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救寺、五老峰、鸛雀樓、神潭大峽谷……永濟豐富的旅遊資源,每年都吸引著國內國外的遊客前往。除了觀賞遊玩外,尋覓美食也是不少人旅行清單上的一個必備項目。詢問當地市民,永濟小吃有哪些,熱情的人們會如數家珍:扯麵、餃子、麻肉、粉皮雞、麻花、餅子……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經過歷史的沉澱,凝聚著古蒲坂這一方土地的獨特味道,每一個品種都讓人回味不已。其中,永濟的牛肉餃子熱賣大江南北,為遊子送去了家的味道,也讓其他食客品嘗到了運城的美味。
在運城,說起餃子,知名度較高的當屬永濟牛肉餃子。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永濟虞鄉鎮北梯村肉聯廠出品牛肉。在那個美食並不豐富的年代,當地人率先把牛肉加工成餃子餡,一下子撂紅了十裡八鄉,後來帶動永濟不少村莊的人們開始做牛肉餃子。數十年前,一些外出開飯店的永濟人將美味的牛肉餃子當成招牌,遠走四方,永濟餃子漸漸有了名氣。如今,在永濟市區,有好幾家牛肉餃子館口碑良好。7月9日,在永濟市新聞中心主任衛明珠的推薦下,記者一行三人來到了當地的一家餃子館:永濟餃子第一村——採豐綠色餃子村。
走進採豐綠色餃子村,幾位員工正在包餃子。兩個人擀皮,兩個人包餡,一個人擺盤,她們嫻熟的手藝讓人驚嘆。
一人一根擀麵杖能同時擀兩張餃子皮,擀出來的皮形狀統一、薄厚均勻;
包餡的師傅更快,一掬一捏幾秒鐘時間,一個精緻小巧的餃子就在她們手中成型了。
她們就坐在店門內的右手邊,與食客就餐的地方同在一個大廳,一碗餃子從包到煮再到上桌,每一個環節,都看得一清二楚。
因為餃子的需求量大,日常平均要賣出兩三百斤,忙的時候甚至可以賣出四五百斤餃子。餃子不同於其他炒菜,是個慢工細活兒,光煮就很費時,所以在大多數飯店就餐時,點一盤炒菜或者一份面,不到十分鐘就上桌了,而點一份餃子,通常需要等很長時間。
為了滿足食客的需求,鍾建智在店裡分了兩個廚房,一個做菜,一個專門煮餃子。煮餃子的廚房有7口大鍋,最邊上的一口鍋用來煮牛骨湯,其餘的6口鍋都用來煮餃子。不同於普通的做飯鍋,煮餃子的鍋又深又大。「鍋深水寬,火候大,入鍋的餃子不一會兒就熟了。」鍾建智說,客人從點單到餃子上桌,等待的時間不會超過10分鐘。
為了保證來店裡的客人能吃出家的味道,永濟餃子第一村的餃子都是純手工製作,不僅是人工包餃子,剁肉調餡的時候也不用機器。
剁餡是個技術活,十分考驗師傅的刀工。先將一塊肥瘦相間的牛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肉粒,然後將生薑切絲,放入牛肉中一起剁碎,去腥留鮮;之後將大蔥切段切碎,加入鹽、味精、香油等調味品,繼續剁,使牛肉入味;再加入醬油,打入雞蛋,將餡料充分融合,剁成茸狀。剁餡調餡一氣呵成,不用其他輔助工具,整個過程中,師傅僅用兩把菜刀和一塊砧板,全靠兩隻胳膊、兩隻手。剁好的牛肉餡緊緊粘在一起,香味撲鼻。
永濟餃子第一村的牛肉餃子分為牛肉湯餃、酸湯餃和幹餃,牛肉湯餃湯鮮味美,酸湯餃爽口解膩,幹餃搭配辣椒和醋又是另一種風味。鍾建智說,煮出來的餃子有三個特點,一是皮薄餡大,二是不露餡塌餡,三是肉餡緊緻抱團,一口咬下去,滿嘴的牛肉鮮香。據他介紹,牛肉湯餃是該店的特色,因為店裡的牛肉用量大,所以每天都會用新鮮的牛骨頭熬湯,一天一鍋。熬出來的湯清香醇厚,搭配牛肉餃子,渾然天成,十分受好評。
來店裡吃餃子的除了遊客,主要的顧客還是本地居民,一般人吃完都會打包帶走一些。來自上海、杭州、西安、太原等地的遊客,有時吃完不盡興,也想打包帶回去給家裡的親朋好友品嘗,便只能打包一些牛肉或者肉餡回去自己做。
在永濟眾多餃子館中,為什麼永濟餃子第一村的餃子能得到大家的喜愛,讓人爭相前來品嘗,鍾建智說,主要還是抓住了大家的味蕾。口感好,味道美,除了純手工製作之外,最關鍵是食材的選擇。採豐「餃子村」的牛肉是鍾建智親自挑選的。為了找到最優質的牛肉,他前往內蒙古調研,直接和草原牧民溝通,從源頭保證食材的精良。而在調味上,鍾建智說,調味料越簡單越好,過多的調料反而會喧賓奪主,掩蓋牛肉原本的鮮味。如今,永濟牛肉餃子憑藉鮮美的味道,在全國不少城市都留下了它的身影,以餃子為媒,運城好吃與永濟人文也名揚四方。
鍾建智生於1972年,19歲進入餐飲行業,跟著師傅學習。26歲時,他與下崗在家的妻子郝採豐開了自己的小店,主營涼菜和餃子,妻子負責外部運營,他負責內部技術,夫妻倆共同努力,把餃子店越辦越好。2006年,妻子郝採豐還獲得了運城地區「下崗再就業標兵」殊榮。
鍾建智、郝採豐夫妻倆善於研究創新,不同年齡段的人喜歡什麼樣的口味,時代不斷變化,人們在食品上對於綠色、安全、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他們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將一份看似平常的餃子用匠心來做,所以才有了好口碑,有了採豐綠色餃子村。郝採豐說,他們的願景就是用最真最鮮的食材,做出最地道的口味。
「永濟餃子第一村,不是說我們擔得起這樣的一個稱號,而是我們一直在朝著這樣的一個目標在奮鬥。」鍾建智說。他們對待事業積極努力,對待員工真誠熱情,夫妻倆熱心幫助員工,為他們銷售農副產品,幫他們置房安家,解決員工孩子在城裡上學等問題。郝採豐說,從創業到現在,20多年來,百分之五十的員工依然跟著他們,店裡員工隊伍穩定,心齊氣順,也更好地保證了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