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蘅苒,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靈澈上人,
是中唐時期一位著名詩僧,
詩僧,又稱文僧。
指通曉文藝,善於詩作之僧,
一般特指唐代江左之詩僧
(所謂江左,即江蘇、浙江一帶)。
靈澈上人,俗姓楊,字源澄,
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於潤州
(今江蘇鎮江),
劉長卿從貶謫地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
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鬱悶。
靈澈此時詩名未著,雲遊江南,
心情也不大得意,
在潤州逗留後,將返回浙江。
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
同有鬱郁不得的體驗,
卻又共懷淡泊的胸襟,
這首詩表現的就是這樣一種情懷。
撲簌著,撲簌著,悠遊了整個白晝的鳥兒,在太陽躲進草叢之前回到了巢裡。
自遠而近的腳步聲,打破了黃昏的寂靜,驚起了路邊草窠裡的雀子,「唧唧喳喳」飛入了更深處的林子裡。
霎時間,群鳥不安的驚叫和翅膀撲稜的聲音,響徹了整個早已安睡的竹林。
峭拔的翠竹晃動著修長的身軀,將陷入夢鄉的竹葉驚起,小葉子三片兩片聚集在一起,不明所以地低低私語。
林間小徑裡背著鬥笠的僧人穿梭前行,一步步地向路的盡頭走去。
山腳下掩映在一片盎然綠意之中的竹林寺,便是他今日的歸宿。
激越的鐘聲穿過層層深林,飄飄渺渺地鑽進了他的耳中,似是在催促晚歸的人,做晚課的時刻到了。
路邊的亭子裡,負手而立的詩人,將不舍之情融進了目光,在晚歸的鐘聲中目送著遠處那變得有些匆匆的步伐。
一句話,一杯茶,一個了悟的眼神,沒有高山流水,亦能遇知音。
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雖遭受了不同的際遇,卻懷揣著相似的心情。
驚起的鳥雀,在腳步聲漸行漸遠後,終於恢復了平靜,夜風溫柔地撫摸著萬物,喧騰的竹林重歸了幽靜。
凝望著山行的友人,就像被驚起的鳥兒沸騰起來,而有最終歸於平靜的山林,詩人心中的起伏的不舍,也慢慢被撫平。
夕陽染紅了半邊天空,踽踽獨行的僧人身披晚霞,在綿綿青山的指引下,去尋找呼喚自己的晚鐘。
暮色下的歸途或許孤獨,但若是心有所屬,自會領略到別樣的風景。
縱使世間萬千不得意,但你若能看住本心,堅守如初,總會找到一條只屬於你的美麗的歸途。
【作者簡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記錄每一個瞬間的美好,有趣的靈魂總會相聚,我在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等一個有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