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頭航企扎堆廉價航空戰局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摘要】在市場需求和行業政策雙重助推下,原本冷清的國內低成本航空市場突然變得喧囂,當國內四大航全都用渴望的目光注視這一領域後,幸福航空的轉型計劃當屬情理之中。現在廉航市場剛剛熱鬧起來,各家企業還主要固守現有業務,但未來幾年後,市場上很可能呈現多家廉航混戰的局面,屆時恐怕還要打價格戰,航企的收益恐怕會越來越低。所以企業應該未雨綢繆,在轉型之初就實行差別化發展。

三天後將是幸福航空開航滿五周年的日子,這家由國內軍工及航空製造巨頭中航工業控股的航企,日前出人意料地宣布籤訂60架新舟飛機大單,同時也承認正在向廉價航空轉型。此前,東航旗下中聯航已率先邁出國有航企轉身廉航第一步,幸福航空的試水讓廉航市場開始顯現更多國字頭航企的身影。

  擴大規模為廉航鋪路

在市場需求和行業政策雙重助推下,原本冷清的國內低成本航空市場突然變得喧囂,當國內四大航全都用渴望的目光注視這一領域後,幸福航空的轉型計劃當屬情理之中。

而作為轉型的鋪墊,幸福航空日前與中航飛機西安飛機分公司籤署了60架新舟飛機購機合同,其中確認訂單和意向訂單各30架。這是目前新舟飛機在國內外市場獲得的最大批量訂單。

對此,幸福航空總經理周慶升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一家航空公司要想做到低成本運營,必須靠規模效益,如果公司規模沒有增大,單純做低成本就會面臨很大挑戰,所以這次公司一口氣引入60架飛機,就是為了儘快擴張後給下一步實現低成本戰略鋪路。」同時,在他看來,幸福航空的機隊主要由耗油較低的新舟飛機組成,本身就具備低成本運營的可行性。

對航企來說,要擴張除了拓展機隊以外還要擁有豐富的航線網絡。周慶升還透露,幸福航空將從現有的西北、華東兩個支線運營圈向中南地區延伸,未來還要開闢海外市場。「在國際業務方面,幸福航空此前已經在非洲和東南亞進行了調研,目前進入深度論證過程中。雖然還沒有具體時間表,很可能會通過併購國外航空公司或成立合資航企等方式出海。」周慶升說。

  國字頭航企的盤算

事實上,對於轉型廉航的原因,國有航企從沒有避諱是為了其頗佳的「錢景」。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市場低成本航空發展勢頭迅猛,在美國和歐洲,低成本航空所佔民航市場的比重均已超過30%。而在中國,低成本航空的市場份額只佔6%左右。從這個角度看,國內發展低成本航空的潛力巨大。

此前,東航相關負責人也曾公開表示,中聯航是一個非常好的品牌,東航一直想將這個品牌做起來。

「其實,一直以來國有大型航企旗下都有一些子公司,這些企業主要運營二三線城市間的航線,且往往為攬客提供大量特惠機票,在國家提倡航空業要滿足大眾化出行需要的背景下,這樣的公司具備轉型廉航的條件。其中,中聯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而幸福航空比較獨特的支線航空定位,以及較為單一的機型,也頗具低成本潛力。」民航專家王疆民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低成本不是低門檻

但低成本並不代表低門檻,廉價航空的運營也並非輕而易舉。民航專家綦琦就指出,現階段我國航空資源供給還處於計劃性強、壟斷度高的階段,其市場化程度不高的直接後果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根本無法主動降低成本,甚至在扣除企業管理成本項後的其他核心資源採購成本要高於傳統航空公司。

低成本航空模式得以成功的關鍵在於航空公司的高效管理能力,但我國民航運營主體的整體管理水平不高。奧凱航空創始人劉捷音就一度感慨,「奧凱在成立之初也設想過做成廉價航空,但是運作起來發現想著容易做起來難。外部困難確實很多,而人的觀念也是制約廉航發展的一大因素」 。

不僅如此,王疆民則分析,現在廉航市場剛剛熱鬧起來,各家企業還主要固守現有業務,但未來幾年後,市場上很可能呈現多家廉航混戰的局面,屆時恐怕還要打價格戰,航企的收益恐怕會越來越低。所以企業應該未雨綢繆,在轉型之初就實行差別化發展。

相關焦點

  • 廉價航空「裡應外合」 傳統航企怎麼辦?
    最近幾年來,包括虎航、亞航在內的亞洲廉價航空,正在加快步伐深入中國市場,而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飛出去的節奏也明顯提速。   而今年以來出境遊市場的火爆,更是給了在機票價格上有絕對優勢的廉價航空們充足的信心,在中短途的亞洲航空市場,它們正從傳統航空公司手上搶走越來越多的份額。
  • 廉價航空內外夾擊 傳統航企怎麼辦
    廉價航的亞洲機會在與去哪兒網籤約前,虎航的主要銷售渠道,與其他廉價航空一樣依靠自己的網站,而此次在去哪兒網上建立旗艦店,主要看中的還是去哪兒平臺上的中國消費者。「在去哪兒網的旗艦店,頁面是中文,購買流程會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習慣,而且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支付方式會更廣泛,相信可以吸引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體驗虎航,」虎航銷售與市場總監鄭奕川告訴記者。
  • 廉價航空大爆發 「四大老牌航企」參戰廉價航空
    網絡票選新開航點並非春秋航空首創,今年早些時候亞航便已經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定了其在中國的新航點,並且也是一口氣便宣布了昆明、南寧、武漢及西安4地,目前這些航點都已經陸續開航,運營著通向馬來西亞以及泰國等多個旅遊城市的定期客運航班。「事實上網絡票呀點只是一種宣傳方式,對廉價航空而言航點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定會在前期進行大量的考察和調研才會決定是否開航。」
  • 廉價航空「裡應外合」 傳統航企該怎樣應對?
    全球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Expedia集團2015年關於亞太廉價航空公司航空指數的報告就顯示,在對3263名旅客的民意測驗中發現,有94%的人願意為了省錢而選擇廉價航空,截至2015年3月前,亞太區的廉價航班數量有望較上年同期增長9.5%。海通證券的研報也顯示,2001年整個亞太地區的廉價航空市場份額僅為1.1%,到2013年佔到了24.5%,是全球廉價航空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 亞洲廉價航空風生水起 航企競爭日趨白熱化
    民航資源網2011年7月24日消息: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AK)無疑是亞洲最有影響力的廉價航空公司。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開始籌集資金並開展相關服務來挑戰亞航的霸主地位,亞洲低成本航空市場的競爭正日趨激烈。  十年前,亞航突然崛起,把廉價航空這一在歐美大獲成功的新模式引入亞洲。
  • 亞洲航空業飛速發展 廉價航企為主要推動力
    此外,該航空擊敗所有外國航企和廉價航企成為了韓國首爾仁川機場的第三大航空運營商,僅次於大韓航空(Korean Air)和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另外,東南亞地區的廉價航企普及率幾乎高達50%,即半數以上的座位是由廉價航企售出的。但在北亞地區該數據極低,因而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 廉價航空大爆發 「四大航」參戰廉價航空
    與此前開通新航點時一城一地式的節奏有所不同,春秋航空近期通過網絡票選方式決定新開航點,並根據網絡投票結果確定了開通杭州、廈門、重慶以及南京4地直飛香港的定期航線,並將4地的開航時間定在了同一天,即12月16日。
  • 成都航空加入廉航戰局 航企扎堆瞄準「低成本」
    昨日 (5月2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航空近日宣布將「轉型」走低成本航空公司路線,四川也將迎來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無獨有偶,海航旗下的首都航空也宣布,已經確定了轉型低成本航空。海航集團一下擁有了兩家低成本公司:西部航空與首都航空。同時,華夏航空也低調宣布了轉型低成本航空。
  • 42家航企公布延誤補償標準 廉價航空聲稱一概不賠
    包括西部航空、春秋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等廉價航空公司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航企不提供經濟補償。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西部航空、春秋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等廉價航空公司則表示,無論何種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航企不提供經濟補償。  1月9日,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內航空公司、機場實施《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相關工作情況的通告。該通告中對國內航空公司公布的運輸總條件、機上延誤應急預案中關於航班延誤後的服務內容及補償方案進行了匯總。
  • 廉價航空的未來出路在哪裡?
    許多關於廉價航空產業的教條正在被逐一摒棄。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商業模式上正在向著一種全新的航空業態轉變,行業稱之為「混合型航企」,這是一種介於純粹低成本航空與傳統航空之間的混合體。  追逐商業旅客  舉例來說,許多低成本航企採取了重新捆綁的方式。
  • 中國廉價航空的危與機
    「廉價航空」商業模式,是航企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時以低價機票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旅客。這一商業模式由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於1971年創立。憑藉這一模式,西南航空從創立至今已經連續39年實現盈利,並在全世界引領了一股「廉價航空」的潮流。  為了能夠降低成本從而產生廉價機票,國外的航企在開源節流方面,可謂「不擇手段」。
  • 廉價航空:中國航企無法忽視的機遇和風險
    在新加坡、越南、日本等地,捷星航空就與當地企業合資組建了捷星亞洲、捷星太平洋和捷星日本等。亞太地區航企多採用雙品牌戰略(即一個網絡型航企品牌和一個廉價航企品牌)進入廉價航空市場。例如本次與東航合作的捷星航空公司即隸屬於澳大利亞航空(Qantas),新加坡低成本航空公司酷航(FlyScoot)隸屬於新加坡航空。
  • 從春秋航空黑名單事件看中國廉價航空的危與機
    近期春秋航空將維權乘客劃入「黑名單」,拒絕為其服務的消息引得媒體熱議紛紛。在公眾批評其作為公共運輸的承運者,未能充分履行相應公共責任之餘,「廉價航空」這一商業模式也再次被置於公眾視野之中。「廉價航空」商業模式,是航企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時以低價機票吸引對價格敏感的旅客。
  • 大韓航空擬巨資併購韓亞航空 韓國「超級」航企前景幾何
    業內專家表示,韓亞航空陷入資金困境已有一段時間,疫情期間保證生存成為首要任務,兩家航空公司合併後,在壓縮人力成本及簡化航線等方面將起到一定作用,而韓國也將出現一個「超級」航企。不僅如此,在中韓市場方面,隨著大韓航空手中航線及航班時刻的不斷增多,將在票價等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同時,眼看中國航空需求不斷恢復,也不排除未來大韓航空會與我國航企合作,以旅遊為重點加密航班、代碼共享等。
  • 中聯航紙杯、毯子全收費 廉價航空不廉價
    日前,有乘客在網上曝光了廉價航空中聯航亂收費和高額退票費的情況。各種收費項目已經成為了中聯航的「生財之道」,而其全資股東東方航空,對於中聯航的收費模式也採取了支持態度。中聯航退票費佔票價8成近日,中外管理雜誌的楊先生購買中聯航機票後的退票遭遇在網上流傳。
  • 越南「比基尼航企」欲上市 想做阿聯航空第二
    民航資源網2016年2月29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以身穿比基尼制服的空姐而聞名的越南越捷航空計劃打造全球航線網絡並成為亞洲頂尖廉價航空公司,其最早可能於第二季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圖:越捷航空比基尼美女宣傳照  Thao稱:「我們計劃使越捷航空成為一家全球性航空公司。我們研究了阿聯航空,它來自一個人口很少的國家並成為了一家全球性航企。我們希望將越捷航空打造成亞洲的阿聯航空。」
  • 東航旗下「國有廉價航空」來了!
    原標題:東航旗下「國有廉價航空」來了! 王曦製圖  中國江蘇網7月3日訊 7月2日,東航旗下中聯航正式宣布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這也是國有骨幹航空集團第一家在國內涉足低成本航空的公司。好好的執飛著高票價的航線,為什麼突然要轉型呢?
  • 42家航企公布航班延誤補償標準部分廉價航空公司不補償
    航企原因致航班延誤 旅客最高獲400元補償民航局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1月航班正常率達76.46%,同比提高9.16個百分點,在構成航班延誤的各類因素比重中,天氣因素由2015年的29.5%上升到目前的56.8%,已成為影響航班正常的主要原因。
  • 專家:廉價航空並非「不安全」代名詞
    【環球網綜合報導】德國廉價航空「德國之翼」24日在法國南部阿爾卑斯省山區失事墜毀,機上150人全部罹難,這再次引發外界對廉價航空安全性的擔憂。不過,專家指出,廉價收費的航空公司其實不一定就等於不安全。據香港《文匯報》3月26日報導,從2014年底的亞洲航空到這次的德國之翼,短時間內接連有兩家廉價航空公司發生重大致命空難,難免引起外界質疑廉價航空飛行安全。不過專家指出,廉價航空主要是通過減去機上餐飲等服務來節省成本為機票價格騰出減價空間,需要遵守的飛行安全守則及受到的監管跟傳統航企並無差異,因此廉價收費,不一定等於不安全。
  • 荷蘭航空: 百歲航企的智慧
    荷蘭航空執行長皮耶特·埃爾伯斯在國際航協第75屆年會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一家航空公司要成為百歲航企,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如忠誠的旅客、優秀的員工和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我很自豪,荷蘭航空具備所有這些條件」。談起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埃爾伯斯說,荷蘭航空非常重視與合作夥伴的關係,並有意增加現有航線的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