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都是土路,走起來非常不方便,哪有什麼遊客。現在周末和假期的人流不少,家鄉變美,自己也挺自豪。」饒平縣樟溪鎮英粉村村民餘俊聰說。受益於鄉道Y490金英線與省道S501線等主幹道的無縫對接,以發展生態旅遊為定位的英粉村,尚未建設完全便已吸引一批又一批的遊客,農村公路已成為旅遊發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萬峰林場曾厝村村道。
農村公路是保障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是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設施,關乎鄉村振興。作為全省5個「四好農村路」先行建設實施區域之一,近年來,潮州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要求,全面鋪開「四好農村路」建設,打造出一批「平安放心路」「脫貧致富路」「特色資源路」「美麗鄉村路」。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猶如一條條毛細血管,將人氣和財富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鄉村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一路一策
因地制宜重規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這是過去不少農村地區交通情況的真實寫照。作為潮州北部山區的鄉鎮,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潮安區鳳凰鎮的不少鄉村備受交通短板的困擾。
叫水坑村位於鳳凰鎮東南面,是新時期精準扶貧省定貧困村。鄉道Y203是該村的交通要道,長約2.7公裡。該村地勢較低,以往因降雨排水不暢,多處村道出現路基塌方現象。「山區的人生活不便,買個菜都要走很遠的路。」74歲的林姨說,以前由於交通不暢,不僅村民出行不便,一下雨,安全隱患也大大增加,老人和小孩甚至都不敢出門。
民之所盼,施政所向。
近年來,乘著「四好農村路」先行建設實施區域的東風,潮州以「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為抓手,融合全域旅遊、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政策紅利,凝心聚力,高標準、大規模規劃建設一批產業路、旅遊路、扶貧路和幸福小康路,為「四好農村路」先行區建設謀好篇、開好局、起好步。
為迅速打開「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局面,潮州把完善機構、落實責任作為推動工作落實的核心點,高標準、高規格設置工作機構,及時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縣區也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形成狠抓落實的強大合力,有效推動工作落實落地。
機構完善了,具體該如何打造呢?為了找到答案,潮州市分管領導帶隊「走出去」,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紹興市柯橋區,杭州市桐廬縣、淳安縣學習考察推進「四好農村路」的經驗做法,並形成考察報告,為部署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提供科學的決策參考依據。
「修路難,修農村路更難。很多農村路建設還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潮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對症下藥,最大限度保護各地生態環境,確保少佔地、少挖山,最小限度破壞途經農村原始生態,潮州還邀請專家組成「四好農村路」督導組,分赴各縣區、鎮村實地調研踏勘,全面梳理了解農村公路現狀,指導做好項目的篩選編報,做到一路一策、切合實際,提高規劃設計的科學性、前瞻性。
潮安區歸湖鎮獅峰村村道。
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並不是千篇一律的路面硬底化。在走遍全市4000多公裡農村公路後,潮州「四好農村路」工作領導小組發現,「四好農村路」的建設,必須結合各村實際和特點,因地制宜、突出重點。
為了防止一哄而上和生搬硬套,變成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潮州結合實際,開展先行路和示範路建設,以縣道、通貧困村和紅色村公路、旅遊景區通達路線等為主,推進22個項目約113.5公裡的「四好農村路」第一批先行路和示範路建設。
作為潮州第一條實現黑底化的「四好農村路」,叫水坑村鄉道Y203線早已煥然一新。如今,它不僅是村民的出行路,還是村民的產業致富路,村裡的單叢茶現代化產業基地建設示範園就位於這條路上。
「原來是土路,然後變水泥路,現在鋪瀝青,日子越過越好。」林姨說,以前大家都不愛串門,如今山路越修越平,人們更願意走出家門,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了。
串點成線
路修好遊客來了
道路通則百業通。
修一條路,能帶動一項產業,一個好的產業可以實現帶動一片、致富一方的效用。「四好農村路」建設給潮州廣大農村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以饒平縣為例,據饒平縣交通運輸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項目的實施,農村暢通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為鄉村帶來了人氣、財氣、運氣,打通了農村脫貧致富的「最後一公裡」,有力推動了全縣35個省定貧困村全部出列。
饒平縣浮濱鎮荊山至黃正路面拓寬改造工程。
同時,饒平縣將12個行政村連片打造沿福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帶、26個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村、40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先行村、70個美麗鄉村等串聯起來,串出美麗鄉村風景線,繪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路修好了,臨近的村民周末、假期都會帶孩子來這裡拍照賞花。」餘俊聰說,村裡的百畝花田,原來是低洼田,雜草叢生。現在鋪設人行道,走起來比較舒服,大家來玩都覺得不錯。
同樣的改變也發生在潮安區各個鄉村。據悉,「四好農村路」建設鋪開後,潮安以縣道、通貧困村和紅色村公路、旅遊景區通達路線等為重點,打造在環境、文化、旅遊、風景、產業上具有一定示範效應的特色道路。
好日子還在持續。潮安區加強對「四好農村路」的統籌規劃,把「四好農村路」建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相結合,科學合理開發旅遊資源,打造沿線自然景觀帶,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經濟發展。
目前,第一批先行路、示範路的建設已經基本完工,涵蓋鳳凰、歸湖、登塘、鳳塘、赤鳳、古巷等鄉鎮,連接著幽谷逸林、叫水坑村、世田紅色村等旅遊景點和產業農業園區。
位於登塘鎮西北端的世田村,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卻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東江特委領導下開創的重要紅色根據地,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如今,該村藉助S233線至登塘鎮世田村道路改造建設完成,以「紅色旅遊」和「生態農業」為主線,走出一條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發展之路。
據潮安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區農村公路路面鋪裝率將達90%,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目前,第二批先行路和示範路14個項目85.523公裡,已委託設計單位進行勘察設計,計劃明年全面開工建設。
利鄉利民
共建「家門口的路」
在潮州各地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用地和資金是擺在不少鄉鎮面前的兩大難題。
近日,潮州印發《潮州市「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實施方案》,再次明確任務目標,壓實縣區主體責任。方案提出,要拓寬資金渠道,強化資金保障,切實加大建設投入力度,用足用好省的政策,妥善做好資金統籌調配。除省、市補助資金外,各縣區要加大財政資金、地債資金的投入,並鼓勵通過拍賣、轉讓農村公路冠名權、路域資源開發權、「一事一議」、捐助、捐款等方式籌集資金;同時加強資金管理,控制工程造價,節約集約用好建設資金,做到專款專用。
事實上,在「四好農村路」建設過程中,各地都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用好用足相關政策,在籌集農村公路發展資金上挖掘新潛力。
比如饒平縣樟溪鎮,該鎮通過整合上級政策補助資金、高速建設超限用路補償資金、高速徵地拆遷鎮村兩級補償款以及新農村建設、對口幫扶單位支持及鄉賢捐資、村集體自籌等四方面資金。
「只要是有利於家鄉建設的事情,很多村民鄉賢都會帶頭支持。」饒平縣新豐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該鎮示範路位於豐聯社區豐柏路丁坑村口至丁坑茶區道路,長2.2公裡、寬6米。該路連接豐聯茶場面積約1000畝,茶葉年產值約1800萬元。為了解決資金問題,起初鎮村通過發動鄉賢捐資,籌集建設資金。沒想到鄉賢詹玉湘聽說後,直接表示全部由他出資建設。
「修路是利民的大好事,力所能及,和很多人比微不足道。」詹玉湘表示。
潮安區鳳凰鎮叫水坑村鄉道。
此外,潮州還在全市推廣「四好農村路」好的經驗做法,開展「互比互學、互看互評,交流借鑑」活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引導廣大群眾愛路護路,凝聚社會各界強大合力,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合力建好「家門口的路」的良好氛圍。
道路寬了,村民「行路難」的問題解決了。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也激發了村民參與道路管護的熱情。在過去,道路條件不好,村民環保意識也相對較弱,亂丟垃圾的現象較多。如今道路寬敞整潔,不僅亂丟垃圾的現象減少了,村民常常自發清潔打掃,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
「公路圍著產業建,產業圍著公路轉」。「四好農村路」建設把交通優勢、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聚集農業產業要素,助推茶葉、水產等特色農業,特別是省級農業示範區的快速發展,助推了產業振興。
鄉村的「宜居」帶動「宜業」,而「宜業」又反哺「宜居」。在這一良性循環中,良好的基礎設施、優美的鄉村環境不僅引來了企業進駐,也引來一撥又一撥遊客,為村民、貧困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為農村帶來切切實實的好處。
■縣區「四好農村路」建設進展
潮州市2020年「四好農村路」任務分布圖。
潮安區
第一批先行路和示範路工程共10個項目68公裡,投資約7647萬元。具體為:歸湖鎮獅峰村道瀝青罩面景觀提升工程歸湖鎮X072線獅峰路口~鋪頭路口段景觀提升工程、X072線文祠高速~獅峰路口段綠化提升工程、X073線鋪頭路口~幽峪逸林段景觀提升工程;S227線至赤鳳鎮田湖村道路改造;古巷鎮永安村興安路工程;S233線至登塘鎮世田村道路改造;X075線潮安段改造工程;潮安區鳳塘鎮鎮道鳳安路改造提升工程;潮安區鳳凰鎮叫水坑路面罩面工程。
潮安區縣道x072歸湖段。
目前第一批先行路和示範路工程已全部完工。
第二批先行路和示範路工程實施項目共14個,共85.523公裡,計劃總投資約6000萬元。潮安區14個項目,已完成建設方案編制,正在進行現場勘察設計。具體為:潮安區文祠鎮Y212小行~赤水景觀提升工程、銀潭村道改建工程、Y211河塘~坑美景觀提升工程、Y210文祠~望嶺景觀提升工程、如意溪村道改建工程;潮安區歸湖鎮石陂村道景觀提升工程、神前村道景觀提升工程、Y213烏豐線景觀提升工程、Y201鳳烏線景觀提升工程;潮安區赤鳳鎮土頭村~葵山村景觀提升工程;潮安區Y217溪蝙線景觀提升工程;潮安區登塘鎮棲鳳村道景觀提升工程、白水環村路景觀提升工程;潮安區鳳塘鎮Y272書安路口~林兜路面改造工程。
饒平縣
自2018年以來,饒平縣累計完成省定任務未通客車窄路加寬、暢返不暢整治、貧困村通新建硬底化路、通村組硬底化路、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砂土路改造、四級升三級及以上公路等各類累計「四好農村路」865.82公裡,改造危橋23座,在建1座(省統建),解決了全縣61個行政村通班車問題。
完成市定任務第一批「四好農村路」先行路、示範路項目9個35.9公裡。
列入市級第二批「四好農村路」先行路、示範路項目共21個(重點項目15個,一般項目6個),建設裡程65.73公裡。目前15個重點項目中,疏站北路已完成建設;樟溪鎮12個項目正在進行施工招標。青嵐地質公園路、Y506黃新線等2個項目已委託設計部門進行設計,目前設計部門已完成外業的勘察測量工作。一般項目6個,目前設計部門正在進行設計。
湘橋區
砂土路改造和通自然村硬化路任務36.652公裡,第一批先行路和示範路工程3個項目,共9.7公裡。完成施工圖設計9.68公裡,已施工0.155公裡。
第二批先行路和示範路工程實施項目湘橋區有6個項目,其中已完成2個項目,1個項目正在動工,3個項目正在設計。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