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關破3.2億重大走私案 「代購」商品需交稅

2020-12-20 央廣網

□ 本報記者 蔡巖紅

「海外代購」這個詞相信大家都已不再陌生,網絡平臺上的代購信息特別是代購奢侈品信息更是泛濫。然而,這些海外代購是否合法呢?深圳海關10月28日通報,該關破獲一起以「海外代購」名義走私奢侈品大案,搗毀一個特大奢侈品走私網絡,現場查獲愛馬仕、LV等奢侈品牌服飾、箱包、手錶等,查證案值高達3.2億元。

2018年10月,深圳海關在西九龍站口岸查獲兩宗「水客」夾帶走私奢侈品入境案件,經緝私部門初步分析,該兩名當事人屬於同一職業團夥,存在非常大的團夥性走私嫌疑。該關緝私部門迅速成立情報研判小組開展分析經營,一個特大奢侈品走私犯罪網絡逐漸顯露。

今年以來,緝私人員多次前往上海調查取證,基本掌握了上海優某公司為國內客戶代購奢侈品,以旅檢渠道「水客」行李夾藏、國際快件渠道偽報品名等方式將貨物物品走私入境的犯罪事實,並逐步摸清走私犯罪網絡的組織架構和團夥成員,遂決定開展收網行動。

9月11日早晨,上海、深圳兩地海關緝私警展開同步抓捕行動,一舉摧毀該犯罪網絡,打掉走私團夥3個,抓獲涉案人員9名,現場查扣涉嫌走私入境的奢侈品牌服飾、手錶等一批。根據緝私部門掌握的證據顯示,涉案團夥自2016年以來走私奢侈品案值達3.2億元,涉稅6000餘萬元。

海關緝私人員介紹,以夫妻劉某、沈某為首的上海優某公司以「海外代購」的名義招攬客戶,通過7個社交帳戶接受國內客戶的訂單,組織人員在義大利、美國等境外購買名牌服飾、箱包等奢侈品,並存放於該公司的香港倉庫,再以國際快遞偽報品名、低報價格方式將奢侈品直接寄送給國內客戶,或僱請「水客」團夥以行李夾藏等方式從深圳旅檢口岸走私入境,再快遞發送給國內客戶。

海關緝私人員介紹,根據該團夥的帳冊顯示,他們每月盈利額高達到300萬元。特別是劉某、沈某夫妻倆從中獲利巨大,不僅在上海市中心區購置了高檔住宅,還擁有勞斯萊斯等多輛豪車。

該團夥走私入境的奢侈品品牌非常多、物品種類也很豐富,不僅有大眾熟知的愛馬仕、巴黎世家、LV、Prada、Gucci等一線奢侈品大牌,還有很多大眾不太熟悉的國外輕奢品牌。價格最高的有三十萬元以上的伯爵名表,最低的是一兩千元的T恤,從手錶、箱包到服飾、墨鏡、鞋子,應有盡有。

代購是否合法?代購與違法犯罪的界限在哪裡?

專家稱,海外代購行為本身並不違法,並不必然構成走私罪,是否違法取決於代購者是否申報和繳納稅款。目前,國家對於普通入境旅客,對其個人自用合理數量行李有相應的免稅額(5000元人民幣)規定,超出免稅額規定範圍需主動申報納稅。而「代購」的商品是屬於商業盈利目的物品,再小的量也不能免稅,必須主動申報納稅。

海關辦案人員介紹,以藏匿、偽裝、瞞報、低報或其他方式逃避海關監管,運輸、攜帶、郵寄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均屬於走私違法行為;一旦偷逃應繳稅款在10萬元以上,或者1年內因走私受到二次行政處罰後又走私的將構成走私犯罪,將承擔刑事責任。

相關焦點

  • 上海海關破1.5億香道文玩商品走私案
    記者今天在上海海關釆訪了解到,該關破獲的系列低報價格走私進口香道文玩商品案,案值高達1.54億元。  電話詢價暴天價大案  今年2月,一份源木公司的進口報關單引起了上海吳淞海關關員的注意。 「薰香產品種類繁多,不同的材質價格差異應該很大,但源木公司的報價卻很籠統。」
  • 海關助朋友圈代購打假:正品需提供海關編碼及稅號
    李女士說,她主要從美國代購包包、衣服和鞋子,以國際快遞的方式寄回國。被抽檢後要麼在國內交稅,要麼打回美國。在國內交稅要按照吊牌價格補稅,但是費用很高。被打回美國再寄回國內的運費得自己承擔,運費也很高。但兩者相比較,還是打回美國經濟上划算一些。不過,這樣來回一折騰,有客人會因為太慢而退貨,這種情況代購就只能吃悶虧,損失嚴重。  李女士說,如果海關不嚴查,她們確實能從中省下一些錢。
  • 海鮮便宜得太離譜 海關順藤摸瓜破2.3億走私案
      半島記者 付曉曉 報導  8月21日,青島海關公布了一起前不久查獲的海鮮走私大案。據了解,該犯罪團夥從日本、俄羅斯、美國收購廉價的海鮮,繞關到越南,再銷售到北京、山東等地,兩年來共走私帝王蟹等高檔海鮮5000餘噸,案值高達2.3億元。  走私案中查獲的帝王蟹(央視視頻截圖)。
  • 你的「海外代購」美妝可能來自深圳華強北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海關助力代購打假:正品可通過海關查驗真假
    在微信的朋友圈裡能搜索到不少海外代購的公眾號原標題:海關助朋友圈代購打假:正品需提供海關編碼及稅號8月1日海關出臺新規,今後未以《貨物清單》、《物品清單》方式辦理報關手續的海外代購行為將涉嫌走私。李女士說,她主要從美國代購包包、衣服和鞋子,以國際快遞的方式寄回國。被抽檢後要麼在國內交稅,要麼打回美國。在國內交稅要按照吊牌價格補稅,但是費用很高。被打回美國再寄回國內的運費得自己承擔,運費也很高。但兩者相比較,還是打回美國經濟上划算一些。不過,這樣來回一折騰,有客人會因為太慢而退貨,這種情況代購就只能吃悶虧,損失嚴重。李女士說,如果海關不嚴查,她們確實能從中省下一些錢。
  • 想搞代購?機場海關嚴查!一個航班查出100多人,白天直播代購晚上...
    點擊播放 GIF 1.2M一班航班查了100多個代購,排隊等待交稅...在開箱過程中,一名男子突然「撲通」跪在了海關面前。因為他帶了178萬的貨,情節過於嚴重,進了緝私局。被罰的物品中,有最便宜的唇膏,10支Tom Ford口紅被稅1800元,3盒面膜被罰200多元,Luna也被罰……開箱查了一天,一直到凌晨一點,都在排隊過機檢查。
  • 機場海關「嚴查代購」引猜測 上海海關:正常執行規定
    根據網傳內容描述,事情發生在9月28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隊伍長得看不到盡頭……有一班航班查了100多個代購,排隊等待交稅。從事韓國代購的小劉(化名)告訴記者,這一消息很快傳遍了代購圈,而自己並未遇到過類似情況。「一般是偶爾抽查,嚴查的我還沒遇到過。」
  • 「海外代購」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華強北超6億元走私案...
    「海外代購拉著行李箱說要出國,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2020年底,一起涉案金額超6億元的化妝品走私案,令深圳華強北產生「地震」。在行業主管部門的幹預下,上千家美妝店幾乎「一夜之間」全部關閉,休業整頓。自2018年以來,迫於傳統通信電子市場衰落,華強北的明通、曼哈、遠望等多座數碼城先後轉型美妝城,美妝業一時呈瘋漲之勢,攤位一鋪難求。
  • 廣州海關破獲走私名表,代購如何夾縫生存?
    但是,這個新年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啊~1月6日凌晨,在海關總署緝私局的統一指揮和上海、深圳、黃埔海關的協助下,廣州海關聯合上海靜安警方,在滬粵兩地實施統一查緝抓捕。分別在上海、深圳、東莞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19名,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現場查扣走私手錶一批,查扣物證、電子證據等一批。且均為高價手錶。
  • 國慶機場海關嚴查代購?海關回應:常態檢查
    上海浦東機場嚴查超額個人攜帶入境物品 據網上的微信內容描述,事情發生在9月28日,在上海浦東機場T2航站樓,所有人全部開箱排隊等待過機審查,隊伍長的看不到盡頭……有一班航班查了100多個代購,排隊等待交稅。
  • 「人肉代購」遭深圳海關嚴查,槍口對準韓國代購?
    有知情人士透露,近期海關嚴查代購大軍,其中韓國代購為重點打擊對象。業內人士透露,此舉或與「薩德」以及「限韓令」有關。 深圳海關嚴查「人肉代購」 不知不覺「代購」已經成為時下眾多市民,尤其是年輕人選購商品的重要渠道之一,並由此催生了一批批「代購商人」,他們從海外背回一罐罐奶粉、一盒盒化妝品,被戲稱為「人肉代購」。 但是近日,這批被戲稱為「人肉代購」的群體,又遭到了海關的嚴厲打擊。
  • 個人海外代購拆包裝能避稅?海關:說法有誤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思思 唐李晗)4月8日跨境電商新稅改實施,「海外代購遭封殺」、「知名演員黃渤也被海關嚴查」等傳言在網上讓海外代購行業又「火」了一把。儘管相關部門對此已進行闢謠,但是記者發現,這幾天,不少個人海外代購又給出了「摘吊牌」、「沒發票」、「拆包裝」的說法,稱這樣做是為了「防止被海關查到,避免交稅」。海關工作人員表示,這種說法有誤。
  • 上海海關破獲案值2.5億元海鮮走私案
    新華社上海12月1日電(吳宇 陳定)上海海關1日公布一起海鮮走私案,共查扣牡丹蝦、龍蝦、雪蟹等冷凍海鮮3000噸,案值2.5億元人民幣。目前,這起海鮮走私案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並已移交檢察機關進入後續審查起訴階段。
  • 海關新規加強海外代購監管 上網查海淘商品來源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解釋:同時滿足3個條件才能被納入這份公告的調整範圍。首先,在主體上,主要包括在境內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跨境交易的消費者、開展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業務的境內企業和為交易提供服務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其次,在渠道上僅指通過已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的交易;最後,在性質上,應為跨境交易。
  • 海關出手了!華人回國行李箱被扣,直郵包裹遭審核,自用都得交稅!
    海關出手了!華人回國行李箱被扣,直郵包裹遭審核,自用都得交稅!國內海關嚴查代購的「血雨腥風」還沒有過去,又一項新規定瞄準了國際包裹。「代購」這個詞難道真的要成為歷史了?1.結果…海關的嚴格程度還是超乎了她的想像:無論是隨身行李,還是託運行李,全部都要被檢查!海關的嚴格程度可見一斑!那有人要問了:「我是澳洲華人,難道也要被查、交稅嗎?」答案是:也要!
  • 從海外回國千萬別帶這些,一代購國內機場被稅21萬!
    一位從歐洲回中國的代購,在上海轉機去往深圳,就在上海入境的時候被查了,和她一起同行的親友也沒能倖免,一共3人被要求補交稅款21萬人民幣!   據網友透露,被查商品金額多少都是海關說了算,他們會通過百度和淘寶查,即使你打折買的,對不起,也要按照他們查到的價格交稅!
  • 上海海關:「不願加稅商品棄置機場」不屬實
    黃渤工作室 闢謠「在海關被扣,被要求補稅」一說  近日,多篇自媒體文章稱,4月8日海關新稅制正式執行,「單次2000全年2萬元以上全額交稅,並且個個開箱檢查,新政第一天,出境旅遊的中國人哭著回來了,像是被扒了一層皮,有人表示寧願扔了也比交稅損失小……」此外,微博上有自媒體帳號發文稱:「據說,黃渤在上海海關被扣,被上海浦東海關要求補稅。
  • 中國海關開始大搞了!海外自帶禮物也得交稅!
    2、海關會隨機抽查買家並致電,以此確認買家購買商品的用途,只有在買家表述前後一致的情況下,才將貨物放行。在文末,代購還提醒消費者,該如何應對海關的抽查來電,並發出警告:「不要亂說!」…可能是為了給《電子商務法》的實施做鋪墊,最近,中國海關已經不止一次出臺了讓代購和消費者都疼痛不已的政策了……自用商品、禮品一樣被稅許多消費這可能都有著這樣一個疑問
  • 海關動手了!直郵回國的包裹需要電話審核!自用商品一樣被稅!
    2017年3月的一天,遊燕向往常一樣,從香港「滿載而歸」,這一單,她又可以賺不少錢。 走進珠海機場的時候,遊燕不知道,滅頂之災已經悄悄降臨。 2018年2月,廣東法院作出判決,遊燕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罰款550萬。而這樣的判決結果,已經是法院看在遊燕「認罪態度好」的面子上的輕判。
  • 韓免代購轉戰海南免稅店?律師稱刑事法律風險很高!
    遊客利用自己的額度為親朋友代為購買免稅品,不是「銷售行為」,不算違法;但是代購人員的目的非常明確,是為了在國內市場二次銷售,則很可能違法,甚至構成走私犯罪。受疫情影響以及海關離島免稅政策進一步放寬,無法到境外的消費者紛紛轉向海南免稅店。據海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海南4家離島免稅店總銷售額超過315.8億元,購物人數340.1萬人,共購買商品1906.1萬件,購買商品數量同比增長130%。受疫情影響無法前去韓國免稅店代購們亦轉向海南免稅店,據《化妝品財經在線》報導,海南免稅店購買者中不乏「代購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