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的這座希臘神廟到底有什麼故事?

2021-02-07 英倫歐陸深度遊

----------------

「探索文化| 大英博物館」

1838年,英國人Charles Fellows來到小亞細亞的克桑託斯河畔(Xanthos),在那裡他發現了呂基亞(Lycia)的古城遺址,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精雕細琢並配著希臘式塑像的墓葬群。此後,又經過三次考察、與土耳其政府的協商,終於在1844年,Charles Fellows對這片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作業,並將所得運至英國,陳列於大英博物館。現在你去大英博物館,一定不會錯過呂基亞展廳。它位於前往帕特農神廟館的必經之路上,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這裡就是帕特農神廟了:

這座海仙女神廟,是參考文獻資料、用Charles Fellows運回的文物搭建,還原出神廟的東牆外表。海仙女神廟,英文名Nereid Monument。Nereid是海仙女們的名字,她們是海神涅柔斯的五十個女兒。

將墳墓建在高臺上是波斯人的習俗,而這座海仙女神廟是已發現的第一座神廟陵墓。這當然不是給海仙女建的陵墓, 史學家推斷墓主人很可能是Arbinas,他的名字在克桑託斯城遺址上出現很多次。

❀  ❀  ❀  ❀  ❀  ❀  ❀

Arbinas大概生活在公元前430-380年間,那時候的呂基亞在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控制下。由於地處土耳其安納託利亞西南海岸,呂基亞的位置決定了她難以平靜的命運。從希臘神話時代,呂基亞的名字就經常被提起,可見這是一處很古老的文明。呂基亞這個名字是希臘人給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傳說中的雅典國王潘狄翁一世(Pandion I)那被流放的兒子Lykos建立的王國。但是呂基亞人自己的文獻裡顯示,他們管自己叫Termilai。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居魯士大帝建立起波斯帝國、也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後,大約在公元前546年,派手下大將米底人哈爾帕格(Harpagos)進軍阿納託利亞,將一個個小國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呂基亞。

越來越壯大的波斯帝國不可避免與希臘產生衝突,從公元前499年到前449年的這五十年中,雙方發生了一系列戰爭,在歷史上被稱為波西戰爭(Greco-Persian Wars)。波西戰爭中,雙方陣營的大小城邦國家無可避免被牽扯其中。公元前478年,希臘城邦組成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希臘方的力量逐漸加強。在公元前468年,呂基亞也加入了這個同盟。波西戰爭可以說是以希臘城邦的勝利而告終的,波斯帝國承認了小亞細亞地區的希臘城邦地位,並撤出軍隊。呂基亞恢復了自由城邦的身份!也是在這個時候,璀璨的希臘文化在這片土地廣泛散播開來。但是好景不長,公元前五世紀末,波斯帝國捲土重來,呂基亞又成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附屬國。海仙女神廟的主人Arbinas就生活在這個動蕩期,他很可能就是那位不得不再次向波斯帝國俯首的呂基亞國王。因此Arbinas的陵墓採取了波斯的高臺式習俗,然而希臘化的藝術風格佔主導。

❀  ❀  ❀  ❀  ❀  ❀  ❀

高臺上的神廟底座是三層大理石,上面兩層雕刻有浮雕,均是描繪的戰爭場景;大理石臺上面是典型的希臘柱,柱子中間是裙袂飄揚的海仙女們;希臘柱上面的腰線(Frieze)浮雕展現的是打獵的畫面,再上面的山形牆上雕刻著的很可能是國王一家人和隨從們。神廟中間是個酒窖,那裡有著石頭做的長椅,國王在往生世界裡可以繼續享受盛宴,因此上面的浮雕描繪的是用牛羊獻祭的情景。

本文圖片均為我們實拍自大英博物館

版權歸屬©️TanSuo Cultural Travel

趁當下時間空,我們在做大英博物館的講解活動,每次限三人參加,了解詳情請戳連結:

朋友們,加個星標或點個"在看"(Wow)吧,以免我們就此別過在茫茫人海~

走,我們一起出去玩!

我們堅持原創,用自己的親身經驗

總結髮布最實用可靠的信息

為你展現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場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微信公眾號:英倫歐陸深度遊 (verytraveler)

官方微博:TanSuo英倫歐陸深度遊

聲明:本號所有關於文化、歷史類的原創文章,都為我們查閱、交叉驗證許多資料,用時良久寫就,歡迎轉載,謝絕抄襲!!請尊重我們的時間和付出!謝謝!

碼字可以恰飯嗎?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裡最大最精美的希臘神廟,卻是土耳其統治者的陵墓
    遺憾的是,由於天災(地震、火災)人禍(戰爭、盜掘),古希臘文物遺留下來的大多都散落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中。我們最熟悉的羅浮宮「鎮館三寶」其中就有兩個都來自於古希臘。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古希臘的展品足足佔據了一樓三分之一面積的展廳!
  • 希臘國寶在大英博物館被毀
    中新網倫敦3月11日消息:倫敦大英博物館上周六坦承﹐博物館內一座有2400年歷史的古希臘大理石浮雕被人惡意破壞﹐並盜走雕像的其中一隻手。此古希臘文物系當年英國掠奪得來。如今國寶被毀﹐希臘政府大表憤怒,聲稱會向英方追究責任。  這一被毀的希臘國寶﹐是原屬於阿波羅·伊壁鳩魯神殿的浮雕。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走到任何地方,當地的博物館都是小娘子的必選項,因為在我看來,這是最便捷的了解每一個地方人文歷史、物種風貌的途徑。英國之旅,自然也不能放過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 遊大英博物館18號展廳隨感-記憶的宮殿與廢墟的碎片
    在這個TED Talk中這個故事只是一個印子,主講人的核心思想是:記憶力並不是天賦或智商,它是可以依託於人類自古以來由於需要不停觀察環境而習得的超強圖像空間記憶而鍛鍊出來的一種能力,只要有對的方法所有人都可以達到。而這個方法就是在自己的腦子中建一個記憶的宮殿。這與本文無關,便不在此贅述了。我當時深深地被這個故事迷住了,覺得這個故事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
  • 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創辦於1753年的大英博物館(理論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向公眾開放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如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想必也是很多人在英國遊玩時慕名前往的目的地,但進館後你是否只是走馬觀花完成打卡就心滿意足了呢?這座享譽全球的博物館到底是如何建立,如何走到今天的呢?讓阿掌來為你細細講述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 這一次,大英博物館有哪些好東西沒來
    這幅畫是從他墓室的牆上劈下來的。由一個英國收藏家收購,在1821年轉手賣給了大英博物館。同樣耀眼的,是大英博物館的希臘與羅馬古物系列收藏。它們幾乎覆蓋希臘和羅馬藝術的各個方面,古物製造的最早時間可以追溯自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發端的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其中牽引了最多目光的,是美輪美奐的希臘古典雕刻。
  • 英倫之行(之二: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由於空間限制,有99%的藏品未能公開展出。大英博物館是我此次英國之行的重中之重。這是鎮館之寶羅賽塔石碑。該石碑製作於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國王託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石碑上用希臘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當時的通俗體文字刻了同樣的內容,這使得近代的考古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後,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裡程碑。
  • 大英博物館,一座悠久的綜合博物館,擁有藏品1300多萬件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竹葉青就是好,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大英博物館。位於大羅素廣場上的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它以無與倫比的豐富藏品而享譽世界,目前這裡擁有藏品1300多萬件,甚至很多珍品由於空間所限無法和人們見面。
  • 如何遊覽大英博物館
    所以,對於第一次來大英的朋友,如果沒有時間過多了解世界歷史,走馬觀花很正常。如果想稍微深入了解大英,首先不妨先瀏覽一下它的外觀。大英博物館的建築外形及其類似2500年前的雅典衛城上的帕特農神廟。該博物館於1759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
  • 你所不知道的大英博物館
    開館以後的200多年間,繼續收集了英國本國及埃及、巴比倫、希臘、羅馬、印度、中國等古老國家的文物。  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10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其中以埃及館、希臘羅馬館和東方館的藏品最引人注目。
  • 英國脫歐,希臘再次要求歸還帕特農神廟雕塑
    隨著英國正式脫歐,許多人認為,這是重新審視帕特農神廟雕塑歸還問題的最佳時機。近日,在雅典衛城博物館舉行的會議上,希臘文化和體育部部長門佐尼(Lina Mendoni)表示,現在英國方面應該將帕特農神廟雕塑歸還給雅典。
  • 母親節的起源地希臘,到底藏著多少神話故事?
    實際上希臘神話不僅在希臘歷史上,甚至對整個歐洲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作為神話故事的發源地,希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呢?懷著好奇之心,今天將帶領大家去雅典找尋跟希臘神話相關的旅行地,感受其中的魅力。雅典是希臘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的之一,有記載的歷史就長達3000多年。它位於巴爾幹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基菲索亞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
  • 大英博物館的800萬件藏品有多少不是搶來的?
    正面高聳著典型的希臘愛奧尼亞式圓柱,山形牆上飾有浮雕,觀之氣勢偉。這是19世紀早期由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羅伯特·斯默在原館基礎設計建造的。 三、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1、大英博物館從什麼時候開始收藏中國? 2、大英博物館的95號展廳——全是中國瓷器 大英博物館概覽(各分館經典藏品) 大英博物館英文名直譯為「不列顛博物館」,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大英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喜迎262歲生日!閉館兩月,雲遊四大流域、希臘羅馬
    這座歷史的見證者,大英博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近兩個世紀的時光。開放至今,已經接待了超過 3 億 5 千萬名參觀者,你也曾是其中的一員嗎?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 2 萬 3 千件,長期陳列的約有 2000 件,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英博物館這件口沿兩側有「 大明宣德年制 」、「 御用監造 」雙款的掐絲琺瑯雲龍紋大罐,非常有名。掐絲琺瑯技術,自元代傳入中原後深得皇家喜愛,至明初尤盛,明代帶有官方年款的掐絲琺瑯只有宣德、景泰、嘉靖、萬曆年間製造。
  • 穿越世界上下五千年 —— 大英博物館奇幻之旅
    三千多年來,阿布辛拜勒和哈索爾這兩座神廟,盤恆在當時人煙稀少的努比亞,如同納菲爾塔莉陪伴著拉美西斯二世, 近在咫尺,遙遙相望,偶然回眸一瞥,已是這悠悠貫穿了三千年的愛。大英博物館的羅馬文物與羅浮宮比起來要少。但件件皆為稀世珍品。栩栩如生的雕像,人體結構、比例,動感與細膩度,代表著那個年代所屬文明的精萃。下圖為愛與美之女神維納斯的雕像。裸體的女神半跪在水罐旁邊沐浴,雙手企圖擋住身體的重要部分。愛神在希臘神話中,是宙斯的女兒,她的兒子埃涅阿斯建立了羅馬城,所以在羅馬、希臘各處都有愛神的雕像。這個雕像是最著名的一個,也稱作萊利的維納斯。
  • 大英博物館: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
    而大英博物館本周開始的講座活動,正是要回應普羅克特的批評。講座組織者、大英博物館亞洲展區負責人香薩利(Sushma Jansari)解釋說:「有各種歷史故事,而他們只強調殖民主義的一面,導致一些人頗為憤怒。而我們想做些平衡。
  • 又是一年博物館日,著名的大英博物館……又開始盤點「鬼故事」了
    由於博物館收藏著許多古老的物品,所以在很多迷信的人看來,博物館歷來就是靈異事件的「多發地」。而作為網羅了全球各地800多萬「老物件」的大英博物館,更是故事多多。明天就是世界博物館日,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英國媒體盤點的大英博物館歷年來「鬧過的鬼」!
  • 宅家不要只看劇,跟我在線參觀大英博物館!
    講解員燒菜的川菜博物館,盜墓迷的「實習」基地永陵,成都究竟有哪些有趣的博物館?》的博物院講解員+文化交流愛好者KKKKK請出來,給大家簡要寫一下大英博物館的埃及、中國和希臘館的精華藏品。如果大家將來打算去大英博物館參觀,提前做點預習功課一定會讓你的參觀收穫更多。
  • 大英博物館,滿載時間機器的渡船(上)
    而在這個春夏,「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來到中國展出,更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大英博物館這艘航渡在時間長河的渡船身上——它的豐厚家當能給我們帶來好奇和挑戰,更能講述故事——一個有關博物館的故事,有關過往更預示未來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一個有關世界歷史的故事。
  • 希臘總統在中國隔空喊話英國歸還帕特農神廟雕塑,我們也有切膚之痛!
    帕夫洛普洛斯說,希臘是歐洲與西方文明的搖籃,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具有象徵性意義,因此希臘政府一再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被盜」的帕特農神廟雕塑,「這一點無需任何解釋,因為它建立在不可動搖的證據之上。」埃爾金大理石雕先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