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零售企業無印良品近日在中國市場因「問題地圖」被推至風口浪尖。起因是其旗下重慶分店贈閱的《2017年秋冬家具目錄冊》中插附的地圖存在錯繪國界線、漏繪釣魚島、赤尾嶼和南海諸島等重要島嶼、海南島與大陸不同色、臺灣島註記錯誤等嚴重問題,因而受到中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處罰並責令封存。
一邊跨國企業本部迅速回應,虛心接受處罰並馬上整改;一邊日本政府卻強硬發聲,稱日本無法接受中方「單方面的主張及措施,這會對日本企業的活動造成影響」。同時,安倍首相也隔空喊話, 稱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應錯看安倍政府(保衛領土)的決心」。一時間,跨國企業在東道國的違法違規行為被深深打上了兩國領土主權糾紛的烙印,甚至有人開始探討跨國企業該不該為母國和東道國的領土主權糾紛買單。在這裡,我只想說對「好事者」說一聲「你們想多了」。
首先,不要帶「有色眼鏡」解讀「問題地圖」整治專項行動。一國的地圖不僅是表示該國的自然地理、行政區域、社會經濟狀況的圖形,也是一個國家領土主權和主權的重要標識,應當具有製作和發布的唯一性和權威性。然而,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以及公眾應用地圖的不斷增多,使得地圖市場快速擴張,各類「問題」地圖大量湧現。問題地圖不僅僅是有問題的地圖,漏繪重要島嶼、錯繪國界線等行為,如同篡改歷史一樣,如不加注意,極有可能歪曲大眾的認知。
鑑於市場上出現的大量「問題地圖」,2012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對其進行清理整治,但依然屢禁不止。於是,2017年8月起,14部門果斷亮劍,聯合開展全覆蓋排查整治「問題地圖」專項行動,對「問題地圖」採取零容忍態度,及時打擊整治,重樹國家地圖的唯一性和權威性。而此次無印良品被查出「踩紅線」,只是這次專項整治行動查出的「問題地圖」之一,同時被測繪局通報的是八起典型案例,無印良品只是其中之一,其餘被通報的七家企業均為中國本土企業。因此,不必帶著有色眼鏡過分解讀其背後的所謂「隱形」含義。
其次,注重「國民待遇」的跨國企業,必須熟知東道國的「紅線」,成為遵守東道國國內法律法規的典範。企業的跨國經營不只是經濟行為,更是一種社會行為,這就需要跨國企業充分了解東道國的法律、人文、歷史等,只有這樣才能在尊重當地法律法規,歷史人文及風俗習慣的基礎上,與當地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從而確保跨國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在中國經營的跨國企業也不例外,必須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遵守中國法律,這才是跨國公司在東道國一切行為的最基本準則,也是不容逾越的底線,更是互利共贏的長久之道。
針對「問題」地圖,中國政府加大了管理和監管力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於 2017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進一步強化了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完善了地圖管理、網際網路地圖服務監管有關規定;於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修訂的《地圖審核管理規定》,也明確規定我國實行地圖審核制度。 在中國的任何跨國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這些法律法規,不能無視「紅線」。一旦跨國公司被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中國政府必須給予嚴厲打擊,這有這樣才能形成強有力的政府公信力,約束其不正當行為。無印良品的問題「地圖」事件看似一個不經意之舉,卻實實在在地侵犯了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法規,必然要承擔違法違規的後果,這對其他跨國企業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這就是跨國企業也不能踩東道國的「紅線」。
必須強調的是,中國之所以頻頻查處跨國公司,包括對萬豪酒店的系列整治和處罰,其矛頭並非針對企業本身,而是要鄭重告誡在華投資經營的國際企業:中國主權,中國的法律法規,是一道醒目的原則紅線,不容挑戰和觸犯,否則就必須付出代價。
(倪月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介瑾、牛寧
31253527,.「問題地圖」:跨國企業不能觸及的「紅線」,.2018-02-05 07:12:35,.204348,.介瑾、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