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在華東國際家具市場3號館內,章女士和往常一樣,招呼著來攤位上買海鮮的顧客。30年前,她跟著家人一起來杭州做起了海鮮生意。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杭州的水產市場主要集中在龍翔橋,後來搬到了近江。章女士就是隨市場搬遷的經營戶之一。
不過現在,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也要搬了。市場內的693個經營戶、1164個攤位,已經在3月29日-4月1日期間全部騰空,搬到海鮮市場邊上的家具市場過渡。4月15日前,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將全部拆除。預計8月中旬,章女士和其他一些經營戶,將搬到一個新的海鮮市場安家。
95%以上的經營戶暫搬到家具市場
40個冷櫃方便臨時過渡
家具市場的入口處,隔著圍欄立著一排高高的白色貨櫃。杭州近江水產農副市場清退工作組組長翁政告訴記者,這一排都是供經營戶們過渡用的冷櫃,一共40個,每個約20立方米,是市場方為了這次過渡專門買來的,一般2-3個經營戶合用一個冷櫃。
家具市場的一層,主要以凍品、海產品、淡水產為主,二層則主要供應蔬菜、肉類、調味品。「主要是考慮到上下搬運貨物的方便。」翁政介紹,原來在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的經營戶,有95%都搬到了家具市場過渡,其中一些賣酒店用品類的,已經先搬走了。
2003年開業的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曾是杭州海鮮市場的老大。主城區90%以上的賓館、酒店採購農副產品,都會跑到近江。知味觀、浙江賓館等一些知名品牌也偏愛此處。「價格實惠、產品新鮮,所以近江海鮮市場的行業地位是比較高的。」翁政說道。
這個海鮮市場也讓很多人走上了致富路。「我這邊主要是供應大閘蟹、甲魚、野生鰻魚,根據不同的品種,甲魚可以賣到50元-400元/斤。」章女士介紹,過年過節的時候生意最好,酒店採購、送人的都多,每天的營業額可以達到18萬,平時一般營業額是五六萬。
王先生攤位上的海鮮品種更多,粗略一數,不下30種,進貨來源主要是寧波舟山。每天早上5點半到7點,是王先生最忙的時候。而他到市場的時間是凌晨3點,到下午4點收攤。這樣的作息,王先生堅持了20年。現在,他的店裡有6名員工,每天賣出海鮮七八百斤。「很多都是老顧客。」王先生說,即使市場搬了,顧客還是會打電話給他要海鮮。
近江海鮮市場4月15日前全部拆除
8月中旬後買海鮮要到新地方
眼下,近江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正在緊鑼密鼓的拆除中,計劃在4月15日前全部拆除。
近江海鮮市場拆了,新的海鮮市場落腳點在哪裡?
杭州近江水產農副市場副總經理倪鐘鳴介紹,按照初步計劃,海鮮市場將於8月中旬搬遷到轉塘,將開闢一個現代化的物流配送市場。
為什麼8月中旬搬?主要為下一步的建設騰出空間。記者了解到,根據望江新城的規劃,未來,華東家具市場3號館區塊將配備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
近江海鮮市場拆除後,這塊地將做什麼用途?未來,這裡將打造杭港(望江)高端服務業示範區,具體細節還在規劃中。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