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灣新聞網訊 圍繞農民持續增收,西蘭鄉壽橋村通過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打通有機循環農業生態連結,在桃林裡做起了文章,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走進壽橋村,整潔的村道與蔥鬱的樹木交相呼應,村前的荷塘荷花盛放,飄來陣陣清香,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成片的桃林,眼下正值水蜜桃盛果期,正在採摘的果農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村民徐永忠已經78歲高齡,有了這片桃林,他家增加了不少收入。「一個月給他10天到20天的工作,一天兩百元,一個月就會有兩千到四千的工資,很穩定。他很勤勞,還養蜜蜂,依託桃林產業,年總收入應該不低於5萬元。」西蘭鄉壽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謝賜恩幫他算了一筆帳。
受益的村民不止徐永忠一人,桃林平時需要五六名管理員,農忙時還能吸納20至30人就業。
此外,村民們還在桃林裡養了雞,雞吃草和蟲子,能為桃林滅蟲除害,而雞糞經生物菌發酵處理後又可以滋養桃林,實現了桃子種植和家禽養殖的雙豐收。
2017年底,在村兩委和鄉賢的積極努力下,村裡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生態農業的方式,引進優質水蜜桃品種,在村裡種了150畝桃林。謝賜恩說:「因為鄉村原來環境差,資金又有限。我們經多方努力,也是因為鄉賢的家鄉情懷,才有今天的環境。」
羅源縣溪然農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忠泉介紹,這一大片土地基本上就是荒廢的,感覺很可惜,就想花一點錢把老百姓的土地給租過來種植,讓年齡大的、婦女以及留守在家鄉的人,在家門口掙一些家用補貼。
適宜的氣候和豐沃的水土讓桃樹長勢喜人,綠水青山帶來了金山銀山。 促進村民增收的同時,壽橋村還致力於美化家鄉面貌。如今,壽橋村還成為了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再提升村。
村民徐愛玉樂呵呵地說:「之前我偶爾回來一個晚上都待不住,因為到處黑乎乎的,各方面環境都比較落後,蚊子也特別多。但是自從這個桃園開發以後,美麗鄉村做起來,人待在這邊心境都不一樣了。」
曾經長滿雜草的小路,如今乾淨整潔,一戶戶美麗的農家小院在綠植的擁簇下形成靚麗的風景,引來了不少遊客。如今的壽橋村正努力打造休閒旅遊型美麗鄉村,讓家鄉更美,人民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