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發展規劃主題宣傳 2006年初,以溫州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市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全市貫徹「十一·五」發展規劃的情況為節點,分三個階段,共開設9個專欄,報導450多篇,製作專題26期,進行宣傳。其中,廣播中心開設「回眸和展望」專欄,播發稿件20多篇;「兩會專題報導」專欄,播發「十一·五規劃」相關報導等120多篇。電視新聞綜合頻道在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和市「兩會」召開期間對報告內容做了解讀,共播發相關報導80餘篇,並在《直播溫州》、《溫州新聞聯播》欄目中開設《縣(市、區)委書記談「十一·五」》、《實施「十一·五」規劃,推進又快又好發展》、《跨入「十一·五」》等專欄,播出稿件150多篇。經濟科教頻道重點開展「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的報導,播出新聞《溫州城市新藍圖獲準通過》、《獻計「十一·五」 一同繪藍圖》等50條,聯合省臺完成「王建滿書記談溫州十一·五規劃」訪談節目的錄製播放;《求是論壇》欄目圍繞「十一·五」發展製作播出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回首與展望——市委召開九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等專題15期。都市生活頻道播出《獻計「十一·五」》、《提升實力溫州》、《未來的溫州》、《半島夢圓》等專題10多期,播發「十一·五」相關報導30篇。影視娛樂頻道在年初新開播的《絕對關注》欄目中也對「十一·五」規划進行了解讀與展望。
「三沿整治」、「四大工程」建設主題宣傳 2006年共開設專欄10多個,報導近900篇,製作專題10多期。其中,廣播中心推出「全力推進四大工程」和「開展三沿綜合整治,推進文明城市建設」等專欄,共播發稿件300篇;電視新聞綜合頻道報導了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工業發展「12345」工程、基礎設施「百項千億工程」和「139富民攻堅計劃」的新要求、新態勢、新亮點,開設《富民139,伴你一路走》專欄,播出了《深入實施四大工程 推進溫州經濟發展》系列報導,「三沿整治」系列報導,發稿260多篇,拍攝《溫州市三沿治理實錄》專題片;《實事面對面》欄目播出《消除城市潰瘍》、《聚集搬遷安置房》、《電力供應的瓶頸》等專題4期。經濟科教頻道開設「三沿整治」、「整治非法電鍍」等專欄,發稿50多條,從強制拆到支持拆、志願拆、自發拆,「人性化管理」佔道經營等,反映三沿整治工作開展後取得的成效。都市生活頻道推出《五個一工程巡禮》專欄,播出《關注「五個一」工程拆遷難》、《溫州電網建設「卡脖子」卡在哪裡?》等相關報導100多篇。全新改版影視娛樂頻道,關注重點工程的實施、建設,播出相關報導80餘篇。
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主題宣傳 2006年,溫州廣播中心、電視各頻道分別開辦《公德鏡》、《倡公德、促新風》等專欄,做到每天一事一題一評,倡導「誠信行政、取信於民」、「誠信經營、信譽立業」、「誠信處事、真誠待人」等文明新風。3月,總臺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主題宣傳,廣播中心推出各具特色的相關報導100多篇,「五·一」期間,推出《浙江最具影響力勞模評選活動候選人事跡介紹》,播出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先進班組和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先進個人的專題報導。8月,和交警機動大隊開展「的士司機志願者體驗交警執法」活動;9月份,與交警、運管等部門舉行「從我做起,文明禮讓斑馬線,爭當計程車星級駕駛員」宣傳活動。電視新聞綜合頻道開闢了「知榮辱 樹新風」、「揚榮抑恥,從我做起」等專欄,共播發稿件100多條;10月推出「和諧清風」、「掃黑槍、除黑惡、反兩搶」主題宣傳。經濟科教頻道開設《倡公德 樹新風》、《知榮辱 明是非》、《知榮明恥 弘揚新風》專欄,曝光不文明不道德行為或現象,播發「八榮八恥」相關報導80多篇。都市生活頻道開設《道德大課堂》、《榮辱觀大家談》、《新溫州人故事》專欄,播出了《財富溫州與艱苦奮鬥》、《寄託哀思當文明》等專題,共發稿件40多條(期)。影視娛樂頻道推出「榮辱觀大家談」系列報導,先後就「穿名牌才光榮嗎」、「善於提籃子就本事大」、「飯菜打包丟人嗎」等話題展開討論,市民直接參與討論。總臺還推出「八榮八恥」和「文明30秒」的系列公益廣告。
「三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主題宣傳 2006年,圍繞發展臨港型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這「三大新的經濟增長點」,溫州廣播中心和電視各頻道共播發相關報導60多篇(期)。廣播中心以推進科技強市為內容,推出「自主創新系列報導」71篇。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播出《邁向東海時代:臨港產業,撐起「實力溫州」一片天》、《「三色」引擎驅動臨港工業》等報導13篇;開設「自主創新 科技進步」系列報導,發稿10多篇。經濟科教頻道在半島工程順利完工後,開設專欄《直播洞頭》,連續一周以溫州將跨入東海時代為題,關注臨港產業的發展,播發相關報導15條。都市生活頻道《政情民意中間站》播出《半島夢圓》、《藍色暢想》和影視娛樂頻道的《絕對關注》欄目。
鄭九萬先進典型宣傳 在2005年底鄭九萬先進典型宣傳之後,2006年溫州廣播中心和電視各頻道結合第三批先進性教育和建設新農村活動,組織記者,深入永嘉縣山坑鄉後九村採訪,相繼開設專欄,並以消息、專題、連續報導等形式對「九萬精神」進行報導。廣播中心的記者,到鄭九萬家鄉進行了連續4天的採訪,共播出相關報導220篇,其中錄音報導76篇,並在中央電臺新聞節目中播出。電視新聞綜合頻道開設系列報導「學九萬精神、展時代風採」、「學習鄭九萬、連線村支書」、「學九萬雙百活動」「學九萬掂分量」等,開設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新聞專題「保持先進性、建設新農村」、「加強黨員先進性建設」、「雙千結對百村行等」、
「走進新農村」,共播發稿件100多篇(期);《時代風採》欄目播出了「學習鄭九萬 建設新農村」先進人物、先進典型專題報導20多期。經濟科教頻道開設了《學九萬 見行動》、《建設新農村》等專欄,陸續播出30多條相關報導;組織「百曉藝術團」到鄭九萬的家鄉慰問演出。都市生活頻道《溫州零距離》欄目推出「學習鄭九萬」系列報導,《城區新聞》等欄目中,對鹿城、甌海、龍灣三區黨員先進性教育、新農村建設進行突出報導;《政情民意中間站》推出上中下三期專題節目,分別為「共識溫州新農村」、「共話溫州新農村」、「共建溫州新農村」。影視娛樂頻道在《絕對關注》欄目裡共播出「黨員先進性教育」、「新農村建設」、「學習鄭九萬」的相關報導100多篇。
紀念建黨85周年主題宣傳 2006年「七一」前夕,溫州廣播中心開闢專欄「新農村建設中的革命老區」,播出18篇相關報導,並對溫州首屆「十大時代先鋒」候選人的事跡進行詳細報導。電視新聞綜合頻道《溫州新聞聯播》欄目與市委黨史辦聯合製作了10集專題片《紅色歲月》;系列報導《時代先鋒》,對入選「十大時代先鋒」的優秀共產黨員作了報導。經濟科教頻道錄製播出了「火紅的旗幟」——慶祝建黨85周年大型廣場文藝晚會。都市生活頻道「情系三老人員」特色系列報導,在全市選取10名三老人員典型,對他們的過去和今天進行了報導,呼籲全社會關心他們的生活,倡導各界人士為他們捐款,募到善款15 000多元。影視娛樂頻道《紅色電影周》,播放經典影片。
長徵勝利70周年宣傳 2006年,溫州廣電中心新聞綜合頻道《長徵精神代代傳——浙江紅色基地巡禮》火炬傳遞活動系列報導,播發了《長徵——英雄的史詩》、《毛澤東嫡孫毛新宇來溫講爺爺》、《模擬軍事項目 體驗長徵精神》等近20篇報導。經濟科教頻道重點報導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的各項活動,播出《長徵精神激人奮進》、《「長徵頌」隆重舉行》、《「長徵在我心中」主題活動今在鳳臥舉行》等10多篇報導。
抗臺救災和抗臺精神主題宣傳 2006年超強颱風「桑美」襲擊溫州前夕,溫州電視總臺及時啟動防臺宣傳預案,對廣播電視播出節目進行緊急調整,非常規、大容量地播報抗臺節目。廣播中心及四個電視頻道8月9日、10日兩天共推出颱風報導節目逾1200分鐘,採用播出稿件720多條,派出記者180人,出動記者近500人次。總編室統一收集整理抗臺指揮部、市領導的最新指示、颱風最新動向、颱風相關知識、信息等達200餘條、2萬多字,供電視四個頻道的遊走字幕。總臺節目傳輸系統接收各縣抗臺新聞200多條,上傳省臺、央視等媒體的新聞180多條。
關注民生民情 2006年,溫州廣播中心在欄目《早安溫州》中推出「都市民生」版塊,打撈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新聞事件和生活資訊,體現「新聞來自生活,新聞服務生活」。電視新聞《第一時間》、《閒事婆·和事佬》、《百曉講新聞》、《溫州零距離》、《絕對關注》等欄目,關注民生民情。提供投訴平臺,為民排憂解難;提供關愛服務,推出系列活動;提但社會新風,弘揚主旋律。這些欄目開設熱線電話和熱線手機,每天安排專人24小時接聽觀眾熱線,日均接聽近百條,其內容大部分是向記者投訴或者需要記者幫忙的,有失業下崗工人、外來務工人員等,反映的問題大多集中在勞資糾紛、醫療糾紛、生活困難、辦事不便等。各欄目每天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新聞線索進行採訪,為投訴求助者提供幫助。
舉辦大型宣傳活動 2006年溫州廣播中心共舉辦四十餘場現場直播和大型社會活動。廣播中心聯合浙江電臺進行了一個小時的溫州半島工程的建成通車典禮現場直播、小花朵廣播藝術團舉辦的慶「六一」系列活動、「和諧十月——新溫州人國慶、中秋大歡聚」。其中,「尋找最感動你的新溫州人」、「尋找最具才藝的新溫州人」、「新溫州人國慶、中秋和諧盛宴」四大系列主題活動,是溫州電臺近年來舉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參與人數最多(超過4000人直接參與)的公益性社會活動。新聞綜合頻道的「2005感動溫州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高潮迭起,場面感人。市委指示把整臺典禮刻成光碟,作為黨員學習教育片在全市各級黨組織中組織收看。大型的「溫州半島工程全面貫通」、《和你在一起》「8·10」賑災義演。經濟科教頻道的「璀璨2006全球溫籍企業家賀歲盛典」、「『三·一五』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競賽」、「『四·二六』智慧財產權保護知識競賽」、「CCTV少兒電視藝術大賽溫州賽區的比賽」。都市生活頻道的「溫州十大影響力家庭評選」、《民工藝術團迎春晚會》、《首屆溫州曲藝電視大賽》、《五一「勞動者之歌」大型廣場文藝匯演》、《尋找節電王》、《迎國慶 送健康》等。影視娛樂頻道的「超級溫州方言秀」、「曲藝迎春」、「話說溫州剪紙」、「學藝」、「溫州首屆舞蹈大賽」大型活動。
把好出口 規範外宣 2006年,溫州市廣播電視總臺要求廣播中心和電視各頻道制定了相應的把關、審查、上傳等措施和獎勵制度,上送稿件質量明顯提高。截至10月底,上送節目3500餘條(期),錄用1380多條,截至10月,發稿總量列全省城市臺前茅。其中,廣播新聞23條,廣播專題1期,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2篇,連線7次,專題1篇;送浙江人民廣播電臺14篇,與省臺聯合直播《夢圓半島》1小時;向杭州、金華等兄弟電臺發稿數篇。電視新聞1350多條,電視專題節目6期。其中,央視播出160多條(新聞綜合頻道央視發稿92條,新聞聯播24條,都市生活60餘條);省衛視400餘條(新聞綜合頻道200多條,都市生活180條),本省其它頻道800多條,上海東方衛視50多條。央視新聞聯播於2006年4月16、17日連續兩天播發為民好支書鄭九萬的事跡,焦點訪談4月17日播出《背著村支書回家》。電視新聞綜合頻道上送的「溫州新春首抓『五個一』民生工程」、「溫州引資工程躍居全省之首」、「溫州邁向『東海時代』 發展臨港產業」等,在省衛視新聞頭條播出。2006年新聞綜合頻道拍攝了《潮湧甌江》專題片,「抗擊桑美」抗臺專題匯報片和「桑美」情景報告片;拍攝了《這裡的黨旗別樣紅》、《溫州市三沿治理實錄》、《司法局構建溫州和諧社會》等專題片;完成「反恐演練」溫州市處置突發公共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的電視片的拍攝和錄製。
節目改版工作 2006年初,溫州電視各頻道率先展開節目改版工作。新增了七個欄目,平均每天自製節目的播出時間達到了7.3小時,比改版前增加了45%。文藝類節目,日均播出量是改版前的5倍,其他類別電視節目在播出量上都有明顯的增加。《閒事婆·和事佬》、《溫州曲藝場》、《動感女生》、《與你同行》、《周末嘻哈哈》等欄目的收視率都穩定在4個點,不亞於一般電視劇的收視率。《溫州八寶飯》用方言表演幽默故事;《超級秀場》把溫州方言與文藝巧妙地結合,收到良好效果;《溫州曲藝場》作為溫州首個在電視上播出的地方曲藝節目,彌補了地方電視臺節目播出構成上的一個空白。4月17日,廣播中心三大頻率新版節目登場,三個頻率新增了21檔欄目。新聞綜合廣播的品牌欄目《早安溫州》在原有節目基礎上,重點推出「都市民生」新版塊,同時借改版之際推出《播音949》、《主播愛淘寶》、《絕對現場》、《娛樂大不同》等一批新節目,大量採用角色化表演的節目製作方式,增強活力和可聽性。經濟交通廣播改版提出:「在溫州開車,聽自己的交通廣播」,確立了以交通資訊、交通信息、時尚生活、音樂娛樂為節目的主要內容。音樂之聲老牌節目《哈哈可樂派》、《滋味堂》、《流行真流行》、《夜色溫柔》等節目推出適合現代廣播潮流的新節目,有《彩鈴響叮噹》、《講東講西講東西》、《新樂府》、《微笑調頻》、《新歌排行榜》,《活力音樂90分》等。
電視新聞評獎 2006年,溫州電視總臺組織2005年度新聞、專題、青少、文藝、播音主持、論文等優秀作品的初評工作,確定一批作品參加市、省兩級評獎。在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浙江好新聞(廣播電視類)評獎中名列全省城市臺第一;在浙江廣電學會主辦的廣播電視新聞獎的評比中獲全省城市臺第一。其中廣播作品《為民好支書和他的236位村民》、《英魂撒浙江》、《感動溫州2005》等獲得一等獎,廣播劇《支書回家了》獲第六屆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專家獎連續劇銀獎。《溫州新聞聯播》和《溫馨好時光》獲得優秀欄目獎。電視作品《搶救村支書》獲一等獎,《法制第一線》和《與你同行》獲優秀欄目獎。在省第十六屆電視牡丹獎評比中名列第三,其中公益廣告《愛護動物》獲一等獎,電視劇《中國母親》、綜合文藝《省第15屆牡丹獎頒獎晚會》等2件作品獲二等獎,5件作品獲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