各自的奇思妙想,用橡皮擦、用塑料瓶蓋、用輕黏土製作地球儀的基座材料,而球體材料也是五花八門、創意十足。瞧,這是利用泡沫球做成的實心地球儀,這是利用桌球做成的空心地球儀,還有直接利用紙球做成了紙質地球儀。大部分同學都採用桌球和鐵絲作為基本材料來製作,材料雖然簡單,但製作難度卻不小,既要還原地球的真實傾斜角度,又要讓支架穩固,這對同學們來說可是不小的考驗。

本次比賽吸引了該校初一年級全體同學的積極參與,經年級甄選,40件作品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相關焦點

  • 【泉州晚報】特殊畢業季的依依…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屆畢業生在疫情困境中,創造性地利用網際網路和計算機的力量,為這次畢業創作增加了另外一種藝術創造維度的可能性。特別是一些繪本創作、三維建模和數字繪畫等藝術形式在畢業作品中的運用。」該校美術與設計學院負責人介紹,這次雲端畢業藝術展覽不僅是美術教育力量的展示,也是一次有益的藝術實踐教學嘗試,為以後大學生創新創業思維提供了一種經驗和參考。
  • 「教育隨筆·育人」 徵文大賽評選揭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這裡的育人,不僅指學生,更包含教師,即所謂的育人先育己。為師之道,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但行前路、無問西東。」 「教育隨筆·育人」徵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泉州一中校長徐明傑如此理解大賽主題。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由泉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教育基金會、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教育隨筆徵文大賽評選揭曉,我市在職教育工作者的26篇來稿脫穎而出獲獎。
  • 開啟尋寶之旅 領略多彩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顏雅珍 文/圖 ★綻放異彩 □學生記者 葉瀚彬 (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七年級) 「哇!」 經過此次活動,我對泉州的非遺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喜歡泉州非遺,從心底裡喜歡它那份特有的光彩。 ★感受非遺魅力 □學生記者 陳思航 (泉州市明新中心小學六年級) 我們前往全國最大的非遺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觀賞豐富多彩的非遺寶物,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的魅力。
  • 活地圖·草根力量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是一座「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鮮活古城,更是一座「有情、有義、有愛心」的有愛之城。 當你行走在古城,可能會有一個「活地圖」義務帶你遊覽,有人奉上一杯免費茶水,有人予以一次詳細指路,有人報以一個溫暖的微笑……人,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風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地處古海絲起點泉州,德化以外銷陶瓷為主產,全縣陶瓷出口佔比一度高達80%以上,行銷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何育新機開新局,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德化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探索以陶瓷和生態這兩大特色優勢資源內外兼顧、融合發展為鮮明特色的「雙循環」實踐。
  • 華光學院建設「雲遊」博物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近日,記者從泉州華光職業學院獲悉,該校武術老師黃樹煌利用抖音「在家雲遊博物館」網上平臺,將收藏20多年的近200件古代石刻藏品上傳「雲端」,建設成「華光古代石刻雲博物館」,為居家防疫群眾及學生提供學習研究的網上展示平臺。 據悉,近日,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抖音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九大國內一級博物館,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活動。
  • 首設「雲端」研學營地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莊丹丹)17日,由泉州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關工委、市少工委等共同舉辦的2020年泉州市紅領巾雲端研學營暨網上少年軍校活動,在泉州市青少年宮舉行開營儀式。 往年少年軍校均以線下活動為主,今年首次創新開設「雲端」研學營地,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利用AR技術結合動漫效果,以軍事博物館、紅色革命紀念館、紅色旅遊景點等為主要站點設計路線,讓全市少年兒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360°全景參觀學習和答題測試,擴大了參與範圍,提升了活動體驗。「雲端」研學營地設立在泉州團市委微信公眾號「青春泉州」。
  • 首屆電商主播大賽初賽落幕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隨著辦賽經驗的逐步積累,大賽賽制逐漸完善,每年舉辦一次的電商「三創」大賽(2018年升級)已成為泉州電商界的標誌性、品牌性盛會。 今年的電商「三創」大賽首次以「電商主播」行業為比賽主體,並根據泉州電商發展趨勢設置了跨境主播組、達人主播組和新秀主播組三個組別,共吸引了1343名主播報名參賽。
  • 小小藝術家帶您遨遊音樂殿堂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學習演奏樂器不僅可以培養孩子掌握一種音樂技能,接受藝術的薰陶,而且還能培養孩子的耐心、恆心等各方面的優良品質,對孩子的人生成長有長久的好處。 聽 評委悉心指點 由泉州晚報社主辦,東南早報、東南賽事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泉州市小小藝術家風採秀為泉州市廣大少兒提供了一個公益的才藝展示平臺。活動邀請了眾多實力評委,對選手的表現進行評分及點評,讓孩子們有所收穫。
  • 簡明新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2日—24日,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來泉,開展「福建寺廟醫藥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調研活動,實地走訪永春縣岵山鎮清水祖師故裡、泉州花橋慈濟宮、泉州少林寺、晉江靈源寺等,詳細了解寺廟傳統中醫藥文化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並強調持續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同時,要以寺廟中醫藥文化為載體,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市領導劉文儒、駱沙鳴參加活動。
  • 石家莊市九中舉行自制地球儀展評活動
    國際在線河北消息: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地理教學融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為一體,近日,石家莊市第九中學初一年級舉行了自制地球儀展評活動。
  • 放慢腳步 探尋古城老巷子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黃東陽 文/圖 在泉州古城的老巷中,流傳著數不清的傳說故事,矗立著許多彰顯特色的傳統建築,蘊含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承,猶如一個等待挖掘的巨大寶藏。8月30日下午,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部分學生記者,在泉州古城講解員陳曉紅的帶領下走進花巷、古榕巷、壕溝墘等老巷,沉浸於古城的魅力之中。
  • 說颱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人經常自誇,泉州是福地福人居,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每當對著泉郡而來的颱風,先穿過呂宋,再過境臺灣島,經過中央山脈的阻擋,到了閩地,往往成了強弩之末。十幾年前在晉江圍頭登陸的「龍王」颱風,境內風平浪靜,遠在北邊的省城卻下起暴雨;次年的「桑美」颱風,在外海洋面上拐了一個彎,朝著東北方向奔去,泉州躲過一劫。
  • 周杰倫祖籍永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但你是否知道,大名鼎鼎的周董是咱厝人,祖籍泉州永春。  周杰倫父親周耀中的一篇博客文章,為我們解開了周杰倫的身世之謎。  周杰倫身世曝光  「聽說周董是泉州永春人,是不是真的啊?!」4月21日,市民梁先生致電本報,希望記者能夠幫忙求證。記者隨即檢索了有關資料,沒想到,不僅周杰倫籍貫永春是真的,某種意義上他還可能是進步人士的後代。
  • 培養寶創造性思維的遊戲:看圖說故事
    遊戲準備:具有創造性的圖畫讀物。遊戲目的: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也是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過程。媽媽寶寶一起玩1.在創造性語言教育中,媽媽需要給寶寶創造出一個「想說、敢說」的環境。蒙氏箴言通過遊戲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件非常不錯的辦法。但也要把握好幾個原則:1.根據寶寶實際規律培養語言能力。2.有計劃地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3.讓寶寶多聽、多看、多說,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4.為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過以上方法,寶寶的語言能力一定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 帶你「黃金周」玩轉泉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推薦的精品一日遊線路,共包括「宋元中國 海絲泉州」史跡遊、「古韻泉州」非遺遊、「智造泉州」工業遊、「全福泉州」祈福遊及「來去泉州·網紅打卡」遊等5大主題,既有史跡遊、非遺遊、祈福遊等歷史文化主題,還有工業遊、網紅打卡點等現代旅遊熱點,既凸顯泉州厚重多元的歷史文化底蘊,又能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 資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近年來,泉州把星創天地建設工作納入眾創空間的政策支持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集中打造星創天地。目前全市共有59家星創天地,已提前完成2020年年度目標,其中13家入選國家級星創天地。
  • 近百泉企亮相文博會展成果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近百家文旅企業共146個展位,共同展示泉州文化產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泉州精美工藝品奪人眼球 據了解,本屆文博會分線下、線上兩部分:線下展覽面積6.8萬平方米,設置文化旅遊、數娛影視、創意設計、工藝美術四大專業板塊14個主題展區;線上舉辦「雲上文博會」,特設一個雲展大廳,設置漫步臺灣、精品文博、大賽成果三個展區,支持品牌、產品、項目展示,並特設三個數字中心,與線下聯動交互,既能滿足展商項目對接籤約的需求,也為普通觀眾提供了解兩岸文博會、享受文旅福利的機會
  • 泉州正音書院正式開放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5月30日上午,位於古城府文廟的泉州正音書院正式揭牌落成。 本次揭牌儀式由泉州古城辦、泉州文旅集團主辦,泉州正音書院承辦。主辦方介紹,正音書院,典自清初朝廷設立的語音訓練班。復建正音書院,旨在延展尚學文風,營造「千年古城、萬人悅讀」的全民閱讀氛圍。據悉,正音書院是泉州啟動復建書院工作以來投用的首個書院。
  • 泉州大橋人行道「減半」使用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下午,在濛濛細雨中,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幾名施工人員將一塊塊「護欄危險、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放置在市區泉州大橋人行道出入口,目的是提示市民不要越過這幾天剛剛增設的人行道中間隔離欄,只在靠裡側的人行道上通行。「泉州大橋人行道下的託梁是懸臂結構,支撐力本身就有限。在2016年的橋梁全面檢測中,人行道被鑑定為限制使用的四類構件,託梁也存在一定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