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鼠年,如果不會說幾個和老鼠相關的成語,都不好意思給被人說自己上過學。我整理了一些成語,今天整理分享給大家。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故成語。極多數成語來源於古漢語。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常用帶「鼠」成語:
一、鼠年大吉:在鼠年裡啥事都好。
二、城狐社鼠 [ chéng hú shè shǔ ] :也說社鼠城狐。城牆洞裡的狐狸,土地廟裡的老鼠。《晉書·謝鯤傳》:「王敦謂鯤曰:『劉隗奸邪,將危社稷,吾欲除君側之惡,匡主濟時,何如?』對曰:『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比喻憑藉權勢為非作歹的壞人。
出 處:《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託焉。燻之則恐燒其木;灌木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
例 句:這個人是個~之輩,總想訛詐別人,但看到別人怒目橫眉,就裝出一副寬宏大量的樣子。
三、鴟張鼠伏 [ chī zhāng shǔ fú ]:鴟張:鴟即貓頭鷹,貓頭鷹在東張西望;鼠伏:老鼠只好隱伏藏匿。比喻時而囂張,時而隱蔽。
出 處:《明史·貴州土司傳序》:「蠻人鴟張鼠伏,自其常態。」
造句:蠻人鴟張鼠伏,自其常態。
四、鴟鴉嗜鼠 [ chī yā shì shǔ ] :鴟:鷂鷹。鴉:烏鴉。嗜:嗜好。鷂鷹烏鴉愛吃老鼠。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出 處:《莊子·齊物論》:「民食芻豢,麋鹿食薦, 且甘帶,鴟鴉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五、膽小如鼠 [ dǎn xiǎo rú shǔ ] :膽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膽小。
出 處:《魏書·元天賜傳》:「衍責之曰:『言同百舌;膽若鼷鼠。』後 以「膽小如鼠」或「膽小如鼷」形容膽量極小。
例 句:別看他氣壯如牛,其實~。
六、奉頭鼠竄 [ fèng tóu shǔ cuàn ] :奉:捧。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出 處:《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黶、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例 句:身為國家重臣,不能以身排患難,但要~,將何原則上見天下士乎?
七、貓哭老鼠 [ māo kū lǎo shǔ ] :比喻假慈悲;假裝同情。也說貓哭耗子。
出 處:《說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裡殺來,又同牛鼻道人在此『貓兒哭老鼠』,假慈悲。」
八、貓鼠同處 [ māo shǔ tóng chǔ ] :比喻官吏失職,包庇下屬幹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同「貓鼠同眠」。
九、貓鼠同眠 [ māo shǔ tóng mián ] :貓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職,包庇下屬幹壞事。也比喻上下狼狽為奸。同「貓鼠同乳」、「貓鼠同處」。
出 處:《新唐書·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齧,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例 句:都是讒言佞言,一個個~。
十、抱頭鼠竄 [ bào tóu shǔ cuàn ] :形容慌張逃走的狼狽相。
出處:宋·蘇軾《擬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
例 句: 敵軍遭遇我軍埋伏,被打得~,潰不成軍。
十一、賊眉鼠眼 [ zéi méi shǔ yǎn ]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 處: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回:「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隻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隻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十二、鼠目寸光 [ shǔ mù cùn guāng ] :比喻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出 處:清·蔣士銓《臨川夢》:「尋章摘句;別類分門;湊成各樣新書;刻板出賣。嚇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時文朋友;拜到轅門;盲稱瞎贊。」
例 句:我們山區的農民並不是~的人,他們不僅看到了2000年,還在計劃著21世紀的藍圖呢!
十三、蛇鼠一窩 [ shé shǔ yī wō ] :形容壞人互相勾結,或者形容兩個相互關聯的人做壞事的行徑如出一轍(含有貶義)。
十四、鼠臂蟣肝 [ shǔ bì jǐ gān ] :猶言鼠肝蟲臂。指或為鼠臂或為蟣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十五、鼠竄蜂逝 [ shǔ cuàn fēng shì ] :形容紛紛跑散。
出處 :元·曹居一《李伯淵奇節傳》:「乃大呼曰:『所誅者此逆賊耳,他人無與焉。』稍稍鼠竄蜂逝,貼如也。」
十六、痴鼠拖姜 [ chī shǔ tuō jiāng ] 比喻不聰明的人自找麻煩。亦作「痴鼠拖薑」。 比喻不聰明的人自找麻煩。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按俗語説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薑,春蠶自縛』!」
十七、蟲臂鼠肝 [chóng bì shǔ gān]: 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出處:《莊子·大宗師》:「以汝為汝肝乎?以汝為蟲臂乎?」
十八、狗逮老鼠 [ gǒu dǎi lǎo shǔ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閒事。同「狗拿耗子」。
出 處:柳青《狠透鐵》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閒事做啥?」
十九、狗盜鼠竊 [ gǒu dào shǔ qiè ]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
出 處:漢·荀悅《漢紀·惠帝紀》:「今明主在於上,法令具於下,安得有反賊乎?此真狗盜鼠竊耳!」
二十、狗偷鼠竊 [ gǒu tōu shǔ qiè ]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同「狗盜鼠竊」。
出 處:明·劉基《鬱離子·千裡馬》:「君之門下,無非狗偷鼠竊、無賴之人也。」
二十一、狗頭鼠腦 [ gǒu tóu shǔ nǎo ] :比喻奴才相。
出 處:《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說這林則徐,卻不像那些狗頭鼠腦的官員,要算我們中國的傑出人物。」
二十二、孤雛腐鼠 [ gū chú fǔ shǔ ] :孤獨的幼鳥,腐爛的老鼠。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物。《後漢書·竇憲傳》:「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
出 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竇憲傳》:「今貴主尚見枉奪,何況小人哉!國家棄憲如孤雛腐鼠耳。」
例 句:女子當以四十以前死,人猶悼惜,青裙白髮,作~,吾不願也。
二十三、孤豚腐鼠 [ gū tún fǔ shǔ ] :比喻微賤而不值得一說的人或事物。同「孤雛腐鼠」。
出 處:清·錢謙益《春秋論二》:「成濟,奴隸小人,昭視之,孤豚腐鼠耳。」
二十四、狐奔鼠竄 [ hú bēn shǔ cuàn ] :比喻非常狼狽的逃竄。
出 處:宋書·《索虜傳》:「或有狐奔鼠竄,逃首北境,而輒便苞納,待之若舊,資其糧仗,縱為寇賊。」《英烈傳》第二十一回:「諸部士卒,俱各狐奔鼠竄退去。」
二十五、狐憑鼠伏 [ hú píng shǔ fú ] :像狐狸、老鼠一樣,憑藉洞穴掩護而潛伏著。《廣東軍務記·三元裡平夷錄》:「逆夷各狐憑鼠伏,潛避兩炮臺中,不敢出入。」
出 處:《三元裡平夷錄》:「逆夷各狐憑鼠伏,潛避兩炮臺中,不敢出入。」
二十六、蠖屈鼠伏 [ huò qū shǔ fú ]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討好的樣子。
出處:宋 孔平仲《續世說·姦佞》:「宏楚(李宏楚)請以中尉意召 注(鄭注)…… 元素(韋元素)以為然,召之。注 至,蠖屈鼠伏,佞詞泉湧。元素 不覺執手款曲,諦聽之忘倦。」
二十七、稷蜂社鼠 [ jì fēng shè shǔ ] :稷:五穀之神;社:土地廟。穀神廟裡的馬蜂,土地廟裡的老鼠。比喻倚勢作惡的人。
出 處:漢·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稷蜂不攻,而社鼠不燻,非以稷蜂社鼠之神,其所託者善也。」
二十八、進退首鼠 [ jìn tuì shǒu shǔ ]:進退不定;猶豫不決。首鼠,躊躇。
出 處:宋·陳亮《與應仲實書》:「又思此別相見定何時,進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於仲實者而寓之書。」
二十九、狼奔鼠竄 [ láng bēn shǔ cuàn ] :狼群鼠輩到處流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
出 處:明·沈鯨《雙珠記》第十四出:「忽聞訪察怕如雷,狼奔鼠竄,無由懺悔。」
三十、狼奔鼠偷 [ láng bēn shǔ tōu ] :形容壞人到處擾亂。
出 處:清·梅曾亮《朝議大夫臺灣府蓋君墓志銘》:「公在商州六年,賊出入陝西久,無所掠利,銳欲窺河南甚,狼奔鼠偷,情狀捷出。」
三十一、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 lǎo shǔ guò jiē,rén rén hǎn dǎ ]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出 處: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弄得這兩個怪物原形畢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兩個怪物也就容易消滅了。」
例 句:犯罪分子必須懸崖勒馬,否則將變成~。
三十二、羅雀掘鼠 [ luó què jué shǔ ] :原指張網捉麻雀、挖洞捉老鼠來充飢的窘困情況,後比喻想盡辦法籌措財物。
出 處:《新唐書·張巡傳》:「至羅雀掘鼠,煮鎧弩以食。」
三十三、馬捉老鼠 [ mǎ zhuō lǎo shǔ ] :比喻瞎忙亂。
出 處:明·田藝蘅《留青日札·馬捉老鼠》:「方言『馬捉老鼠』,蓋譏人粗撞不了事也。」
三十四、鼠牙雀角 [ shǔ yá què jiǎo ] :鼠、雀:比喻強暴者。原意是因為強暴者的欺凌而引起爭訟。後比喻打官司的事。同「雀角鼠牙」、「雀鼠之爭」。
出 處:《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三十五、投鼠忌器 [ tóu shǔ jì qì ] :《漢書·賈誼傳》:「裡諺曰:『欲投鼠而忌器。』」 意思是要打老鼠又怕打壞了它旁邊的器物。比喻做事有所顧忌,不便於放手去幹。忌:顧忌。
出 處:《漢書·賈誼傳》:「裡諺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於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
例 句:大觀園裡茯苓霜失竊後,平兒明知是彩雲偷的,但~,怕傷了探春的體面,不願去起贓。
三十六、相鼠有皮 [ xiàng shǔ yǒu pí ] :《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意思是仔細看老鼠尚且有皮。借指人應知廉恥,講禮義。
出 處:《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通「義」);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三十七、以狸致鼠 [ yǐ lí zhì shǔ ] :「狸:貓。捉老鼠用貓作誘餌。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出 處:〖出處〗《呂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繩,雖工不能。」
三十八、偃鼠飲河 [ yǎn shǔ yǐn hé ] :比喻所需極有限。偃鼠:又作鼴鼠,即田鼠。田鼠到河邊喝水,一會就喝飽了。形容胃口不大,要求不高。
出 處:《莊子·逍遙遊》:「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三十九、鴞鳴鼠暴 [ xiāo míng shǔ bào ] :鴞 鴞xiāo 〈名〉 鳥名。俗稱貓頭鷹[owl]。如:鴞鳥(貓頭鷹);鴞炙(火烤的鴞鳥肉);鴞音(鴞鳥的聲音,指惡狠或兇暴的人) ,鴞鳥鳴叫,老鼠肆暴。比喻惡人氣焰囂張。
出處:明·夏完淳《周公論》:「鴞鳴鼠暴,竟為酷禍,所謂猶豫之失也。」
四十、蠅營鼠窺 [ yíng yíng shǔ kuī ] :像蠅一樣營營往來,像鼠一樣四下窺伺。比喻到處鑽營,貪婪無恥。
出 處:明·吳承恩《賀學博未齊陶師膺獎序》:「手談眼語,譸張萬端,蠅營鼠窺,射利如蜮,吾見駔儈之於市井也,而今布之學校矣。」
四十一、掘室求鼠 [ jué shì qiú shǔ ] :挖壞房子捉老鼠。比喻因小失大。
出 處:《淮南子·說山訓》:「壞塘以取龜,髮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齲,桀蹠之徒,君子不與。」
四十二、鼠心狼肺 [ shǔ xīn láng fèi ] :形容心腸陰險狠毒。
出 處:清·鄭燮《後孤兒行》:「丈丈翁,得錢歸,鼠心狼肺,側目吞肥,千謀萬算伏危機。」
四十三、鼠首僨事 [ shǔ shǒu fèn shì ] :壞了事情。比喻人辦事沒決斷,就象膽小的老鼠,在出洞時頭在洞口伸伸縮縮一樣。
四十四、鼠腹蝸腸 [ shǔ fù wō cháng ] :鼴鼠的肚子,蝸牛的腸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氣量狹小。
出 處:《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例 句:大聖啊,只說你是個寬洪海量之仙,誰知是個~之輩。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七十六回
四十五、鼠屎汙羹 [ shǔ shǐ wū gēng ] :比喻加進了不好的東西,從而破壞了原來美的事物。
出 處:宋·孫覿《跋吳省元真贊》:「吳公前輩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贊,皆佛菩薩語,啟誦三過,欲下一句而家有識真者,恐得鼠屎汙羹之誚。」
四十六、鼠穴尋羊 [ shǔ xué xún yáng ] :比喻沒有功效的做法。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四:「有某公課士,以賦得蜻蜓立釣絲,限『蜻』字,七排四十韻。人以為難。餘笑曰:『此之謂鼠穴尋羊,蜂窠唱戲,非以詩學教人之道也。』」
四十七、三蛇七鼠 [ sān shé qī shǔ ] :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出 處:清·翟灝《通俗編·禽魚》:「一畝之地,三蛇七鼠。」
四十八、十鼠同穴 [ shí shǔ tóng xué ] :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網打盡。
出 處:《三國志·魏書·鮑勳傳》:「勳無活分,而汝等敢縱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當令十鼠同穴。」
生肖文化是中國傳統獨有的民俗文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自古相傳,老鼠之所以排在十二生肖第一名,是因為老鼠靠自己的聰明佔了貓的位置,貓和老鼠也自此結仇,所以老虎怕貓,貓吃老鼠。雖然老鼠的聰明智慧是人盡皆知的,老鼠還排在十二生肖第一名,但是卻自古卻是最不被人喜歡的動物之一。和鼠相關的成語也大多是貶義詞,肯定是不能用來當鼠年祝福語的。那沒有關於鼠年的褒義詞怎麼辦呢?很簡單,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用諧音就可以了。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鼠」年褒義詞。
一、數一數二 (「鼠」一「鼠」二)
二、樂不思蜀 (樂不思「鼠」)
三、獨樹一幟 (獨「鼠」一幟 )
四、玉樹臨風 (玉「鼠」臨風 )
五、熟能生巧 (「鼠」能生巧)
六、心有所屬 (心有所「鼠」)
七、終成眷屬 (終成眷「鼠」)
八、屬你好運 (「鼠」你好運)
九、數不勝數 (「鼠」不「鼠」數)
十、屬你最帥(「鼠」你最帥)
十一、屬你漂亮 (「鼠」你漂亮)
十二、屬你有錢 (「鼠」你有錢)
......
總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家人一起想想還有那些帶鼠的成語,可以留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