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話的前世今生

2020-12-21 澎湃新聞
北京│哲學有什麼用——在萬聖書園遇見鄧曉芒

時間:

11月24日(周五)14:30-16:00

地點:

海澱區成府路53號2層萬聖書園

嘉賓:

鄧曉芒(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劉蘇裡(萬聖書園創始人)

哲學有什麼用?鄧曉芒教授的新書《德國古典哲學講演錄》一定程度上可以解答一些問題,它的宗旨不是艱深的學術研究,而是旨在還原德國哲學的概貌,進而為大眾打開沉重的哲學大門。由於是講課實錄,因此很多表述皆系現場發揮,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如果你一直想讀點德國哲學卻不想在晦澀的專著前望而卻步的話,本書無疑是條入門的絕好途徑。11月24日,聽鄧曉芒與劉蘇裡於初冬溫暖的午後精彩開講。

北京│北京味兒 胡同範兒——著名作家劉一達《胡同範兒》新書發布會

時間:

11月24日(周五)14:30-16:00

地點:

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劉一達(作家)

一座文脈綿長的城市,不能沒有根兒;一座氣度雍容的城市,不能沒有魂。《胡同範兒》一書收入了著名京味兒文學作家劉一達的二十餘篇散文作品。11月25日,作者將以原汁原味的北京方言,為我們講述一幅上世紀中後期老北京胡同大院裡的百姓世俗畫卷。

北京│從休謨的視角看大國崛起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1:00-12:00

地點:

東城區方家胡同46號A101雙城咖啡

嘉賓:

魏佳(劍橋大學歷史系博士)、陶鑫(劍橋大學博士)

為什麼18世紀中葉中國的GDP佔了將近世界1/3,卻被休謨等西方思想家認定是個窮國?為什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15世紀末最先發現了新大陸,卻被英國後來居上?為什麼英國佔盡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機?為什麼當下中國正處於一個重要的歷史拐點?究竟什麼是一個國家財富和權力的根源?11月25日,魏佳將做客雙城咖啡,通過蘇格蘭哲學家和歷史學家大衛·休謨的視角提出自己的觀察,與觀眾一同探討大國崛起的內在邏輯,以及中國的歷史定位和走向。

北京│《四七社:當德國文學書寫歷史時》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3:00-15:00

地點:

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創意廣場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

嘉賓:

止庵(作家)、張晏(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系副教授、副系主任)、任衛東(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

1947年,漢斯·維爾納·李希特創辦了四七社。在四七社的旗幟下匯聚了當時德國乃至歐洲最有實力的一批作家和評論家,這些舉世矚目的文學家在這裡相繼崛起,頻出佳作,交相輝映。君特·格拉斯和海因裡希·伯爾先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十餘人獲得畢希納獎。赫爾穆特·伯蒂格的著作《四七社》於2017年在歌德學院的全額翻譯資助下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值此契機,11月25日,歌德學院舉辦讀書沙龍,邀請中國作家止庵、日爾曼學者及該書譯者張晏和任衛東教授共同探討這部作品。

北京│《列國圖志:世界日曆2018》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3:30-16:00

地點:

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D區798西街機遇空間

嘉賓:

石頭(石語品牌研究院掌門人)、薇薇安在旅途(環球旅行家)、baiqitun(編輯)

《列國圖志:世界日曆2018》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全新推出的文化日曆產品。周一至周五,每天展示一個國家或城市的風貌,以精心提煉和巧妙設計的國家標誌性影像為主體,輔以國家輪廓圖和國家相關名人箴言等信息,讓讀者迅速建立對一個國家的全方位印象。周末的日曆頁面則是中國地圖出版社精心編制的區域地圖,展現當周介紹國家所在區域的基本地理信息。11月25日下午,讓我們相約798的機遇空間,共同分享《列國圖志:世界日曆2018》的創作故事!

北京│科塔薩爾——拉美文學的遊戲大師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7:00

地點:

西城區華遠街11號置地星座E座咪咕咖啡

胡裡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ásdazar),1960年代拉美文學潮的代表人物,繼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之後最受歐洲讀者歡迎的阿根廷當代作家。他是「拉美文學爆炸四大主將之一」,其主要作品有《動物寓言集》、《被佔的宅子》、《跳房子》、《萬火歸一》等。本次活動,我們邀請讀者們來分享他們閱讀科塔薩爾作品的心得體會。

北京│我們的生活在遠方重疊——博納富瓦《杜弗的動與靜》分享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樓單向空間

嘉賓:

樹才(譯者)、多多(詩人)、藍藍(詩人)

作為「二戰」後法國詩歌的代表人物、世界詩壇舉足輕重的巨匠,博納富瓦既延續了波德萊爾、馬拉美等法國詩人筆下常見的哲學思辨意味,又以獨特的聲音傳遞出元素式的、高度感性的體驗。「沉默的經典」譯叢最新一輯《杜弗的動與靜》,包括了散文詩《反柏拉圖》和四部詩集《杜弗的動與靜》、《昨日,大漠一片》、《刻字的石頭》、《在門檻的圈套中》,寫作時間跨度長達28年,幾乎涵蓋了博納富瓦所有的重要作品。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樹才先生也數次拜訪了博納富瓦,二人對詩歌、譯詩等話題的討論,也再一次滲透進譯者對詩歌本身的領悟之中。如果你著迷或困惑於「杜弗」的形象,如果你好奇有關博納富瓦的一切話題,就來聽聽詩集譯者和著名詩人多多、藍藍的看法吧。

北京│世界中的世界——光年詩劇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30-17:00

地點:

朝陽區郎家園6號院郎園Vintage16號樓良閱·城市書房

嘉賓:

顧彬(漢學家、翻譯家)、趙振江(教育家、翻譯家)、王家新(詩人、詩歌評論家)、周瓚(詩人、作家)、蔣一談(作家)、冷霜(詩人)、朵漁(詩人)、陳家坪(詩人、導演)、王東東(詩人)、戴濰娜(詩人)、葉美(詩人)

中國的新詩發展百年,其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詩歌的影響,譯詩一直是輔佐新詩這位「君王」的功臣。詩人譯詩或許應該被看作是與創造具有同等的價值。一代一代的譯者,他們攜帶的是自己時代獨特的語言情緒密碼,詩人的敏感或許是最有利於這項翻譯工作所必需的內在品質。相較於流行的「信達雅」標準,本雅明所提出的譯者的主動性是否是具有「偏見」的方式?11月25日,中外詩人、翻譯家就將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並對新世紀以來漢語「翻譯藝術」進行回溯、討論與再整理。

北京│日本考古與文化遺產——考古·古都·古建·庭園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A座二層報告廳

主講人:

朱延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日本列島歷史文化具有獨特的內涵,其器物、古建、庭園具有獨特的魅力。日本的考古工作起步較早,田野調查較為充分,考古發掘量較大,積累了豐富的遺存資料,對日本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起到重要作用。本場講座將講述日本考古簡史、史前時代考古學,深入介紹日本古代都城(以奈良的藤原京、平城京和京都的平安京為中心)、古代建築(以法隆寺為重點)、古典庭園。

北京│緣於「電影之愛」 迎向「電影之死」——李洋「新迷影叢書」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層單向空間

嘉賓:

李洋(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葉航(北京電影學院講師)、楊全強(上河卓遠文化總編輯)等

凝聚電影藝術精華,探討迷影文化,「新迷影叢書」將帶領我們步入一場關於影像的發現之旅。11月25日,我們邀請李洋、葉航等幾位老師,以及本套叢書的幾位譯者和我們一起聊聊電影,重塑我們對電影藝術最本真的認識。

北京│發現《燕然山銘》——淺談這一發現的學術價值

時間:

11月26日(周日)9:30-11:30

地點:

西城區文津街7號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臨瓊樓2層

主講人:

辛德勇(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辛德勇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地理學史和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本次講座,他將結合自己的研究,為大家詳細講解《燕然山銘》這一發現的學術價值。

北京│中國傳統木構建築中的非物質文化內容

時間:

11月26日(周日)9:30-11:30

地點:

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33號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學津堂

主講人:

馬炳堅(《古建園林技術》雜誌主編、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築分會會長)

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傳統木構建築是物質文化遺產,而建造這些物質文化遺產所憑藉的法式、則例、權衡、尺度、構造方式及其規則、榫卯及其製作、安裝技術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文物古建築保護以及傳統建築及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講座將向大家系統介紹這些非物質文化內容。

北京│什麼BIAN形鳥?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樓單向空間

主講人:

朱贏椿(設計師)

《便形鳥》這本書,創作四載,三易書稿,五改裝幀。積累的速寫薄,有書桌那麼高;印廠做的樣書,多過已出版的作品。《便形鳥》是極具顛覆性的,雖未挑戰讀者之三觀,卻觸動了感知藝術的底線。在《便形鳥》的新書發布會上,朱贏椿先生將向讀者揭秘,什麼是便形鳥。讀者也將一窺朱贏椿先生不竭的創作源泉之所在。

北京│科幻作家:連接幻想與未來的造夢師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東城區交道口東大街85號東城區第一圖書館三層報告廳

嘉賓:

凌晨(科幻作家)、楊平(科幻作家)

科學幻想(Science Fiction)簡稱「科幻」,就是根據有限的科學假設,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衝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些科學幻想正在變成現實,它們的神秘色彩也將逐漸被揭示。我們要對科幻的未來持理性的樂觀主義。在清楚地認識到人類未來巨大挑戰和威脅的基礎上對於科學技術發展的自信。本周的首都科學講堂·論壇,我們請來了科幻作家凌晨和科幻作家楊平,來和大家聊聊關於科幻的故事。

北京│作為歷史、文化與藝術的書法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30-17:00

地點:

海澱區丹稜街16號海興大廈C座海澱區圖書館四層多功能廳

主講人:

彭再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本次講座擬從歷史、文化與藝術三個維度對書法的價值、內涵以及表現形式進行討論,勾勒出書法發展的歷史文脈與美學精神,進而對書法的欣賞與創作作出解釋。在當前國家提倡文化復興、文化自信的偉大新時代,相信這種對於書法本源與價值的探求是有著積極的意義的。

北京│超能者——IP中日聯合開發計劃發布會暨新書首發式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30-17:00

地點:

海澱區海澱圖書城西大街35號3幢一層言幾又書店

嘉賓:

鈴木光司(作家、編劇)、白一驄(影視製作人)、黃海(影視製作人)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午夜兇鈴》這部電影,但當你看到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The Ring》(內地出版名《環界》)時,驚悚刺激感將會不那麼強烈,取而代之的是驚豔於懸疑恐怖之外,作品本身所體現出的人性抉擇和龐大的科幻構架,這分明是一部科幻神作!「貞子之父」鈴木光司首度來華,參加《超能者》IP中日聯合發布會。鈴木光司將在現場談及他對中日懸疑科幻作品的理解,對女兒古谷美裡寫作之路的影響,還會在最後宣布一個將由他主筆,中日合創IP項目的啟動計劃。

北京│城市奇異事務所——《灰貓奇異事務所》新書對談分享會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5:00-16:30

地點:

朝陽區東大橋9號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中信書店

嘉賓:

康夫(作者)、遠子(作家)、大頭馬(作家、編劇)

生活在偌大的城市裡,滿大街那麼多人類,上班,下班,戀愛,失戀,結婚,離婚,苦惱,快樂,隨波逐流,碌碌而生。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身邊的萬物都擁有另一種生命,更準確地說——各有精魂,貓的本職是偵探,慄子、草莓、燒麥都是嬰兒的前生,飛鴿真的在送信,暖氣是個剛失戀的小暖男……你會不會將信將疑地想要相信這場奇幻夢境?這一次,三位最擅長捕捉大城市中奇妙軼事的編劇、作家,出現在首次開放的「城市奇異事務所」,一起展開日常生活的想像。

北京│中國傳統與文化自信——王蒙新書《中華玄機》讀者見面會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5:30-17:00

地點:

東城區王府井大街218號王府井書店六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

王蒙(作家)

11月26日下午,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王蒙將攜新作做客王府井書店舉行「中國傳統與文化自信——王蒙新書《中華玄機》讀者見面會」。屆時,王蒙將親臨現場與讀者見面,暢談中國傳統與文化自信,解讀「中華玄機」。

北京│哥大出版社的使命與未來

時間:

11月28日(周二)19:00-20:00

地點:

海澱區善緣街1號立方庭

主講人:

珍妮弗·克魯(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社長)

11月28日,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北京特邀哥倫比亞大學協理教務長、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社長珍妮弗·克魯(Jennifer Crewe)女士做客北京中心。作為常春藤盟校各出版社史上第一位女性社長,克魯女士將向公眾講解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的歷史及其使命,並介紹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六十餘年來與中國議題相關的出版刊物。她還將對其提出的建立哥倫比亞大學「狄柏瑞亞洲人文書籍基金」的想法進行說明介紹。

北京│用詭異的光,照亮所有的路——「魚叔」鞏高峰《父親的黑魚》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9日(周三)19:00-21:00

地點:

海澱區新街口外大街19號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三層報告廳

嘉賓:

鞏高峰(作家)、鄧安慶(作家)

《父親的黑魚》是新銳作家鞏高峰的短篇小說集。鞏高峰作品被選為2017年高考閱讀理解題,因「詭異的光」和「一條草魚」等熱搜詞廣為人知,網友暱稱「魚叔」。11月29日,魚叔攜《父親的黑魚》來到北京師範大學,與青年作家鄧安慶一起聊創作、聊人生,用黑色幽默化解人生苦惱,碰觸有血有肉的靈魂。

上海│建築的文學語境

時間:

11月24日(周五)18:30-20:00

地點:

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B樓鍾庭報告廳

主講人:

金宇澄(作家)

《建築遺產》邀請您聽作家金宇澄聊聊「老爺叔」的上海記憶,體會文學作品中的建築遺產與上海市井生活的獨特況味。在城市更新的腳步中,無論保護建築遺產的理想主義是否終將走向步步為營的經驗主義抑或反之,逐漸消解的歷史環境中人的命運走向何方,都將是這一代思考者與建設者持續探索的問題。

上海│上海話的前世今生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1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

錢乃榮(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語言是一座城市的個性體現,與城市的發展相生相伴。上海話的變遷中承載著城市的時代回音、文化血脈,以及不可割捨的歷史記憶。本期的建投讀書會,錢乃榮教授將帶你縱觀上海市行政圖上的上海方言分布,追尋上海方言的誕生、發展和現今概況。

上海│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隻綠猴子——《催眠》心理懸疑主題讀書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5:3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

嘉賓:

鄒東來(譯者)、張亞(心理諮詢師)、袁筱一(翻譯家)

上海譯文出版社近日引進出版了松岡圭祐的《催眠》,此書精裝本最早在1997年晚秋在日本發行,被書評家北上次郎的《書的雜誌》評為日本十大偵探推理小說第四名,以其新穎的心理推理和懸念設置而廣受讚譽。11月25日下午,譯者鄒東來、心理諮詢師張亞和翻譯家袁筱一,與讀者相約上海圖書館創新空間·產業圖書館,帶領讀者走進松岡圭祐的心理懸疑小說世界。

上海│雙城記憶·再造城市的方法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季劍青(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研究員)、張屏瑾(同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瞿駿(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歷史系副教授)、張春田(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

在中國現代轉型過程中,城市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過去的城市將以何種方式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不僅是懷舊書寫的主題,也牽涉市民生活的倫理。本次活動,從《重寫舊京》出發,開啟重訪舊日北京和摩登上海的記憶之旅。

上海│法國現代詩的「元音」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楊浦區平涼路1490弄1號楊浦區圖書館一樓YUE空間

主講人:

陳杰(復旦大學法文系講師)

陳杰,巴黎索邦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法文系青年教師。平素愛揣摩法文文學文本向中文轉移的可能性,翻譯了奈瓦爾、蘭波、貝克特的一些詩歌,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本次講座,陳老師將通過對於詩人蘭波著名的十四行詩《元音》的講解,淺析法國詩歌的現代轉型。

上海│黃燦然詩歌朗讀交流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浦東新區世博大道1929號民生現代美術館二樓多媒體室

主講人:

黃燦然(詩人、翻譯家)

「詩歌來到美術館」系列活動,本期邀請黃燦然來為大家朗誦詩歌並做交流。黃燦然,曾是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現居深圳洞背村,著有詩選集《遊泳池畔的冥想》、《我的靈魂》、《奇蹟集》等;評論集《必要的角度》、《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譯有《見證與愉悅:當代外國作家文選》、《卡瓦菲斯詩集》、《聶魯達詩選》、《裡爾克詩選》、《巴列霍詩選》,蘇珊·桑塔格《論攝影》、《關於他人的痛苦》、《同時》,庫切《內心活動:文學評論集》、布魯姆《如何讀,為什麼讀》、米沃什《詩的見證》、布羅茨基隨筆集《小於一》、《曼德而施塔姆詩選》等。

上海│《伊斯坦堡的一年》新書籤售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6:3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三樓

嘉賓:

夏奈(作家)、安銅(土耳其駐上海領事館總領事)

《伊斯坦堡的一年》是作家夏奈旅居伊斯坦堡四年、常駐一年後完成的作品。11月25日下午,我們誠邀讀者來上海書城參與《伊斯坦堡的一年》上海站籤售會,屆時土耳其駐上海領事館總領事安銅先生將與夏奈一起為您揭開伊斯坦堡的神秘面紗。

上海│如何寫好當代詩——城市語境和當下的經驗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8:00-19:30

地點:

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旭日樓校友之家二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

古岡(圖書編輯)

古岡,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六點分社文學編輯、北京文藝網國際詩歌獎評委,著有詩集《古岡短詩選》(香港銀河出版社)、《塵世的重負——1978-2011詩選》(美國Red Hen出版社)。在中國內地、港臺地區以及海外詩刊發表詩作,曾獲美國DJS藝術基金會詩集獎(2012)、首屆上海國際詩歌節創作大賽獎(2016)、北京文藝網國際華文詩歌獎(2016)。本次講座,他將從城市語境與當下經驗出發,談一談如何寫好當代詩。

上海│石黑一雄代表作品主題讀書會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3:30-15:30

地點:

黃浦區陝西南路235號明復圖書館會心樓文學沙龍

主講人:

羅崗(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時間2017年10月5日,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將其創作母題歸納為「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並稱:「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上海明復圖書館攜手上海譯文出版社將於11月26日下午舉辦石黑一雄的作品主題讀書會,活動有幸邀請到了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羅崗,深度解讀石黑一雄的作品,帶你走進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文學世界。

上海│《你無法抵達的時間》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閔行區申長路688號虹橋天地購物中心2F言幾又書店

嘉賓:

夏笳(科幻作家)、吳霜(科幻作家、編劇)、念語(科幻作者)

本次活動邀請到了三位女性科幻作家,她們會一起談談科幻作品中的女性視角、女性角色,以及作為女性作者的優勢、在創作中遇到的問題等。她們也會根據各自的經驗,比較理科寫作與文科寫作範式差異、編劇與小說創作的差異,探討生活環境、不同藝術創作對作品的影響等。

上海│《論語》應該怎樣讀?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楊浦區平涼路1490弄1號楊浦區圖書館4樓

主講人:

楊逢彬(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楊逢彬教授是國學大師楊樹達的嫡孫,文史名家楊伯峻的堂侄。他認為目前許多人使用的主要從語言外部找證據的方法、用孔子的思想和用所謂「情理」倒推《論語》中疑難字詞句意義的方法,都是錯誤的。本次講座,楊教授將為大家分享《論語》的正確讀法。

上海│女性真正想要什麼?

時間:

11月28日(周二)18:30-20:30

地點:

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第三教學樓H3209

主講人:

張巖冰(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女性不是失去自我的依附者,不是高牆之內的囚徒,不是被控制和支配的傀儡。怎樣理解女性個體的訴求?本次講座,我們有幸邀請到張巖冰老師,圍繞該故事談談女性的獨立、美麗、選擇等的問題。

上海│即興創作——另一種生活方式

時間:

11月29日(周三)19:00-20:00

地點:

閔行區申長路688號虹橋天地購物中心2F言幾又書店

主講人:

格熱戈日·卡爾納斯(音樂人)

Grzegorz Karnas作為與波蘭乃至歐洲範圍內的爵士樂界傳奇人物長期同臺合作的音樂人,此次來到中國,與中國熱愛爵士樂的朋友分享自己的音樂生活,旨在告訴我們,即興創作也可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一場Workshop,他們帶來的是一場分享,一場探討,一場精神盛會。

廣州│粵·匠心——木版年畫中的傳統生活

時間:

11月24日(周五)19:30-21:3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232號萬菱匯2樓西西弗書店

主講人:

程宜(佛山市博物館陳列宣教部主任、副研究館員)

佛山木版年畫是嶺南地區著名的民間年畫,也是我國民間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在廣東佛山鎮生產而得名。它源於宋元,興於明,盛於清至民國早期。木版年畫作為中國農耕時代的文化產物,雖然從我們的生活中淡出,但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有責任記錄、保護、研究好它。解讀是第一步,解讀其圖式的內涵及其象徵意義,懂它才會珍愛並發掘它豐富的民俗、美學、藝術等文化價值,從根本上延續佛山木版年畫的生命。本周末,我們和佛山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程宜,一同暢聊嶺南民俗木版年畫中的傳統生活。

廣州│古老的敵意——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7@廣州朗誦會

時間:

11月28日(周二)19:30-21:30

地點:

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MU35號方所

嘉賓:

史蒂文·施洛德(詩人)、約翰·伯恩塞(詩人)、安雅·烏德勒(詩人)、周耀輝(詩人、音樂人)、方太初(詩人)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為華語地區帶來了世界各地的詩歌風格、潮流和省察,促使當代詩人反思當下詩歌閱讀和創作的境況。11月28日晚,方所廣州店,美國詩人史蒂文·施洛德、英國詩人約翰·伯恩塞、德國詩人安雅·烏德勒、著名詞人周耀輝及「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7」助理執行總監、作家方太初將一起為大家帶來詩歌朗誦,用詩意點亮廣州。

成都│2017首屆中歐國際文學節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00-18:00、11月27日(周一)19:30-21:00

地點:

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嘉賓:

盧一萍(小說家)、王國平(傳記作家、詩人)、Isabelle Wery(作家)、Jasna Horvat(作家、文化理論家)、Paolo Colagrande(作家、編輯)

中歐國際文學節旨在邀請中國觀眾了解歐盟的歷史、政治、價值觀和文化多樣性,更加直觀地體驗歐洲。本屆中歐國際文學節為首屆,匯集了眾多中國和歐洲作家,涵蓋小說家、詩人,在這一跨文化盛世中,他們將共聚一堂,展開對談。通過一系列活動和討論,使他們能夠彼此交流思想,與讀者、聽眾近距離接觸,感受中歐文化的多樣性。11月26日、27日,中歐國際文學節將在方所成都店舉辦三場活動,誠邀您加入這場慶典,感受多樣歐洲。

深圳│學會愛再死去——駱家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5:00-17:30

地點:

福田區八卦三路423棟6樓東飛地書局

嘉賓:

駱家(詩人、譯者)、張爾(詩人、策劃人)、孫文波(詩人)

詩人孫文波這樣評價:「駱家的詩讓我讀了覺得實在,小的實在。我認同這種實在。有了實在,我覺得其他方面可以不談了。一句話:駱家的這本詩集。每一首詩都立基牢固。都有可讀性。」11月25日,三位詩人將現場為讀者解讀駱家這本具有「可讀性」的新詩集《學會愛再死去》。

深圳│蜜蜂的哲學課——法國圖書《蜜蜂與哲人》作者、譯者、讀者交流會

時間:

11月27日(周一)20:00-22:30

地點:

福田區八卦三路423棟6樓東飛地書局

嘉賓:

皮埃爾-亨利·達瓦佑(巴黎索邦大學哲學教授)、弗朗索瓦·達瓦佑(職業養蜂人)、蒙田(巴黎高等翻譯學校教師)、董強(法蘭西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外籍終身院士)、張德明(浙江大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

蜜蜂是智慧的象徵、道德的楷模、政治藝術的先師,創造了經濟的最佳模式,甚至對網際網路的產生都具有啟迪作用。蜜蜂就像哲人,還是蜜蜂就是哲人?11月27日,且聽「蜜蜂兄弟」詳細解答。

杭州│傑西卡·羅森東西方藝術講座

時間:

11月24日(周五)18:30-21:00、11月27日(周一)18:30-21:00、11月28日(周二)18:30-21:00、11月29日(周三)18:30-21:00

地點:

上城區南山路218號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報告廳

主講人:

傑西卡·羅森(牛津大學教授)

傑西卡·羅森教授(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英國著名藝術史家、考古學家、漢學家,牛津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學院視覺中國研究院院士,歷任大英博物館東方部主任、牛津大學墨頓學院院長、牛津大學副校長,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獲得者,是目前中國藝術與考古領域最為活躍的西方學者之一。本次系列講座,傑西卡·羅森教授將分四次進行,主題分別為中國與西方的雕塑藝術、東西方的裝飾體系、蒙古徵服中東及歐洲之後中國藝術與設計對當地的影響、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的重新設計。

西安│張五毛新書籤售暨讀者見面會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雁塔區南二環西段64號凱德廣場4樓言幾又書店

嘉賓:

張五毛(作者)、賈葭(媒體人)

11月25日下午2點,青年作家、著名自媒體人張五毛將在言幾又書店(西安凱德店)舉行新書《春困》發布暨讀者見面會。屆時,特邀嘉賓、著名媒體人賈葭也會蒞臨現場,向大家解讀時代痛點,剖析中國式婚姻的「革命之路」。

南京│我們在南京,李志說他不說話——《我們唱》新書沙龍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李志(音樂人)、黃佳詩(作家)、葉三(作者)

這次《我們唱》來到了南京,並請來了資深媒體人、作家黃佳詩和歌手李志。我們打算一起聊聊我們的民謠記憶、Live House經歷和書寫這些記憶的故事。作為圖騰嘉賓的李志聲稱他會全程微笑,不說一字。我們看看他是否忍得住。

南京│集中所有火力打的一炮——阿乙唯一長篇《早上九點叫醒我》發布會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30-16: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阿乙(作家)、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但漢松(南京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對於阿乙來說,他的理想是文學。這次,他將目光投向長篇,帶著一絲孤注一擲。因為他知道,自己對待文字就如工匠,每一個字、每一行字都要考慮十遍以上。五年的時間,這樣無節制的、自我損耗的寫作讓他焦慮,害他患病,但也終於讓他離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第一部長篇《早上九點叫醒我》得以與大家見面。11月26日,阿乙將攜新書來到先鋒書店,和何平、但漢松兩位老師一起給大家講述長久以來的寫作感受,以及作品創作背後的故事。

南京│香港國際詩歌之夜2017·南京站

時間:

11月28日(周二)19:00-20:30、11月29日(周三)14:30-16:3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阿多尼斯(詩人)、嘉貝巴·巴德倫(詩人)、陳東東(詩人)、文貞姬(詩人)等

本次」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南京站將在南京先鋒書店舉行,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南非詩人嘉貝巴·巴德倫、中國詩人陳東東以及韓國詩人文貞姬將來到先鋒書店,為大家帶來精彩的講座以及籤售活動。

鄭州│石榴,胡旋女,武則天——燦爛輝煌的中亞絲路藝術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中原區建設路秦嶺路大摩西元廣場三樓紙的時代書店

主講人:

毛銘(敦煌研究院研究員)

中亞是絲綢之路的中心地帶,是東西文明交匯的走廊。中亞與中國的科技、文化交流遠比我們想像的豐富。石榴、胡蘿蔔、小麥等都是通過中亞傳入中國的。而撒馬爾罕的壁畫中,武則天則是其中的主角。石榴、胡旋女、武則天,看似三個毫無關聯的事物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11月26日,毛銘研究員將為我們詳細解答。

長沙│與肖天佑老師共讀卡爾維諾

時間:

11月25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芙蓉區芙蓉中路二段76號湖南圖書城三樓BOOLINK

主講人:

肖天佑(義大利語言文學教授)

卡爾維諾是義大利當代最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於198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提名,卻因於當年猝然去世而與該獎失之交臂,但其人其作早已在義大利文學界乃至世界文學界產生巨大影響。本次活動,義大利語言文學教授肖天佑將介紹卡爾維諾的生平與創作之路;解構卡爾維諾作品《美國講稿》(又譯《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

長沙│冒犯經典:你是否到了喜歡經典的年紀?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5:00-16:30

地點:

天心區湘江中路36號海信廣場6層弘道書店

主講人:

魏小河(書評人)

《冒犯經典》收錄了作者40篇新的讀書隨筆,包括「邂逅散文」、「陷入小說」、「追問世界」、「冒犯經典」四章,並首次把關注點轉向經典:輕觸託爾斯泰偉大的靈魂,穿越語言迷霧重讀《洛麗塔》,在無數個共用名字的主角中發現《百年孤獨》,沿著小徑分岔的花園系統閱讀博爾赫斯……有時候,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挑選這個動作上,不如去讀一讀那些早已被認定為經典的作品。不過,如果太過敬畏,反而不容易觸及經典的本質,所以,這次魏小河懷揣這「冒犯之心」,期待和讀者一起揭開經典的面紗。

瀋陽│在東北,這就不叫事兒:關於解憂,你想問的都在這裡——《解憂雜貨店》全國書迷分享會

時間:

11月26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和平區青年大街288號華潤萬象城負1樓西西弗書店

嘉賓:

董韻詩(電影製作人)、尹紅波(電影製作人)

由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暢銷小說改編、韓傑導演、韓寒擔任藝術指導的中國版同名電影《解憂雜貨店》將於2017年12月29日全國上映,本次活動中,電影監製董韻詩、尹紅波將和觀眾分享電影與小說的差別,以及改變背後的故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話的前世今生
    了解、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文物古建築保護以及傳統建築及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講座將向大家系統介紹這些非物質文化內容。北京│什麼BIAN形鳥?本次講座擬從歷史、文化與藝術三個維度對書法的價值、內涵以及表現形式進行討論,勾勒出書法發展的歷史文脈與美學精神,進而對書法的欣賞與創作作出解釋。
  • 一周文化講座|上海:前世、今生與未來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本講座是《五月的鮮花:慶祝上海解放七十周年版畫展》系列活動之一。徐龍寶在講座中將回顧版畫的歷史進程,介紹版畫在各個歷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解析上海解放70年現實主義版畫創作等。
  • 上海浦江鎮恆南書院舉辦《故宮的前世今生》講座
    中國臺灣網1月19日上海消息 1月17日,上海浦江鎮恆南書院舉辦《故宮的前世今生》專題講座,特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考古博士、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臺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朱惠良女士主講。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愛好者以及浦江鎮文化工作者近300餘人聆聽了本次講座。
  • 一周文化講座︱張翠容:一個獨立記者的前世今生
    藉此機會,北京大學法國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與法國使館文化處將聯合舉辦大型講座,邀請三位法國主講人及校內外專家學者出席,探討「中性」、「寫作」、「神話與形象」等有關巴特研究的核心問題。以推進中國學界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對結構主義批評與方法的新思考,深化相關領域的研究。
  • 講座回顧 | 原來巖彩繪畫的前世今生是這樣的
    日下午宜興市美術館特別邀請到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巖彩繪畫工作室副主任苗彤老師進行公益講座講述巖彩繪畫的前世今生 講座以「巖體繪畫的前世今生」為主題,圍繞相關知識進行了別開生面的闡述坐在電腦前回憶起苗彤教授題為「巖畫的前世今生」的講座時想起這麼句話。 說起「巖畫」似乎異常遙遠,仿佛一下把人拉回史前世界,洞穴裡富有生命張力的生動線條,粗糲石壁上鮮豔奔放的色彩,石刻來描繪、記錄的生活事先民們給我們的珍貴的文化遺產。繪畫是隱藏在我們基因裡的天性,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總喜歡在牆壁上塗鴉,在沙灘上堆砌大大小小的圖案,這讓我無比快樂。
  • 孫遜:上海文化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上海文化的前世今生 思想者小傳   孫遜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地域文化通覽·上海卷》主編。
  • 《桂林山水畫的前世今生》講座會在廣西桂林舉行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14日電(楊宗盛)11月12日,《桂林山水畫的前世今生》在桂林東西巷講古堂開講。桂林企業界書畫家協會主席汪瘦竹主講《桂林山水畫的前世》,桂林著名畫家徐家珏、葉向慈主講《桂林山水畫的今生》。
  • 袁勇麟教授暢談協和的前世今生
    《協和的前世今生》專題教育講座 楊競雯/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 國際商學系同學認真聽講座  謝寧靜/攝
  • 十餘位知名學者論道中國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報訊 8月18日,由我省著名作家李寬定和北京大學教授王守常共同創辦的中國文化書院貴陽國學大講堂舉行第100期學術講座。來自清華、北大、人大等著名高校的10多位省內外知名學者、教授,圍繞「中國文化的前世今生」這一主題展開了學術交流。
  • 上海火車頭體育場的前世今生
    上海火車頭體育場的前世今生 2020-06-16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前世今生牡丹亭》在滬開講 為崑曲做知識普及
    4月20日,由東方早報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東方文化講堂《前世今生牡丹亭》開講,臺灣戲曲導演李小平、「崑曲王子」張軍和梅派青衣史依弘擔任主講人。據東方藝術中心主管宣傳的負責人介紹,該講座主要是為了6月份上演的崑劇《2012牡丹亭》做知識普及。
  • 講座預覽||快來!講座不誤複習工
    講座預覽||快來!國科大官微定期推送的「講座預覽」欄目,將與UCASer共同分享一周講座的亮點。為了讓全校師生獲得更加全面的講座信息,歡迎各講座舉辦單位每周五前投送最新講座信息到本欄目郵箱:jiangzuo@ucas.ac.cn
  • 486非遺集聚區開非遺講座揭秘揚州通草花的前世今生
    昨天上午,兩位國內知名的紙藝術家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開了一個講座,講的就是揚州非遺通草花的前世今生。據了解,這是「486非遺講壇」非遺講座的其中一場,今後每月都將邀請非遺大師或非遺傳承人分享非遺故事。而昨天分享通草花故事的兩位大師,其實是一對夫婦,師承於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揚州通草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錢宏仁。
  • 上海博物館年度大展:呈現江南文化「前世今生」
    新華社上海5月26日電(記者孫麗萍)江南園林、白牆黛瓦,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移步換景、曲徑通幽……歷時兩年籌備的上海博物館年度大展「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26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該展匯聚全國15家文博機構的197件(組)精美文物,以特別的江南韻味娓娓講述江南文化的「前世今生」。
  • 上海遊記|大世界的前世今生
    一百年前它橫空出世,成就了一段傳奇,百年之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前世記憶,一瞥它的此世今生。它就是上海「大世界」記憶如果能擁有見證的物質載體往往讓人感覺更加生動,也能更好地區別於謠言妄想,更好地止於肆意篡改。
  • 活動 | 線下 | 香料的前世今生+熱紅酒製作,植物染講座+非遺扎染手作坊......一起動手自給自足的綠色生活!
    地點TESFEC 大本營  Château ETIC Nanterre: 75 allée des parfumeurs, 92000, Nanterre(RER A:Nanterre ville ,城堡距離車站走路3min)# 公益文化講座
  • 感受高雅文化,張軍帶您領略崑曲的前世今生
    感受高雅文化,張軍帶您領略崑曲的前世今生 2020-10-28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出齊,繪就上海16個區的前世今生
    打開以文字繪就的「海派文化地圖」,能讀到上海16個區怎樣的前世今生?歷經四年編撰,「海派文化地圖」叢書16冊新近集結出齊。叢書按照上海的行政區劃,逐一解析和描繪海派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傳承與多元特質,對於釐清海派文化的發展脈絡,豐富海派文化的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 揭開熊貓金幣的前世今生
    記者林司楠國內首家銀行線下「郵幣館」杭州工行羊壩頭支行旗艦店將在11月5日舉辦熊貓金幣專家講座,特邀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金幣市場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銀行收藏協會副主席、上海金幣投資有限公司李波董事長為廣大收藏愛好者介紹我國熊貓金幣的前世今生。
  • 鋼琴的前世今生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賈抒冰博士公益講座
    2018年4月28日,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賈抒冰博士公益講座——《鋼琴的前世今生》在華樂琴行·柏樂鋼琴城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