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之家房車旅行到河西走廊,既飛越張掖,又遊覽丹霞

2020-08-14 最家遊

轉完屋蘭古鎮的九曲黃河燈陣,我們需要補給了,在去往張掖市市區的路上,首先路過鹼灘鎮,跟以往一樣,準備在路邊停車時,有個大叔過來神色慌張的說,你們不要在這裡停車,馬上有車隊經過,只好繼續前行。

此時我才留意到,這個鄉道沿路隔三差五就有一兩個著裝整齊貌似政府的工作人員,一直到國道路口,還有幾個身著警服的人,估計是迎接檢查了,否則沒有這麼大的陣勢,我們被安全護送上了國道,很快就來到了導航中的農貿市場,補給完畢後離開市區,去往七彩丹霞景區。

出城後在S213省道的路邊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前方修路,去往丹霞景區的車輛請繞行高速,稍作猶豫,看到周圍的車輛都徑直往前了,於是繼續決定走省道,沒走多遠果然遇到了修路,好在只有20多公裡,搖搖晃晃顛顛簸簸的一會功夫就來到了丹霞景區。

到達北門停車場後吃過飯,已經是下午4點半了,恰好車旁來了一輛旅遊大巴,人員下車後,導遊告訴大家,7點鐘準時在這裡集合離開,這麼大的景區兩個多小時就得轉完,對於我們是不可能的,於是還是決定第二天再進景區。

我們到售票處簡單了解了一下大概情況,對於購票與遊玩做到了心中有數,然後去往丹霞口小鎮,與丹霞景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邊遊人如織,這邊遊客很少,走到一個叫做「」360度極限飛球」的地方,了解到播放的是飛越張掖,於是購票進入。

實話說,這個不到十分鐘的飛越張掖影片拍的的確不錯,儘管價格也很美麗,但是我和愛人都直呼值得,影片以立體俯瞰的角度介紹了張掖的主要景區景點和簡要歷史,簡要羅列如下。

西夏國寺大佛寺(臥佛)、古絲綢之路、驃騎將軍霍去病西徵、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北涼金塔寺、萬國博物館焉支山、明鎮遠樓、隋木塔寺、世界地質公園冰溝丹霞盧浮魅影、平山湖大峽谷、七彩丹霞彩色丘陵、祁連山冰川、世界第一大馬場山丹軍馬場、扁都口油菜花海、張掖國家溼地公園。

另外就是關於張掖的由來,即: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公元前121年由漢武帝派霍去病西徵,戰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從此張掖才真正開始進入中原的視野。

看過這部片子後,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提到的景區景點都不用再去了,當然,最精華的七彩丹霞除外,因為我們已經來了,第二天還是要去一下的。

按照景區提供的固定程序,採取區間車與徒步交替的方式,利用3個多小時時間,遊玩了七彩丹霞的仙緣、雲海、錦繡、虹霞4個臺之後,已經累倒了一大片,小月亮累的睡著了,小太陽累的要吃KFC,還好購買門票時沒有加價再去敖河臺和土林谷。

在遊客中心休整完畢,再去旁邊地質公園博物館轉了一圈,然後回到蒸籠般的房車,抓緊時間啟動開空調,然後去往神秘的下一站了。

相關焦點

  • 河西走廊遊之三,再上秋冬之際的甘肅張掖七彩丹霞
    大巴準時在7:30分出發,出了蘭州市區後,按照旅遊合同行程協議規定優先選擇國道到達目的地,由此大巴直接上了312國道向西直奔張掖的七彩丹霞景區。大巴穿過了烏鞘嶺主峰隧道,或許也就是真正到了「河西走廊」的起始點。車行不久,車窗外的景色跟之前看到的景色有很大的差異,滿眼的戈壁,讓人有種悽涼的孤獨美。在一路的西北秋色的中,大巴安全地到達了張掖七彩丹霞景區。
  • 大西北之旅:走河西走廊,遇見小白楊和七彩丹霞
    河西走廊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長達1000千米左右,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又因地處黃河之西,所以被稱為「河西走廊」。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終於沉寂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不得不退出河西走廊,遠遷俄羅斯、歐洲,建立匈奴帝國。 漢朝為了保障邊境的長治久安,在現在的甘肅蘭州等地設立河西四郡,玉門關因此而生。
  • 上帝的調色板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將美麗一起分享給大家。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張掖市,是河西走廊重鎮,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張掖之名則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 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水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
  • 張掖七彩丹霞又放大招,丹霞口民俗文化村即將亮相~~~
    來源:每日甘肅網  【張掖丹霞口民俗文化旅遊村】西北地區首個規模最大、民居特色顯著、配套也太豐富、最具地理與人文優勢、古建氣勢恢宏的丹霞民俗文化旅遊村,集中建設河西美食街、手工作坊街、曲藝展示街、酒吧街、民族風情園、民俗文化園等,張掖丹霞民俗村座落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口,東距張掖市區40公裡,北距臨澤城區13公裡。
  • 張掖旅行全攻略(一)——七彩丹霞
    張掖旅行全攻略(一)——七彩丹霞張掖,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位於張掖前往丹霞的必經之路上,距丹霞北入口約4公裡。
  • 張掖大湖灣,河西走廊平原綠洲的典型代表,美如畫卷勝江南
    對張掖不了解的人,以為張掖就只有七彩丹霞聞名於世;而對張掖有一些了解的人,知道除了七彩丹霞之外,它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淳樸的民風,大佛寺、馬蹄寺、木塔寺、漢明長城等為數眾多的人文景觀,而真正喜歡張掖的人還會告訴你,張掖是著名的中國地貌景觀大觀園。
  • 河西走廊遊之八,額濟納四道橋,英雄胡楊林秋色一瞥
    坐上了景區內的交通車直達至今天遊覽項目的景區第二站,額濟納胡楊林景區的英雄林。為之也被張藝謀的《英雄》攝製組相中,拍成的《英雄》影片,形成了秋色中的英雄胡楊林網紅打卡之地。當然了,除去影片《英雄》攝製中拍出的英雄林大片之外,金沙藍天下的傲骨胡楊也是土爾扈特蒙古族部落人崇尚的民族精神英雄。由此也得到格外的推崇。客觀地說,額濟納的英雄林其實就是額濟納綠洲的一道千年自然防護林。
  • 實拍:令人陶醉的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圖)
    就在7月8日,我國又新增兩處「世界地質公園」,甘肅張掖和湖南湘西地質公園。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已經有41處,世界第一,全球共有161處世界地質公園,中國佔了四分之一。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丹霞地貌在方圓五十平方公裡山地丘陵地帶,有造型奇特,色彩斑斕,氣勢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紅色砂礫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
  • 忽然,想去河西走廊了
    河西走廊,是內陸通往西域的一條要道,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這片土地上流淌著數不盡的淚水與故事。鏗鏘相擊的刀劍之聲,遙遙無期的思念,與戰死沙場的豪情。敦煌、武威、張掖、酒泉2000年前,劉徹就將自己徵服天下的雄心壯志,藏在了這四個名字中。而漢武帝的國號,則成為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 河西四郡張掖:途經門源油菜花、山丹軍馬場,去七彩丹霞喝杏皮水
    關於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漢武帝時河西四郡之一,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得名。西魏時改名「甘州」,元朝時成為甘肅省名「甘」字的由來。霍去病在大馬營草原灘建立了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最佳旅行時間是7-8月,不過公共運輸並不發達,推薦自駕或包車前來。從227國道扁都口處進入三場,再從一場向山丹縣方向離開。
  • 張掖丹霞地貌之美 無愧為世界名片
    2020年7月,張掖地質公園被認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成為張掖的第一張「世界名片」。張掖地質公園包括四部分——彩色丘陵園區、冰溝丹霞園區、裕固風情走廊(康樂草原),還有九個泉板塊地質構造縫合帶科考園區。
  • 自己總結4條河西走廊旅遊貼士, 第一次去可提前了解,建議收藏
    如今的河西走廊主要包含了河西五個市,分別是敦煌,酒泉,嘉峪關,張掖和武威。二、去河西走廊旅行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行程?何以說河西走廊很長,因此想要短時間把這些景點都逛完的話,那麼幾乎是不可能的。首次來的話,小馬建議著重花一周左右的時間去旅行,覆蓋了常規的景點,比如比較熟悉的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嘉峪關關城、七彩丹霞等等。
  • 自己總結4條甘肅河西走廊旅遊貼士,第一次去可提前了解,建議收藏
    如今的河西走廊主要包含了河西五個市,分別是敦煌,酒泉,嘉峪關,張掖和武威。二、去河西走廊旅行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行程?何以說河西走廊很長,因此想要短時間把這些景點都逛完的話,那麼幾乎是不可能的。首次來的話,小馬建議著重花一周左右的時間去旅行,覆蓋了常規的景點,比如比較熟悉的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嘉峪關關城、七彩丹霞等等。但其實河西走廊中還藏著不少小眾且歷史底蘊深厚的景點,如果喜歡人文的話,那麼不妨可以考慮一下小馬第一次河西走廊旅行選擇的線路,主要覆蓋了武威,張掖,嘉峪關和敦煌。
  • 在張掖七彩丹霞口的這個小鎮 太有意思了
    6月22日,張掖市臨澤縣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遊客絡繹不絕。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韋德佔/攝每日甘肅網張掖6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 韋德佔 楊紅麗)「傳統地道西北美食、特色主題客棧、農家小院、招親彩樓……哇,這個小鎮太有意思了!」
  • 蘭州市城關區旅遊發展行業協會考察張掖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
    張掖市河西印象文化旅遊股份公司、張掖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董事長李紅學和該公司營銷總監趙英梅親自當導遊,帶領考察團邊走邊介紹,對度假小鎮作了細緻全面的推介。蘭州市城關區旅遊發展行業協會負責人魏學強、盧剛、趙寅琪、馬靜等一行人在考察景區後表示,張掖丹霞口旅遊度假小鎮集中展示了古絲路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河西美食、西北古建、河西手工製作、農耕文化,實現了民俗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是集旅遊接待、休閒觀光、商務洽談、藝術交流、作品展示、劇目演藝、影視文化創作為一體的河西唯一的以古城風格融入民族文化的精品旅遊文化產品。
  • 河西走廊遊之四,窺探額濟納旗弱水堤畔的金沙胡楊及紅柳
    由祁連山冰川融化的雪水形成的河道一路北上,流經河西走廊的張掖,進入甘肅金塔縣與內蒙的戈壁沙漠之後,最終在額濟納旗,距蒙古國策口口岸差不多10公裡多的「居延海」戛然而止,也是成就了現在的額濟納綠洲住宿甘肅張掖,一清早大巴準時出發。幾乎是沿著「弱水」河道一路向北,行駛不久就進入了位居我國第三大的巴丹吉林沙漠區域。據導遊介紹說:「要穿越這段戈壁沙漠路程,大巴大概需要行駛3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說,大巴要在戈壁大漠的死亡之地行駛3個小時」。大巴一路向前,車窗外在很長的時間內一如既往的荒漠景色,手上的手機信息似乎也失去對外的一切聯繫。
  • 夢回西北之河西走廊之旅一一七彩丹霞
    來之前深度研究了丹霞景區,了解到有兩個入口,從 臨澤 北入口進去坐景區大巴到四個停車點,分五個觀景臺,然後再坐景區大巴到出口;從 肅南 東入口進去可以 自駕 ,還可以走近麻子麵館。為了避開人群,我們當然選擇繞遠從 肅南 入口進入遊覽不一樣的景色。往 肅南 入口路很不好找,在某個小鎮上有個隱蔽的小路口拐進去,那真是爽到爆,一路上連個車影都看不見,到了停車場也是稀稀拉拉幾輛車。
  • 張掖丹霞地貌之美  無愧為世界名片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裡,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張掖丹霞地貌形成於約六百萬年前,當地農民稱其為彩山,2002年前後被外地人發現並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攝影家、劇組、遊客等前來遊覽
  • 僅有1萬多人的裕固族和張掖丹霞地貌
    ,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這些輝映著華夏文化壯闊激越的名字,早已經深入到中華兒女的血液裡,是它們將甘肅大地的厚重博大闡述表現的淋漓盡致,「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的張掖就是河西四郡中最亮的節點。張掖城市不大卻聲名遠播,這片土地究竟出過多少名人不好說,但從這裡來來往往的名人就多的難以計數,李廣、張騫、馬超、苻堅、李白、霍去病、拓跋燾、王昌齡、王之渙、左宗棠、林則徐,準確的說,沒有河西走廊就沒有民族融合團結的大中國。
  • 河西走廊,憑什麼成為漢唐的「經濟特區」?
    自西漢開始,河西走廊上就矗立著一片 「國際化城市群」——「武功軍威」的武威、「張國臂掖」的張掖、「盛大輝煌」的敦煌,「泉水若酒」的酒泉……它們連綴在一起,將中國的視野拓展到千裡之外。河西走廊,是一條跨越了2000年的開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