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紅梅路是常州最美的道路之一,
素有「常州最美林蔭路」之稱,
道路兩邊香樟樹層層疊疊的覆蓋著
綠樹成蔭,獨具特色。
資料圖▲
作為天寧寺文化宮景觀廊道提升的重要一環,
紅梅路道路提升工作
從9月12日開始封閉施工,
10月17日,
紅梅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通車。
該造工程的竣工,
標誌著常州老城廂復興發展的
又一示範性工程完成。
紅梅路北起和平路地鐵1號線博愛路站,南至延陵東路天寧寺,全程與百年學府省常中、紅梅公園、天寧寶塔左右相依,與羅漢路對接處是天寧寶塔正門「天寧福地」入口處。
紅梅路提升改造工程改造道路全長約550米,由獅子巷至小東門路,車行道路面寬度為7米,工程內容包括路面整治出新、管線工程(完善雨水系統設施)、交通安全設施、綠化景觀及其他附屬工程。
改造前▽
改造後△
改造前▽
改造後△
該工程對標國家5A級景區標準要求,以天寧寺、紅梅公園為核心節點,形成高水平道路配套,進一步凸顯「常州最美林蔭路」魅力,與「百年學府路」羅漢路交織形成生態優良、底蘊深厚,貫通紅梅公園旅遊片區、天寧寺、天寧寶塔和文化宮廣場片區等重要旅遊節點的精品慢行旅遊動線。
這次整體提升改造,保留、保護了路兩邊的大樹,優化了下層地被植物,梳理了中層植物。樹種以香樟、銀杏、楓楊、雪松為主,具有鮮明的江南林蔭道路特點。
功能方面,結合其自然生態優勢,在保障車輛通行的同時,增大人行步道體量,給市民與遊客以慢遊、慢生活的空間。同時,在提升舒適感的同時,與羅漢路一起提升與周邊景區以及文化宮商圈的通達感。
通過架空線入地及合杆整治、市政箱體統一改造以及試點搭載5G設備等項目,並打造街道IP,優化交通設施、導視標識設計,增設了市民休憩點,大力提升紅梅路的系統性、趣味性與人性化、智能化水平。
照明方面,通過實施「應需照明技術試點」,以高品質的基礎照明為人、車提供優良的夜間通行環境;同時通過投影手法等,運用燈光描繪紅梅主題、古剎歷史、常州學脈,凸現「天空星星螢火,腳下步步梅開」設計理念,使整體景廊通道盡顯禪風意趣,為遊客提供獨特的最佳的漫行體驗。
最美林蔭路,人車畫中遊
你打卡了嗎?
來源:常州日報、河畔中吳、龍城築路人、化龍巷綜合整理
互動有禮第二季
小布這廂有禮了!從6月1日起,我們將為每月積極參與互動的網友,送上一份常州發布定製文創!
參與方式1:轉發常州發布推送至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
參與方式2:在常州發布推送文末跟帖留言。(每人每篇僅入選一次)
小布將在每月初公布獲獎名單。
本文僅可作非商業分享之用
文章中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
原標題:《「常州最美林蔭路」紅梅路正式通車,你去打卡了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