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26度至34度之間,時間沉澱於此,就連大自然最純粹的底色也毫無保留的潑灑在了這片大地褶皺之上。
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以上帝視角俯瞰著這片土地,松贊林寺莊嚴肅穆,納帕海廣闊無垠,瀾滄江河谷餘音迴繞,5254米的絕對高差即使放於全國也不為多見。香格裡拉,這短短四個字的份量,卻足以成為雲南旅遊邁向世界級的絕對仰仗。
1933年,詹姆斯·希爾頓的一則長篇小說首次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裡拉」,而這一筆,幾乎定義了數十年間人們幻想中仙境的模樣。
雪山湖泊、古城夜色、草甸牛羊……即使你從未涉足這片淨土,那份景致錯落的畫面也足見真實。
作為遇見香格裡拉的第一站,被譽為「月光城」的獨克宗古城在1300年的歲月衝刷下顯得格外清透。不同於麗江大理的塵世浮華,這座建築在石頭上的城堡從第一眼始,便把蒼莽神秘的色彩標註在了你眼裡的每一幀畫面中。
漫步古城,街市環山而建,多以典型的藏式土掌房為主。城內分金龍、倉房、北門三條主街,三十餘個巷子錯落有致,無論你如何漫遊,最終都能聚攏到古城中央——四方街。
這裡,有中國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群居;這裡,也有令世界為之驚嘆的巨型轉經筒……正如她一貫持有的驕傲,資源稟賦,景致錯落,在浴火重生後,孕育而生的文化賦能和定製體驗正成為獨克宗古城文旅產業未來發展的航向標。
&34;告訴我們:在機會沒來的時候懂得蟄伏,積蓄力量,耐得住寂寞,等到機會爆發時才有足夠的動能儲備,去爆發。
如果把這句話用來形容香格裡拉的一抹底色,獨克宗花巷則最契合不過。
基於當下遊客消費觀念的更迭升級,香格裡拉推陳出新,借勢而上,在加大旅遊產品供給側改革的同時,利用現有的『研學』、『攝影』、『親子』等產品資源進行提質優化,形成以深度體驗為賣點的全新業態。而雪松文旅重磅打造的獨克宗花巷,則是遊客通往香格裡拉文化之旅的重要窗口。
位於古城中心的獨克宗花巷,依託香格裡拉自然人文底蘊,以傳承和創新當地藏民族獨特的民俗風情為載體,整合藏區非遺體驗、藏文化風情街、第5顆隕石系列酒店、《遇見·香格裡拉》秀等,為遊客提供全方位藏文化體驗之旅。
在藏文化風情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將最傳統的手工藝品和非遺文化帶到遊客面前,唐卡畫院、奔子欄木碗、尼西黑陶、東巴紙業、傳統木雕、瑪尼石雕、松林藏香、卡薩藏刀……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匯聚於此,傳承千年的傳統非遺在此煥發新的生機。
而香格裡拉第5顆隕石系列酒店則寓意非凡,分別代表曾在香格裡拉隕落的五顆隕石,即:勇氣、智慧、愛心、健康和幸運。據傳,前四顆已被當地名門望族保存所有,而代表幸運的第5顆隕石卻下落不明。數十年後,幸運隕石重現人間,獨克宗花巷正是在&34;墜落之地拔地而起,第5顆隕石系列酒店也就此應運而生。
如果你第一次來獨克宗,那花巷的《遇見·香格裡拉》演藝秀則不容錯過。該秀是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舞美總設計韓立勳、中國旅遊演藝著名策劃編劇楊德瑜、中國旅遊演藝創製團隊總編導李娜等業內頂級藝術家傾力打造的藏域風情秀。因為它的誕生,獨克宗花巷也獲得了&34;金氏世界紀錄。
靜心觀賞,細細品讀。大秀以香格裡拉藏地文化為溯源,在四季迭變中將故事娓娓道來,通過橢圓經幡燈、天降酒臺、日月同輝等絢麗多彩的舞臺效果, 把草原、神山、聖湖、古城、佛寺、金頂等世人嚮往的香格裡拉元素一一呈現在聚光燈下,每一幀舞動都足見唯美。(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