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工業大學建微電子學院,培養微電子高端人才,這才是第一步

2020-12-16 學霸俠straightAman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作為一所擁有全國唯一的「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校,建立微電子學院培養高端微電子人才是勢在必行,但實際情況是廣工只是邁出第一步,且之後也是競爭激烈。

伴隨著實現「晶片自由」的期望,當下,從政府、市場到企業,各地「造芯」熱情不斷高漲,許多城市都開始積極籌謀。在全國數千億元集成電路產值中,長三角佔據半壁江山;而長三角有一半的產值,來自於江蘇,江蘇又將建立南京集成電路大學,要打造蘇州、無錫、南京三大集成電路強市。

擁有微電子區位優勢,又有相關產業支持,高校相關專業底子厚,江蘇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廣工要從江蘇口中奪食,光是引進人才和設備還是不夠的。晶片製造發展不光光是在高校,更在於企業。珠三角地區無論在晶片設計、製造和封裝上面和長三角地區還是差著一個量級,要想在企業方面得到支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黃樂天看來 「微電子學課程都是天花板級別的難度,十年磨一劍,生源不行,學不懂,再怎麼也沒用。像這樣只能培養一批車間的操作工。」中國根本不缺集成電路的人才,缺的是高端人才(主要是在設計方面),而這些方面涉及到很多技術領域,比如光學、化學、材料、精密機械、電子、軟體等,在這些方面廣東工業大學在全國方面都不佔優勢。但不得不承認,近年來廣東對廣工的巨額投入,只要方向把握對,廣工的微電子學院在全國有所建樹也是很有希望的。

相關焦點

  • 廣東工業大學建微電子學院,培養微電子高端人才,這才是第一步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作為一所擁有全國唯一的「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高校,建立微電子學院培養高端微電子人才是勢在必行,但實際情況是廣工只是邁出第一步,且之後也是競爭激烈。
  • 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
    2020 年 12 月 5 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結合、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 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
    2020 年 12 月 5 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廣東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結合、多科性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 廣東工業大學成立微電子學院,為珠三角培養更多集成電路專業人才
    2020年12月5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廣東工業大學是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一直以工科見長,工科專業整體實力在省內僅次華南理工大學。
  • 推進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
    集微網消息,2020 年 12 月 5 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餘林,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熊曉明共同為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
  • 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姚瑤 通訊員/盧迪)12月5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舉行。廣工微電子學院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培育急需人才。廣工校長邱學青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國家和廣東大力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廣工微電子學院的成立將進一步整合多方資源,凝練學科方向,促進交叉融合。希望應國家之需,打造契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新興學院;承發展之重,培養集成電路微電子領域的科技英才,為「中國芯」研製、生產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 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姚瑤 通訊員/盧迪)12月5日,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暨廣東工業大學微電子學院揭牌儀式舉行。廣工微電子學院將為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培育急需人才。廣工校長邱學青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國家和廣東大力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廣工微電子學院的成立將進一步整合多方資源,凝練學科方向,促進交叉融合。希望應國家之需,打造契合國家戰略需求的新興學院;承發展之重,培養集成電路微電子領域的科技英才,為「中國芯」研製、生產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與人才保障。
  • 聯手培養國家急需人才!中國職教學會微電子技術專委會在深圳信息...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實習生 於童顏 通訊員 陳汝冰 呂曉秋 楊寒長期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存在「缺芯少魂」現象,而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儲備不足,是制約我國微電子產業發展的難題,如何擺脫這一掣肘,讓微電子技術真正發揮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
  • 中國職教學會微電子技術專委會在深圳信息學院成立
    長期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存在「缺芯少魂」現象,而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儲備不足,是制約我國微電子產業發展的難題,如何擺脫這一掣肘,讓微電子技術真正發揮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技術變革的關鍵力量?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中國職教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陳秋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周玉梅研究員,廣東省職教學會會長、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杜安國,深圳信息學院黨委書記劉錦、校長孫湧、副校長許志良等出席線下會議,另有政府部門、普通高等院校、高職院校
  • 2020在鄂高校新增專業訪談丨湖北工業大學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與「湖北省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半導體三維集成製造產業聯盟」共建校企合作聯盟,推進產教融合,培養實踐創新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與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共享師資、教學、學術資源,聯合培養拔尖創新型人才。我校選送大三學生到電子科技大學進行為期一學期的聯合培養,效果非常好。
  • 中山大學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誠招優秀人才!
    中山大學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9年,位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是學校強化和發展微電子學科的創新舉措,旨在培養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高級人才,致力於國家急需的晶片技術的研究。
  • 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解光軍教授為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
    新聞網訊 4月21日下午,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解光軍教授應邀到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開展學術交流和指導學科建設工作,交流活動通過騰訊會議方式進行,院長遲宗濤主持會議,學院全體教師、研究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會。解光軍教授作了題為《場耦合納米計算電路》的高端學術報告。
  • 為微電子專業培訓師資 微電子專委會在深圳信息學院開班授課
    來自來自山東、四川、重慶、安徽、江蘇、廣東、廣西、福建、貴州等15所高職院校、1所應用本科學校及深圳本地企業的30位學員參與首期培訓。開班儀式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作題為「先進科技:職業教育新徵程」的主旨報告。
  • 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解光軍教授為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
    新聞網訊 4月21日下午,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解光軍教授應邀到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開展學術交流和指導學科建設工作,交流活動通過騰訊會議方式進行,院長遲宗濤主持會議,學院全體教師、研究生參加了學術報告會。解光軍教授作了題為《場耦合納米計算電路》的高端學術報告。
  • 中山大學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誠招優秀人才!
    中山大學微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於2019年,位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是學校強化和發展微電子學科的創新舉措,旨在培養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高級人才,致力於國家急需的晶片技術的研究。
  • 西安交通大學成立微電子學院
    西安晚報訊(記者任娜)微電子掌握著信息技術的命脈,在信息技術中佔據主導地位,也是當前國家戰略產業之一,為推動這個新型交叉學科發展,4月9日西安交通大學成立微電子學院。    據了解,新成立的微電子學院是在西安交大1959年成立的以半導體物理為主要研究方向的「應用物理」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國內最早從事半導體技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單位之一。
  • 同樣是「工業大學」,人才培養、就業方向到底有什麼不同?
    如果說農業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那麼工業就是國家的強國之源,工業人才自然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國之棟梁。說到工業,就不得不提輸送人才的搖籃——工業大學。我國工業大學不少,說起來讓人眼花繚亂。雖說都是工業大學,可人才培養的方向卻是真不一樣。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工業大學,帶同學們細數工業大學們的主攻方向和強勢專業。
  • 三本大學排行榜: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三本院校)
    三本大學排行榜: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三本院校) 2013-07-03 09:06 來源: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作者:
  • 微電子產業從無到有,青島這片「芯谷」生機盎然!
    從戰略全局來看,作為高端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微電子產業無疑是一個具有基礎性和戰略性意義的先導產業,然而,這一領域卻幾乎是我國在信息化方面的最大短板,數據顯示,我國集成電路市場需求卻接近全球1/3,產值卻不足全球7%;從區域產業發展看,青島作為在全部41個工業大類中擁有 39個大類的工業大市,擁有完善的工業基礎,晶片應用端市場龐大,隨著近年來我市圍繞電子信息產業鏈布局傳感器及物聯網
  • 培養創新型、國際化的複合應用人才|電子科學與技術|趙顯利|北京...
    自2004年辦學以來,北理珠瞄準教學應用型大學的定位,以打造應用型名牌大學為目標,成為廣東獨立學院中的「實力派」。目前,該校正在深入探索「三結合」(即雙證結合、校內外結合、國內外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發力「新工科」建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複合型、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