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膠東風味菜自成一格

2020-12-23 愛美食的達人

膠東菜包括煙臺、青島等膠東沿海地方風味菜,最早起源於福山。膠東半島位於山東的東端,突出於黃河和渤海之間,三面臨海,一面聯陸,具有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特點。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

著名的物產有產量居全國首位的大對蝦、久負盛名的煙合蘋果、萊陽梨、煙臺大櫻桃、龍口粉絲,以及海產珍儲刺參、飽魚、扇貝、天鵝蛋、西施舌、青魚、壯蠣、加吉魚、鷹爪蝦、益蜂、紅螺等。眾多的物產,為膠東菜的形成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過烹調大師們的多年研製,膠東菜以自成一格的風味特色,成為眾口交贊的山東風味菜的一支重要流派。其特點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精於海味,善做海鮮。膠東風味菜精於海味、善做海鮮,大凡海產品均能依其內理、烹製相應的美饋。甚至「烹製鮮魚,民家婦女多能擅長」(見《黃縣縣誌》)。其著名的品種有「蔥燒海參」、「清蒸加吉魚」、「扒原殼鮑魚」、「油爆海螺」、「鹽爆烏魚花」、「口大蝦」、「燴烏魚蛋」等。再如小海鮮:蜂子、大始、小海螺、蠣黃、蟹子、海腸子等,經烹製而成的「蕪爆蜂子」「油爆大給」、「金裹蠣子」、「類蓉蟹鬥」、「韭菜炒海腸子」等,均是獨具特色的海味珍品。

第二,鮮嫩清淡,崇尚原味。膠東風味菜的原料以鮮味濃厚的海味居多,故烹調時很少用佐料提味,多以保持其鮮味的蒸、煮方法烹製。沿海居民以活鮮海味為貴,烹調時講究原汁原味,鮮嫩清淡。如「鹽水大蝦」、「手扒蝦」、「原殼扇貝」、「三鮮湯」等。

第三,注重小料,以此辨菜。膠東風味菜講究小料的改刀與配合,一般飯店裡,廚師以配料的形狀、種類、多少來辨別不同的烹製方法,如指段蔥,一般為爆菜;大蔥段者為燒菜;馬蹄蔥者為炒菜;蔥薑末全放者一般為糖醋;若同是煎肉片,配以蔥薑絲、幹辣椒絲謂之「廣東肉」,若不放幹辣椒絲,則為「鍋口肉」。

第四,烹調細膩,講究花色。膠東風味菜在烹調上表現為烹製方法複雜而細膩。比如爆菜技法,它又分出許多只有細微差別的「子技法」:油爆、湯爆、醬爆、殼爆、蔥爆、宮爆、水爆等,它們有嚴格的工藝規程,絲毫也錯亂不得。另外,膠東菜在花色冷拼的拼制和熱食造型菜的烹製中,獨具特色。其造型講究生動、活潑、整齊、逼真,特別注意花色的搭配與造型。

相關焦點

  • 法國的蔚藍海岸,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一個陽光燦爛的地方
    尼斯是法國著名的城市,在蔚藍海岸總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許多世界各地的遊客雲集於此。尼斯以東的海岸多有峭壁峻岭,海灘則以鵝卵石灘為主;尼斯以西,地勢趨於平緩,海灘也以細沙為主。說到地道的尼斯菜,絕對離不開各色的調味品。當地人會直接吃吃橄欖菜、醃製好的整顆漿果等。說說馬蒂斯博物館吧。馬蒂斯是畢卡索同時期相互競爭的野獸畫派畫家,他的博物館就在尼斯。他的藝術風格表現在色彩大膽運用,在女性身體上也頗有貢獻,但更多的是在歐洲對教堂的彩繪玻璃、地面的瓷磚風格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這也是亞洲不算特別知名的原因之一。
  • 膠東五市籤訂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聯盟一體化合作協議
    12月8日,以「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在北京開幕。會上發布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思路》和《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推介了1000億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資金等平臺和資源,展望「十四五」規劃,共促「一體化」發展,努力打造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助推活躍北方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在與會領導的共同見證下,集中簽署了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資金、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聯盟一體化合作協議等文件。
  • 《風味人間》300道美食四分之一江浙菜
    新京報統計了《舌尖上的中國》一、二、三季和《風味人間》前4集裡曾出現的中國佳餚和拍攝地,其中江蘇以39道菜獨佔鰲頭,浙江和廣東緊隨其後。新京報記者採訪到《風味人間》第四集《餚變萬千》的導演陳磊。在陳磊看來,江浙地區的菜餚確實烹飪工藝比較繁複,且相對精緻。但中國菜餚也並非單一審美,「西部、北方的美食不追求精緻,但有其他方向的審美優勢。」
  • 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不得了的刀工和耐心,成就淮陽丸子菜
    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不得了的刀工和耐心,成就淮陽丸子菜揚州,位於長江下遊的靠北岸,也是江淮平原的靠南端,古時候這裡又被叫做是淮陽,獨一無二的氣候,還有優質的地理條件,讓這裡有了非常豐厚的物產。這兩道菜最有要求的的就是其中的刀工,獅子頭的主料是肥瘦的豬肉,肥跟瘦的比例一般為三分瘦肉,七分肥肉,輔料是蟹黃和蟹肉,外加雞蛋,青菜,姜,蝦粉,蔥等。這道菜製作成型後,因為形似獅子頭而得名,許多人認為要做到這樣好的效果,這些肉肯定是剁出來的,其實並非如此。
  • 風味正濃,好物真香!這些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都將亮相陝西風味地理...
    這些質樸美味的食物都是大自然對於陝西的饋贈山川依舊,風味不改陝西那些熠熠生輝的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你知曉幾個?平均海撥1400米左右,氣候爽燥、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雨熱同季、土壤肥沃、土質疏鬆,都是馬鈴薯生長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靖邊馬鈴薯個大體勻、芽眼淺、澱粉含量高,具有生長期短、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皮滑光亮、個大味美、適口性好等特點。
  • 杜拜:地理優勢成就「沙漠奇蹟」
    杜拜的傑貝阿里自貿區堪稱整個中東北非地區最成功的自貿區代表(資料圖片)《參考消息》駐杜拜記者李震報導 提到阿聯的杜拜,國人的第一反應肯定是奢侈、豪華、富庶……但人們也許不知道,杜拜近年來的經濟騰飛並非得益於石油和天然氣收入
  • 一方水土一方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獨一無二的贛南臍橙!
    眾所周知贛南臍橙是江西這片綠色和紅色相互交融的土地上的特色產品,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可以說是,江西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一張絢麗名片,是江西的驕傲!那麼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它,讓它如此受人喜愛呢?獨特的地理環境是贛南臍橙生長的根本因素,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是得贛南臍橙有著理想的生長天堂!它的原生產地贛州市已經成為臍橙年產量世界第三、種植臍橙面積世界第一、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贛州市是多丘陵山區,有著4560萬畝的山地面積,有著非常豐富的種植臍橙的山地資源。
  • 【地理觀察】中國八大菜系,哪種最好吃?
    中國地域廣闊,由於各地的氣候、地理、歷史、物產及風俗不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這些地方菜餚被全國認可後便成了菜系。最初只有四大菜系:魯菜、蘇菜、粵菜、川菜,到了後來才最終形成八大菜系: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
  • 廣西最窮的三個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卻依舊是倒數
    廣西最窮的三個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卻依舊是倒數對於每一座崛起的城市來說,它一定會有特殊的優勢條件,才會從發展起來經濟。比如深圳,它發展起來是有原因的,國家的扶持,優秀的地理位置。又比如廣州,它是清朝閉關鎖國時期唯一開放的通商口岸。
  • 中式菜餚的風味流派
    中國幅員江闊,地理環境複雜,物產,氣候各異,有五十六個民族,風土人情、習慣,信仰亦不相同,再加之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因此,長期以來形成了頗具地區鮮明特色的各個地方風味流派。這些流派在用料、調味到烹調技法等方面都顯示自其解明的特點。
  • 膠東文史,膠東之東府|登州府
    ,膠東與膠東之西府|萊州府》中,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回顧了膠東的歷史,明確了傳統膠東的區域範圍,並且還對膠東之西府——萊州府進行重點粗略的介紹。而膠東東西兩府的格局最終形成於明代,明朝的山東布政使司轄六府,膠東為萊州府和登州府。清代承明制,山東省在膠東仍設萊州府和登州府。
  • 我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範圍內有什麼優勢?
    中國地理環境得天獨厚,早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被無數次詮釋了,時至今日,優越的地理條件依然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歷史遺產。中國地理位置的優勢,從地形圖的形態上看一目了然。我國西北有天山山脈之險,西南有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北面是無垠的草原荒漠,東面和南方是浩瀚的海洋,簡而概之,可見中國自成一個完整的地理國防系統,高山、沙漠、戈壁縱橫交錯,且過渡地帶狹長,擁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和自然資源。
  • 南京東路宏伊國際廣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簡約不簡單
    宏伊國際廣場地處南京東路東段,連接外灘地區,與和平飯店、曼哈頓酒店比鄰;且在地鐵軌交2號線、10號線的上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令宏伊廣場的發展一直順風順水……現場情況宏伊國際廣場的餐飲業態集中在B1層及6層,B1層以快餐小吃休閒類的餐飲業態為主,諸如麵包新語、每日新鮮、繼光香香雞、味千拉麵、丸來玩趣等集中在B1層,符合其地下一層連通軌道交通的地理位置
  • 寧波: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城市的崛起
    寧波歷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寧波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在夏、商、西周,寧波的地名為鄞,到了春秋時期,具體來說應該是公元前473年,勾踐滅吳後,為發展水師,增闢通海門戶,在此建設港口碼頭——句章,從此,寧波就與海洋結下不解之緣,自此以後,寧波的發展就離不開海洋了,到了隋唐時期,在寧波設立明州港,而寧波的名字也隨之改為明州,而明州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推介會在京舉行
    12月8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在北京舉行,以「融入新發展格局 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展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新形象、搭建資源對接新平臺,推動膠東五市加快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
  • 中國沿海地區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發展潛力最大?
    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發展潛力最大?每個地方的人和不同評判標準的人答案各不相同,我們看看大家怎麼說。LEEYOO:毫無疑問是膠東半島。原因如下:第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膠東半島以平原丘陵為主,三邊被海包圍,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開局之年奮破題
    得益於膠東五市籤署的社會保險一體化發展工作合作協議,王芳如今不用來回奔波,在威海就可以完成鑑定。王芳所經歷的故事,只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開局之年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建立高效協調推進機制青島府新大廈14樓的一間辦公室裡,懸掛著膠東五市的地圖,這裡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所在地。
  •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提速「腹地」濰坊闊步向前
    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交匯處,恰恰是山東內陸城市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因而這片「腹地」以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穩中求進的發展趨勢,被推選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之一。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戰略的部署,再次為所處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心的這片「腹地」賦予了新的靈魂與歷史使命。
  • 膠東文史,膠東與膠東之西府|萊州府
    地理意義的膠東,即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半島,包括煙臺、威海全部,青島東部 。行政意義的膠東指山東半島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其範圍略差異。而通常意義的膠東是指文化的膠東。西漢於此設膠東國、東萊郡、高密國等。東漢膠東國和北海郡合併為北海國,東萊郡、北海國均屬青州刺史部。後又歷經三國兩晉南朝的紛亂,膠東區劃也隨之變化。
  • 膠東五市握指成拳共襄一體化
    從規劃思路到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從1000億元規模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到城市信用體系建設、產教融合、大數據、交通、公共就業與人才服務聯盟、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聯盟等一體化合作協議籤署……昨日下午,北京中國大飯店,以「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拉開帷幕,國家有關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