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1955年,創立階段
1954年12月15日,法國人加布裡埃爾·亞諾(Gabriel Hanot)在《隊報》發表文章提出冠軍杯的概念,「世界俱樂部聯賽,或者,最起碼是歐洲範圍內聯賽的想法,現在看來值得推廣。我們應該冒險嘗試一次。」《隊報》在次日趁熱打鐵,總編輯德裡斯維克發表題為《隊報提出創建歐洲俱樂部之間聯賽計劃》的文章。
1955年1月4月2日,《隊報》與應邀而來的15家俱樂部負責人進行會議,在規則問題上達成一致:16支球隊參加,進行主客場淘汰賽;周中比賽,儘量安排晚間進行;決賽地點為巴黎;每家俱樂部都有權按比例分配得到屬於自己的收入;同時,他們也承擔比賽組織的所有開銷。
1955年1月5月7日,國際足聯在倫敦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批准這項比賽的進行,不過提出三個前提條件:參賽俱樂部要得到本國足協的批准;比賽組織要得到歐足聯的許可,並由歐足聯負責;「歐洲」的字樣保留給國家隊級別的賽事。5月21日,歐足聯6位執委到巴黎接管「歐洲俱樂部杯」,並將其正式改名為「歐洲冠軍杯」。
1955年1月9月4日,歐洲俱樂部冠軍杯在裡斯本正式揭幕,揭幕戰士砵亭與柏迪遜3比3戰平。開賽前的夏天,已經定好籤位的3支球隊切爾西、荷蘭運動、哥本哈根因故退出,華沙護衛者、PSV燕豪芬、阿曉斯頂上。
1955-1966年,大拉丁時代
1956年6月13日,皇家馬德裡在巴黎王子公園球場4比3險勝法國的蘭斯,奪得第一座冠軍杯——一座銀質獎盃,造型來源古希臘式的雙耳瓶罐,高50.5釐米、重10公斤,按照組織者的計劃,獎盃不會歸某一家俱樂部永久所有,冠軍只能保留獎盃一年。
1958年2月6日15點04分,慕尼黑空難。當時曼聯客場3比3戰平貝爾格勒紅星後挺進半決賽,整個歐洲都在說他們是皇馬實現三連冠的最大威脅,但在從貝爾格勒返回曼徹斯特的路上,曼聯乘坐的航班在慕尼黑遭遇空難,包括頭號球星鄧肯·愛德華茲在內的8名球星遇難,元氣大傷的曼聯在半決賽負於AC米蘭。
1960年,皇家馬德裡大勝法蘭克福,豪取歐洲冠軍杯5連冠。
1960年11月23日,5連冠的皇家馬德裡在第一輪就被國內死敵巴塞隆納淘汰(主場2比2、客場1比2),不過,巴薩一路殺進決賽後負於賓菲加,後者在次年戰勝捲土重來的皇馬取得兩連冠。
1963-1965年,AC米蘭(1次)和國際米蘭(2次)分享了三屆冠軍。
1966年5月11日,皇馬完成在前10屆歐冠8次進決賽、6次奪冠的壯舉,歐足聯將原來的獎盃獎勵給皇馬永久保存,從1967年開始使用聖伯萊德杯(俗稱大耳朵杯)。
1966-1985年,盎格魯·薩克遜時代
1967年5月25日,些路迪在裡斯本戰勝國米,結束了拉丁國家在前11年對冠軍杯的統治,現代足球發源地的英國球隊終於獲得這一歐洲俱樂部的最高榮譽。
1968年5月29日,慕尼黑空難十年後,馬克·巴斯比帶領曼聯捲土重來,在溫布利大球場通過加時賽大勝賓菲加,決賽陣容中有兩位慕尼黑空難的倖存者:隊長福克斯和博比·查爾頓。同年夏天,巴斯比被英國皇室授勳為爵士。1968年,歐冠比賽規則進行了重大修改,即在預賽階段設立種子隊,以避免強隊過早相遇,同時避免有政治糾紛的國家抽在同一組。
1969年起取消了比賽中兩隊積分和淨勝球數都相同情況下進行附加賽的做法,改為在勝負和淨勝球數都相同情況下,根據在對方場地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即「客場入球雙計」,拉丁語國家迴光返照,AC米蘭奪冠。
1970年,飛燕諾成為第一支舉起歐洲冠軍杯的荷蘭球隊,拉丁語國家第一次沒有球隊打進半決賽。
1971-1976年,阿積士和拜仁慕尼黑先後取得3連冠。
1977-1982年,英格蘭球隊連續6年統治歐洲冠軍杯,利物浦(3次)、諾定鹹森林(2次)和阿斯頓維拉先後奪冠。
1983年3月16日,英格蘭人的噩夢,維拉和利物浦雙雙倒在1/4決賽,但淘汰衛冕冠軍維拉的尤文圖斯在決賽中輸給了漢堡。
1984年5月30日,羅馬成為歐冠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一支在主場決賽而輸球的球隊、第一支在歐冠決賽點球輸球的球隊。
1985年5月29日,海瑟爾慘案。英格蘭足球流氓在決賽開賽前1小時衝擊看臺上的義大利球迷,導致39名球迷喪生。比賽照常進行,尤文圖斯1比0戰勝利物浦。賽後英足總決定不允許球隊參加下一年歐冠,但歐足聯對英格蘭球隊實施禁止參加歐戰5年的禁令。英格蘭足球對歐戰的第一次統治期正式結束。
1985-1992年,動蕩時期
1986-1988年,進入群雄割據時代,布格勒斯特星、波爾圖和PSV燕豪芬3支黑馬先後奪冠。
1989-1991年,AC米蘭兩連冠,標誌著歐洲足壇新王朝的建立。
1991年5月29日,貝爾格勒紅星再成黑馬,奪冠方式和之前的布格勒斯特星、PSV燕豪芬一樣,均是點球決勝。
1992年,歐洲冠軍杯第一次重大改制,引入了分組循環賽制,8強分成兩個小組,小組第一名會師決賽。第3次打進歐冠決賽的巴塞隆納終於修成正果。
1992-1997年,歐洲冠軍聯賽初期
1991-92賽季,沿用上一個賽季的賽制,進入小組賽時歐洲冠軍杯正式更名為歐洲冠軍聯賽,馬賽為法國俱樂部奪得第一座歐洲冠軍杯。
1993-94賽季,對賽制微調,8強小組賽後頭兩名出線進行交叉淘汰,AC米蘭在決賽中4球血洗「夢之隊」巴塞隆納。
1994-95賽季,再次改制,16強小組賽+8強淘汰賽的杯賽賽制形成,並採用3分制、比賽中每隊有3個換人名額、球員參賽號碼必須固定、門將禁止接隊友故意回傳球等一系列規則。AC米蘭連續第3個賽季進入決賽,但也開始了歐冠改制後無人衛冕的「魔咒」,負於阿積士。此後兩個賽季,阿積士和尤文圖斯「複製」了米蘭的經歷,以衛冕冠軍身份殺入次年決賽後屈居亞軍。
1997年至今,歐洲冠軍聯賽成熟期
1997-98賽季,歐冠進行歷史上最大一次改制,此前歐冠一直是由各國冠軍和歐冠衛冕冠軍參加,從本賽季起部分國家的聯賽亞軍或季軍都可參加,24支球隊晉級正賽。皇馬戰勝連續3年進入決賽的尤文圖斯,32年後重新奪得歐冠冠軍。
1999年5月26日,曼聯在諾坎普球場完成神奇逆轉,成為第一支以聯賽亞軍身份參賽而奪得歐冠冠軍的球隊。
1999-2000賽季,歐冠正賽擴軍到32支球隊,進行兩輪小組賽。第一次在歐冠決賽中出現同國德比,皇馬大勝瓦倫奪冠,歐冠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
2003-04賽季,在電視轉播商的壓力下,歐足聯再次更改賽制,取消第二輪小組賽,增加一輪淘汰賽。該賽季歐冠黑馬群起,波爾圖、摩納哥、切爾西和拉科魯尼亞4支非主流豪門打進半決賽,最終波爾圖一黑到底奪得冠軍。
網易彩票獨家專稿,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