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方便麵、火腿腸、榨菜、滷蛋……這些常常被譽為國民出行「標配」。28日,阿里旅行和挖財聯合推出的《出境旅遊與泡麵的邏輯考證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高達31%的出境遊遊客,有過帶著泡麵出國的經歷,即使不帶泡麵,也有58%的人會在旅遊目的地買泡麵。
70後比90後多
在旅途中吃泡麵
儘管國內市民出境遊都發揮了「買買買」的熱情,但報告顯示報告顯示,51%攜帶方便麵出境遊的人群是因為「吃不慣旅行當地的夥食」。其他原因如節省旅遊就餐時間、節省旅遊消費等原因佔比較高。更有5%出行者因為「有家的味道」而選擇攜帶方便麵出遊。
在飲食習慣各異的異國他鄉,中老年人在口味上的適應能力較弱。報告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旅途中買方便麵的概率越大。70後比90後,更多地在旅途中吃泡麵,70後在旅途中買方便麵的比例高達66.1%,90後的這一比例僅為50.96%。
與此同時,報告顯示,戀愛中的人,旅途吃泡麵比例最低。在旅途中,情侶都會想要吃的好一些,以留下美好的回憶。而「單身狗」和已婚者,則更加務實。
月入2萬
42.85%市民對泡麵熱情不減
報告稱,中國人出國旅遊的行程平均是5天左右,而數據顯示,50%攜帶泡麵出國的遊客,行李箱要裝著3-5包泡麵,平均差不多一天一包。
此外,月入2萬,依然對泡麵熱情不減。在一般的理解中,泡麵是廉價的食物,「土豪」應不屑與之為伍。
報告數據顯示,即使月入2萬的高富帥白富美們,出國已經不屬於窮遊範疇,仍然有42.86%的比例依賴於泡麵。而月收入在5000-10000的人群旅行買方便麵的比例最高,為61%。月收入在15000-20000的人群則最少買泡麵,佔比38%。
泡麵消費「熱土」
90%集中東南亞和日韓
除了攜帶泡麵出行,在旅行途中購買泡麵也已成了新風尚。在報告顯示,在市民最受歡迎的購買泡麵的國度,90%集中東南亞和日韓。
日本是泡麵的發源地,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也絕對是泡麵領域的「消費強國」。那些新奇的口味,多樣的質感,在泡麵愛好者的眼中,儼然成為一種誘人美食。
報告分析認為,由於日韓東南亞有大量優質和新奇特的泡麵等著大家,所以泡麵愛好者去這些國度旅遊,其實是不需要自帶方便麵的。與之相對的,如果是去歐美,則需要做好想買泡麵而不得的心理準備。
在網上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泡麵中,印尼咖喱面、新加坡的叻沙全麥拉麵馬來西亞檳城白咖哩面、日本札幌一番鹽味拉麵、韓國辛拉麵都位列其中。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