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期 盧氏法院舉行「請您當法官」開放日活動 愛心志願者「走進...

2020-12-16 澎湃新聞

第708期 盧氏法院舉行「請您當法官」開放日活動 愛心志願者「走進法庭

2020-12-14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2日,盧氏法院新一期「請您當法官」活動如期進行。此次庭審活動審理的是一起借款糾紛案。三門峽市愛心之家志願者協會盧氏分會的20餘名志願者及通過線上三門峽報名參加庭審的社會各界群眾共計60餘人參加活動,旁聽庭審,參與評判案件,學習《民法典》,並參觀法庭,「客串」法官,「零距離」體驗法院司法審判、定紛止爭的威嚴,感受法律的公平公正。

志願者和旁聽群眾冒著嚴寒參加活動

12月12日是周末,天氣寒冷。

然而一大早,參加活動的愛心志願者冒著嚴寒,早早來到盧氏法院設置在大門口的「志願者服務站」集中。在活動組織者的帶領下,志願者們來到該院第三審判庭,參加當天的活動。

庭審現場井然有序,法庭審理後當庭裁判

原告李某與被告李某某、段某某系老鄉,被告李某某、段某某原系夫妻關係,雙方於2015年2月離婚。被告李某某以做生意需要資金為由借原告李某50萬元,2014年4月1日,被告李某某給原告李某出具借條一張。後被告李某某陸續償還6萬元,下餘44萬元未付,原告遂將被告李某某和段某某告上法庭。

當天上午九時許,隨著審判長敲響法槌,原告李某訴被告李某某、段某某借貸糾紛案依法公開開庭審理。

當天的庭審現場,在法庭的主持下,原被告雙方向法庭出示了相關證據,雙方對證據進行了質證,並充分發表了意見,充分保證了各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整個庭審過程規範有序,有條不紊,節奏緊湊合理,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

法庭經評議後認為:合法的民間借貸關係應受法律保護,本案的借款事實,結合借條、轉帳情況及雙方陳述所形成的證據鏈,足以證實原告李某與被告李某某形成合法有效的民間借貸關係,被告李某某理應償還原告下欠借款440000元。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有關規定,本案被告李某某以個人名義向原告大額借款,該款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作為債權人的原告未提交證據證明該款用於二被告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且二被告均不認可該債務系夫妻共同債務,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段某某承擔還款義務的訴求本院不予支持。最終,法庭判決被告李某某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償還原告李某某借款440000元,並支付利息,駁回原告其他的訴訟請求。

問卷調查,互動釋法,「客串」法官,「零距離」感受公平正義

休庭期間,盧氏法院組織旁聽的志願者和群眾進行了問卷調查,廣泛徵求對法院審判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在隨後進行的現場釋法答疑互動環節,旁聽人員積極踴躍發問,審判長胡斌進行了耐心細緻解答,為大家答疑解惑,再次普及相關法律程序,讓大家直觀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院工作。

法庭還向參與旁聽的志願者和群眾贈送了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並對民法典中涉及群眾生活的內容進行了詳細解讀。

活動中,法官們向參加活動的志願者和群眾介紹了審判法庭布局,法徽、法袍、法槌等法文化內涵。在莊嚴的審判法庭,志願者們客串法官,穿法袍、坐法臺、敲法槌,模擬法庭審判,過了一把「法官癮」。

「以前總覺得法院、法庭是一個很神秘、很嚴肅的地方,讓人望而生畏。今天走進法院才知道,原來法官也很親切,法律也有溫情的一面。」庭審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現場旁聽案件庭審,親身體驗做法官的感覺,內心感觸頗深。

觀庭審聽案件,看法官咋審案;與法官面對面,感受法律溫情的一面;穿法袍敲法槌,過把「法官癮」……為增強人民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密切法院與人民群眾的聯繫,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法院、理解法院、支持法院工作,今年以來,盧氏縣人民法院在做好審判執行工作的同時,積極推行「陽光司法」,不斷創新司法服務形式,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請您當法官」和「法院開放日」活動,走出去請進來,下鄉開庭,巡迴審判,並邀請社會各界群眾走進法院,「零距離」感受法治的威嚴,樹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為推動盧氏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了積極貢獻。(趙富林 楊 晶)

感謝您關注盧氏法院!讓我們一起傳播法治正能量!

1、可通過右上鍵分享到朋友圈,贈人玫瑰手留餘香。

2、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官方帳號」點擊關注。

3、在添加朋友中搜索微信號「lsxfy000」或在查找公眾帳號中輸入「盧氏法院」即可關注。

4、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關注。

原標題:《第708期 盧氏法院舉行「請您當法官」開放日活動 愛心志願者「走進法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