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餘夢凡 張萬德攝影報導)歲末已至,這幾天全國多地都受到了寒潮天氣的影響。從「冷」到「凍」,是最近人們切切實實的感受。為什麼寒潮天氣基本「放過」了新疆?實際體感比天氣預報冷?元旦假期的天氣有沒有變化?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採訪了多部門的氣象專家。
影響全國的寒潮:從新疆「輕輕路過」
12月28日至31日,全國多地迎來了2020年入冬以來最強的一次寒潮天氣:額爾古納市莫爾道嘎鎮氣溫下降至-41℃,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日最低溫降至-35.6℃,北京佛爺頂最低氣溫降至-26℃,打破了1978年建站以來12月最低氣溫紀錄。截至29日14時,冷空氣已跨過長江,湖北局地降溫幅度超過18℃。
對比看來,新疆並沒有出現大範圍降溫。除了阿勒泰地區的局部地區出現了寒潮天氣,北疆大部和東疆大部的降溫並沒有達到寒潮的標準,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和冷空氣的路徑有關。」12月30日,新疆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俊蘭說:「這次影響全國的冷空氣不是西方路徑,所以新疆只有局部地區出現了寒潮天氣。」
進入我國的冷空氣有四條路徑,其中對新疆天氣產生最大影響的是來自偏西路徑的冷空氣。如果從地圖上看,偏西路徑的冷空氣就是從「大公雞」的「尾部」進入國內,但這次影響全國大範圍的寒潮冷空氣是從「大公雞」的「背部」南下。
然而,由於冷空氣實力太強,難免會輕掃到與「背部」緊密相連的「尾部」,這也是為什麼新疆大部地區雖然被冷空氣「放過」,但處在新疆最北部的阿勒泰地區仍然受到了影響。
市民從霧凇林下走過。
烏魯木齊咋這麼冷:此「極寒」非彼「極寒」
這幾天,冷空氣在烏魯木齊市一度發力。午後的太陽仿佛是冰箱裡的燈,等車的功夫就能凍透人。很多小夥伴不禁發問:「天氣預報氣溫顯示也就-20℃左右,咋冷出了『極寒』的感覺?」
首先,給大家做個簡單的科普。人們常說的「極寒」是想表達體感寒冷極了,而在氣象專業制定的「寒冷程度等級表」中,「極寒」是指-40℃以下的氣溫。所以,眼下烏魯木齊市的氣溫遠遠達不到「極寒」的標準。
記者也請新疆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海燕查詢了烏魯木齊12月的天氣情況。「近50年來,除了1976年12月26日的-32.8℃,烏魯木齊市沒有日最低溫低於-30℃的日最低溫。近10年最冷的12月單日出現在2012年12月22日,當日最低溫為-29℃。」李海燕說:「就連2016年1月全國寒潮來襲,烏魯木齊市的最低溫也只是降至-20.4℃。人們記憶中的寒冷,更多是體感記憶。」
烏魯木齊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健告訴記者,天氣預報所報的氣溫,是室外環境下,距離地面1.5米四面通風的百葉箱裡的溫度。而人們的體感,與氣溫、風力、溼度多方面因素有關。
「從12月2日至今,烏魯木齊城區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4℃左右。這幾天的最高氣溫也很低,12月29日的最高溫-16.9℃,12月30日最低溫-14.5℃。相當於從白天冷到晚上,人們一整天的體感都會感覺到很冷。」王健說。
元旦天氣:寒冷依舊,節後更冷
張俊蘭說,元旦假期期間,受北方冷空氣南下的影響,北疆和東疆大部氣溫持續下降,伴有風雪,氣溫較歷年同期明顯偏低,公眾需要注意保暖。
烏魯木齊市城區:12月31日白天至2021年1月1日夜間,多雲有時有霧,最高氣溫-10℃,最低氣溫-19℃,風力不大;2日白天至3日白天,小雪,最高氣溫-12℃,最低氣溫-19℃,西北風3~4級。3日夜間至4日早晨城區最低氣溫將降至-24℃左右。
12月31日白天至2021年1月1日白天,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東部、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等地有微到小雪,山區局部有中雪,北疆和東疆風口有8級左右西北陣風,氣溫有些下降。
2021年1月1日夜間至3日白天,北疆大部、哈密市北部斷續有微到小雪,伊犁州東部和南部山區、塔城地區北部等地的部分區域有中雪,伊犁州東部南部山區局地大到暴雪;北疆和東疆風口有9級左右西北陣風,北疆和東疆氣溫累計下降5℃左右,昌吉回族自治州東部和哈密市北部下降5~8℃。
2021年1月3日白天至4日白天,南疆盆地大部氣溫下降5℃左右,喀什地區南部和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降溫8~10℃。
元旦假期過後(2021年1月4日和5日早晨),北疆大部最低氣溫將降至-23℃以下,其中,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烏魯木齊市、昌吉州東部、哈密市北部的平原區最低氣溫將降至-25℃以下(-25℃~-32℃),阿勒泰地區北部和東部山區、天山山區、哈密市北部山區的部分區域將降至-32℃~-42℃、局部區域達-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