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2020-12-10 行影中國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並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掛菖蒲、賽龍舟等。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氣候民俗活動差異,飲食各有不同。除了傳統的吃粽子,賽龍舟。盤點一下端午節的其他一些民俗活動飲食文化。

1,吃艾草煮雞蛋

一般來說,印象中是南方吃粽子,以江浙福建一帶,湖北湖南等區域為主。北方山東,河北,河南等省份大多是在端午節用艾草艾葉煮雞蛋用來食用。吃的小時候每到這天就可以放開量的吃,吃的越多越好!同粽子一樣,可以說雞蛋也是端午節的重要食品,南方現在蛋黃粽也是一個重要的品類。民間相傳吃蛋生心。因為蛋形如心,民間普遍認為吃了雞蛋就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端午節吃蛋一方面是為了圖吉利,祈禱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則是用來改善生活(過去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比較匱乏)。用艾葉煮雞蛋,不只會有艾葉的特殊香味,老百姓觀念上認為還能祛除晦氣和疾病。

2,沐蘭湯

即端午日洗的草藥水,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皮膚病、去邪氣。這習俗在西漢末的《大戴禮記》中有記載,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3,佩豆娘

為舊時端午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地區。豆娘,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云:「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

4,掛艾葉菖蒲

在端午節以艾葉懸於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戴之,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榻, 有驅魔法鬼之神效。

5,五色絲線

是端午節吉祥飾物。端午習俗甚多,由陰陽五行術數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闢邪習俗。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闢陰邪是端午習俗之一。拴五色絲線之俗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

6,採藥制涼茶

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間習俗認為,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採藥與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

7,畫額

7,畫額

傳統節日習俗,在端午節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

8,躲端午

地方民俗,是舊時流傳於我國北方的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此習俗於宋代或更早似已形成。

9,佩香囊

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用。

10,避五毒

在古代,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在古代,端午節又稱為「惡日、毒日」,從而有端午避五毒的說法。因為端午節,農曆5月,天氣非常炎熱潮溼,所以蛇蟲會相對比較多。

11,飲蒲酒

也叫菖蒲酒、菖華酒、蒲觴等,製作方法與艾酒相同,古代民間常在端午製作、飲用。《荊楚歲時記》載:「端午,以菖蒲生山潤中一寸九節者,或鏤或屑,泛酒以避瘟氣。

12,飲雄黃酒

大家有印象的應該是《白蛇傳》中,一杯雄黃酒,能讓有千年修煉功力的白娘子現出原形,可見其威力之大。

古人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蟲、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端午節這天,古人把雄黃粉灑在蚊蟲滋生的地方,還飲用雄黃酒來期望能夠闢邪,讓自己不生病。

以上就是源於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及飲食文化,你那裡都有哪些呢?歡迎關注補錄!

相關焦點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  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這幾年關於端午節的祝福應該說「端午快樂」還是「端午安康」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在古代端午節人們相互祝福一般都說「端午安康」,主要是和端午節的各種習俗還有祈福的寓意有關。端午節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之外還有很多,大部分都與驅邪祈福有關。
  •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這些端午習俗你知道嗎?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端午節福利」除了吃吃吃粽子,肇慶人的端午習俗還有這些……
    昨天,小編為大家介紹肇慶各地粽子都有什麼區別吧【相關連結】想要與「粽」不同?多彩肇慶邀你嘗鮮除了吃粽子,肇慶作為一座千年古城,又有什麼特別的端午習俗呢?文末有福利50份肇慶裹蒸等你領取哦端州區:掛艾草菖蒲農曆四月的最後一天,大清早,家住端州城區的居民就將一束艾草、菖蒲懸掛在自家門前,有的還在家門口張貼「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的對聯。除了包粽子,這也是端州人過端午的一種習俗。
  • 靈方科普|除了包粽子、賽龍舟,你們還知道哪些端午習俗?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形成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後附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粽子又被稱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
  • 探究南方吃粽子和賽龍舟的部分內涵,為什麼端午節有這些習俗?
    在當今社會下的變化作為中華文化中積澱幾千年文化的文化習俗,粽子和賽龍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積澱,已經融入了華夏民族的血液中,每逢端午節無不是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掛艾葉、和雄黃酒的習俗。吃粽子也不單單是對屈原的祭奠,也算是端午節中一個和家人一起吃煮好的香噴噴的粽子的好時候,現在很多節日都離不開家庭和睦這些的。現如今粽子也成為許多商家眼中的商機,各種各樣的粽子在端午節前後都冒了出來。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南山關山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端午節在歷史上曾經有很多別名,如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浴蘭節、天中節、地臘節等等。端午節可能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一個。我讀小學時,老師就跟我們講過端午節的來由,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因為楚國的大忠臣屈原,在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而死。從那時候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屈原就充滿了無比的崇敬。小時候我也喜歡端午節,因為有粽子吃,還有龍舟賽可以看。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什麼習俗?
    民間認為雄黃酒可以驅妖闢邪,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飲品。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的時候就會將釀造好的雄黃酒放在室外曬太陽,一直曬到初五,等到中午的時候吃粽子、飲雄黃酒。2.掛艾草、蒲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插於門楣,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
  • 看新聞學單詞|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我們還可以……
    今天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羚羊君(aa-acad)先在這裡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拿到心儀的offer。前言羚羊君(aa-acad)有一年的端午節就是在英國度過的,當時我就在想:如何像身邊的英國朋友們介紹端午節呢?當時初到英國,詞彙量不夠的我只好自己爆粽子送給英國朋友,告訴他們,今天是個中國節日,吃這個!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假期了那麼廣西人在端午節都會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以往提起端午我們的記憶就是吃涼粽、賽龍舟其實廣西端午特色民俗和活動還有很多,快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沒錯 除了這些 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 尤其在咱們北京 端午節的過法有什麼不一樣呢? 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端午習俗知多少賽龍舟 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划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具有濃鬱的漢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除了比賽速度外,划龍舟還有其他一些活動。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這些習俗你知道麼?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會有很多風俗習慣。但是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對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去,卻知之甚少。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看看你知道多少呢?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紀念,但是為啥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和屈原又有什麼關係呢?它的由來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在農曆的五月初五,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後(安徽省壽縣)。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重午節午,屬十二地支,農曆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但因屈原的愛國精神和他華麗的辭藻,使紀念屈原的說法影響和轉播最廣,佔大多數,在民俗中,大家都把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和屈原聯繫起來。端午節的由來還有幾種說法,有的人說是紀念伍子胥,有的人說是紀念草娥,紀念女媧等等。而且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所以也使得端午的習俗不完全相同。
  • 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趕緊來了解
    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哪些?趕緊來了解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現在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初五的時候,咱們大家也都知道是啥日子了,那就是端午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端陽節,也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有一點就是在這個節日裡面一定要吃粽子,對於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們知道嗎?肯定知道的很少,今天我就給大家來普及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在端午節的時候咱們大家都會吃粽子紀念,但是你們知道為啥要吃粽子嗎?吃粽子和屈原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古代的端午節習俗——粽子和龍舟真的存在嗎?淺談古時候的端午節
    吃粽子和賽龍舟是我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粽子的飄香以及江河上龍舟的競速,無不描繪著端午佳節的喜慶。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吃粽子與賽龍舟的習俗是什麼時候開始的?而這些習俗在古時候是否已經存在?一、吃粽子習俗的由來粽子到底有多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