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年即為1582年,勝家因為羽柴秀吉的威望日增而對其產生了不滿,羽柴秀吉與勝家的矛盾日益加深,而羽柴秀吉在對此事上採取了激怒勝家的態度,這直接使雙方的矛盾加劇,並使矛盾程度開始升級,且在雙方不睦中摻雜進了信長次子信熊與三字信孝的奪嗣紛爭,致使當時的局面變得更加複雜,可以說賤嶽合戰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賤嶽合戰。
賤嶽合戰爆發在1583年,可以說這是一場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戰爭,主戰場在從近江通向越前的山路,就是以北國街道上的東野,木之本,柳瀨為中心,中途的高地也被包括在其中。從表面上看來賤嶽之戰是因為織田家的繼承人的決定問題而引發的衝突,但實際上賤嶽合戰可以說是羽柴秀吉與柴田勝家的織田家對於權利而展開的一場爭奪戰,在爭奪的過程中由於佐久間盛的突然出兵打破了柴田勝家的戰略部署,導致了羽柴秀吉獲得了爭奪的最後勝利。可以說賤嶽合戰為羽柴秀吉後期統一日本打下了基礎,而羽柴秀吉就是後來的豐臣秀吉。
通過對賤嶽合戰簡介的了解與分析可以看出很多戰爭的勝利並不單單局限在戰爭表面的勝利,這並不是單純的力量上的爭鬥,也可能是在政治爭鬥中的勝敗,對於戰爭的分析要從對方面進行,進而能夠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戰爭的歷史意義與戰爭對以後的影響。
賤嶽合戰的經過
1583年爆發的賤嶽合戰表面上是因為織田家決定繼承人產生衝突而引起的,實際上是羽柴秀吉與柴田勝家對權利而展開的一場爭奪戰,可以說賤嶽合戰的經過是複雜的。
雙方最初在清州會議中推舉的人選的不同直接導致了雙方的對立,後因為雙方的矛盾不斷激化,羽柴秀吉於1582十二月乘著北國下大雪的時機率兵出發降勝家屬城,後圍困了信孝的歧阜城,勝家苦於積雪無法支援,但於1583年正月奪得了數城有效的防備了秀吉南進,間接的算是聲援了信孝。此時雙方於近江一代開始布陣對峙,信孝於歧阜襲擊了秀吉原屬下氏家直通與稻葉一鐵的領地,與勝家相呼應,羽柴秀吉因此急率旗本離開木之本奔去大垣城,這個事情被人知道後,勝家決定乘著對方虛弱無力反擊而發動進攻。卻沒想到在二十日,佐久間盛於凌晨之際突然襲擊並佔據了大巖山砦,這打亂了勝家的計劃,羽柴秀吉於正午時分得知消息後再一次前往江北,晚上九時到達木之本,指揮展開了激戰,擊退佐久間盛後乘勝逼近勝家本營並對勝家展開毀滅性打擊,勝家在絕望之後火燒了天守,自殺而亡。
此乃賤嶽合戰的經過,在此過程中可以看出羽柴秀吉的軍事才能與政治才能,在此後許多勢力被羽柴秀吉歸攏,使羽柴秀吉的勢力進一步擴大。而在賤嶽合戰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羽柴秀吉對於局勢的準確掌握與顯示出的卓越的軍事才能,為他後期的成就產生了一定的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