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山茶屬管蕊茶組新種雲南管蕊茶

2022-01-03 中科院之聲

山茶屬(Camellia)是林奈(Linnaeus)於1753年在《植物種志》(Species Plantarum)中建立的屬,主要分布於東亞及東南亞地區,中國地處該屬的分布中心。目前,最新的山茶屬分類系統在山茶屬下劃分了14-20個組,含120-280餘種。以往研究揭示,中國擁有該屬80-90%的物種,但在組級層面上,有3個組在中國沒有分布,分別是越南茶組(Sect. Piquetia)、柱蕊茶組(Sect. Cylindrica)和管蕊茶組(Sect. Calpandria)。前兩個組僅分布在越南,管蕊茶組分布在馬來群島和泰國北部。

管蕊茶組是山茶屬中形態最為奇特、被認為是演化水平最高的一個組,以其雄蕊的外輪花絲高度合生成一肉質的花絲管為主要特徵。該屬的前身是Blume在1825年建立的管蕊茶屬(Calpandria),Seemann於1859年將其歸入山茶屬。此前該組只有兩個成員——管蕊茶C. lanceolata和泰國管蕊茶C. connata,前者的模式產地為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此後,在蘇門答臘、加裡曼丹、蘇拉維西和菲律賓群島等地陸續發現。後者僅分布在泰國北部的清邁。

在最近的山茶屬植物野外調查中,研究人員在雲南南部文山州麻慄坡縣的中越邊境地區發現了一種開著黃色小花、枝葉密被開張長毛的山茶屬植物。進一步的觀察和比較研究發現,其雄蕊的花絲完全合生成一肥厚的花絲管,確定其為管蕊茶組的成員。經過與現有的兩種管蕊茶組植物仔細地比對和研究,該植物被確定為新種雲南管蕊茶(Camellia luteocalpandria S.X.Yang & E.D. Liu)(圖1、2),其與已有的2個物種的主要區別在於其花冠黃色、雄蕊僅1輪且花絲管內無離生或不同程度離生的雄蕊,這是該組植物在我國的首次發現。

相關研究成果以Camellia luteocalpandria (Theaceae), a new species and the first discovery of sect. Calpandria in China為題,發表在Phytotaxa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餘香琴和劉恩德為論文第一作者,博士楊世雄為論文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開放課題及中科院「西部之光」等的支持。

圖1.雲南管蕊茶Camellia luteocalpandria S.X.Yang & E.D. Liu的形態特徵

圖2.雲南管蕊茶Camellia luteocalpandria S.X.Yang & E.D. Liu的形態特徵(A-F)及與同組另外2種的形態比較(G-I)。G:雲南管蕊茶花絲管內部,H:泰國管蕊茶C. connata花絲管內部,I:管蕊茶C. lanceolata花絲管內部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信息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置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菜單 → 選擇「設為星標」



相關焦點

  • 山茶屬管蕊茶組成員在中國的首次發現
    目前最新的山茶屬分類系統在山茶屬下劃分了14-20個組,含120-280餘種。以往的研究揭示,中國擁有該屬80-90%的物種,但在組級層面上,有3個組在中國完全沒有分布,分別是:越南茶組(Sect. Piquetia)、柱蕊茶組(Sect. Cylindrica)和管蕊茶組(Sect. Calpandria)。前兩個組僅分布在越南,管蕊茶組分布在馬來群島和泰國北部。
  • 連蕊茶
    也希望在登山的這一路上,能夠有什麼新發現,記得有一年,我們在山上發現了象藍寶石一樣的沿階草的果子,非常漂亮,讓兒子戀戀不忘,今年上山特意去找了,可惜沒有找到。不過收穫還是有的。這一路,發現了幾朵零星的連蕊茶正在開花,不知道別的一起上山的親們有沒有發現?  冬日,在這樣的少花季節,山茶科的植物唱了主旋律。
  • 您家庭院裡種雲南山茶了嗎?附種養攻略快收藏
    這裡的茶花專類園佔地200餘畝,栽培茶花2萬餘株、400多個品種,是全國面積最大、栽培雲南山茶品種、數量最多的茶花專類園區。從1989年至今,金殿每年均舉辦雲南山茶花展,「鳴鳳山茶」成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2013年1月,位於金殿的昆明市雲南山茶花研究中心正式開放。
  • 中國山茶科專家楊世雄:貴州處於茶組植物原產地的核心地區
    當雲南掀起一陣陣古茶樹宣傳高潮的時候,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科分類專家楊世雄的第一反應就是很納悶,貴州為什麼沒有參與宣傳?貴州明明有古茶樹宣傳的資本。 6月27日,「探尋茶之起源——中國古茶樹群高峰論壇」在貴陽市舉行。論壇邀請了中國山茶科分類專家楊世雄與其他專家一起探討茶之起源。
  • 修竹草木記 柃葉連蕊茶
    他走進野山,發現路邊灌叢中那些嬌羞的花朵,綻在枝頭或葉下,雖不花團錦簇,但他知道,春天真的就要到了。 柃葉連蕊茶 | 作者:閩北修竹閩北的山茶屬植物以人工栽植為多,比如茶、油茶和浙江紅山茶,前者取葉制飲,後兩者是重要的油料作物。還有花色各異的山茶花,它們遍植於公園庭院,是最尋常的觀賞花木。有一類野生的山茶叫連蕊茶,因為與人並無大用,它們得以安然混雜於野山。
  • 連蕊茶 | 花開無主,花落自由
    時間已到中午11點30分,回頭看去,才發現茶園還吸附著朝霧的溼氣,葉面反射著陽光,像是鍍了銀。↑毛花連蕊茶茶樹也會開花,花期主要是11月到次年1月。為了提高茶葉產量,茶農也會人工疏花,因此2月上山已經很難見到茶樹花朵了。杭州城裡栽植的美人茶、茶梅花期將盡,雍容華貴的山茶花還在孕蕾。它們被栽在城市裡,主要是用來觀賞。
  • 山茶屬乃至山茶科植物系統演化的關鍵類群
    據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消息,該所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在雲南省富寧縣發現一種珍稀黃色茶花——富寧金花茶。黃色茶花隸屬山茶科山茶屬,是一種十分珍稀的植物資源,是探討山茶屬乃至山茶科植物系統演化的關鍵類群。黃色茶花是極為重要的園藝資源,其在醫藥、保健等產業中的價值正在不斷被挖掘。
  • 三峽植物園引種山茶屬植物開花了!
    「山茶開花啦!」三峽植物園管理處珍稀瀕危植物課題組的同志有點興奮。據調查,三峽植物園內近期有十種山茶屬植物正值花期,分別是:紅皮糙果茶、短柱茶、狹葉瘤果茶、細萼茶、鈍葉短柱茶、落瓣短柱茶、博白大果茶、老黑茶、肖長連蕊茶、防城茶等,花朵潔白芳香,金黃的花蕊格外耀眼奪目。
  • 「植物界大熊貓」「茶中皇后」的發現及飲用歷史
    中國茶葉的發現及使用有久遠的歷史。《廣西中藥材標準》第二冊認為明代已經有關於金花茶使用的歷史,在其第158頁是這樣記載的:本品(金花茶)為廣西壯族民間草藥,民間習慣代茶飲,已有較長歷史。明代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山茶產南方。……深冬開花,紅瓣紅蕊。……或雲亦有黃色者。」又云:「山茶嫩葉炸熟水淘可食,亦可蒸曬作飲。」
  • 金華:有本活的山茶屬植物教科書
    國際山茶物種園不僅成為我國種質資源基因庫,也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茶花研究平臺———  為國際茶花大會而建  目前,金華國際山茶物種園已收集山茶物種204個,涉及山茶屬的4個亞屬和17個組別,物種數量佔已定名物種總數的80%。由於按照我國著名的山茶屬植物分類專家張宏達教授的分類系統進行種植,物種園成為一本活的山茶屬植物分類教科書。  金華國際山茶物種園於1999年奠基。
  • 浮世情思| 節氣物種日曆:立春 • 滇山茶
    ,在自己的山莊裡種下了原產大理的茶花。而在現實中,大理人民從古到今,也都一直保持著對茶花的熱愛;從每年的農曆臘月到正月,大理的茶花到處盛開,不僅形成了茶花谷、茶花展等景觀,更成就了「雲南茶花甲天下,大理茶花冠雲南」的美譽。不過,這裡所說的茶花,卻不是泛指任何種類,更並非是指狹義上的山茶。因為,《中國植物志》所命名的山茶Camellia japonica,原產地是在我國東部地區和日本。
  • 終於在午潮山見到迎春櫻,再見山谷裡的檫木,連蕊茶鋪滿了地
    檫木,真的是早春山裡最好看的植物樹形也好看,無論是一棵獨立還是一組上山去,有兩條路,一條可以開車,一條只能步行。毛花連蕊茶,與山茶花一樣,整朵落花連蕊花的花都是朝下開的格藥柃,山裡到處都是,跟連蕊茶一樣多格藥柃也是山茶科
  •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發現中國最早人工種茶遺存
    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發現我國最早的人工種茶遺存  這項考古發現把中國種茶歷史往前推了3000年  6000年前,餘姚一帶先民就開始種茶啦  □本報記者 王晨輝  6000年前,生活在餘姚田螺山一帶的先民就開始植茶樹,田螺山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地方,這是記者昨從田螺山遺址考古發掘研究成果發布會上獲悉的
  • [雲南新聞聯播]雲南:全球率先破解茶樹組基因 植物學研究與茶產業...
    [雲南新聞聯播]雲南:全球率先破解茶樹組基因 植物學研究與茶產業發展更「有數」 雲南:全球率先破解茶樹組基因,植物學研究與茶產業發展更「有數」。
  • 從雲南人不喝普洱茶說起》茶家寨--量山茶人
    從雲南人不愛喝普洱茶談起》--雲南茶家寨 量山茶人普洱茶產於雲南。衝著普洱茶,這幾年我在雲南的茶區四處跑,卻很驚奇地看到,茶區的種茶人、制茶人就是不愛喝自己做出來的普洱茶(生茶和熟茶),寧可低價把它賣掉,再買烘青茶喝,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圖方便。再問,他們就直說,生茶苦,熟茶味不好,還是烘青茶香。
  • 山茶屬植物厚殼紅瘤果茶嫁接技術
    山茶屬植物厚殼紅瘤果茶嫁接技術鄧忠治等厚殼紅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是貴州黔西南州特有的山茶屬植物,特產於黔西南州晴隆和興仁兩縣交接地的喀斯特山區由於其形態特徵比較特殊,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經濟潛力,花期長,花大,紅色,果實大,球形,皺紋橫走,樹形多姿,是可開發利用的大花卉植物。1 試驗條件安龍縣么塘村孫家灣,地跨東經 105°28′8″~105°28′27″、北緯25°2′46″~25°3′16″之間,海拔為 1390m。
  • 市民與博士們面對面 賞山茶屬植物迎新年
    正值冬季,當許多植物褪去顏色,山茶屬植物卻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開花季節。元旦當日,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組委會秘書處聯合仙湖植物園舉辦了以山茶屬植物為主角的植物科普活動,首次展示人工繁育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大苞白山茶,深圳本土野生普洱茶等,多名植物學博士與市民互動受熱捧。在植物科普中,市民度過了一個別樣的新年假日。
  • 茶梅(山茶科 山茶屬)
    2016年蟲蟲曾整理過她,那時開始每天識花才半年,茶梅和茶花根本分不清,當時找了好些區分她們的文字,可是,幾年過去,覺得進步不大,還是不能一眼區分開來,於是,決定再整理一次,不是說溫故而知新麼
  • 我國三個茶花園躋身國際傑出茶花園
    在中國·楚雄2012國際茶花大會暨第八屆中國茶花博覽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園茶花園、重慶南山植物園和浙江金華國際山茶物種園獲得國際茶花協會主席帕特麗夏·肖特女士頒發的「國際傑出茶花園」證書。  據了解,1962年成立的國際茶花協會是國際茶花界*具影響力的民間組織和山茶屬植物種登錄的權威機構。
  • 美哉雲南 | 「朝佛不朝王」的人格神樹——美文:詩僧擔當與《山茶花》
    她是李白筆下「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的希世珍她是蘇軾筆下「遊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猩紅高下壓回欄滇中品有七十二,誰能一一取次看」當郭沫若初見這山茶花時: 「豔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初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說牡丹不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