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讀這樣的一首詩,讓人如沐春風,讓人內心洋溢著溫暖。說的是哪一首詩呢?
這便是出自白居易筆下的一首五絕,詩名為《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從詩題可以看出,是寫給一位叫劉十九的朋友。短短20個字,卻布局巧妙,意蘊豐富。
首先看詩中的顏色搭配。「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有綠、紅,還有黑、白。綠的是新釀的酒,紅的是小火爐,黑是因為天色已暗,白的是即將下的雪。這搭配有何獨特呢?黑與白是冬天的顏色,是肅殺的、蕭瑟的,讓人心生寒意的。紅與綠卻是春天的顏色,紅是火熱的,綠是生機盎然的,代表的是生命,是希望。這樣一來,讓人在嚴冬中看到了春的明媚,春的生機,精神怎能不為之振奮?
再來看詩中的動靜結合。「綠蟻新醅酒」,新釀造的酒,在杯子裡是靜的。但因為是沒有過濾的酒,上面泛著一層泡沫,就如同一群小螞蟻在動。就如同我們現在喝啤酒,剛倒下去的啤酒會冒泡一樣。這時的酒又是動的,所以靜中有動。我們再來看「紅泥小火爐」,在寒冬中,生火禦寒是最自然不過的。以紅泥為原料做成的小火爐原本是靜態的,但因為生起火紅的爐火,又成動態了。「晚來天欲雪」,很顯然是到了傍晚,黑漆漆的夜幕下,鳥歸巢,人回家,這原本該是多麼的靜謐。但「天欲雪」,老天爺卻沒閒著,馬上要下起紛紛揚揚的雪花來了,這又是動的。動靜結合,生動、形象地寫出大自然的景觀,能如此細緻感受到天氣的變化,欣賞手中的酒的,又是何許人也?詩人閒適悠然的形象便呼之欲出了。於是,最後來一句「能飲一杯無?」何來此句?顯然是詩人獨自靜靜在家裡坐著,於是動了心思,想邀請朋友一起喝一杯,無論這朋友是誰。於是,朋友可能應邀前來,無論雪是否下了。每一句都蘊含著動靜結合,都有著及其和諧的韻律美。讀來朗朗上口。
一首好詩,除了以上特點,是否還得需要什麼呢?
當然是情感了。常說「詩為心聲,詞乃情物。」一首真正意義上的好詩,絕對少不了情感。這首詩的情感自然是離不開喝酒。說起喝酒,白居易的酒又與別人的酒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唐代也是歷史上最為豪放的詩人是誰?李白呀。李白喝的,那是豪酒,豪放的酒。「五花馬,千金酒,呼兒將出換美酒」,喝的是佳釀美酒。史上還盛傳賀知章金龜換酒的故事呢。所以李白喝的是豪酒。而和李白喝酒風格截然不同的,是唐朝另外一個大詩人,杜甫。杜甫喝的是什麼酒呢?是悶酒。杜甫心憂天下,自己卻又命運坎坷,常借債買酒喝,所以喝的是悶酒。
而白居易呢?既沒有李白那般「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豪放,也不像杜甫那樣「感時花濺淚」的憂國憂民。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時期,已沒有盛唐那般的氣象,也沒有晚唐那麼的沒落。他是一個好官,也為民做實事,為民生著想。但他也想過自己的小日子,在自己的別墅,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悠遊快活,有自己生活的情調。人們常說白居易的詩比較俗,指的是詩風通俗易懂,用他自己的話就是「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境界似乎不如李白或杜甫高。但這不就是平凡人的生活嗎?平平淡淡才是真,而在平平淡淡中尋找自己的一份小快樂,享受一下自己的好心情,這不挺好的嗎?人生有許多的風風雨雨要去面對,但在合適的時候,不妨喝上一杯酒,暖暖自己的心靈,給自己前行帶點熱量與勇氣,這不是很好的事嗎?尤其是在嚴冬中,讀一讀白居易的這首詩,暖氣便從心底升起,前路漫漫,便從這裡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