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釣到的歐鯿是真的大,但是我總是忘了帶抄網可咋整……

2020-08-28 悅釣釣魚

根特市是比利時港口城市、進入布魯塞爾的必經之地,那裡很好地保留下了中世紀的建築,古城遺蹟、大教堂等大量歷史建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聖·巴夫大教堂始建於12世紀,建成於16世紀,它除了具有集合了羅馬、哥特以及巴洛克時期風格的建築外觀,更吸引人的是收藏於其中的藝術珍品,如放在大門左側側殿裡的三折畫《神秘的羔羊》,教堂內的皮特·保羅·魯本斯的《聖巴夫大教堂入門》,以及勞倫特·德爾沃科斯的《真理的說教壇》等雕刻作品。

格拉文斯丁城堡也稱&34;,是根特的一座中世紀古堡,市內還有比利時屈指可數的美術館、博物館,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建築風格也都是獨有的;市政廳、世博館……也都是旅行者喜歡的觀光之地。

而今,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政府科學有效的控制下日漸緩解。但是在歐洲迅速蔓延,遊客大幅減少。

一魚兩吃

歐盟各國的人們周末到另外一個國家度假很平常,人流很難控制,很多人對疫情並不太重視,認為它和流感一樣,不過是一種普通疾病,因此在根特看不到戴口罩的人,學生上學、體育比賽、派對聚會等一切照舊,在一起喝咖啡、喝啤酒的人們還是那樣愜意,這讓旅居在此的我們倍感壓力。

根特市有一項福利,即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天所有的公交車電車都是免費的。我們當然喜歡四處逛逛,但現在根本不敢出門,只能在夜間遊人寥寥時出去看看根特夜景。

根特沒有其他大城市常見的華麗霓虹燈,顯得質樸,穿城而過的小河和運河無處不在,在夜晚已經很難分辨它們都是哪一條。

聖·巴夫大教堂

根特幾乎沒有高層商住樓,最多的是兩三層的小樓和獨立的民居。臨街的民房大多是玻璃門,看不到一扇防盜門,家家都有寬大的窗戶,看不到防盜護欄。

根特的所得稅不設起徵點,公民收入每一歐元都要繳納40%的稅,年終稅後收入超過規定金額後還要另繳納一筆重稅。

不過,稅重福利也好,根特的人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得很輕鬆,喜歡鍛鍊,小河邊、綠地旁、大街上都規劃了跑步、騎行專線;皮划艇賽道上、斯凱爾特河、萊斯河和不知名的小河中,每天都有划船鍛鍊的人們,各種類型的球場上都不乏運動的人群。

歐魴魚麟甲如銀,和歐鯿魚暗黃的體色完全不同

我們2020年1月21日到達根特,當時的氣溫只有0℃~3℃,但仍有很多人玩水球、劃皮划艇,其中許多人是孩子。

根特市民大多很友善,素不相識的人跟你迎面走過時也會友好地打聲招呼,或者送上一個溫暖的微笑。

比利時有荷蘭、法國和德國三個語區。年紀大的大多只會母語,只有年輕人才會英語。根特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和法語,通行德語和英語。

歐魴魚麟甲如銀,和歐鯿魚暗黃的體色完全不同

我很佩服根特的售貨員,他們必須掌握四種語言。酒徒在根特可以找到幾百種各具特色的啤酒,吃貨們則可以大快朵頤,白葡萄酒焗貽貝就是一道被稱為國菜的美味佳餚。

不過,對於我這樣一個釣魚人來說,我更喜歡這裡的釣魚環境。

斯凱爾特河距我住的地方稍遠,步行大約需要40分鐘以上,萊斯河就近多了步行不過10分鐘左右,常去的那些釣點步行一般也只需10~20分鐘,因此我釣魚多在萊斯河,斯凱爾特河只是偶爾去一次。

根特博物館上有李鴻章的頭像

對於釣魚人來說,根特2月的天氣糟透了。月初兩場颱風接踵而至,風雨交加,很多大樹被攔腰折斷,釣魚想都不要想。

一周之後,颱風雖然走了,但風力最小也有4級,而且天天下雨下雪,有時還夾著小冰雹。

2月根特的天氣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看看窗外難得一見的太陽出來了,我興衝衝地帶著漁具出門,在小河邊剛拿出魚竿,黑壓壓的烏雲便飛了過來,眼看不妙,趕緊收拾東西,雨就下來了,周圍只有200米開外的9路公交車站有雨棚,我三步並作兩步剛邁進雨棚下,天上卻突然雲開霧散,太陽又出來了。

而我已渾身盡溼,只得打道回府。

在此之後,不管天晴天陰我都帶上雨傘,可是根特的風不是鬧著玩兒的,稍不留神雨傘就被掀翻或脫手掉進河裡,要是緊抓住雨傘,傘面的鋼製骨架就會被強風折斷好幾處,一把傘就此報廢。

鴨子和野鴨齊聚萊斯河

不到十天的時間,兒子家的雨傘已經沒有一把可用的了。

常說帶著魚竿去旅行,其實僅僅在行李箱中塞進一支魚竿是遠遠不夠的。我一共帶了不同長度的三支手竿、一支磯釣竿、一把釣椅、夠三個月用的釣餌和誘餌,還有拉絲粉、釣餌添加劑、標盒、子線盒、主線盒,備用的魚鉤魚線和各種各樣的小配件,把我的旅行箱塞得滿滿的。

我很想帶上那把結實的大釣魚傘,可它體積又大,分量又重,旅行箱裝不下。我思慮再三,買了一頂又大又結實的新傘帽,比雨傘方便,轉移釣位時候更加利索,可惜我到萊斯河釣魚的第一天就遇上一陣大風,傘帽被大風掀翻送給了河神。

我一度在萊斯河釣了差不多十天,並沒釣到當地人所說的50-60釐米長的大魚,甚至連萊斯河任何地段都能釣到的赤眼鱒和歐白魚也沒有,這讓我懷疑自己不會在萊斯河釣魚了。

著名的格拉文斯丁城堡

直到2月12 日,我在一個並不看好的皮划艇碼頭,用0.2號子線意外釣獲一條52 釐米長、1.6千克重的歐魴,這才重振信心。

夫人把它變成了一大鍋酸菜魚,大快朵頤,口留餘香之餘,夫人笑呵呵地說:&34;萊斯河魚多,這個任務不難完成,即使沒有歐魴,赤眼鱒也總是有的,那麼漂亮的魚,滋味也一定不差。

我釣赤眼鱒是有經驗的,可一連三天不管早起還是晚歸,無論是我最看好的釣點,還是上次釣到歐魴的皮划艇碼頭,浮標都沒有再動上一下。

由於我之前偶獲大歐魴,所以這幾次我用的是粗線大鉤,我想可能是釣組過於粗壯所致,因此子線由2.0號一點一點地換細,直到0.6號。0.6號既可以釣歐白魚、赤眼鱒這樣的小魚,再遇上大歐魴,保險係數也更高一些,可是這三種魚均沒再露面。

歐鯿出水的瞬間

2月15日,根特依舊是低溫、陣雨,刮4~5級風的惡劣天氣。夫人看著窗外稀裡譁啦的大雨,給出四字評語:不宜釣魚。

我查看天氣預報:14點到17點這段時間多雲無雨,風力只有四級,我覺得可以釣魚。根特的天氣預報還是很準的,往往八九不離十。

上午陪夫人逛逛超市,中午睡個午覺,養精蓄銳下午釣魚去。午覺睡醒後,我收拾漁具,窗外小雨飄零,快14點時竟真的停了。

我來到我認為最有希望的河汊口,這個汊口是皮划艇賽道從萊斯河取水的通道口,有一片回水,肯定是魚兒最喜歡的覓食之地。

中世紀建築遍布街頭

我直接往釣點打下誘餌,再安放座椅,組裝釣組,調製餌料——調了濃腥和香腥兩種味型備用,氣溫低的時候我還是偏好使用腥味濃鬱的釣餌。我拉大餌拋投到釣點,浮標本應該露出紅黃兩目,今天卻只剩下一個紅點,並且隨水移動。

釣組沒有到底,顯然河水又漲了萊斯河漲漲跌跌一天數變,完全沒有規律,這一刻標尾露出兩目,不一會兒又只剩下一目。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露出三目甚至五目。

我有一個老釣位位於河邊停靠遊船的小碼頭,地方寬敞,既舒服又安全,取水也十分方便了,只是碼頭是由浮筒連接而成的,河水漲跌完全感覺不到。

3月7日,我終於釣到今年的第一條赤眼鱒

起初我以為釣目發生變化是河底不平所致,直到有一次我在一處水泥澆築而成的皮划艇碼頭釣魚,第一次用摺疊小桶取水時直接用手拎著小桶就可以打水,等中午再取水時則必須彎腰伸臂才能夠得著,原本露出水面20釐米左右的平臺,眼下差不多有三四十釐米,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水位發生了改變,不知我因此錯過了多少魚訊。

打那之後,我在萊斯河釣魚時只要發現釣目發生變化,就立即重新找底。

雨後傍晚,萊斯河上空升起彩虹

兩款餌料都試過了,兩個小時下來一無所獲。在成都,冬末春初釣魚的最佳釣餌是紅蟲,紅蚯蚓也湊合,可惜根特的漁具店沒有賣這兩樣東西的。

我趁著空閒又到上次釣到歐魴的釣點撒點誘餌,雖然這裡不如河汊口好,但畢竟我在這裡釣到了第一條歐魴,不妨再去碰碰運氣。

西方又聚集起烏雲,釣魚的時間恐怕不多了,我索性把釣魚裝備都搬了過去。

根特的鐘樓

皮划艇寬敞的碼頭佔去了一大片河面,我收起長竿,改用3.9米的短竿。萊斯河上的風似乎永遠不停,好在這裡是連接賽道和萊斯河的通道,水流緩慢得多,浮標可以調得靈一些。

風貼著河面刮過,掀起層層波浪,浮標隨著浪湧在半目之間微動,一切都和前幾天一樣,這種狀態完全不像有魚的樣子。

這時,一群中學生劃著皮划艇蜂擁而至,紛紛下船扛艇,爭先恐後地越過小橋,兩隻水鳥被他們嚇得不輕,撲愣愣飛進小樹林去了。這麼一鬧,魚更難釣了。

此時,烏雲壓頂,眼看著暴雨將至,我開始收拾漁具,準備打道回府,收拾到只剩下釣椅、魚竿時,大雨突然降了下來,比預報得稍早。我打開雨傘,想先挺過這一陣大雨再收拾魚竿,雨卻越下越大,我一隻手撐傘,單憑另一隻手是不能收拾魚竿的,乾脆重新坐下釣魚。

雨點既大又密,河面水珠兒亂濺,雨霧升騰,紅黃兩色標尾有點看不太真切了,我只是隱約覺得浮標似乎動了一下。

我下意識地伸手抓住竿把,浮標卻向下急鑽,從河面消失。幾乎就在同時,我下意識地揚竿,沉甸甸的刺魚感覺讓我心頭一動,感覺和上次歐魴上鉤的手感極其相似、我的心又懸了起來,如果又是50釐米以上的大魚,0.6號子線應對起來還是有點懸。

根特的斯凱爾特河

魚感到了危險開始猛衝,拽得魚線嗚嗚作響。我側過魚竿,向右後牽引,魚順勢轉了個圈,魚竿的壓力陡減。

我趁機小心地調整出一個更有利於控魚的角度和它周旋,魚被我牽引著露出水面,立馬又鑽了下去,時間雖短,我卻看清了它的廬山真面目,還是歐魴,脊背黝黑,鱗甲卻銀白亮眼,不像我釣獲的第一條歐魴那樣體色暗黃。

無論是什麼魚,這一刻都必定傾盡全力拼死一搏,可它卻不緊不慢地兜著圈子,偶爾發力雖大,卻是一點點地加力,應付起來十分從容。魚最後的掙扎出奇地溫順,真沒有見過這樣的。

魚露出了白肚皮,大嘴一張一合地在水面喘氣。抄網已經被我收拾妥當,放進釣魚背囊。

說來好笑,上次我就是因為沒有準備抄網,以致束手無策,不得已向路人求助才解除困局。

打那之後,不管有魚沒魚,我先組裝好抄網,有備無患,不想今天收好抄網才遇上大魚。

人們常說不能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兩次,我卻在同一個地點陷入同樣的困局,好在這次釣魚背囊就在腳下,自己應該可以應付。

我用的魚鉤沒有倒刺,所以魚竿是不能放下的,稍微一松就有脫鉤的可能。我放下雨傘,取出抄網,以最快的速度組裝好,魚還躺在水面喘氣,成功將其抄入網中。經測量,這條歐魴長51釐米。

根特的民居大多是二三層的小樓,看不到防盜門和護欄

拉餌盤裡還剩最後一丁點腥味拉餌,我把它團成兩團,都掛在魚鉤上,拋進河裡權當打窩,為下次來釣魚做些鋪墊。

就在我旋下抄網頭準備裝袋的時候,忽然發現浮標已高高立在水面,露出半個標身。

我一把撈住魚竿,竿瞬間彎成弓狀,魚還在。幾經折騰,魚被拽出水面,這條略大,還是歐魴,但體色是暗黃色的。由於碼頭距離水面很近,我手持著抄網頭就把魚撈了上來。

我打電話給夫人報喜,不一會兒夫人就急三火四地冒雨趕來了:&34;

原本我還想再釣一條,一個釣魚許可證每天可以帶走5條魚,結果被夫人不由分說地拉了回來。

路上,雨傘被打得噼裡啪啦直響,響聲十分乾脆,不像雨點那般輕柔,低頭看看腳下,竟然銀豆亂蹦,下冰雹了,幸虧我沒戀戰。

~5℃的氣溫還有人在萊斯河玩兒皮划艇

脫下淋溼的衣服,我上網查看這兩條魚,發現它們雖然外貌相似,同屬於鯉科,卻是不同目的兩種魚,發黃的叫歐洲鯿魚,發白的叫歐州魴魚。歐魴和歐鯿肚腹略有不同而已。

第一條魚其實叫歐鯿,而不是歐魴,只是大家混稱為歐鯿,就像中國的鯿魚和魴魚統統被叫做武昌魚一樣。其實,萊斯河還有紅眼魚和湖擬鯉都和歐鯿有極其相似的外貌。

不久,夫人就把其中的一條做成了水煮魚,湯色紅亮,魚片麻辣鮮香。兒子和我交口稱讚,夫人對兒子說:&34;

冬季的萊斯河依舊風景如畫

第二天,兒子臨出門時叮囑我,今天全天雨夾雪,讓我休息一天,在家看看電視或上上網。9點左右,我見雨小了點,便背上小背包,拿了一根魚竿,打著傘打算尋兩個新的釣點。

返回時,路過通向皮划艇賽道的小河碼頭,我伸竿試了試,拋了不到十竿,浮標竟出現一個清晰的頓口。我信手一揮,中了!魚照例斯斯文文地在水下兜著圈子,最終被我順利擒獲,還是50釐米左右的歐鯿。

兒子恰巧跟我視頻通話,聽說我沒帶抄網,便衝著屏幕向我伸出四根手指。我知道,他是揶揄我在同一塊石頭上絆倒了四次。

我急中生智,左手撐開的雨傘,將其伸進河水兜住歐鯿,右手放下魚竿,抓住滑溜溜的魚鰓,雙手同時使力,把魚弄上了岸。沒有盛魚的袋子,我直接把魚裝進了小背包,最終它變成了晚餐桌上的糖醋魚。

天公不作美,每天照例風雨交加,可我還是趁著雨停或者雨小的間隙去萊斯河拋上幾竿,多則三四個小時,少則一個小時,5天下來釣了7條歐鯿,反倒是一個難得的大晴天,我興匆匆地一大早就出門了,跑了三四個釣點一無所獲,連通向皮划艇賽道的小河上的那個碼頭都啞火了。

我餓著肚子堅持到下午,只啃了兩塊餅乾,最後被一場遲來的大雨給澆了回來。

萊斯河的歐鯿

2月的最後幾天,氣溫又上升了兩三度。這是成都一帶釣鯽魚的最佳時節,根特的魚也活躍多了。

除了兩座公路橋下的三個釣點外,我常去的七八個釣點都可以釣到歐鯿,就連我最看好的卻一直沒出魚的小河汊口也釣上來好幾條歐鯿,可見釣點的好壞有時候真的很難說。

夫人天天變著花樣做魚,每道魚都色香味俱全,可是盤子裡剩下的魚卻越來越多。

直到有一天,兒子問我:怎麼沒聽說你放生小魚呢?我告訴他,我這段時間釣上來的魚大部分都是歐鯿,只有1條歐魴,最大的56釐米,最小的45釐米。

一天釣兩三條的時候留大放小,自從開始剩魚以來,我就改為留小放大了,冰箱裡要是沒有空間,我是不敢帶魚回家的,否則魚放在開著暖氣的房間裡半天就會變味,發臭的魚是沒處扔的。

根特市只有每周一上午可以扔垃圾,居民要將垃圾放在自家門口,會有專人來收,其他時間則只能將垃圾做好分類、用垃圾袋裝將好放進地下室。

根特的垃圾分類十分嚴格,廚餘、玻璃瓶、廢紙板、金屬罐、塑料瓶都必須分開裝,玻璃瓶的金屬蓋必須歸放到金屬罐一類,瓶子要清洗乾淨,只要有一個不乾淨,所有的垃圾就都會被拒收,裝垃圾的袋子也只能用統一的垃圾袋,且不同的垃圾類別對應不同的顏色,比如廚餘垃圾用黃色袋子,塑料牛奶瓶用藍色袋子等等。

垃圾袋都是專賣品,黃色的最貴,0.8歐元一個,藍色的最便宜,0.2歐元一個。換句話說,扔垃圾是要向政府繳費的。

50釐米長,2千克左右重的歐鯿魚在萊斯河很常見

我一直希望夫人和我作伴釣魚,可她是個急性子,浮標十分鐘不動就要走人。2月底是根特好釣魚的時候,培養她釣魚興趣的時候也到了。

2月28日風和日麗,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我邀夫人釣魚。此前我在萊斯河上兩條長期停泊的遊船之間連續三天投餵誘餌,估計今天可以釣了。這段河道平直,是個極其普通的釣點,但是有這兩條船,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河上的障礙物附近很容易聚魚。

美中不足的是,這裡的河岸有2米多高,一旦上魚,需要一個人控魚,另一個人下到河邊抄魚。其實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希望夫人由此能喜歡上釣魚。

可是,我在岸上安放釣椅時,她就表示不滿:&34;

前幾天我在碼頭上釣魚,夫人在旁邊練八段錦,吸引了好幾個外國老太太的目光,她們大概在想:中國的老太太都會武功!

歐便經夫人巧手烹飪,成了美味的酸菜魚

我拉大餌抽了十來竿後改拉小餌,浮標在蕩漾的河面上一會兒2目,一會兒2.5目,有規律地上上下下。不一會兒,浮標在該由2目變成2.5目時,卻變成了1.5目。

我一揮竿,竿梢沉沉地一墜,中了!

連日來我和歐鯿打過多次交道已頗有心得,因此用1.0號子線十分放心。

可是,水下的傢伙卻一改柔弱斯文的狀態,發出一股異常大的力道,拽得魚竿大彎,發出尖利的嘯聲,它變向迅速,衝刺猛烈,左衝右突,狡計百出,七八分鐘不肯出水,完全不像歐鯿。

直到累得我手臂發酸時,我終於見到了魚的真面目,居然還是歐鯿,簡直難以置信,我想可能是氣溫上升的緣故使它們褪去了柔弱的外表,野性盡顯。

它繼續拼命掙扎,激烈程度遠勝過野生鯉魚,我極為謹慎地控制著它,直到它肚皮翻白,許久不再動彈,才把魚竿交給夫人,小心地下到河邊伸出抄網。

就在我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將抄網伸向它時,它竟奮力挺身,重新紮進河中。幸而夫人握持魚竿的手始終發著力,使魚線保持緊繃狀態,這才把魚從河底又拽了上來。

原本以為這條魚一定是我多日來釣上來的最大的一條魚,掏出尺來量量長度,卻只有51釐米。

兩條遊船之間的釣點

冰箱裡還有兩條歐鯿,我輕輕地託著這條魚,準備放生,夫人有點兒捨不得:&34;

這可不行,魚兒離開水久了很容易受傷,生存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這就違背了放生的本意,所以放生一定要趁早。

放生後,我換上了2.5號主線配1.5號子線的釣組,並對夫人說:&34;夫人的興趣來了,全神貫注地盯著浮標。

不久,一個清晰的頓口被她看出來了,她大喝一聲:&34;看著我手裡下彎的魚竿,她興奮地伸出雙手:&34;

看著她雙手握著魚竿與的魚抗衡,我心中暗喜,這下迷上釣魚了。

這條魚鱗甲雪白,長46釐米,是一條歐魴。夫人興致勃勃地給兒子發視頻:&34;

兒子婉拒道:&34;

夫人有點掃興:&34;

我的天,看來她對釣魚的興趣僅限於把魚做成佳餚這一點上,我是無能為力了。

萊斯河的歐鯿魚和歐魴魚外形極其相似

她回家看電視劇去了,我一個人在這個釣點實在不便,於是轉戰皮划艇碼頭。那個地方前段時間大歐鯿頻頻上鉤,現在卻一下子魚訊全無了,令人費解。

碼頭旁邊有一片淺水,雜草叢生,覓食的水鳥特別多,有白嘴黑羽的、紅嘴褐羽的、灰嘴花羽的,還有黑嘴灰羽的,每一種都很漂亮。

有這些來往的水鳥觀看,即使沒有魚上鉤也不會寂寞。

不過,魚終究沒缺席,浮標輕輕顫抖一下,隨即消失在碧波之中,久違的標訊突兀而清晰,我及時提竿中魚,魚在水下折騰了十分鐘不出水面。

這次我對我的粗壯釣組很有信心,從容自信地化解掉它的每一波衝刺,最終將魚拉出水面,還是歐鯿。

細算來,我這十幾天共釣上來16條歐鯿,3條歐魴,讓我不解的是,以前隨處可見的赤眼鱒和歐白魚都哪兒去了?

這條歐鯿足有57釐米,是我在萊斯河釣的最大的一條。

將它放歸水中的時候,身後響起了掌聲,我回頭看見的正是天天在這一帶散步的一對老年夫婦。

左手的是歐鯿魚,右手歐魴魚

我重新掛餌拋鉤,終於抓住一個緩慢而清晰的標訊,刺魚的感覺不沉,但是真切而熟悉,牽引的時候手上感到類似於中鯽魚時的震顫感,我猜不是歐鯽就是赤眼鱒。

最終,一條紅尾、紅鰭、紅眼的身材苗條的小魚直飛上來,銀色的魚鱗泛著淡綠色的光澤,久違的萊斯河赤眼鱒,我們終於重逢。

我將它放歸水中,它輕身一閃,消失在萊斯河中。我想,寒冬時節,赤眼鱒一定和成都湖庫裡的白鰷一樣找地方貓冬去了,只有不畏嚴寒的歐鯿仍四處覓食,就像在成都平原最寒冷的季節上鉤的大多數是鯽魚一個道理。

歐鯿是萊斯河最不怕冷的魚類之一,所以十多天來我釣的都是清一色的歐鯿。

歐鯿魚肉質勁道,無論怎麼做都滋味鮮美

我屢屢聽人提起萊斯河的喬鱒魚、鰻魚、梭鱸、黑鱸、河鱸、鮭魚、歐鯽、冬穴魚……還有&34;&34;等許多我從來沒聽說過更沒有見過的魚類,甚至還有體長超過70釐米的Pike(白斑狗魚),我期待著春暖花開的三月能和它們一一相會。(四川·李照城)

相關焦點

  • 釣點高了,魚又大,用兩個抄網都難撈上來,抄個魚還真費勁
    相信每個釣魚人都想釣上大魚,但釣上大魚了,也有釣上大魚的無奈,魚太大了,想得到魚也不容易。要是在平點的地勢,這到還好說,但要是在地勢高的地方,魚到岸邊了,抄魚就真的是個問題了。但是,釣上大魚了,那就尷尬了。就如圖中這幾個釣友一起釣魚,看到水中的魚和抄網就知道水面離岸上有一定的距離了,而且咬鉤的這條魚還不小呢。抄網這樣放下去,說實話,這抄網比魚還短呢,能把魚撈上來嗎?不過,能不能撈上,總得要試試的。這附近也沒什麼地方下去,要是能下去抓它上來,那就不用那麼麻煩了。
  • 連個抄網都沒有,你還釣什麼魚?不用抄網的這些危害你必須了解
    如今釣魚的人越來越多,釣魚想省錢,可以買便宜點的魚竿,甚至自己做餌料和窩料,但是想把魚釣好抄網是必不可少的。很多釣魚人釣到魚之後就直接用手提線,把魚提上來岸來,這種做法就註定了不可能把魚釣好。不使用抄網更容易切線多數釣魚人都不會去購買價格特別高的釣線,常用的釣線也就是10元到50元一盤,這種做法並沒有錯,但是釣線不用高價釣線也必須注重對釣線的保護。
  • 釣魚的必備工具,如果有大魚切記帶一個抄網,還要這樣使用
    釣魚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可以很好的放鬆心情,看到一大片的湖水,本來心情就是非常開闊的,然後還有未知的神秘在等著你,因為誰也不知道一竿子下去會釣到什麼,如果有大魚上鉤的話,那真是讓人激動,所以這也就是釣魚的魅力所在。
  • 和魚單挑,你好意思用抄網?這幾招助你一臂之力
    而對於不同釣法,或者不同作釣場景下,抄網都是可以使用的,也是在釣大魚的時候,非常實用的一件漁具,但是大魚可遇不可求,所以有時候我們就會忘記帶抄網,或者故意不帶抄網,因為明知道自己是去釣鯽魚的。而且臺釣裝備太多,也太重,所以該留在家裡的還是不願意帶的,而在遭遇大魚的時候,在沒有抄網的情況下,我們又該如何操作才能使得魚上岸呢?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黑道甜文:大佬開會總是抱著娃,「小祖宗就給生一個,丟了咋整」
    很開心又來為大家分享小說了,小編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不同種類的小說,希望大家能喜歡哦~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黑道甜文,大佬開會總是抱著娃,「小祖宗就給生一個,丟了咋整!」內容主要講述的是一向雷厲風行的黑道大佬最近開會總是抱著個娃,有人問就會說道:「小祖宗就給生一個,丟了咋整!」劇情十分精彩,一起來看看吧!
  • 橋筏釣魚,釣大魚的實戰操作,我說你聽
    昨天正在上班呢,一個橋筏哥們打來電話,火急火燎的第一句就是:「東哥,我在橋筏呀,上大鯉魚了已經溜了快半小時,咋辦呀?」我問他大概有多大呀?說很大,估計得有7-8斤,我呵呵一笑,還能怎麼辦,轉橋下去徒手抓唄。20分鐘後,打電話樂呵呵告訴我,徒手抓上來了。
  • 它是釣魚的黃金釣位,卻因作釣難度大常被忽視,詳解傳統手竿橋釣
    橋釣雖然是一個非常優質的釣點,但是橋體高和護欄阻礙,相對複雜的作釣環境下,使得很多釣友會認為,除非使用針對橋釣的橋筏釣法,使用手竿完全不能發揮作用,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麼?利用手竿就不能在橋上釣好魚?一般的橋體都會距離水面有5米以上,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談如何釣魚,高落差的釣位想要讓魚餌到底,就需要我們使用長竿進行配合,一般情況下大咖在橋上釣魚會選擇長度更長的傳統炮竿進行應對,當然並不是不能使用臺釣竿,使用8.1的長竿配合上齊竿線同樣也能保證魚餌到位,但是因為橋洞會有較強的風力,臺釣竿配合的齊竿線,會露出較長的風線距離
  • 第一次溪釣
    去年路亞王包大人還在瑞典的時候,帶著我拿著這個新的大狗魚杆開光(那次也是雪花中凍得半死還空軍了),沒想到水滴輪和紡車輪拋投有這麼大的差別,不但投不遠,還沒少炒米粉。通過這次練習,距離和炒米粉都解決了,發現水滴輪還是很好玩的。這又一次說明,裝備在興趣愛好培養上是無比重要的。這點在飛釣上體現更加赤裸,因為引用魚具店專家的話,路亞相對飛釣簡直就沒有技術含量,一根棍子都可以用來拋投假餌。
  • 冬釣橋筏裝備之我見
    每到寒冬臘月,在南方各個大大小小野河的橋上或者閘口周邊出現一群群釣友,他們都選擇橋筏這種釣法。橋筏是筏釣的一種形式,以其方便、易上手著稱。橋筏和臺釣、傳統釣相比在冬釣中優勢明顯。一是大魚較喜歡橋洞、橋樁這些既能安全藏身又能提供食物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卻是橋筏最好的釣點;二是在走水情況下,橋筏也能很明顯地看到魚的吃口;三是橋筏釣線很長,中大魚後遛魚更方便更不易脫鉤跑魚;四是冬季橋筏裝備基本固定在橋上,人相對自由舒服。正是因為這些因素,冬釣選擇橋筏的釣友越來越多。
  • 想要抄魚不跑魚,就得好好了解抄網的這些小知識
    釣黑坑的釣魚,喜歡把用抄網抄魚放進魚護的動作,稱為抄魚入護,喜歡野釣的釣友則是大魚用抄網,小魚則不太喜歡用抄網,一般多是直接提到護前
  • 夜釣龍門北橋,魚沒釣到卻收穫龍蝦
    龍門北橋夜景雖然進入九月份,但是北方的天氣依然炎熱,索性我就趁著白天在家裡養精蓄銳,美美的在家裡睡了一下午,六點多妻子做好晚飯,吃完飯,帶上裝備趕赴釣點。孤單的我過了一會,還是沒魚,漂子連動都不動,無聊的我拿著燈在附近轉悠,忽然我看到岸邊的水草上有好多龍蝦,一個個又紅又大,瞬間一個想法就湧了上來,既然釣魚不行,為什麼不改釣龍蝦呢?
  • 又到一年釣草魚的好時節,帶上新配的餌料幹了條10斤大草
    又到了一年中釣草魚比較好的季節,這個跟地域和坑的魚情都有關係,其實我的釣點也是去年朋友推薦的一個地方。我朋友之前在釣點附近上班,偶爾清晨去解下毒,晚上也夜釣過,但是總結後發現清晨的魚口還是比較好,而且他說經常斷線,偶爾還斷竿,從來沒見過是什麼魚,這一句話就激起我極大的興趣,當天就決定去踩點,以至於後來將該釣點選定為頭號釣點。由於去年知道的比較晚,所以一共釣了有10條草魚,其他的翹嘴和鯽魚之類的我就不說了,鯽魚和翹嘴大的也有一斤了。
  • 山泉水人工湖,自製釣組釣大魚,手竿釣獲2條7斤的「大花鰱鱅魚」
    山泉水人工湖,自製釣組釣大魚,手竿釣獲2條7斤的「大花鰱鱅魚」,這裡是城市主城區附近山上的一個人工湖,湖面約80畝大小,水深在2米左右,水質優良(山泉水),這裡釣魚的規定是35元一支魚竿一小時,限手竿不準打窩釣到魚就拿走,該湖可釣魚種有鯉魚、草魚、鯽魚、鰱魚(白鰱)、鱅魚(花鰱),
  • 七百公裡約釣洪門水庫,結果老哥一條沒釣到,我自己中雙尾大頭魚
    但是從7:30到10:00就釣了條紅尾,我也知道晚上黃尾不好釣,隨之重新開餌釣鯉魚,918腥香(50%)+速攻2腥(30%)+超誘(20%)+拉絲粉(5%)搓餌,釣到12:00一條咬鉤的魚都沒有!釣魚歷程也不是一天兩天卻從來沒有一次有過如此迫切地想要把魚兒都招來。
  • 東南康州夜釣藍蟹新方法小結
    每到夏秋,在下川東長江邊的小溪溝水凼裡,都有一些脫得精赤曬得黢黑的小屁孩用手、木棍、鐵絲什麼抓螃蟹。誰抓到螃蟹,就會扳下大腿生吃,據說這樣以後力氣會變大。我就是其中的一個。有一次,在一個泥石交界處,有一個洞,我將小手伸進去。。。扯遠了,那都40多年前了,還是說Blue crab(藍蟹)吧。
  • 釣蝦技巧
    其實,蝦的味道比魚更鮮美,如果蝦多而且釣的得法,別有情趣,且可以大大豐富餐桌,美餐一頓。        釣蝦的方法很多,很早的《大英百科全書》就介紹了用小鉤纏銅絲做餌的釣法。一般來說,釣蝦可以採取以下的辦法:
  • 小魚多該怎麼釣?不妨換個思路,用小魚垂釣掠食性魚種
    小魚是每次野釣時經常遇到的魚情,不斷的鬧鉤讓人無比心煩,不管我們改用何種餌料它總是會去騷擾我們的鉤餌。很多釣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有小魚才會有大魚,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正確的。有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小魚來吸引大魚進窩,比如我們在作釣掠食性魚種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先把小魚誘進我們的窩點,然後通過小魚去誘大魚。
  • 【釣魚技巧】小魚多該怎麼釣?換思路,用小魚垂釣掠食性魚種
    小魚是每次野釣時經常遇到的魚情,不斷的鬧鉤讓人無比心煩,不管我們改用何種餌料它總是會去騷擾我們的鉤餌。很多釣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有小魚才會有大魚,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正確的。有時候我們就需要通過小魚來吸引大魚進窩,比如我們在作釣掠食性魚種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先把小魚誘進我們的窩點,然後通過小魚去誘大魚。
  • 老白釣魚記事(1) │ 釣 魚 樂
    我從小就喜歡釣魚。回廣州後曾多次帶愛人和兒子去東郊公園釣魚。到電器公司工作後,由於住處臨近麓湖,經常在班後和休息日在麓湖釣魚。當時釣魚裝備十分簡陋,用的是初中同學楊麻子送給我的土製四節竹子釣竿,釣餌多用蚯蚓或是麵粉,釣法多採用高低鉤模仿臺釣,每次都能釣到一些不太大的非洲鯽或是土鯪魚,有時還收穫頗豐(有次在東郊公園冒著小雨釣獲埃及塘鯴十斤多)。
  • 春釣時,這4個技巧能幫你上魚,內行人都這麼玩,一次就爆護
    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垂釣難度,在水庫釣魚難度要比野河等地方高出好幾倍。沒有一定的水庫釣魚技巧和經驗,也很難取得滿意的收穫。接下來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春季水庫釣魚的技巧和一些特殊情況的應對方法。第一、春季水庫釣魚技巧之看天氣春季雖然逐漸暖和了,但是春季天氣變化多端。在北方,有時候一天能讓你感受到四個季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