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關鍵詞勾勒中國人文景象 以紀錄片呈現《極致中國》

2020-12-11 人民網傳媒

在國新辦對外推廣局的指導下,五洲傳播中心再度攜手美國國家地理,傾心打造大型人文地理紀錄片《極致中國》。該紀錄片精選了三個最富中國極致之美和人文特色的山水秘境取景拍攝,融合了世界頂級製作團隊、多重拍攝手段與高科技製作技術,將為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

創新:內容的創新表達,以科技對話人與自然

因人文地理探索類作品的拍攝難度較大,且綜合技術要求高、耗時長,整體創作相較於其他題材紀錄片更難。對此,《極致中國》製作團隊在內容表達與攝製技術上分別作出了大膽創新。

《極致中國》首次採用戶外競技與當地人文相結合的方式,以全新視角為觀眾解讀極致的中國之美。在敘事手段上更摒棄了傳統紀錄片的枯燥敘事,轉而採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更喜聞樂見的直給、平等對話的視聽語言,來為觀眾一一揭示。《極致中國》還邀請到國家地理探險家兼特約攝影師本·霍頓,以「挑戰無限可能」為本職工作的本·霍頓的加入,進一步增添了該紀錄片的探險色彩。

同時,還有其他三名國內頂級極限運動愛好者集結於此。《極致中國》每集45分鐘,分為雪山、海洋、天坑三集,每一集中,主持人本·霍頓都將與一名中國探險家組隊,共同在極具挑戰的自然環境中完成探險。通過沉浸自然+戶外競技相結合的形式帶領觀眾領略獨特視角下極致的中國美。

個性:多層次探秘,揭示中國自然人文個性

錯綜複雜的山川、廣闊而神秘的海洋、深不可測的天坑,分別從三個維度勾勒出中國自然地理的豐富與層次感。《極致中國》節目中,三位中國頂級探險家,他們或是大學教授,或是自由攝影師,或是頂級攀巖者,分別在這三大地貌中各展所長。大學教授劉勇將與主持人一同攀登四姑娘山冰瀑,劉勇是首位乘帆船進入南極大陸未知區域科考的中國探險家,熟悉多項極限挑戰運動,此次將通過攀冰極限挑戰項目,向觀眾展示雪山的極致美景。

海洋探險環節將由自由攝影師豆豆來完成挑戰項目,探險足跡跨越七大洲四大洋和100多個國家的豆豆,有著豐富的潛水、衝浪經驗,此次她將與主持人一同前往海南,揭秘無人島的極致美景。

中國5·14c級攀巖第一人劉永邦將與主持人一同深入漢中天坑群,這位有著14年的攀巖經驗的探險者,開闢了中國on-sight紀錄的裡程碑。觀眾們將在紀錄片中看到他為大家揭秘天坑中的多樣性生態群。

雅致:融入當地,感受熱烈而雅致的民族風情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雅」是一種意境,外國人很難理解,甚至中國人自己也很難說清。但「雅」的確是中國人的文化質地與精神內涵的一種表達,這個關鍵字也貫穿在《極致中國》的探秘之旅中。

紀錄片中,探險者們將帶領大家深入深入了解藏族、疍家人以及羌族各自獨特的民族歷史:在阿壩藏族自治州感受藏族獨特的風土人情,親自製作並品嘗味道質樸香醇的酥油茶,領略深遠悠長的藏傳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夏威夷」——海南,探索遊客看不到的近海島嶼和珊瑚礁,走進疍家人的海上村落,體驗獨特的生活方式。與「雲朵上的民族」——羌族的同胞載歌載舞,跟隨羌族老鄉體驗秦巴山區的傳統美食和羌族傳統慶典活動;不難發現,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歷經千百年的沉澱與升華,雅致始終是未曾褪色的關鍵詞。

勇敢:艱險環境中的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是中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文化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勇敢」則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民族品格。

在《極致中國》的取景地當中,有著「東方阿爾卑斯山」之稱的四姑娘山更是美麗與險峻的完美結合,挑戰者同樣要將危險之中蘊藏的極致美景向觀眾一一展現;在海南的熱帶淺海,不僅有豐饒的漁產和驚豔的海底風景,同時也潛藏著危險的暗湧與風暴;漢中天坑群是全球最大的「天坑群」地質遺蹟之一,危險與美麗並存的天坑群以複雜的地形地貌舉世聞名。正是這樣險峻的自然環境中,生活著勇敢、樂觀並且善於創新的各民族,讓世界看到仁義為懷的大國形象下,勇敢堅毅的民族風骨。

智慧:特定環境下的生存智慧

複雜險峻的地貌、嚴寒或酷暑是《極致中國》三大取景地各自的特徵,探險者們分別體驗了秦巴山區的羌族傳統美食和民族服飾文化;向藏族同胞高教低溫低氧下的生存知識、酥油茶的製作工藝;跟「人不離船」的疍家人學習捕魚、修補漁網的知識。不僅向世界展現了善於創新的民族特色,還展示了特定環境下,人們的生存智慧。

《極致中國》率先採用紀錄片的形式探尋中國自然人文景觀的創新之路,將客觀的自然世界與主觀的人文情懷有機結合,彰顯中國對自然環境、本土文化、生態問題的獨特思考與希冀之聲。《極致中國》通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本土化譯製傳播。這是一部無論從國際傳播、弘揚文化自信、順應互動媒體需求等方面都有深遠意義的作品,在製作、技術與視聽語言上都達到國際高度,在人文自然類偏少的紀錄片市場中更顯彌足珍貴。在當今各種文化大融合、大發展的潮流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必將使其大放異彩。五洲傳播中心正以紀錄片為載體,讓中華文化走出去,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畫面極致唯美,主題宏大不枯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正在播出的紀錄片《中國》,由爆款紀錄片《河西走廊》團隊拍攝,剛一播出就收穫無數好評,該片畫面、解說詞做到了極致唯美,也找到了獨特的敘事方式,輕鬆駕馭了中國歷史這個宏大題材。
  • 紀錄片《中國》12月7日播出
    本報北京12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國》(第一季)將於12月7日在湖南衛視和芒果TV播出。該片第一季共12集,講述自春秋至盛唐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追溯今日中國和中國人「來時的路」。
  • 優酷獨播BBC五大紀錄片 打造4K超清視覺盛宴
    優酷獨播BBC五大紀錄片 打造4K超清視覺盛宴 發布時間:2017-05-19 15:06:00.0中國網       近日,優酷獨家上線BBC五大紀錄片《不可思議的捕食者》、《鳥瞰地球》、《小巨人》、《野性非洲》、《與恐龍同行》。
  • 耗時5年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為你呈現氣勢恢宏的中國史詩!
    前有感受中國文物文化的「國寶級」神仙綜藝《國家寶藏》,後又來描繪氣勢恢宏中國的史詩級紀錄片《中國》。 雖然集結了優秀的班底,但紀錄片《中國》的拍攝並不順利,不僅歷時5年之久,更是因為敘述方式不同,打破了以往紀錄片的拍攝方式,從內容到鏡頭到配音,做了諸多的嘗試和調整,力求能為觀眾呈現一部氣勢恢宏的史詩中國
  • 國產人文自然類紀錄片推薦
    和旗幟傳媒聯合出品的呈現國人燒烤情結的專題紀錄片,每季均6集。,它是中國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涉藏電視紀錄片,同時也是中國首部採用4K技術攝製的高清紀錄片。好看、好吃、好玩的紀錄片,新鮮、奇藝、色彩斑斕的水果猶如萬花筒般變形切換;果汁四濺、充滿爆炸力的水果動態瞬間;四季悄然變遷的絕美歷程,呈現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景象……「天然去雕飾」的《水果傳》,給你一場抵擋不住的水果饕餮!作品將完成影像風格上的突破,帶你進入前所未見的新鮮、繽紛、活力四射的神奇水果世界!
  • 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國》12月7日播出
    12月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管理司指導,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聯合出品的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國》(第一季)開播發布會在國家博物館報告廳舉行。紀錄片《中國》共12集,以思想與制度為主線,挖掘從春秋時期開始,對今日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和故事,並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再現中國歷史群星的個人選擇及閃耀瞬間,向大眾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追溯今日中國和中國人「來時的路」。
  • 優酷人文如何讓紀錄片變得更年輕?
    優酷人文在紀實性內容領域所創下的成績有目共睹,優質內容層出不窮。比如集結了14位中國藝術大師的《中國美》通過展現傳統美學在當代世界中的魅力,折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大地情書》將鏡頭對準四季家園、農業生產等風土人情,展現人們不屈不撓、樂觀堅強的精神;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帶觀眾感受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 江河湖海皆為家園,紀錄片呈現水下中國
    中國,七大水系,超過2600個自然湖泊,299.7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生活在陸地,周遭的一切都是被水體所包裹。影像表達的進步,讓人類對天空認知的邊界早已打破,但還從來沒有哪一部紀錄片,系統探秘過中國水下。近日,SMG融媒體中心一支年輕的創作團隊,耗時3年時間,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上百次潛水拍攝,錄製16000GB的4K素材,試圖為國人揭開中國水下的神秘面紗。
  • 今日關注 | 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20
    該報告全面揭示2020年中國紀錄片呈現多點突破、質量總體提升的發展局面,進入高質量發展關鍵期,產業鏈各環節日益成熟,整體發展態勢持續向好,體現出七大特點。從節目類型來看,形成主題宣傳、人文歷史、社會、美食、自然、科技工程等多題材類型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從創作藝術來看,呈現出純記錄式紀實化表達與再現式劇情化表達多元發展態勢。一是抗疫題材紀錄片記錄全民抗疫偉大壯舉。參與抗疫紀錄片生產傳播的主體包括中央和地方廣電媒體、優酷、愛奇藝、B站等新媒體以及大量自媒體,可謂全民參與創作和傳播。
  • BBC Studios中國(廣州)紀錄片節重磅官宣多部新作
    他們對家族的忠誠將面臨極致考驗。這是一段狐獴女王傳奇的加冕之路,本片將於12月29日中午12點重磅登陸B站。《王朝》作為BBC裡程碑之作,以「單元劇」的形式呈現了黑猩猩、帝企鵝、獅子、雜色狼和老虎五種動物族群充滿捍衛與背叛、爭奪與溫情的家族生態,在海內外紀錄片市場屢創收視熱潮。
  • 五大關鍵詞勾勒未來5年集美圖景 加快打造區域創新中心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應潔)這是一次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會議——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之際,昨日上午,中共廈門市集美區第八次代表大會召開。  會上,集美區委書記李欽輝代表中共廈門市集美區第七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 優酷人文的八年開拓,國產紀錄片的真實啟示錄
    用優酷人文深耕人文賽道的八年來比勘,從《曉說》的心腹之談到《生生》的不屈吶喊,真實也是優酷人文的制勝關鍵。黑格爾曾指出:「藝術最重要的一方面,從來都是尋找引人入勝的情景,就是尋找可以顯現心靈方面真正意蘊的那種情景。」回望櫛風沐雨數十年的中國紀錄片歷史,優酷人文似乎找到了。
  • 城市人文旅行生活紀錄片《慧眼看中國》即將開拍
    由深圳慧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攝製的100期中國城市人文旅行生活紀錄片將於今年8月30日正式開機拍攝。屆時,《慧眼看中國》將選擇國內的100個城市進行拍攝,每一季20個城市20期節目,共分五季攝製播出;目前,《慧眼看中國》攝製組即將前往蘇州、南通、如皋、宜興、揚州、南京、竹溪、丹江口、鄖西、保康、谷城、隨州、武漢、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長春、農安、延吉等國內20個城市進行第一季紀錄片節目的拍攝。
  • 城市人文旅行生活紀錄片《慧眼看中國》即將開拍
    由深圳慧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投資攝製的100期中國城市人文旅行生活紀錄片將於今年8月30日正式開機拍攝。屆時,《慧眼看中國》將選擇國內的100個城市進行拍攝,每一季20個城市20期節目,共分五季攝製播出;目前,《慧眼看中國》攝製組即將前往蘇州、南通、如皋、宜興、揚州、南京、竹溪、丹江口、鄖西、保康、谷城、隨州、武漢、廣州、深圳、珠海、汕頭、長春、農安、延吉等國內20個城市進行第一季紀錄片節目的拍攝。
  • 4K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即將播出
    中國植物在世界範圍內如何完成遷徙,在異域的它們又有著怎樣的命運?」在北京世園會開園三個月之際,由北京世園局發起拍攝、北京木子合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作的國內第一部植物類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經過歷時近三年的拍攝,即將給出自己的答案。7月29日下午,該片在世園會植物館內舉行發布會,不日也將與公眾見面。
  • 紀錄片爆款頻出!《中國》熱播畫面唯美,主題宏大不枯燥
    正在播出的紀錄片《中國》,由爆款紀錄片《河西走廊》團隊拍攝,剛一播出就收穫諸多好評,該片畫面、解說詞做到了極致唯美,也找到了獨特的敘事方式,輕鬆駕馭了中國歷史這個宏大題材。  《中國》第一季對中國歷史的呈現,是從孔子開始的,通過「孔子見老子」、孔子立志恢復禮制、創辦杏壇私學講壇等孔子的人生大事,帶出春秋戰國時代的複雜局面。這種以主要歷史人物為主線的講述方式,將歷史化繁為簡,有了講述的著力點,也很容易吸引觀眾跟著歷史人物的命運軌跡,展開對歷史的思考。
  • 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今日中國從歲月深處走來傳承軒邃的血脈到底這是怎樣一部紀錄片,取名為《中國》?它與以往大多數紀錄片不同:不局限於某一段歷史、某一個主題或者某個事件的講述。通過他們的命運,映照出歷史的流變,以點帶面展現中國歷史、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紀錄片《中國》第一季,春秋時期的一集,講述了兩個故事:第一個是孔子拜會老子的故事,勾勒出中華文化最偉大的思想圖景;第二個便是陳蔡之厄,展現了中國精神早期最嚴峻的時刻。
  • 林懷民、李屏賓等超級大師來了,大型人文紀錄片《中國美》23日開播
    由方太榮譽呈現的6集大型人文紀錄片《中國美》,將於6月23日起每周二在優酷獨家播出。該片雲集了享譽全球、形態多元的中國經典藝術作品,講述了名揚四海的中國藝術家們妙趣橫生的創作故事。在這裡,人們可以觀賞舉世聞名的藝術作品,也可以欣賞時裝秀臺上的錦衣華服;可以回顧經典影片的創作過程,也可以追溯偉大作品的靈感來源;可以領略藝術家們的個人風採,也可以感悟中國之美的極致魅力。
  • 中國國家形象的媒介呈現
    關鍵詞:紀錄片 國家形象 厲害了我的國 框架理論 符號學 1.研究背景與文獻綜述 1.1中國國家形象構建 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投射在不同群體心目中的特徵,並且因為這些特徵而形成的一個具有共性、穩定性和一定連續性的描述。
  •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紀錄片《佳節》正式開播
    近日,由五洲傳播中心、企鵝影視聯合出品,國家地理聯合製作的大型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紀錄片《佳節》,在騰訊視頻全網獨播、國家地理海外同步播出,並將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舉辦期間、參加「亞洲影視周」亞洲優秀電視節目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