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學時候是動畫專業,雖然畢業以後沒有從事動畫相關工作,卻走上了畫漫畫的路,也算是動畫專業的一個旁支了。
在大學時候,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老師會讓我們大量去看中外各種不同的動畫片,學習編劇和各種風格。
當媽後,發現很多孩子都在看《熊出沒》《喜羊羊和灰太狼》這些流行動畫片,說得好聽是鬥智鬥勇,說得不好聽就是暴力和欺詐,講著弱肉強食、用拳頭當老大。
看著這樣的動畫片,孩子很難再體會到什麼是誠實、信任與和平。
這類動畫片裡有著大量危險動作,家長不及時指導就容易模仿,有孩子模仿喜羊羊煮灰太狼,用熱水把自己弟弟給煮了;也有模仿跳傘,撐著一把傘從六樓跳下來。
這樣的動畫片真的不太適合孩子觀看。
從以前看過的片子,結合這兩年自己當媽後看的好動畫,給媽媽們做個靠譜推薦。
適合低幼寶寶0-6歲
《天線寶寶》系列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天線寶寶表情包,雖然配詞很搞笑,但《天線寶寶》一開始本來就是給低幼孩子看的。
它是英國BBC電視臺專門針對12個月到5歲的孩子製作的動畫片,目前已經被翻譯成45種語言,在113個國家熱播。
大人看著天線寶寶那些動作覺得很滑稽無釐頭,但《天線寶寶》的前期製作花了不少功夫,請了兒童行為專家,專門針對孩子的思維,和動畫師一起設計出天線寶寶的形象、顏色和動作。一集裡面什麼時候是唱歌、放影片,都是根據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設計的,動作看久了,來點唱歌跳舞,唱完了,再播放一點現實影片。
最近我也給牛牛每天看一集天線寶寶,他第一次看,非常感興趣,學會模仿天線寶寶的動作。他外婆感慨,沒想到小時候我喜歡看的動畫片,現在我的孩子也喜歡看。經典作品一定是一代傳一代的。
《天線寶寶》能獲得全球寶寶的喜歡和眾多家長的喜愛,必然有它的過人之處。絕對適合成為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動畫片。《花園寶寶》系列《天線寶寶》大熱後,英國BBC原班人馬在10年後,又打造了一部適合1-4歲小寶寶觀看的《花園寶寶》。
《花園寶寶》主要講述五個可愛的寶寶生活在夢之園,還有一班天真爛漫的好朋友,每天都發生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在英國BBC播出後,受到眾多孩子和家長的喜愛,目前已經發行了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和《天線寶寶》相似,劇集裡的主角都是說火星文,就像小寶寶剛剛開始說話的樣子,主要通過各種身體語言,來讓觀眾看明白。如果喜歡《天線寶寶》的孩子和媽媽,也一定不要錯過《花園寶寶》。《小羊肖恩》系列《小羊肖恩》系列是英國BBC頻道播出的定格動畫,定格動畫簡單點解釋就是道具+逐幀實拍,很難做,一集只有7分鐘左右。
發現很多有趣有意思的低幼動畫,都是英國出品的,英國人是真的有喜劇天賦。
《小羊肖恩》主要講的是一群農村裡的小羊的日常生活故事,各種嬉戲打鬧,生動活潑的小日子。各種傻傻的動作、無釐頭的大腦洞,都讓整個劇輕鬆愉快。
和《天線寶寶》一樣,基本全片無對話,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表情來讓觀眾看懂意思。適合低幼孩子,播出以來,已經在全球180個國家播出,非常受孩子和家長歡迎。即使不是孩子,大人看了一樣能有好心情。《小小羊提米》系列《小羊肖恩》裡面那隻咬著奶嘴、抱著泰迪熊的小小羊提米,現在要上幼兒園了!
《小小羊提米》屬於《小羊肖恩》的外傳,已經播出三季了,更加適合2-4歲上幼兒園的小寶寶。
故事圍繞提米與一群小朋友在幼兒園的趣事而展開。在那裡,調皮的提米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分享、合作、熱心助人,犯了錯就坦率承認的成長過程。
和《小羊肖恩》一樣,全片沒有對白,都是靠各種動作表情,讓觀眾明白劇情。故事劇情簡單,輕鬆有趣,很適合剛剛開始看動畫片的小寶寶。《小豬佩奇》系列小豬佩奇,是我在當媽後才認識她的。
同樣是英國的動畫片,主要講小豬佩奇和爸爸媽媽弟弟一家人的生活。
故事簡單,都是日常生活小片段。通過一個個日常小故事,傳達出傳統家庭生活觀念、親情、友情等。每集都是5分鐘左右的時長,適合2歲以上,注意力集中時間還不是很長的小朋友。
對比起國內的《熊出沒》《喜羊羊和灰太狼》小豬佩奇真的算得上無聊。但正是這部「無聊」的日常動畫片,教會了孩子什麼才是「家」。
有爸爸媽媽弟弟、還有一群小夥伴,每天吃飯、摘菜、郊遊、踢球等,大家都快樂地生活在一起,體會到平凡日子裡的小幸福。《小鳥3號》系列同樣是英國BBC出品的,一套給低幼孩子觀看的動畫片。
主要講述小鳥街3號裡,一群小鳥們每天發生的有趣可愛的故事。動畫片顏色柔和,小鳥形象胖嘟嘟的,非常有好感。
《小鳥3號》有點像歌劇風格,小鳥們說著說著就唱起來,讓劇情變得輕鬆有趣,在小鳥們美妙的歌聲中,學習寬容、耐心、互助合作等。對於這種唱唱跳跳的動畫片,孩子們一定會喜歡的。
《小鳥3號》的集數不多,就50多集,有普通話和英文原版,網上都能搜到。適合6歲以上幼兒
《迪士尼》系列
迪士尼動畫絕對是每個動畫專業學生眼裡的神級殿堂,裡面有非常多美好的故事。
《小熊維尼》朋友間的珍貴友誼,《獅子王》裡的勇敢,《冰雪奇緣》裡學會面對自己的內心,《木偶奇遇記》的誠實不撒謊,《小美人魚》為真愛付出,太多太多的經典影片可以看了。
迪士尼的動畫電影很純粹,只會給你呈現完整的好故事,讓你看完以後,有自己的收穫和想法。不會像中國的某些動畫片,為了教育而教育,目的性太強,失去很多趣味和真誠。建議看迪士尼中期到現在出品的單部電影,像前期的《貓和老鼠》《米奇和朋友們》《唐老鴨》等動畫長片不太合適孩子觀看,有不少追逐、打鬥的的暴力畫面和危險動作。
迪士尼的動畫電影除了給孩子看,大人也非常合適。曾經就在飛機上看了兩遍《冰雪奇緣》,每次當艾莎在風雪中唱起那首《let itgo》都被感動得哭。能真實面對自己的內心,承認自己的與眾不同,這樣獨立堅強的樣子,讓人佩服動容。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一起看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總能被某個故事吸引並打動。已經能想像等牛牛長大點,我和他一起看動畫片的時候,一起笑一起哭,該多好玩呀。《宮崎駿》系列日本的宮崎駿同樣是每個動畫學生眼中的泰鬥,老爺子作品算不上多,但幾乎部部是精品。
老爺子是第一個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導演的亞洲人,他讓全世界都看到了除了迪士尼以外,亞洲人也能做出色的動畫片。
《千與千尋》裡千尋誤入異度世界,憑著勇敢善良救出父母,《龍貓》裡的姐妹情誼、龍貓的熱心助人,《天空之城》的冒險旅程、《魔女宅急便》中小魔女離家獨立修行的勇敢。宮崎老爺子執導的電影除了給孩子看,大人也非常合適,我就是經常看動畫片看哭的人,動畫片裡跨越時空、種族,傳遞出來的真善美,是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都沒有的。
還記得第一次看宮崎駿《千與千尋》的時候,才小學二年級,晚上十點多,強撐著睡意把電影看完了。在當時大家都在看大風車那樣的兒童節目的時候,突然看到《千與千尋》那樣的動畫片,對8歲的我來說心裡的觸動不是一般大,原來動畫片還能是這樣的。至於看到千尋的勇敢、善良,那也是長大以後看門道的事情了。
宮崎駿的動畫適合上小學以後的孩子觀看,理解能力跟上了,更能明白電影傳達的意思。《麥兜系列》麥兜系列動畫片是香港動畫能拿得出手的經典代表作了,以麥兜和麥太為主角開展的一系列故事,主打溫情、親情。
尤其是麥兜和麥太之間的母子情,淡淡的溫馨,陪伴著一代人成長。
麥兜系列,大人和小孩一樣適合觀看。如果聽得懂粵語,不妨看看原汁原味的粵語版,更能體會到粵語爛gag的幽默。
給孩子選動畫片的技巧主題積極向上,遠離暴力
大多數歐美動畫片影視公司,在製作孩子觀看的動畫片的時候,都有明確規定,不能有暴力、打鬥、刀槍劍、打人、殺人、流血畫面,但國內目前並沒有給動畫片做等級分類,就需要靠爸媽的火眼金睛去辨別了。人物造型可愛,畫面色彩鮮豔能獲得小寶寶喜歡,顏色很重要,要鮮豔、穩定,人物造型可愛。
《天線寶寶》就是非常好的代表,紅黃藍綠4個不同顏色的寶寶,讓寶寶能輕易分辨。有些知名的動畫片,比如《殭屍新娘》這些,雖然獲得奧斯卡提名,但畫面陰暗、內容偏黑暗,不適合孩子觀看。即使迪士尼、皮克斯、華納兄弟出品的動畫片,也並不是全都適合孩子觀看。給寶寶選擇動畫片的時候,爸媽需要認真挑選。
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家有1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搜索:echo小茵茵 歡迎來找我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