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農氣服務品牌,這些農業氣象服務中心交出了成績單!

2020-12-18 中國氣象局

導語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三園三區」,以優化農村的產業結構。特色中心建設作為中國氣象局響應農業結構調優的重要舉措,正在逐步形成「特優區建到哪裡,特色農業氣象服務跟到哪裡」的分品種、分區域的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網絡。

10月22日至23日,全國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建設推進會在西安召開。會議總結近年來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建設成績,深入分析發展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謀劃未來發展舉措,助力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十大中心

經典案例

1

蘋果氣象服務中心

蘋果氣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進行蘋果產量調查。來源:陝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

亮點做法

蘋果氣象服務中心通過兩年多的建設,逐步形成「一省為主、多省參與、國省聯動」的「小實體、大網絡」發展模式。

該中心圍繞需求,統籌規劃蘋果氣象觀測試驗站網布局,已完成第一批10個蘋果果園小氣候站建設並推動資料和產品共享,在陝西建成16個蘋果實景觀測站,推進陝西洛川、河南三門峽和雲南昭通蘋果氣象試驗站建設。同時,初步打造了集產業結構、氣候及氣象災情、物候期和生理生態等要素的蘋果氣象大數據集,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蘋果氣象業務系統」。

服務案例

2019年8月28日,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主辦的2019「慶豐收·消費季」和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農業氣象服務專場上,陝西省農業遙感與經濟作物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紅梅進行了「蘋果與氣象」線上培訓,向廣大農民群眾普及 「網際網路+農業+氣象」的蘋果種植生產理念,受到好評。

2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中心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中心統籌布設觀測儀器。張磊 攝

亮點做法

設施農業氣象服務中心以服務生產為宗旨,打造標準化的設施農業氣象觀測、業務與服務技術,針對區域設施農業生產,氣象與農業聯合開展了針對性服務,取得了初步成果。

建成了由101套設施農業小氣候觀測站組成的觀測站網。依託試驗基地,開展具有區域特色的設施果蔬試驗研究,補充確定了10餘類果蔬農業氣象服務指標;完善了低溫、寡照、高溫熱害等設施農業氣象災害指標,訂正了各省(市)風災、雪災指標。制定了設施農業小氣候要素預報、設施農業氣象災害影響預報預警等技術規範標準,編制了模型構建技術指南。成員單位進行基本數據收集與標準化模型庫建設,建立了9省(市)區域資料庫,構建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小氣候預報模型1000餘個,災害預警模型54個。

服務案例

2019年8月10日至13日,受颱風「利奇馬」影響,山東出現大範圍暴雨到特大暴雨,導致7.63萬個蔬菜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設施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全力做好災情預判、預報預警發布、救災指導等服務,參與了設施農業生產抗災救災全過程,為實現「水大災小」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3

甘蔗氣象服務中心

甘蔗氣象服務中心助力甘蔗豐產豐收。張明達 攝

亮點做法

甘蔗氣象服務中心開展世界甘蔗主產國蔗糖產量預報,與廣西捷佳潤科技有限公司、廣西扶綏縣渠黎鎮隆地甘蔗專業合作社等共同開展甘蔗智能精準氣象服務示範,形成了「氣象部門+行業龍頭企業+基地(園區)」的創新服務模式。系列成果與服務為國家制訂食糖價格和進口配額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更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推動甘蔗氣象研究與服務立足全國、走向國際。

服務案例

2017年至2018年與廣西扶綏縣渠黎鎮隆地甘蔗專業合作社等共建和共同開展了甘蔗智能精準氣象服務的示範應用,示範基地面積約100畝。2019年2月底組織專家進行測產驗收,該示範基地糖料蔗單產達8.5噸/畝,蔗糖分比該市同時期同類品種高出0.5個百分點,經測算每畝甘蔗可節本約270元、增效約2020元,使糖料蔗生產節本高效,提高了國際競爭力,示範推廣輻射面積約2000畝,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

烤菸氣象服務中心

烤菸氣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到名煙產地玉溪進行服務需求調研。張明達 攝

亮點做法

自烤菸氣象服務中心成立以來,每年度均在烤菸關鍵生長期,聯合各成員單位、市縣級烤菸氣象服務部門、菸草公司、農業廳等開展農情調研、了解一線情況,學習工廠化育苗、新烘烤技術、膜下小苗移栽等最新生產信息,及時調整服務產品形式及內容,連續多年形成了穩定的機制。

烤菸氣象服務中心建成統一規範的氣候觀測數據、基礎地理數據、業務產品數據一體化的烤菸氣象業務平臺,實現精細化、動態化和智能化的烤菸農業氣象監測、評估、預報、預警等業務產品製作能力,實現烤菸氣象服務中心三省(雲南、貴州、河南)農業氣象數據和產品的共享共用。

服務案例

依託新氣象公司平臺為貴州菸草提供專業化的烤菸氣象服務:利用光溫水的日、旬、月及時段實況資料,衛星雲圖及雷達拼圖的實況監測資料和未來天氣形勢預報結果,開展烤菸育苗期、移栽期預報,關鍵期植煙地長勢監測等氣象服務。烤菸氣象服務效果明顯、效益較好,每年能獲得中國菸草公司貴州分公司提供的95萬元資助經費。

5

橡膠氣象服務中心

橡膠氣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查看橡膠樹生長情況和風害過後的影響盈虧。鄒海平 攝

亮點做法

橡膠特色氣象服務中心成立兩年以來,積極推進橡膠氣象服務的專業化、精細化和集約化發展,為特色農業產品區域建設提供優質服務。

建立標準化的橡膠氣象觀測站網,在海南橡膠氣象災害多發區建設橡膠專用小氣候站;構建共享、共用、集約化的橡膠氣象專業平臺,建立橡膠特色氣象大資料庫;開展全球橡膠主產區分布提取和長勢監測,為科學組織生產提供支撐;構建我國橡膠主產區產膠能力模型和橡膠氣象產量預報模型,為政府、橡膠期貨和農戶的橡膠生產、產量估算提供了參考依據。通過開展橡膠天氣指數保險氣象服務、探索企業大戶訂製化服務,不斷提升橡膠氣象專項服務能力。

服務案例

氣象部門與海南橡膠集團籤訂合作協議,針對橡膠栽培管理施肥、噴藥、割膠等重要農事活動,開展專業服務。2018年6月至9月,海南降雨日數較往年偏多,對產膠旺季的割膠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海南橡膠集團根據《橡膠氣象服務周報》等中長期天氣預報,掌握有利天氣適時進行割膠補刀作業,爭取最大的幹膠產量。經調研,僅西聯分公司6月至9的補刀作業,增收幹膠超過150噸,可增產值150萬元。

6

茶葉氣象服務中心

近日,浙江遂昌萬畝茶園春茶進入採摘季,各家各戶都沉浸在春茶收穫的喜悅中。王久偉 攝影

亮點做法

茶葉氣象服務中心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立足全國茶葉主產區茶葉種植、生產等對氣象服務的實際需求,建立完善特色中心運行機制,加強合作與研究,積極開展茶葉氣象服務。

茶葉中心自成立以來,堅持標準先行,制定頒布《茶樹霜凍害等級》等一系列業務技術規範和地方標準,基本實現茶葉氣象服務業務的規範化、技術體系的標準化,區域範圍的茶葉氣象服務一體化;通過加強茶葉氣象觀測站網建設、建立茶葉氣象信息資料庫、研發茶葉氣象服務信息平臺等,不斷夯實業務基礎。在服務方面,積極融入茶葉產業優勢區域發展規劃,專題開展浙江省茶葉生產氣候資源現狀和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加強災害性天氣茶葉生產專題服務,並開展茶葉氣象災害風險轉移服務。

服務案例

在浙江,為茶農種植生產提供茶葉氣象指數服務被納入了全省氣象2019年氣象為民服務十件實事之一。5月17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浙江省氣象局首次發布茶葉氣象指數——2019年浙江省春茶氣象指數特優。茶葉氣象中心切實為民服務,提高了氣象科技在特色農業生產中的貢獻率和影響力,助推特色優勢農業發展。

7

柑橘氣象服務中心

柑橘氣象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開展臍橙落果調查。金國花 攝

亮點做法

該中心調查了我國南方11省柑橘產區主要柑橘種類的種植信息、生產規模和柑橘類果樹氣象觀測;推進試驗設施建設。開展了信豐臍橙、南豐蜜橘兩個柑橘氣象試驗與技術推廣示範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在地試驗研究能力;針對柑橘黃龍病受氣候變化影響及氣候品質評價缺乏相關方法等問題,江西省氣象局近2年立項支持,資助總經費達14.8萬元;與農業部門牽頭單位明確了「主班製作-領班修改-氣象專家修改-農業部門專家把關-氣象專家把關」5步制流程;實現柑橘氣象服務產品的多平臺共享和發布,提升了智慧氣象服務水平。

服務案例

2019年7月底,柑橘氣象服務中心根據天氣氣候條件的變化和柑橘進入果實膨大期特點,開展了題為「近期高溫對柑橘生長的影響及後期農事建議」的氣象服務。8月下旬,針對旱情的變化,柑橘氣象服務中心牽頭在全省柑橘主產區開展省市縣三級聯合大調查,在調查和技術分析的基礎上,編制了江西柑橘遭受高溫乾旱和日灼影響分析的決策服務材料。

8

都市農業氣象服務中心

都市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天津市薊州區出頭嶺鎮食用菌基地開展氣象保障服務。陳思寧 攝

亮點做法

都市農業氣象服務中心保持與農業、林業、金融保險等部門的深度合作,以行業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經濟附加值和農業產業的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定向服務發揮了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中趨利避害的重要作用。農業氣象指數保險、農產品氣候品質評估和農業氣象數據增值服務也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與企業的合作,獲得經濟和社會效益,企業通過氣象技術服務擴大用戶群體,雙方建立了較好的、可持續發展的共贏機制。

服務案例

天津小站稻「天知稻」農業氣象品牌服務。整合資源,創新思路,發揮政策、數據、技術、渠道等資源優勢,打造了小站稻的專屬氣象服務品牌——「天知稻」。以深度挖掘小站稻生產全過程的氣象科技價值為目標,通過產前線上農保測算,讓農戶種的安心產中精細氣象服務,讓農戶管的省心;產後氣候品質追溯,讓農戶賣的稱心。與上下遊企業建立合作機制,逐步形成圍繞氣象服務的可持續運營商業模式。

9

枸杞氣象服務中心

枸杞氣象服務中心專家在寧夏中寧縣順達枸杞基地清水河產區查看枸杞晾曬情況。王璐 攝

亮點做法

枸杞氣象服務中心成立兩年來,建立了運行機制、溝通協作機制、周年服務方案和三年發展規劃,與寧夏枸杞產業發展中心籤署合作協議,與寧夏枸杞工程技術研究所等多個部門溝通合作,多次開展跨部門聯合調研、各產區需求調查和全國會商,完成《寧夏枸杞產業氣象服務需求調查報告》

在基礎設施和業務平臺方面,寧夏建設了理化分析實驗室、中寧枸杞野外試驗示範基地等,配備先進的科研設備;在內蒙古、青海建立了多個枸杞氣象觀測點。研發麵向全國枸杞產區和本區的枸杞氣象智能化業務服務平臺;12種業務產品、30種服務產品上線運行,開發了枸杞氣象服務網。枸杞中心完成了中寧枸杞氣候品質評價,中寧枸杞獲全國首批「農產品氣候品質類國家氣候標誌」。

服務案例

2018年7月14日,寧夏賀蘭山出現過程降水量上百毫米的暴雨天氣,沿山葡萄園、枸杞園出現積水。氣象部門根據歷年研究成果推測,雖然夏果果實表面無恙,但是氣象指標顯示這批果實發生枸杞黑果病,果實將會變黑失去採摘價值,於是果斷提出「及早剪枝促秋條,果實還田」的建議。該建議得到企業的重視,及時減少了損失。

10

棉花氣象服務中心

新疆棉花氣象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觀測並記錄棉花株距、行距與株高,觀察棉花的生長何況。李冬梅 攝

亮點做法

棉花氣象服務中心以示範為引領,推進棉花觀測技術和自動監測站網建設,新建多個棉花氣象自動觀測站,編制《農業氣象自動觀測業務規範-棉花》(初稿)、《農業小氣候自動觀測規範(試行)》,實現自動觀測站資料上傳和共享。通過開放合作,該中心與多部門共建棉花氣象服務示範基地、現代農牧業示範園;與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國家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開展調研交流,與多個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打造產業服務品牌。

在服務方面,新疆農氣臺綜合試驗研究和農技推廣總站專家,首次試發北疆和南疆機採棉噴施脫葉劑氣象條件等級格點化預報專題服務產品,取得了廣泛的轉載和關注。新疆農氣臺還製作了棉區精細化霜凍、大風災害發生氣象等級預報圖,湖北氣象部門發布棉花花期高溫熱害及收穫期連陰雨災害的監測預測網格化服務產品。此外,該中心發揮優勢,為南疆脫貧攻堅提供棉花氣象服務。

服務案例

2019年5月10日,新疆氣象部門發布重要情報指出,5月15日至17日有明顯降溫大風降水天氣影響,需防範對農牧業生產交通旅遊等的不利影響」,預計多地將有不同程度霜凍出現。

當時,北疆沿天山一帶棉區棉花正值二真葉至三真葉期,明顯降溫大風以及霜凍天氣勢必會嚴重影響棉苗的生長。於是立即啟動了棉花霜凍災害應急氣象服務,從預報預警服務到災情調查評估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周密地部署安排——製作發布新疆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服務產品,建議農區做好作物防霜工作,並提前覆土壓膜,雨後及時中耕鬆土,並根據農作物苗情適時噴灑葉面肥和防病藥劑。天氣過程結束後,聯合調查小組又針對性地為棉農提出建議。此次服務及時準確,受到當地種棉大戶的一致好評。

2019年,在中國氣象局的小型基建項目的支持下,各特色中心將繼續探索部門融合、國省融合,促進業務框架基本成型。「10」並不是特色中心的固定數量。三年一次的綜合效能評估後,隨著第一批特色中心通過認定,將會有更多的特色中心建立起來。屆時,更多的典型將被樹立,更多的經驗將進一步推廣。

相關焦點

  • 杭州:為水產養殖提供精準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玉靜 俞布 王皓報導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氣象局組織召開蕭山水產養殖大戶座談會。蕭山區農業農村局專家、水產養殖大戶代表在座談中表示,杭州市氣象部門提供的農業氣象服務非常有益於實際生產,願意積極配合氣象部門繼續深化優化這項服務,提供實驗室與生產數據共同開展相關研究。
  • 南方多地全力做好農氣服務應對連陰雨天氣
    湖北玉皇劍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於學收到穀城縣氣象局發來的專題氣象服務信息,做好了應對不利天氣影響的準備,「有了氣象服務,我們從『靠天吃飯』變成『看天種茶』,讓公司增產增收。」  2月17日至18日,湖北省穀城縣遭遇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對當地特色扶貧產業茶葉越冬帶來不利影響。
  • 一年之計在於春 緊要時刻農氣服務新style-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我來給您送荊州農業氣象試驗站最新發出的農氣服務材料,過兩天又要降溫了,還要下雨,您地裡的油菜都開花了,專家說要抓緊時間清理三溝,還要打藥預防菌核病。」喬月說。  喬月是長江大學農學院的一名研究生,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能返回學校上課。在荊州農業氣象試驗站(簡稱農試站)的號召下,她成了農業氣象服務志願者,成為農業氣象服務小分隊的一員。
  • 臨邑:開展景區刺槐花期預測氣象服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宋莎莎報導 3月11日,山東省臨邑縣氣象局農業氣象服務人員到林子鎮紅壇寺森林公園景區開展刺槐花期預測氣象服務。  農氣服務人員實地查看刺槐生長情況,向景區工作人員了解公園刺槐物候期的規律,尤其是往年花期與氣象條件的關係,並了解氣象服務需求,利用物候期與氣象因子的相關性,提供有針對性的刺槐花期預測氣象服務。
  • 雲南:專題研討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馮穎報導  9月17日,雲南省氣象局召開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需求諮詢會,邀請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各個學科方向的專家,專題研討如何更好地開展雲南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工作。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工作逐步專業化、規範化,全省已擁有一支由151人組成的專業農業氣象服務隊伍,製作並發布農用天氣預報、農作物產量預報、現代農業氣象情報,開展現代農業氣象災害監測及預警和評估、農業氣候資源利用與農業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等,為開展氣象為高原特色農業服務工作奠定了基礎。
  • 農氣專家為蓬萊防禦葡萄災害支招
    農氣專家為蓬萊防禦葡萄災害支招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1年10月20日17:31
  • 石碣城中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周歲,交出亮眼成績單
    「自從社區成立了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我們一群老友記多了個好去處。別看我年紀大,我前不久還註冊了i志願,定期參加社區的志願服務。」60多歲的何阿姨一邊協助布置攤位,一邊熱情地向路過的居民分享自己的近況。11月29日下午,東莞正陽駐石碣鎮城中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石碣合信嘉榮購物廣場開展「以鄰為伴」為主題的一周年慶活動,旨在展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年來開展的各項服務的成果。
  • 雲南建水為農服務「直通車」開進葡萄園
    雲南建水為農服務「直通車」開進葡萄園。雲南建水為農服務「直通車」開進葡萄園。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徐豔報導 近日,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氣象局組織氣象為農服務人員赴南莊鎮萬畝葡萄園開展直通式的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為葡萄種植戶提供現場服務,了解他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眼下正值大棚葡萄收穫期,露天葡萄的套袋期,農氣服務人員帶來了葡萄收穫期、套袋期的農業氣象服務材料。
  • 以色列的農業氣象服務
    以色列農業主要是在半乾旱沙漠地區進行的,可是其糧食產品的70%是自己生產的,其中鮮花、反季蔬菜和水果還出口歐洲及世界各地!以色列的農業向世人證明,在半乾旱沙漠地區農業同樣能持續發展。  培訓團先後訪問了以色列氣象局、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和以色列國家供水公司附屬電子機械局人工增雨處等,實地考察了以色列的農業生產、農畜產品加工銷售、農業氣象應用服務情況和農業氣象技術。
  • 全國歷史氣象記錄檔案在線查詢系統上線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餘予報導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獲悉,近日,「全國歷史氣象記錄檔案在線查詢系統」已在國家氣象業務內網(http://idata.cma)上線服務,用戶可通過該系統查詢地面氣象觀測簿、月報表、自記記錄報表等多項由紙質報表整理而成的圖像文件
  • 關注春耕春播 切實做好氣象服務工作
    春耕春播在即,全省各地氣象部門加強幹旱天氣監測,深入調查研究,分析評估乾旱影響,提供對策建議,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  省農氣中心「冬幹調研小組」農業主產區開展調研  冬季偏幹、偏暖的天氣氣候條件,導致2013年我省部分農區出現不同程度的冬幹現象。
  • 做好氣象防災減災服務 全省各地氣象部門齊動員
    (市農氣中心) 自貢市氣象局多形式開展抗旱氣象服務成效顯著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自貢市降水異常偏少,旱情持續發展,嚴重乾旱導致土壤墒情急劇下降,農田失水加快,小春作物受災嚴重,大春備耕播種出現困難。針對嚴重旱情,自貢氣象部門積極應對,科學監測,準確預報,多形式開展抗旱氣象服務,取得顯著成效。
  • 市局召開「一縣一品」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交流會
    11月26日,市局召開「一縣一品」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交流會。業務處組織對各區縣局依託「一縣一品」課題研究開展特色農業服務情況進行了調度,並邀請省局氣候中心3名專家現場指導。
  • 我省將建設三個國家級農業氣象試驗站
    記者從山西省氣象局獲悉,為提升防禦農業氣象災害的能力,該省從今年起將建設運城、大同、太原3個國家級農業氣象試驗站,填補山西省長期以來無農業氣象試驗站的空白。  連日來,在運城市臨猗縣關原村的實驗田裡,科研人員正在分行栽植林果苗木,測量地溫、風向、土壤乾濕度等。
  • 湖北氣象部門構建特色氣象服務體系 助力園區產業發展
    提升氣象災害預警精確化,打造特色氣象服務品牌。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研製的「開發區氣候可行性論證系統」,於11月份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湖北省氣象局副局長汪金福介紹,「開發區氣候可行性論證系統」基於區域性氣候可行性論證體系,這一論證體系包含對當地整體氣候適宜性、風險性、產業發展可行性的分析,以高效率的服務模式,避免了從前為同一區域不同項目單獨報建的重複性工作。
  • 五蓮:多舉措開展小麥拔節孕穗期氣象服務
    中宏網山東4月8日電目前,日照市五蓮縣小麥已經全面進入拔節孕穗期,為能更全面系統地了解當地農業生產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五蓮縣氣象臺每周進行一期的氣象為農服務材料中重點針對降水、土壤墒情、低溫等方面做出詳細預報,並為農民的噴藥施肥工作做出適應天氣特徵的建議
  • 創新體系 湖北氣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精細化服務 助力特色農業發展小龍蝦產業是湖北潛江的農業經濟支柱產業。為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氣象保障服務能力,湖北氣象全力打造「鄉字號」為農服務品牌,護航特色農業。在因地制宜開展農業氣象服務的基礎上,湖北圍繞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需求,陸續建成油料、水產、蔬菜、茶葉、水果、中藥材、菸葉等一批省級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顯著提升農業氣象服務的精準性和精細化,實現全省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標準化、專業化、集約化和品牌化。
  • 省氣象服務中心積極開展高原特色生態旅遊氣象預報服務
    7月29日,省氣象服務中心製作發布高原特色生態旅遊氣象預報產品,進一步提升旅遊氣象服務。該預報產品依託智能網格預報產品,圍繞青海省創建生態示範省對旅遊氣象服務的需求,通過分析氣溫、降雨(雪)、風力等氣象要素,結合當地主要旅遊資源和高原特色生態旅遊氣象指數,將不同旅遊資源與遊玩適宜度、最佳觀賞期等旅遊要素相結合,為社會公眾假日出行提供服務,進一步提升了旅遊氣象服務產品的精細化水平和針對性。
  • 獼猴桃人工授粉關鍵期,氣象部門提供農業服務
    當前正值獼猴桃人工授粉的最佳時段,近日,鳳凰縣氣象局農業氣象服務人員深入沱江、廖家橋、阿拉等獼猴桃主產區,就獼猴桃長勢、開花情況、田間管理、前期天氣影響等進行實地調查,有針對性地提供花期農業氣象服務。在調查走訪過程中,農業氣象服務人員與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果農面對面進行交流,掌握了種植戶在人工授粉、噴藥施肥、疏花疏果、果實採收等關鍵時期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對氣象信息獲取途徑和氣象災害防禦措施進行了解答。並為他們介紹了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贈送了《獼猴桃生產氣象實用技術手冊》,推送了 " 湖南天氣 APP"。
  • 米脂:「智慧農業氣象APP」讓服務接地氣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常英周報導 「這東西真是太好了,我以後可以隨時查看準確預報,學技術也方便多了!」陝西省米脂縣高廟山村50多歲的小雜糧種植戶常萬庭一邊熟練切換著手機上「智慧農業氣象」APP界面一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