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中國各大汽車集團掌舵者集體進入換代期,中國汽車產業一個舊時代即將落幕,一個新時代正在開啟。
繼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今年8月退休之後,廣汽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曾慶洪的職業生涯也進入倒計時。
日前,有消息稱,曾慶洪將於2021年正式卸任,接任者大概率是現任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按年齡來算,1961年7月出生的曾慶洪將正好是在法定退休年齡退休,所以此次人事變動屬於正常的「新老接班」。
梳理曾慶洪的職業生涯,與很多中國一代車企管理者類似,他最初也是從最基層的技術員做起,一步步上升到集團核心管理層,與企業相互成長與成就。
從1979年廣州汽車修理廠的一名普通工人,到執掌著市值超千億的車企巨頭,四十餘年的汽車生涯裡,曾慶洪經歷過做汽車的每一個階段,扮演了不同角色,「就是有了這種親身的嘗試,所以我對汽車行業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曾慶洪曾這樣評價自己的職業生涯,這種經歷也讓他給廣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上,曾慶洪是最厲害的操盤手之一。他退休後,留給繼任者的是一個23歲的廣汽——正值最花樣的年華,整體業務邁入全新階段,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效,發展穩健。對於一位高位接棒者來說,他提交了一份幾乎完美的答卷。
從國家發展的層面看,2016-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之年。
而曾慶洪整個任期,正好覆蓋了這一時間段。
在「十三五」開啟之年,廣汽就提出了總體發展的「1513」戰略。作為集團掌舵者,曾慶洪首要任務是執行「十三五」期間集團戰略,並為接下來的「十四五」做好準備。
這考驗的是管理者的戰略目光和操盤能力,尤其在中國車市連續三年下行的背景下,曾慶洪的壓力更甚。
據說曾慶洪辦公室一側牆上掛著諸多圖表,涵蓋集團下屬每個子公司「十三五」戰略目標以及項目節點。辦公桌對面的大幅電子屏幕上,可以隨時查閱各子公司當期業績情況、產銷數據,甚至媒體關注指數。
當外界一次次被「廣汽速度」所驚豔時,背後離不開一位從不鬆懈、把任務時刻擺在眼前的掌舵者。
「十三五」收官之年,廣汽在不久前的廣州車展上集中展示了「十三五」戰略成果,並首次對外公布「十四五」規劃以及2035年的遠景規劃。
根據官方發布的數據,「十三五」期間,廣汽交出了亮麗的成績表,整個集團汽車年產銷突破20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9.5%,優於行業約10個百分點;年營收總額突破3600億元,平均利稅總額預計超526億元,提前兩年達成目標;市場佔有率約8.8%,超出計劃目標1個百分點。
今年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廣汽整體表現依然有不少亮點。最新數據顯示,廣汽集團11月銷售汽車21.80萬輛,同比增長11.4%,環比增長3.7%。1-11月廣汽集團累計生產汽車181.4萬輛,同比增長0.1%,實現累計產量同比轉正;1-11月累計銷售汽車183.5萬輛,降幅繼續收窄至2.2%。
其中合資業務方面,「兩田」繼續維持強勢表現,成為企業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及增長源動力。11月份,廣汽本田銷量86314輛,同比增22%;廣汽豐田銷量77400輛,同比增13.8%。今年以來,廣汽本田累計銷量突破70萬輛;廣汽豐田累計銷量達69.3萬輛,同比增11%,成為為數不多實現兩位數增長的車企。
自主業務也進入全新階段,廣州車展期間廣汽發布了「雙子星」計劃。其中廣汽傳祺在「十三五」前三年整體經營質量超過了規劃目標的前提下,自去年以來又正式啟動了品牌重塑和提升工作,重新梳理品牌形象、價值,發布全新品牌口號:一祺智行 更美好;同一時間,埃安品牌正式宣告獨立運營,作為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廣汽埃安成為與廣汽傳祺並列的廣汽自主品牌,並啟用全新LOGO。
在綜合實力上,廣汽位列2020《財富》世界500強第206位,在中國車企中排名第5,較「十二五」末期提升156位;新增產能108萬輛,完成項目投資998億元、重點項目948項;今年前11個月,廣汽集團累計工業總產值實現同比增長8.2%,累計在地產值同比增長14.2%,為帶動當地經濟復甦做出突出貢獻。
在「十三五」規劃超額達成的基礎上,廣汽又發布更進一步的「十四五」規劃,也就是「1615」戰略,打造創新引領、持續為顧客移動生活創造價值的科技廣汽。
可以看到,廣汽「十四五」和「十三五」相比存在著很多變化點,增加了出行內容,並提升了在國際化和數位化領域的比重。在「1615」戰略之外,廣汽繼續實施去年發布的e-TIME行動計劃,突出智能科技品牌形象,未來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整個集團發展的核心。
曾慶洪接手時的廣汽,年產銷規模已經超過165萬,增長率在國內六大國有汽車集團中遙遙領先。
正是在高位上接棒,要謀求新突破,曾慶洪面臨的挑戰更大。他在上任之初曾說:「我希望廣汽在既有的成績基礎之上穩步邁進,不急不躁「,從結果來看,他很好地完成了這一棒的任務。
一直以來,廣汽都以經營穩健、護城河深為特色,在曾慶洪的管理下,這種優勢進一步被放大。廣汽在規模製造、質量管理、供應鏈和渠道優勢明顯,疫情更是一次大考。
從年初快速啟動集團應急響應機制,到疫情期間對武漢的支援工作,再到疫情後的恢復重啟,廣汽每一個節點的反應速度之快、動員力度之強,都給行業樹立了典範。這也離不開曾慶洪敏感的經營風險意識,他始終將穩健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義。
在曾慶洪的執掌下,這幾年廣汽發展呈現圍繞「十三五」規劃多線並進的特點,在技術研發、「新四化」及國際化上均取得明顯突破。
技術研發方面,實力更為雄厚,成為未來支撐廣汽集團事業的核心。據了解,廣汽研究院僅針對自主業務就累計研發投入就超過了300億元,研發人員超過4300名,目前已具備同步研發10款車型以上的能力;「十三五」期間完成了10多款的常規車型以及5款新能源車型的開發;研發投入比例方面,廣汽集團在3%-5%之間波動,在國內車企中名列前茅。
國際化方面,廣汽成立了海外事業平臺,並成立國際業務本部;電動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專用平臺的車型;網聯化方面,自主開發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並牽頭成立了廣東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進一步支撐集團新能源的良性發展。
自主新能源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僅斥資30億元打造了純電專屬平臺GEP,而且投資47億元在2018年底建成了全球領先的智能生態純電專屬工廠,2020年銷量規模已躍居行業前三。
為了確保新能源車事業的順利發展,廣汽集團還攜合作夥伴大手筆投資450億元建成了被譽為「世界級汽車矽谷」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
此外,廣汽還在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實行職業經理人試點改革以及大部制改革,並推進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品牌建設和文化建設雙雙取得新進展,分別發布了品牌全新戰略規劃和企業文化戰略理念,實現從產品到品牌的轉變。
今年9月,廣汽將旗下自主品牌業務進行梳理和整合,成立全新架構的「整車事業本部」,以張躍賽為主的整車事業部領導班子也已經就位。
提起這家華南汽車集團最大的特色,除了穩健,「務實」也是高頻答案。
大型汽車國企裡,廣汽有「最不像國企的國有汽車企業」的外界評價。一方面原因,大概和嶺南務實開放的文化有關。還有很重要原因,是和管理者風格息息相關。無論是廣汽集團上一任董事長張房有,還是曾慶洪,都是廣東土著,其個人特性深深烙在這家企業基因裡。
從18歲進入進入廣汽修理廠算起,可以說曾慶洪的前半輩子都奉獻給了廣汽。在廣汽,他經歷過與法國標緻以失敗告終的合資,也見證了從年產不足1萬輛到年產兩百萬輛的爆發增長,其個人40餘年的職業經歷,不僅折射出了廣汽集團的發展史,更是一部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史。
曾慶洪的職業生涯中也創造了不少高光時刻,比如90年代期間他是參與本田合資的鑑定支持者;任廣汽總經理期間,成功啟動與廣汽三菱的整車合資項目,並推動廣汽菲-克擴大合資合作項目,令Jeep品牌由此正式進入「二次國產」軌道。
尤其在廣汽本田的這段歷史,是其個人職業生涯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廣汽本田的成功,不但一掃當時「廣州還能造汽車嗎」的質疑,還為廣汽集團的發展壯大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曾慶洪在廣汽本田八年中方總經理期間琢磨出的一條以市場為導向,小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的路子,在今天的廣汽集團身上,依然能夠看到很重的痕跡。
在過往很多報導中,曾慶洪的性格被形容為快人快語、作風果敢強硬,成功的管理者大多有這樣的特徵,比如任正非、魏建軍。
這種性格的反面正是務實,曾慶洪曾在採訪中表示「廣汽的發展只求強,不求大」,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
他又表示:「我就希望做一點實事」,從這些樸實的話語中,可以看到一位行業老兵的堅持。
車市觀點:
雖然現在說告別還為時過早,但基本可以提前斷定,曾慶洪的職業生涯將以一個不錯的結局收尾。
雖然其作為集團董事長的任期並不算長,但曾慶洪在種種挑戰面前,還是站好了這班崗。從個人來說,他的職業生涯幾乎可以說沒有遺憾了,從企業來說,廣汽集團也將曾慶洪打好的基礎上,繼續穩穩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