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菩提禪寺荊南寺 一個隱於鬧市的千年古剎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佛門聖地卻坐落在商家雲集,樓盤酒樓包圍著繁華街道。(圖片來源:資料圖)

荊州菩提禪寺荊南寺是一個奇怪的搭配體:他是千年古剎,如果地標競逐古老獎,無疑能入圍,但因幾次遷址又顯得年輕而突兀。

他是佛門聖地,卻坐落在商家雲集,樓盤酒樓包圍著的繁華街道,但能默默獨守一隅,晨鐘暮鼓、香火不絕。

佛說,眾生平等。生得如此突兀的菩提寺,或許有他存在的道理——慾海沉浮的世界裡,也許比他處更需要一個能安撫信眾的地方。

在這個地方,它的厚重已經化為無形的香火代代傳承。

五代時期,公主出家始建趕馬臺

西起武德路,東至太嶽路,不過兩、三公裡的首輔路是商販、酒樓雲集之地,人流擁堵,絕非清靜之處。

記者在尋訪中,提起新加坡城樓盤,幾乎人盡皆知,而與張居正墓園一牆之隔的的「菩提禪寺」,卻難住了不少路人。

與荊州的章華寺、鐵女寺相比,菩提禪寺的知曉率不太高。

在唐朝,荊州是全國很重要的一個政治中心。唐朝先在這裡設立荊南節度使。政治地位的重要,也帶來了宗教文化的繁盛。當時的寺廟、道觀頗為興盛,興建了菩提寺、莊嚴寺、龍光寺、鐵女寺、金枝寺和開元觀、玄妙觀、大崇福觀等建築。

菩提寺曾是沙市僅有的兩座女尼靜修之所。是五代南平王高季興五女出家各陪五寺之一,建於唐代沙市段堤趕馬臺附近(今解放路天橋附近),初名段堤寺。

寺院肇建於李唐,鼎盛於北宋,歷代高僧輩出,佛教文化底蘊深厚,曾與章華寺、天王寺、靈祇寺並稱為荊州四大叢林。

乾隆江陵縣誌:「菩提寺在城東五裡,荊寺雖廣,而此剎較為靜僻,其人傲視多有息矣。」

菩提禪寺碑記:「菩提禪寺荊南古剎為李唐穆宗朝宰相段文昌所建,太和四年,段曾出任荊南節度使,故斯寺建於公元830—832年,歷經1100年,相傳後唐南王高季興令其五女俱出家,各止一寺,以其公主之入住,遂成荊南叢林聖地。」

2003年,發現歷史碎片

因為採訪一起轟動全國的襲警案,2003年,我才知曉菩提寺。疑犯在除夕夜襲警後,躲進寺廟的塔林,在度過極寒的一夜後被抓獲。

那時的菩提寺,搬遷至首輔路僅11年時間。

那時的張居正街,寺廟門口一段土路,夾雜著2個副食品商店,偶爾有自行車踏腳聲和挑擔子的吆喝聲,極為靜謐安寧。

那年的張居正墓園還沒有修葺,菩提禪寺還隆起在時令菜蔬的碧青與糞臭中,絲毫「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的景象。

翻閱歷史碎片,500多年前的首輔路——張居正在世的張家臺,正是其於故鄉購置的一片田產,並在此築「樂志園」。開始了隱居生涯——「卜築小湖山中,課家僮,插土編茅,築一室,僅三五椽,種竹半畝,養一癯鶴,終日閉關不啟,人無所得望見,唯令童子數人,事灑歸,煮茶洗藥。有時讀書,或棲神胎息,內視返觀。久之,既神氣日益壯。」

當時嘉靖在位,朝政黑暗,權奸當道,張居正仕途不順,便託病避禍,還鄉隱居,韜光養晦。從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到嘉靖三十八年,六載賦閒躬耕,就在「樂志園」內杜門謝客;「植竹種樹,株茆結廬,以偃息其中」。當年的「樂志園」四周環湖,天光水色,交相輝映,蓮荷環植,葭蒹葳蕤,修竹拂雲,芙蕖遍野,風光旖旎,湖山多情。

百餘年來盛衰交替,直到2004年,張居正墓園在全面修建後,才得以重現昔日風採。

而「四周環湖,蓮荷環植「的景色已不復存在。

近代,菩提寺歷經興衰變化

多年前的菩提寺並不喧鬧,從清幽到喧鬧的過程,也是菩提寺從幽古到破敗再到重建的過程。

民國時,菩提禪寺有殿三重,非常宏偉。寺內佛像眾多,香火旺盛,綿延不絕。

抗戰時期,尼姑在梅臺巷尾建民房三間,取名小菩提寺。老尼自稱三王爺附體,不少婦女信以為真。解放後因修馬路,小菩提寺被拆除。

之後的菩提寺原址改為公用地,先後辦瘋人院、養兔場、文具廠,1980年代,菩提寺被拆除。

江陵縣誌:「有清一朝,鹹道以降,戰亂頻仍,民生凋敝,以致鐘聲絕響,香爐盡冷矣。」

上世紀80年代初期,菩提寺遷址江津中路,在現市交管局附近另建。二次遷址的菩提寺,坐落在荊州市交管局東側的一處深巷裡。在記者探訪時,這座千年古剎已經淹沒在鋼筋水泥的大廈叢林中,採訪那天,大門緊閉,門口的香火依然旺盛地飄著,高高的紅牆在風雨侵蝕下開始傾圯。

1992年,歷經寬蓮老和尚、佛法老法師及現任住持祖敬法師二十多年的努力,菩提禪寺遷址首輔路,「八」字形大山門與其緊鄰的張居正墓園正門風格相近。

2003年,因寺廟內多數房屋漏雨,破損較嚴重,寺廟重新修繕。懷著一種對佛祖的敬畏,更是一種對千年古蹟的愛護之情,心靈手巧的匠師們精雕細琢著寺裡的每一尊佛像、每一張桌案、每一處屋脊牆壁。

經過整修後的菩提禪寺煥然一新。建成佔地25000平方米的規模,成為清淨莊嚴的比丘尼道場。現已形成了一個以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綜合弘法大樓為中軸線,以客堂、齋堂、觀音殿、念佛堂、僧舍樓、祖師殿等為兩翼的仿古建築群,佔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系目前荊州地區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尼眾叢林。

10月5日,菩提寺舉行全堂佛像開光法會。來自武漢、宜昌、潛江、天門及荊州各市縣的兩千多名護法居士共襄盛舉,同沾法喜。

經聲慰坎坷,暮鼓送香客

今天,走進首輔路上的菩提禪寺,很難再將它與幽古聯繫起來。現代的樓閣廊房、豔麗的雕梁畫簷,多是2003年修葺粉飾的。

但進了寺廟門,就是另一個世界。

陣陣檀香傳入鼻中,耳邊的喧囂頓時消弭,耀眼的金色伴著飛簷鬥拱闖入眼帘,四周栽種的綠色植物,讓這裡有了江南庭院的味道。

古樸院落,亭臺樓閣,纖塵不染,青燈古佛,寂靜優雅。

菩提禪寺的眾尼們一般在早上6點左右起來做早課。吃罷早齋,回房誦經至10點半。下午大抵也是誦讀經書、學文化知識或練字。晚齋後做晚課。沒有特殊的事由,她們不會上街。雖然紅塵就在咫尺,她們卻將心扉緊緊關閉。她們相信「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學佛重在修心,只要心無旁騖,身處鬧市或深山,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走在菩提寺裡,我們依然聽到東邊的震天的鞭炮,西邊刺耳的汽笛,但是,為什麼會感到它的清靜呢?

心靜,一切就清靜吧。(文/圖蔡荊梅)

相關焦點

  • 圓通禪寺:昆明千年古剎不在深山,居然在鬧市
    說起「千年古剎」大部分人很容易聯想到的畫面是古老的寺廟藏於深山老林之中遠離人間煙火,一片清幽寧靜的景象>但古剎並非都是這樣昆明八景之一的千年古剎「圓通禪寺」就與眾不同它位於昆明的鬧市街區殿前置著一個明代鑄造銅香爐和擺放香燭的臺子,左右石砌花壇上雕有180個小獅子,和一句「普渡含識」。穿過寶殿,一副如夢如幻的風景展現在眼前,八角亭立於水中,亭內是觀世音菩薩佛像,這種「水榭佛堂」的景致在中國屬罕見。
  • 走進幽靜的千年古剎永福禪寺
    趁著中午風雨尚小,便首先步行入靈隱寺古剎參觀。從靈隱寺出來之後看看風雨不算太大,便繼續冒雨走到永福禪寺。 永福禪寺位於靈隱西側的石筍峰下,古寺依山而建,深隱於清幽蒼翠的山林中,寺周環擁古木,錯綴修竹,仰二峰分勢而合,俏三澗紫流而匯;境幽景深,歷史悠遠,與靈隱寺同為東晉西印度高僧慧理禪師開山,迄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
  • 成都大慈寺,隱於鬧市中心的千年古剎,玄奘法師曾在此受戒!
    成都大慈寺,隱於鬧市中心的千年古剎,玄奘法師曾在此受戒!說到成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成都的食物。很多人來成都是為了跟隨這個地方的食物,對成都人來說,食物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的食物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吃了食物後騰空去視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和你分享的是有1600多年歷史的考試,沒有入場券。這次考試是一個名為「成都市中心的大教堂」的古老的聖徒親筆籤名,坐落在離岸圓環附近,是隱藏在市中心的防火門乾淨的地方。大慈寺是魏晉唐宋鼎盛時期建成的僧人,20多歲時在這座廟裡受到訓誡。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和僧人的排出,使其成為「診斷第一叢林」的風頭。
  • 民權白雲禪寺:神秘的千年古剎
    11月19日,京九晚報「遊遍商丘」大型採訪活動報導組來到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拜謁這裡的神秘千年古剎——白雲禪寺。據歷史資料顯示,民權白雲禪寺,始建於唐代,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同時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也是順治皇帝出家之地。1986年11月,白雲禪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妙高禪寺—靜坐深山 聽暮鼓晨鐘 誦傳世經文
    佛心禪意,寄於丹青行走其間,妙不可言——千年古剎妙高禪寺當濃濃的冬意覆蓋這座千年禪寺,當空靈的鐘聲蕩擊在皚皚的白雪間,整個西九華山顯得格外的寧靜和富有詩意。清晨,在妙高禪寺的鐘聲中醒來,這裡沒有了往日遊客的喧譁,也沒有繚繞四野的嫋嫋香火,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安謐,讓人感覺格外清淨,紅牆、灰瓦、褐頂在雪野中點綴,一切變得寧靜而賦有詩意。禪坐,品一杯茗茶,遙看遠處的風景,讓內心在這青山綠水間自由馳騁。閉目,聽竹海蕩漾,輕嗅茶香縈繞滿室,尋找屬於真正的自己那一刻。一切的煩惱和憂愁,在這裡都得到了安慰。
  • 千年銀杏,氣勢宏大,香火旺盛~千年古剎古觀音禪寺
    西安終南山古觀音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8年),距今約有1400年歷史,為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據史料記載,建於唐貞觀年間的古觀音禪寺,當年已頗具規模。>千年銀杏觀音禪寺內有一棵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千年銀杏。
  • 江蘇「隱於」鬧市的千年古街,被譽當地「活化石」,但卻少有人知
    江蘇「隱於」鬧市的千年古街,被譽當地「活化石」,但卻少有人知相信大家對於江蘇這個地方是一點也不陌生,該省不僅擁有眾多旅遊風景名勝區,而且還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說到大家最熟悉的藏匿在江蘇的景點,必定包括:蘇州古鎮園林、常州的主題公園等等,這些景點是無論本地人還是外地遊客都所熟知的。
  • 興國禪寺,隱藏在都市裡的千年古剎,私藏了最美的賞秋勝地
    興國禪寺,隱藏在都市裡的千年古剎,私藏了最美的賞秋勝地周末不想去太遠,都想選擇一個交通方便,公交可以到達,自駕也十分方便的景觀。這裡我推薦千佛山興國禪寺秋景,既可以親子、還能爬山,更可以賞秋,真所謂一舉多得。
  • 無錫蜜桃小鎮陽山的朝陽禪寺,一座因洞得名的千年古剎
    從無錫汽車站坐611路到朝陽洞站下,下車以後向東步行幾十米會看到一個牌坊,過馬路穿過牌坊一直走幾百米就到安陽山下了。登陽山要先經過朝陽禪寺,因為朝陽禪寺就座落在陽山下。陽山旅遊名片「億年火山、萬畝桃林、千年古剎、百年書院」,這其中的「千年古剎」就是朝陽禪寺,原為歷史名剎翠微寺退居寮,名朝陽庵。因寺後有一石窟,一般習慣將朝陽庵稱為朝陽洞,日久天長陽山朝陽洞也就舉世聞名而眾所周知。現在的朝陽洞裡還有一座大覺禪師的供養塔,成為了朝陽禪寺的一個標誌。
  • 菩提禪寺復建
    本報訊(記者丁波)昨天,嘉定安亭老街,上海最古老的寺廟———菩提禪寺開工復建。復建完工後,這座千年古寺將與老街上的石欄、石駁、古橋、高塔相互輝映,讓市民領略到獨特的江南古鎮風光。  安亭老街位於上海西部和江蘇省接壤處,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古書記載:「十裡一亭,以安名亭,以亭為鎮」,安亭由此得名。
  • 千年古剎柏林禪寺丨一次虔誠的祈福
    這是第二次來到河北趙縣,第一次是去年和朋友踩點,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到柏林禪寺參觀。很多身邊朋友都說這裡超級靈驗,通過查詢了解到柏林禪寺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是千年古剎。所以我來到這裡,為家人和親人祈福。聽聞拜佛要虔誠,這天早上我空腹,沒有進食任何食物和水。
  • 福建千年古剎寶林禪寺舉行中秋拜月祈福法會
    2019年09月14日 13:03:00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14日電 (陳國明)13日中秋節之夜,千年古剎福建省連江寶林禪寺舉行第13屆大型中秋拜月祈福法會。
  • 北京隱藏著一個低調千年古剎,門票10元,被譽鬧市中仙宮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北京隱藏著一個低調千年古剎,是道教聖地,祈福必選,淨化心靈求仙問卜之地,環境優雅,門票10元,被譽鬧市中仙宮!這個景點就是北京白雲觀,始建於唐,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聖地,名天長觀。金世宗時,引大加擴建,更名十方大天長觀,金末重建為太極宮。
  • 上海嘉定菩提禪寺隆重舉行大雄寶殿上梁典禮(圖)
    覺醒法師主持上梁法會    上梁法會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上梁法會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菩提禪寺大雄寶殿設計圖佛教在線9月19日訊  9月11日,上海嘉定菩提禪寺隆重舉行大雄寶殿上梁典禮
  • 大慈寺,隱於成都鬧市之中的千年古建之美!玄奘法師曾在此受足戒
    古剎名寺,大都隱藏於深山遠林,山以寺靈、寺以山名,古剎和名山相互提挈成就了一方好風水。大慈寺隱於鬧市現代城市之中,繁華、最喧囂的春熙路太古裡商圈依傍古剎而建,現代與傳統、新潮與古樸、躁動與寧靜,僅僅一牆之隔。大慈寺門口屏風牆面前是一個平面水池,水為財,水池是聚寶盆。
  • 福建一座千年古剎,隱藏於鬧市中,鎮寺之寶竟是「千年荔枝樹」
    幾乎在每個城市甚至是順延到縣城都已經建立了寺廟,寺廟是人們寄託希望的最佳地方,而在中國,寺廟最多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想到北京、浙江、河南,確實這些地方的寺廟有很多,但在福建的一個城市,這裡很多的寺廟都是國家重點保護單位,這裡就是福建省的省會,福州。
  • 千年古剎靈泉寺
    千年古剎靈泉寺 信息來源:宣傳部 發布日期:2020-12-14 09:30 【字體:大中小】 柳州靈泉寺有千年歷史,始建於唐代,位於柳江南岸馬鞍山西麓。
  • 福建千年古剎捐資捐物助抗疫
    千年古剎寶林禪寺。 陳國明 攝(抗擊新冠肺炎)福建千年古剎捐資捐物助抗疫中新網福州3月6日電 (陳國明)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千年古剎福建連江寶林禪寺關閉山門,暫停群體性宗教活動。同時,該寺住持悟演法師倡議四眾弟子愛國愛教,捐款捐物,助力抗擊疫情。
  • 千年古剎,禪意人生
    剛才還是車水馬龍,商鋪林立的繁華鬧市,轉眼間便是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清幽之處。此次旅行的目的地是位於北京門頭溝的潭柘寺。每到一地,我總要去寺廟古剎,「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行,只為遇見」。我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做不到「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從不期望更不期望有哪位仙子人能保我一世平安,我只希望在紛繁的紅塵中獲得一時的安寧。所以我進寺廟從不跪拜,也不進香。
  • 荊州皇甲古剎銀杏樹
    在荊州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寺廟—皇甲古剎,現位於荊州方特東方神畫正對面。皇甲古剎院內有一棵參天大樹,是銀杏樹,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該樹高30餘米,直徑1.3米,外圍周長3.5米,需要三個人才能把它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