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杜拜。說到杜拜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一個靠石油發達的中東國家,但實際上石油對杜拜的經濟貢獻量已經降到了其GDP總量的1%以下。那麼杜拜是如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又是靠什麼從一個一百年前人口僅為幾千人的小漁村,發展到現在這樣一個人口高達900萬人的國際大都市呢?
杜拜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的其中一個成員國。雖然杜拜已經擺脫了對石油的依賴,但其第一桶金是來自於石油,石油在阿聯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其中94%的石油都集中在阿布達比酋長國境內。
據統計阿布達比的石油儲藏量為920億桶,如果以每桶50美元來計算的話,阿布達比的石油總價值則高達46萬億美元。而如果將這些石油平均分配給當時人口僅為20萬人左右的阿布達比居民的話,那麼每個阿布達比人就可以分到價值約為2300萬美元的石油。
在1966年石油同樣也在杜拜境內被發現。但和真實有土豪阿布達比大哥比起來,杜拜的石油儲藏量可以說是少得可憐。根據報導,杜拜的石油儲藏量只佔到了全阿聯石油儲藏量的4%左右,大約也就是49億桶。在發現石油後阿聯的國家一般有兩種方法來支配這筆飛來的橫財。
1、是將賣的石油錢以補貼金的方式直接發放給普通民眾以換取普通民眾對政府的支持。比如阿聯政府會向阿聯的公民提供免費的醫療、免費的教育、免費的土地,以及一定數額的生活補貼金。有資料稱阿聯的男性公民平均每人每年所獲得的政府補貼金的金額為55000美元。除了將一部分的財富直接轉移給普通民眾外,像阿布達比這樣的國家還會將大量的資金用來投資海外的安全資產,以及借給海外的政府和企業。
根據2006年的一篇報導,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投資機構阿布達比投資局掌握著每年50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的支配權。通過投資海外,阿布達比投資局獲得了每年10%的投資回報率。但對於石油本身就不多的杜拜來說,每年10%的回報率顯然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石油以外,杜拜最重要的另外一個天然資源就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杜拜的地理位置有兩個特點,一是杜拜位於歐洲與亞洲以及非洲與亞洲之間,這使得杜拜擁有了成為這三塊大陸貿易中心點的先決條件。
二是由於杜拜位於伊朗的南端,而伊朗在歷史上又是一個相對保守、與國際社會關係相對緊張的國家,所以在今後為杜拜成為伊朗對外貿易的進出口岸奠定了基礎。
但這些地理優勢也並不止杜拜才有,比如與杜拜相鄰的沙加以及阿布達比也擁有著和杜拜相同的地理位置優勢。但為什麼這些酋長國就沒有成為中東的貿易中心呢?
杜拜從很早以前就意識到過度依賴某種自然資源是十分危險的。在發現石油前,杜拜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是珍珠產業。但這些支柱產業卻在1928年日本人研究出人工培育珍珠的方法後毀於一旦。在經濟產業被摧毀後,杜拜失去了其進口食物所需的收入來源,導致了沒錢進口食物的杜拜人在1929年到1945年之間經歷了一場嚴重的大饑荒。此時的杜拜人只得靠食用蜥蜴、蝗蟲等生物來補充蛋白質。
珍珠產業的慘痛經歷使得杜拜人在發現石油後,想的不是安逸享受,而是如何利用這筆飛來橫財為杜拜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當時的杜拜酋長拉希德最想做的就是將杜拜發展成中東最大的貿易口岸。在發現石油前的1954年,拉希德就像當時的中東老大哥科威特借了200萬美金來整修杜拜的河道,使得當時的杜拜成了波斯灣地區最容易停靠的口岸。
到了1960年拉希德又花重金在離鄰國沙加的沙迦機場僅20多公裡的地方建造了杜拜自己的國際機場。而杜拜的這座機場如今已成為了世界上利用人數最多的一座機場。在1966年發現石油後,拉希德更是將石油裡獲得的錢大筆大筆的投入到了國家的基礎建設當中去。
拉希德最大的一筆投資就是傑貝阿里港,當時的杜拜剛剛在1971年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個人造港口拉希德港,但拉希德對拉希德港的船隻吞吐量依然不夠滿意。於是在1979年拉希德又在杜拜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口傑貝阿里港。如今傑貝阿里港已經成為了中東地區最重要的貨物進出口岸。其在2017年為杜拜帶來的間接或直接的經濟收入大約佔到了杜拜同年GDP總量的26%,也就是290億美元。
杜拜對石油資本的投資可以說是最為成功的。當阿布達比還在吃10%的放貸利息的時候,杜拜卻已經實現了每投入1美元就獲得5美元的超高回報率。在拉希德的時代,杜拜順利的成為了中東最大的港口以及貿易中心。但這一切與他的第三個兒子穆罕默德所取得的成就比起來就要遜色許多。
在穆罕默德逐漸掌權後,他開始在杜拜大力推行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而其具體的做法就是在杜拜的各個產業領域創建由國家資本控股或參股的國有企業。這些企業與私有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成立目的主要是為了服務於杜拜的整體戰略發展計劃,而不是單單為了盈利。
比如為了配合杜拜發展成貿易中心的戰略目標。在穆罕默德的牽頭下,由杜拜政府所控股的杜拜環球港務於2005年成立。到了現在杜拜環球港務已經發展成了世界上第三大的碼頭運營商,其遍布全球的運營網絡不僅鞏固了杜拜作為中東最大貿易口岸的地位,同時其所賺得的利潤也為杜拜政府帶來了新的財政收入來源。
如今杜拜國有企業的身影已經遍布了杜拜的金融、交通、能源。地產、酒店、零售等各個行業,這些國有企業不僅為杜拜政府提供了相當可觀的財政收入,同時還在各個領域與杜拜政府的戰略規劃相配合,為杜拜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在建設國家的同時,杜拜酋長也沒讓自己餓著。除了國家資本以外,在杜拜資本市場上另外一個舉足輕重的玩家就是杜拜的皇室資本。在杜拜所有政府關聯企業幾乎都是由杜拜世界、杜拜投資有限公司以及杜拜控股這三家投資機構所擁有。
其中杜拜世界和杜拜投資有限公司是由杜拜政府所有的主權基金,而杜拜控股則是歸穆罕默德私人所有的皇室資本投資公司。杜拜控股所涉及的領域同樣也遍及了整個杜拜經濟的各行各業,其旗下最著名的企業可能就要數擁有帆船酒店的卓美亞酒店集團。
杜拜控股在幫助杜拜發展成一個繁榮都市的同時,自己也是賺得盆滿缽滿。根據杜拜控股自己的數據,杜拜控股現有的資產總額為350億美元,而其在2017年的總收益額則達到了45.7億美元。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要知道作為世界上最大主權基金之一的杜拜投資有限公司,其資產總額也只有3000億美元左右,大約也就相當於杜拜控股的8.6倍。
穆罕默德與其父親拉希德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僅懂得投資,還懂得吸引外資,而這時外資的大批進入最終還使得杜拜超越了石油土豪大哥阿布達比,成為了阿聯中表面上最為繁華的一個酋長國。
杜拜大量吸引外資的產業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旅遊業,而另一個則是房地產業。根據杜拜政府所發布的數據,杜拜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排名第6的國際資本投資目的地。其實在這一年所獲得的外資投資達到了105億美元,而其中對旅遊業以及建築業的投資就佔到了總投資額的74%左右。
那麼為什麼杜拜能成為旅遊業以及房地產業的投資目的地呢?對於喜歡日光浴的歐洲人來說,一個完美的度假聖地需要具備4個條件:
1、是寬廣的沙灘
2、是充足的陽光
3、舒適的酒店
4、便利的交通
在20世紀80年代,杜拜雖然擁有許多優質的沙灘以及充足的陽光,但其酒店以及交通設施依然相對落後。在1980年杜拜機場還只是一個位於歐亞大陸之間的臨時停靠點,其主要的作用是為新加坡航空、馬來西亞航空這些往返於歐洲與亞洲之間的航空公司提供中途加油的服務。
而在酒店業方面,於1977建成的芝加哥海灘酒店也是當時杜拜所擁有的唯一一個奢華酒店。在整個80年代旅遊業幾乎就不存在於杜拜,但是逐漸開始掌權的穆罕默德卻決心要改變這一切。
1985年在穆罕默德的推動下,杜拜政府出資1000萬美金成立了杜拜自己的國有航空公司阿聯航空。在成立初期阿聯航空還是一家只擁有4架飛機的小型航空公司。但到了今天阿聯航空卻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270架飛機,航線覆蓋157座城市的世界頂尖航空公司。
這個由杜拜政府100%控股的航空公司,不僅在2014年這一年就為杜拜政府創造了1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同時還為杜拜帶來了大量的旅客,為杜拜發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了成立國有航空公司,在1980年後杜拜政府還開始加速擴建杜拜國際機場,這使得機場的乘客吞吐量從1988年的430萬人次,增長到了1998年的970人次,到了2000年更是達到了2300萬人次之多。
在大力發展航空運輸業的同時,穆罕默德也開始著手發展杜拜的酒店業。這位野心勃勃的酋長明白,在沒有任何先例之前,國際資本是不會對一個完全沒有旅遊業的城市進行貿然投資。所以為了向世人證明杜拜旅遊業的潛力,穆罕默德決定自掏腰包來開發酒店。
1997年由皇室資本控股的卓美亞集團成立。同年由卓美亞集團開發的卓美亞海灘酒店在芝加哥海灘酒店旁建成。1999年卓美亞集團又投資建成了一個自稱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七星級酒店,而這個酒店就是被人們所熟知的卓美亞帆船酒店。
卓美亞帆船酒店在建成後,不僅以其非常高的入住率向人們展示了杜拜旅遊業的潛力,同時還以其極高的服務規格為後來蓬勃發展的杜拜酒店業樹立了標杆。如今的杜拜已經發展成了一個以奢華旅遊為賣點的城市,其不僅有著豪華的酒店以及昂貴的餐廳,連杜拜警隊所使用的超跑、警車也在無時無刻地向遊客炫耀著這座城市的富有。
當然這一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遊客多掏腰包、多花錢。根據杜拜政府發布的最新數據,2018年杜拜被萬事達卡公司評為世界上遊客花費最多的一座城市,遊客的花費總額已經達到了308億美元。而相比之下排在第二位的新加坡,其遊客的花費總額卻只有杜拜的一半也就是166億美元。
如果說貿易業為杜拜經濟的轉型奠定了基礎,旅遊業讓杜拜的經濟發展變得更加多樣化,那麼將杜拜經濟帶向瘋狂的可能就要數房地產業。
在2000年後,杜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房地產熱潮,熱錢不斷湧進房杜拜房地產,房價不斷上漲。比如一套位於杜拜碼頭的三室一廳房屋其在2003年開盤時的價格為35萬美元,而到了2008年這套房屋的價格卻暴漲到了180萬美元,足足是原來的5倍之多。那麼是什麼導致了杜拜的房地產熱呢?
導致杜拜房地產熱的原因大約有以下幾個:
1、是在2012年杜拜政府解除了外國人的購房限制,使得杜拜成為了當時波斯灣地區唯一一個將房地產市場開放給外國人的地方。
2、是2001年的911事件後,美國社會對穆斯林的敵意開始加深,這導致許多中東國家的投資者開始將資產轉移回中東地區。而作為金融相對自由的杜拜自然又成了熱錢回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3、是在進入2000年後原油的價格開始暴漲,從2002年的每桶19.71美元暴漲到了2008年的每桶139.96美元,漲幅達到了6倍之多。原油價格的暴漲使得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充斥著許多無處可去的石油熱錢,而這些熱錢中的一部分自然也就留在了杜拜的房地產市場。
在巨大需求的驅使下,大大小小的開發商將杜拜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建築工地,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一棟棟別墅節節攀升。在這些工程中最令人驚嘆的可能就要數由杜拜國有房地產公司納克希爾集團所開發的人工群島。
2006年納克希爾集團斥巨資在杜拜的海岸線上打造了一個形狀類似於海藻、樹葉的人工群島,這個群島就是著名的朱美拉棕櫚群島。朱美拉棕櫚群島可以說是最能象徵杜拜炒房熱的一個項目。記得第一批2000套的臨海別墅一經推出,馬上就被來自於世界各地的購房者搶購一空,而每套別墅的售價也從開售當初的123萬美元暴漲到了2008年的950萬美元,漲幅達到了6.7倍之多。
除了朱美拉棕櫚群島外,納克希爾集團還在傑貝阿里港附近打造了一個比朱美拉棕櫚群島大50%的傑貝阿里棕櫚群島。在2003年納克希爾集團又開始著手建造一個形狀類似於世界地圖的人工群島。這個人工群島被形象的稱為世界群島。
除了以上的三座人工群島外,納克希爾居然還宣稱要在杜拜的海岸線上再建三個規模更大的人工群島,一個是和曼哈頓差不多大小的德拉人工群島。另一個是面積相當於兩個香港島的濱海人工群島,最後一個則是包裹在世界群島外圍的宇宙人工群島。
老人常說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這句話自然也適用於杜拜身上。在2008年當朱美拉群島上的亞特蘭蒂斯酒店正舉辦一場耗資2000萬美金的豪華開業典禮時,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卻在美國爆發了。
美國次貸危機對杜拜經濟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杜拜是一個對外資依賴十分嚴重的國家,特別是在房地產方面,其主要的購房者都是來自於杜拜以外的國際投資者。在次貸危機爆發後,國際投資者們的資金吃緊,購買力下降最終導致無人購買的杜拜房地產泡沫破滅,房屋價格也隨之大幅下跌。
其次在2000年以後,杜拜為了發展多元化的經濟,開始大規模舉債。據統計在2008年,杜拜政府以及杜拜政府相關企業所欠下的債務總額達到了1150億美元,佔到了其GDP總量的152%,相比之下與杜拜非常類似的一個國家,新加坡在2008年的債務總額約為1150億美元,但這筆債務卻僅僅只佔到了新加坡GDP總量的6.3%。
另外在杜拜欠下的債務中,有60%的債務都是由杜拜政府旗下的國有企業所欠,而這些借來的錢中則有大量的資金被用來建設像是朱美拉棕櫚群島、傑貝阿里棕櫚群島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地產項目。
當房地產泡沫破滅後,許多負債嚴重的國有房地產開發企業自然也就陷入了無法按時償還借款的危機當中。而其中情況最為嚴重的可能就要數納克希爾集團。
在2006年納克希爾集團為了籌措資金開發人工群島,發行了一批為期3年總價值為40億美元的伊斯蘭債券。這批債券的到期日期是在2009年的12月14日。但由於杜拜房地產泡沫的破滅,導致納克希爾集團無法按期對這批債券進行回購,最終使得納克希爾集團的母公司杜拜世界在2009年10月25日突然宣布暫停其債務償還計劃,並要求進行26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重組。
杜拜世界要求債務重組的消息一出,歐洲股市馬上就在第二天大跌了3%。與此同時穆迪與標準普爾這些評級機構也開始大幅下調杜拜國有企業的債務評級,部分企業的評級甚至被下調為垃圾等級。
正當國際社會對杜拜債務問題越發感到擔憂時,杜拜的石油土豪大哥阿布達比最終還是向杜拜小弟伸出了援手。根據福布斯2009年12月14日的報導,阿布達比政府決定向杜拜提供一筆金額為100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緩解杜拜的債務壓力。在阿布達比政府宣布對杜拜進行緊急援助後,國際市場也重拾了對杜拜經濟的部分信心。
如今金融危機雖暫時遠離了杜拜,但其依然在杜拜的土地上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在危機爆發後,納克希爾集團宣布取消濱海群島以及宇宙群島的建設計劃,並將德拉群島的建設規模大幅縮小。而在已經完成填海造地的人工群島中,傑貝阿里棕櫚群島的具體開發計劃被無限擱置。
而在已經賣出的世界群島上,如今也只有少數的島嶼被進行了開發。在今天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兩座由沙子堆積出來的人工群島,會不會因海平面上升而最終沉入海底?這種擔心自然也使得這兩座人工群島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兩個爛尾工程。
2009年的那場金融危機,同樣也暴露出了杜拜經濟過度依賴國際市場,以及外債的兩個巨大弱點。這兩個弱點使得杜拜在面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時顯得異常脆弱。特別是在今年,由於全球疫情爆發,導致杜拜旅遊業、貿易業、房地產業都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而此時杜拜的負債情況也並不樂觀。根據CNBC的報導,杜拜的房價已經從2014年的最高點下跌了30%,而杜拜去年的經濟增長率也減緩到了1.94%,是自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增長最緩慢的一年。
另外在金融危機後,杜拜的債務問題雖有所緩解,但其仍是一個負債比例相對較高的國家。根據IMF的數據,2018年由杜拜政府以及杜拜國有企業所欠下的債務總額為1200億美元,佔到了其GDP總量的109.6%左右。那麼在這次疫情中,杜拜是否還會出現嚴重的危機呢?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