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特市是比利時港口城市、進入布魯塞爾的必經之地,那裡很好地保留下了中世紀的建築,古城遺蹟、大教堂等大量歷史建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聖·巴夫大教堂始建於12世紀,建成於16世紀,它除了具有集合了羅馬、哥特以及巴洛克時期風格的建築外觀,更吸引人的是收藏於其中的藝術珍品,如放在大門左側側殿裡的三折畫《神秘的羔羊》,教堂內的皮特·保羅·魯本斯的《聖巴夫大教堂入門》,以及勞倫特·德爾沃科斯的《真理的說教壇》等雕刻作品。
格拉文斯丁城堡也稱&34;,是根特的一座中世紀古堡,市內還有比利時屈指可數的美術館、博物館,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建築風格也都是獨有的;市政廳、世博館……也都是旅行者喜歡的觀光之地。
而今,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政府科學有效的控制下日漸緩解。但是在歐洲迅速蔓延,遊客大幅減少。
一魚兩吃
歐盟各國的人們周末到另外一個國家度假很平常,人流很難控制,很多人對疫情並不太重視,認為它和流感一樣,不過是一種普通疾病,因此在根特看不到戴口罩的人,學生上學、體育比賽、派對聚會等一切照舊,在一起喝咖啡、喝啤酒的人們還是那樣愜意,這讓旅居在此的我們倍感壓力。
根特市有一項福利,即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所有的公交車電車都是免費的。我們當然喜歡四處逛逛,但現在根本不敢出門,只能在夜間遊人寥寥時出去看看根特夜景。
根特沒有其他大城市常見的華麗霓虹燈,顯得質樸,穿城而過的小河和運河無處不在,在夜晚已經很難分辨它們都是哪一條。
聖·巴夫大教堂
根特幾乎沒有高層商住樓,最多的是兩三層的小樓和獨立的民居。臨街的民房大多是玻璃門,看不到一扇防盜門,家家都有寬大的窗戶,看不到防盜護欄。
根特的所得稅不設起徵點,公民收入每一歐元都要繳納40%的稅,年終稅後收入超過規定金額後還要另繳納一筆重稅。
不過,稅重福利也好,根特的人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得很輕鬆,喜歡鍛鍊,小河邊、綠地旁、大街上都規劃了跑步、騎行專線;皮划艇賽道上、斯凱爾特河、萊斯河和不知名的小河中,每天都有划船鍛鍊的人們,各種類型的球場上都不乏運動的人群。
歐魴魚麟甲如銀,和歐鯿魚暗黃的體色完全不同
我們2020年1月21日到達根特,當時的氣溫只有0℃~3℃,但仍有很多人玩水球、劃皮划艇,其中許多人是孩子。
根特市民大多很友善,素不相識的人跟你迎面走過時也會友好地打聲招呼,或者送上一個溫暖的微笑。
比利時有荷蘭、法國和德國三個語區。年紀大的大多只會母語,只有年輕人才會英語。根特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和法語,通行德語和英語。
歐魴魚麟甲如銀,和歐鯿魚暗黃的體色完全不同
我很佩服根特的售貨員,他們必須掌握四種語言。酒徒在根特可以找到幾百種各具特色的啤酒,吃貨們則可以大快朵頤,白葡萄酒焗貽貝就是一道被稱為國菜的美味佳餚。
不過,對於我這樣一個釣魚人來說,我更喜歡這裡的釣魚環境。
斯凱爾特河距我住的地方稍遠,步行大約需要40分鐘以上,萊斯河就近多了步行不過10分鐘左右,常去的那些釣點步行一般也只需10~20分鐘,因此我釣魚多在萊斯河,斯凱爾特河只是偶爾去一次。
根特博物館上有李鴻章的頭像
對於釣魚人來說,根特2月的天氣糟透了。月初兩場颱風接踵而至,風雨交加,很多大樹被攔腰折斷,釣魚想都不要想。
一周之後,颱風雖然走了,但風力最小也有4級,而且天天下雨下雪,有時還夾著小冰雹。
2月根特的天氣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看看窗外難得一見的太陽出來了,我興衝衝地帶著漁具出門,在小河邊剛拿出魚竿,黑壓壓的烏雲便飛了過來,眼看不妙,趕緊收拾東西,雨就下來了,周圍只有200米開外的9路公交車站有雨棚,我三步並作兩步剛邁進雨棚下,天上卻突然雲開霧散,太陽又出來了。
而我已渾身盡溼,只得打道回府。
在此之後,不管天晴天陰我都帶上雨傘,可是根特的風不是鬧著玩兒的,稍不留神雨傘就被掀翻或脫手掉進河裡,要是緊抓住雨傘,傘面的鋼製骨架就會被強風折斷好幾處,一把傘就此報廢。
鴨子和野鴨齊聚萊斯河
不到十天的時間,兒子家的雨傘已經沒有一把可用的了。
常說帶著魚竿去旅行,其實僅僅在行李箱中塞進一支魚竿是遠遠不夠的。我一共帶了不同長度的三支手竿、一支磯釣竿、一把釣椅、夠三個月用的釣餌和誘餌,還有拉絲粉、釣餌添加劑、標盒、子線盒、主線盒,備用的魚鉤魚線和各種各樣的小配件,把我的旅行箱塞得滿滿的。
我很想帶上那把結實的大釣魚傘,可它體積又大,分量又重,旅行箱裝不下。我思慮再三,買了一頂又大又結實的新傘帽,比雨傘方便,轉移釣位時候更加利索,可惜我到萊斯河釣魚的第一天就遇上一陣大風,傘帽被大風掀翻送給了河神。
我一度在萊斯河釣了差不多十天,並沒釣到當地人所說的50-60釐米長的大魚,甚至連萊斯河任何地段都能釣到的赤眼鱒和歐白魚也沒有,這讓我懷疑自己不會在萊斯河釣魚了。
著名的格拉文斯丁城堡
直到2月12 日,我在一個並不看好的皮划艇碼頭,用0.2號子線意外釣獲一條52 釐米長、1.6千克重的歐魴,這才重振信心。
夫人把它變成了一大鍋酸菜魚,大快朵頤,口留餘香之餘,夫人笑呵呵地說:&34;萊斯河魚多,這個任務不難完成,即使沒有歐魴,赤眼鱒也總是有的,那麼漂亮的魚,滋味也一定不差。
我釣赤眼鱒是有經驗的,可一連三天不管早起還是晚歸,無論是我最看好的釣點,還是上次釣到歐魴的皮划艇碼頭,浮標都沒有再動上一下。
由於我之前偶獲大歐魴,所以這幾次我用的是粗線大鉤,我想可能是釣組過於粗壯所致,因此子線由2.0號一點一點地換細,直到0.6號。0.6號既可以釣歐白魚、赤眼鱒這樣的小魚,再遇上大歐魴,保險係數也更高一些,可是這三種魚均沒再露面。
歐鯿出水的瞬間
2月15日,根特依舊是低溫、陣雨,刮4~5級風的惡劣天氣。夫人看著窗外稀裡譁啦的大雨,給出四字評語:不宜釣魚。
我查看天氣預報:14點到17點這段時間多雲無雨,風力只有四級,我覺得可以釣魚。根特的天氣預報還是很準的,往往八九不離十。
上午陪夫人逛逛超市,中午睡個午覺,養精蓄銳下午釣魚去。午覺睡醒後,我收拾漁具,窗外小雨飄零,快14點時竟真的停了。
我來到我認為最有希望的河汊口,這個汊口是皮划艇賽道從萊斯河取水的通道口,有一片回水,肯定是魚兒最喜歡的覓食之地。
中世紀建築遍布街頭
我直接往釣點打下誘餌,再安放座椅,組裝釣組,調製餌料——調了濃腥和香腥兩種味型備用,氣溫低的時候我還是偏好使用腥味濃鬱的釣餌。我拉大餌拋投到釣點,浮標本應該露出紅黃兩目,今天卻只剩下一個紅點,並且隨水移動。
釣組沒有到底,顯然河水又漲了萊斯河漲漲跌跌一天數變,完全沒有規律,這一刻標尾露出兩目,不一會兒又只剩下一目。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露出三目甚至五目。
我有一個老釣位位於河邊停靠遊船的小碼頭,地方寬敞,既舒服又安全,取水也十分方便了,只是碼頭是由浮筒連接而成的,河水漲跌完全感覺不到。
3月7日,我終於釣到今年的第一條赤眼鱒
起初我以為釣目發生變化是河底不平所致,直到有一次我在一處水泥澆築而成的皮划艇碼頭釣魚,第一次用摺疊小桶取水時直接用手拎著小桶就可以打水,等中午再取水時則必須彎腰伸臂才能夠得著,原本露出水面20釐米左右的平臺,眼下差不多有三四十釐米,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水位發生了改變,不知我因此錯過了多少魚訊。
打那之後,我在萊斯河釣魚時只要發現釣目發生變化,就立即重新找底。
雨後傍晚,萊斯河上空升起彩虹
兩款餌料都試過了,兩個小時下來一無所獲。在成都,冬末春初釣魚的最佳釣餌是紅蟲,紅蚯蚓也湊合,可惜根特的漁具店沒有賣這兩樣東西的。
我趁著空閒又到上次釣到歐魴的釣點撒點誘餌,雖然這裡不如河汊口好,但畢竟我在這裡釣到了第一條歐魴,不妨再去碰碰運氣。
西方又聚集起烏雲,釣魚的時間恐怕不多了,我索性把釣魚裝備都搬了過去。
根特的鐘樓
皮划艇寬敞的碼頭佔去了一大片河面,我收起長竿,改用3.9米的短竿。萊斯河上的風似乎永遠不停,好在這裡是連接賽道和萊斯河的通道,水流緩慢得多,浮標可以調得靈一些。
風貼著河面刮過,掀起層層波浪,浮標隨著浪湧在半目之間微動,一切都和前幾天一樣,這種狀態完全不像有魚的樣子。
這時,一群中學生劃著皮划艇蜂擁而至,紛紛下船扛艇,爭先恐後地越過小橋,兩隻水鳥被他們嚇得不輕,撲愣愣飛進小樹林去了。這麼一鬧,魚更難釣了。
此時,烏雲壓頂,眼看著暴雨將至,我開始收拾漁具,準備打道回府,收拾到只剩下釣椅、魚竿時,大雨突然降了下來,比預報得稍早。我打開雨傘,想先挺過這一陣大雨再收拾魚竿,雨卻越下越大,我一隻手撐傘,單憑另一隻手是不能收拾魚竿的,乾脆重新坐下釣魚。
雨點既大又密,河面水珠兒亂濺,雨霧升騰,紅黃兩色標尾有點看不太真切了,我只是隱約覺得浮標似乎動了一下。
我下意識地伸手抓住竿把,浮標卻向下急鑽,從河面消失。幾乎就在同時,我下意識地揚竿,沉甸甸的刺魚感覺讓我心頭一動,感覺和上次歐魴上鉤的手感極其相似、我的心又懸了起來,如果又是50釐米以上的大魚,0.6號子線應對起來還是有點懸。
根特的斯凱爾特河
魚感到了危險開始猛衝,拽得魚線嗚嗚作響。我側過魚竿,向右後牽引,魚順勢轉了個圈,魚竿的壓力陡減。
我趁機小心地調整出一個更有利於控魚的角度和它周旋,魚被我牽引著露出水面,立馬又鑽了下去,時間雖短,我卻看清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還是歐魴,脊背黝黑,鱗甲卻銀白亮眼,不像我釣獲的第一條歐魴那樣體色暗黃。
無論是什麼魚,這一刻都必定傾盡全力拼死一搏,可它卻不緊不慢地兜著圈子,偶爾發力雖大,卻是一點點地加力,應付起來十分從容。魚最後的掙扎出奇地溫順,真沒有見過這樣的。
魚露出了白肚皮,大嘴一張一合地在水面喘氣。抄網已經被我收拾妥當,放進釣魚背囊。
說來好笑,上次我就是因為沒有準備抄網,以致束手無策,不得已向路人求助才解除困局。
打那之後,不管有魚沒魚,我先組裝好抄網,有備無患,不想今天收好抄網才遇上大魚。
人們常說不能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我卻在同一個地點陷入同樣的困局,好在這次釣魚背囊就在腳下,自己應該可以應付。
我用的魚鉤沒有倒刺,所以魚竿是不能放下的,稍微一松就有脫鉤的可能。我放下雨傘,取出抄網,以最快的速度組裝好,魚還躺在水面喘氣,成功將其抄入網中。經測量,這條歐魴長51釐米。
根特的民居大多是二三層的小樓,看不到防盜門和護欄
拉餌盤裡還剩最後一丁點腥味拉餌,我把它團成兩團,都掛在魚鉤上,拋進河裡權當打窩,為下次來釣魚做些鋪墊。
就在我旋下抄網頭準備裝袋的時候,忽然發現浮標已高高立在水面,露出半個標身。
我一把撈住魚竿,竿瞬間彎成弓狀,魚還在。幾經折騰,魚被拽出水面,這條略大,還是歐魴,但體色是暗黃色的。由於碼頭距離水面很近,我手持著抄網頭就把魚撈了上來。
我打電話給夫人報喜,不一會兒夫人就急三火四地冒雨趕來了:&34;
原本我還想再釣一條,一個釣魚許可證每天可以帶走5條魚,結果被夫人不由分說地拉了回來。
路上,雨傘被打得噼裡啪啦直響,響聲十分乾脆,不像雨點那般輕柔,低頭看看腳下,竟然銀豆亂蹦,下冰雹了,幸虧我沒戀戰。
~5℃的氣溫還有人在萊斯河玩兒皮划艇
脫下淋溼的衣服,我上網查看這兩條魚,發現它們雖然外貌相似,同屬於鯉科,卻是不同目的兩種魚,發黃的叫歐洲鯿魚,發白的叫歐州魴魚。歐魴和歐鯿肚腹略有不同而已。
第一條魚其實叫歐鯿,而不是歐魴,只是大家混稱為歐鯿,就像中國的鯿魚和魴魚統統被叫做武昌魚一樣。其實,萊斯河還有紅眼魚和湖擬鯉都和歐鯿有極其相似的外貌。
不久,夫人就把其中的一條做成了水煮魚,湯色紅亮,魚片麻辣鮮香。兒子和我交口稱讚,夫人對兒子說:&34;
冬季的萊斯河依舊風景如畫
第二天,兒子臨出門時叮囑我,今天全天雨夾雪,讓我休息一天,在家看看電視或上上網。9點左右,我見雨小了點,便背上小背包,拿了一根魚竿,打著傘打算尋兩個新的釣點。
返回時,路過通向皮划艇賽道的小河碼頭,我伸竿試了試,拋了不到十竿,浮標竟出現一個清晰的頓口。我信手一揮,中了!魚照例斯斯文文地在水下兜著圈子,最終被我順利擒獲,還是50釐米左右的歐鯿。
兒子恰巧跟我視頻通話,聽說我沒帶抄網,便衝著屏幕向我伸出四根手指。我知道,他是揶揄我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了四次。
我急中生智,左手撐開的雨傘,將其伸進河水兜住歐鯿,右手放下魚竿,抓住滑溜溜的魚鰓,雙手同時使力,把魚弄上了岸。沒有盛魚的袋子,我直接把魚裝進了小背包,最終它變成了晚餐桌上的糖醋魚。
天公不作美,每天照例風雨交加,可我還是趁著雨停或者雨小的間隙去萊斯河拋上幾竿,多則三四個小時,少則一個小時,5天下來釣了7條歐鯿,反倒是一個難得的大晴天,我興匆匆地一大早就出門了,跑了三四個釣點一無所獲,連通向皮划艇賽道的小河上的那個碼頭都啞火了。
我餓著肚子堅持到下午,只啃了兩塊餅乾,最後被一場遲來的大雨給澆了回來。
萊斯河的歐鯿
2月的最後幾天,氣溫又上升了兩三度。這是成都一帶釣鯽魚的最佳時節,根特的魚也活躍多了。
除了兩座公路橋下的三個釣點外,我常去的七八個釣點都可以釣到歐鯿,就連我最看好的卻一直沒出魚的小河汊口也釣上來好幾條歐鯿,可見釣點的好壞有時候真的很難說。
夫人天天變著花樣做魚,每道魚都色香味俱全,可是盤子裡剩下的魚卻越來越多。
直到有一天,兒子問我:怎麼沒聽說你放生小魚呢?我告訴他,我這段時間釣上來的魚大部分都是歐鯿,只有1條歐魴,最大的56釐米,最小的45釐米。
一天釣兩三條的時候留大放小,自從開始剩魚以來,我就改為留小放大了,冰箱裡要是沒有空間,我是不敢帶魚回家的,否則魚放在開著暖氣的房間裡半天就會變味,發臭的魚是沒處扔的。
根特市只有每周一上午可以扔垃圾,居民要將垃圾放在自家門口,會有專人來收,其他時間則只能將垃圾做好分類、用垃圾袋裝將好放進地下室。
根特的垃圾分類十分嚴格,廚餘、玻璃瓶、廢紙板、金屬罐、塑料瓶都必須分開裝,玻璃瓶的金屬蓋必須歸放到金屬罐一類,瓶子要清洗乾淨,只要有一個不乾淨,所有的垃圾就都會被拒收,裝垃圾的袋子也只能用統一的垃圾袋,且不同的垃圾類別對應不同的顏色,比如廚餘垃圾用黃色袋子,塑料牛奶瓶用藍色袋子等等。
垃圾袋都是專賣品,黃色的最貴,0.8歐元一個,藍色的最便宜,0.2歐元一個。換句話說,扔垃圾是要向政府繳費的。
50釐米長,2千克左右重的歐鯿魚在萊斯河很常見
我一直希望夫人和我作伴釣魚,可她是個急性子,浮標十分鐘不動就要走人。2月底是根特好釣魚的時候,培養她釣魚興趣的時候也到了。
2月28日風和日麗,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我邀夫人釣魚。此前我在萊斯河上兩條長期停泊的遊船之間連續三天投餵誘餌,估計今天可以釣了。這段河道平直,是個極其普通的釣點,但是有這兩條船,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河上的障礙物附近很容易聚魚。
美中不足的是,這裡的河岸有2米多高,一旦上魚,需要一個人控魚,另一個人下到河邊抄魚。其實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希望夫人由此能喜歡上釣魚。
可是,我在岸上安放釣椅時,她就表示不滿:&34;
前幾天我在碼頭上釣魚,夫人在旁邊練八段錦,吸引了好幾個外國老太太的目光,她們大概在想:中國的老太太都會武功!
歐便經夫人巧手烹飪,成了美味的酸菜魚
我拉大餌抽了十來竿後改拉小餌,浮標在蕩漾的河面上一會兒2目,一會兒2.5目,有規律地上上下下。不一會兒,浮標在該由2目變成2.5目時,卻變成了1.5目。
我一揮竿,竿梢沉沉地一墜,中了!
連日來我和歐鯿打過多次交道已頗有心得,因此用1.0號子線十分放心。
可是,水下的傢伙卻一改柔弱斯文的狀態,發出一股異常大的力道,拽得魚竿大彎,發出尖利的嘯聲,它變向迅速,衝刺猛烈,左衝右突,狡計百出,七八分鐘不肯出水,完全不像歐鯿。
直到累得我手臂發酸時,我終於見到了魚的真面目,居然還是歐鯿,簡直難以置信,我想可能是氣溫上升的緣故使它們褪去了柔弱的外表,野性盡顯。
它繼續拼命掙扎,激烈程度遠勝過野生鯉魚,我極為謹慎地控制著它,直到它肚皮翻白,許久不再動彈,才把魚竿交給夫人,小心地下到河邊伸出抄網。
就在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將抄網伸向它時,它竟奮力挺身,重新紮進河中。幸而夫人握持魚竿的手始終發著力,使魚線保持緊繃狀態,這才把魚從河底又拽了上來。
原本以為這條魚一定是我多日來釣上來的最大的一條魚,掏出尺來量量長度,卻只有51釐米。
兩條遊船之間的釣點
冰箱裡還有兩條歐鯿,我輕輕地託著這條魚,準備放生,夫人有點兒捨不得:&34;
這可不行,魚兒離開水久了很容易受傷,生存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這就違背了放生的本意,所以放生一定要趁早。
放生後,我換上了2.5號主線配1.5號子線的釣組,並對夫人說:&34;夫人的興趣來了,全神貫注地盯著浮標。
不久,一個清晰的頓口被她看出來了,她大喝一聲:&34;看著我手裡下彎的魚竿,她興奮地伸出雙手:&34;
看著她雙手握著魚竿與的魚抗衡,我心中暗喜,這下迷上釣魚了。
這條魚鱗甲雪白,長46釐米,是一條歐魴。夫人興致勃勃地給兒子發視頻:&34;
兒子婉拒道:&34;
夫人有點掃興:&34;
我的天,看來她對釣魚的興趣僅限於把魚做成佳餚這一點上,我是無能為力了。
萊斯河的歐鯿魚和歐魴魚外形極其相似
她回家看電視劇去了,我一個人在這個釣點實在不便,於是轉戰皮划艇碼頭。那個地方前段時間大歐鯿頻頻上鉤,現在卻一下子魚訊全無了,令人費解。
碼頭旁邊有一片淺水,雜草叢生,覓食的水鳥特別多,有白嘴黑羽的、紅嘴褐羽的、灰嘴花羽的,還有黑嘴灰羽的,每一種都很漂亮。
有這些來往的水鳥觀看,即使沒有魚上鉤也不會寂寞。
不過,魚終究沒缺席,浮標輕輕顫抖一下,隨即消失在碧波之中,久違的標訊突兀而清晰,我及時提竿中魚,魚在水下折騰了十分鐘不出水面。
這次我對我的粗壯釣組很有信心,從容自信地化解掉它的每一波衝刺,最終將魚拉出水面,還是歐鯿。
細算來,我這十幾天共釣上來16條歐鯿,3條歐魴,讓我不解的是,以前隨處可見的赤眼鱒和歐白魚都哪兒去了?
這條歐鯿足有57釐米,是我在萊斯河釣的最大的一條。
將它放歸水中的時候,身後響起了掌聲,我回頭看見的正是天天在這一帶散步的一對老年夫婦。
左手的是歐鯿魚,右手歐魴魚
我重新掛餌拋鉤,終於抓住一個緩慢而清晰的標訊,刺魚的感覺不沉,但是真切而熟悉,牽引的時候手上感到類似於中鯽魚時的震顫感,我猜不是歐鯽就是赤眼鱒。
最終,一條紅尾、紅鰭、紅眼的身材苗條的小魚直飛上來,銀色的魚鱗泛著淡綠色的光澤,久違的萊斯河赤眼鱒,我們終於重逢。
我將它放歸水中,它輕身一閃,消失在萊斯河中。我想,寒冬時節,赤眼鱒一定和成都湖庫裡的白鰷一樣找地方貓冬去了,只有不畏嚴寒的歐鯿仍四處覓食,就像在成都平原最寒冷的季節上鉤的大多數是鯽魚一個道理。
歐鯿是萊斯河最不怕冷的魚類之一,所以十多天來我釣的都是清一色的歐鯿。
歐鯿魚肉質勁道,無論怎麼做都滋味鮮美
我屢屢聽人提起萊斯河的喬鱒魚、鰻魚、梭鱸、黑鱸、河鱸、鮭魚、歐鯽、冬穴魚……還有&34;&34;等許多我從來沒聽說過更沒有見過的魚類,甚至還有體長超過70釐米的Pike(白斑狗魚),我期待著春暖花開的三月能和它們一一相會。(四川·李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