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3日訊 11月12日下午,2019青島環保世紀行活動在西海岸新區金沙灘風帆廣場正式啟動。
本次活動由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員會牽頭,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黃島區人大常委會、市生態環境局、市海洋發展局、市廣播電視臺和青島日報等新聞媒體聯合組織。
「2019青島環保世紀行活動」以「美麗海岸 藍色海灣」為主題,開展一個月系列宣傳活動,為推進海岸帶保護,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打造「水清、灘淨、岸綠、灣美、島麗」的美麗海洋營造良好氛圍。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通過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推行「灣長制」,多措並舉,綜合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啟動儀式現場,通過新舊對比的方式,展示了西海岸新區在海灣整治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典型事例。之後,將在市直機關會議中心、五四廣場地鐵站等處舉辦 「美麗海岸 藍色海灣」成果巡迴展。
啟動儀式之後,還將組織媒體記者採訪和宣傳青島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所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就,追蹤報導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曝光典型案例。邀請人大代表、環保社會監督員和組委會成員單位參與。
宣傳月期間,還將組織部分機關幹部、環保志願者、社區居民和學生等開展多次「淨灘」活動,撿拾海灘上的雜物和垃圾等,用實際行動宣傳「美麗海岸 藍色海灣」為主題的2019青島環保世紀行活動。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員會主任委員、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大勇參加啟動儀式。
為全面對接海洋強國戰略和海洋強省建設,發揮青島海洋特色優勢,今年的青島環保世紀行活動將聚焦「美麗海岸、藍色海灣」主題,在接下來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世紀行組委會還將邀請人大代表、環保社會監督員、環保志願者、媒體記者等走進現場,深入了解全市海洋生態領域工作,加大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為保護海洋資源、改善海洋環境、防治汙染損害、維護生態平衡營造良好氛圍,推動我市「水清、灘淨、岸綠、灣美、島麗」的美麗海洋建設。
青島市擁有優美的濱海資源和豐富的海岸線資源,大陸海岸線長782.3公裡,約佔全省的1/4,這是寶貴的自然財富。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全面發起新舊動能轉換「海洋攻勢」,持續加大海岸線保護力度,著力修復受到破壞的海岸景觀和生態功能,堅決打贏打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硬仗,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生態保障。截至目前,全市清理恢復岸線173公裡,整治修復岸線110公裡,居全省前列;國家要求自然岸線保有率到2020年不低於35%,青島市已提前實現了不低於40%的目標,居全國前列。
堅持把海岸線保護作為城市「生命線」來對待,綜合利用立法、規劃、執法等手段,構建起嚴密規範的海岸線保護體系,《青島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已報省人大常委會審批,該《條例》對海岸線嚴格保護區域、限制開發區域、優化利用區域的範圍及保護利用作出明確規定,是對2014年頒布實施的《膠州灣保護條例》的拓展和深化,為保護海洋特別是膠州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撐。今年全市還開展了市級海岸帶專項規劃編制試點,研究制定《青島市海岸帶及海域空間專項規劃》《全市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等,科學設定發展底線,優化海岸帶地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圍繞海灣保護管理,在全國首推「灣長制」,目前全市49個海灣均已實行「灣長制」,建立起市、區(市)、鎮(街道)三級灣長體系,形成了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完整責任鏈條。
堅持把最美的海岸線還給自然,把最美的海景留給市民,持續推進「退池還海」「退養還灘」,整治修復受損海岸線,拓展公眾親海空間,提升海岸線的景觀生態效果。實施「藍色海灣」岸線整治工程。主要採取恢復海岸自然形態特徵、維護海岸生態功能、美化海岸自然景觀等方式,對受損海岸線進行整治修復。目前,我市已完成膠州灣紅石崖段岸線等整治修復項目14個,新整治修復海岸線約110公裡,佔全市海岸線的1/7;投入修復整治資金約100億元。實施「退養還海」養殖清理工程。其中,僅西海岸新區就拆除養殖池1萬餘畝,清理岸線130公裡。
堅持「嚴管」「嚴打」並舉,以最高標準、最嚴措施、最實作風開展海岸線綜合執法,嚴肅查處佔用和破壞海岸線的違法行為,建立完善邊防、海警、漁政、港航、海事等涉海部門間的情況通報、應急聯動機制,海洋發展、邊防、海警等部門加強溝通協作,有力整肅了沿海、海上治安環境和海洋開發利用活動。
下一步,青島市將繼續堅持保護與利用並舉的方針,加快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打造海洋生態保護和利用的青島樣板,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