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文化| 大英博物館」
1838年,英國人Charles Fellows來到小亞細亞的克桑託斯河畔(Xanthos),在那裡他發現了呂基亞(Lycia)的古城遺址,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精雕細琢並配著希臘式塑像的墓葬群。此後,又經過三次考察、與土耳其政府的協商,終於在1844年,Charles Fellows對這片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作業,並將所得運至英國,陳列於大英博物館。現在你去大英博物館,一定不會錯過呂基亞展廳。它位於前往帕特農神廟館的必經之路上,以至於很多人誤以為這裡就是帕特農神廟了:這座海仙女神廟,是參考文獻資料、用Charles Fellows運回的文物搭建,還原出神廟的東牆外表。海仙女神廟,英文名Nereid Monument。Nereid是海仙女們的名字,她們是海神涅柔斯的五十個女兒。將墳墓建在高臺上是波斯人的習俗,而這座海仙女神廟是已發現的第一座神廟陵墓。這當然不是給海仙女建的陵墓, 史學家推斷墓主人很可能是Arbinas,他的名字在克桑託斯城遺址上出現很多次。❀ ❀ ❀ ❀ ❀ ❀ ❀
Arbinas大概生活在公元前430-380年間,那時候的呂基亞在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控制下。由於地處土耳其安納託利亞西南海岸,呂基亞的位置決定了她難以平靜的命運。從希臘神話時代,呂基亞的名字就經常被提起,可見這是一處很古老的文明。呂基亞這個名字是希臘人給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傳說中的雅典國王潘狄翁一世(Pandion I)那被流放的兒子Lykos建立的王國。但是呂基亞人自己的文獻裡顯示,他們管自己叫Termilai。根據希羅多德的說法,居魯士大帝建立起波斯帝國、也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後,大約在公元前546年,派手下大將米底人哈爾帕格(Harpagos)進軍阿納託利亞,將一個個小國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呂基亞。越來越壯大的波斯帝國不可避免與希臘產生衝突,從公元前499年到前449年的這五十年中,雙方發生了一系列戰爭,在歷史上被稱為波西戰爭(Greco-Persian Wars)。波西戰爭中,雙方陣營的大小城邦國家無可避免被牽扯其中。公元前478年,希臘城邦組成了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希臘方的力量逐漸加強。在公元前468年,呂基亞也加入了這個同盟。波西戰爭可以說是以希臘城邦的勝利而告終的,波斯帝國承認了小亞細亞地區的希臘城邦地位,並撤出軍隊。呂基亞恢復了自由城邦的身份!也是在這個時候,璀璨的希臘文化在這片土地廣泛散播開來。但是好景不長,公元前五世紀末,波斯帝國捲土重來,呂基亞又成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附屬國。海仙女神廟的主人Arbinas就生活在這個動蕩期,他很可能就是那位不得不再次向波斯帝國俯首的呂基亞國王。因此Arbinas的陵墓採取了波斯的高臺式習俗,然而希臘化的藝術風格佔主導。❀ ❀ ❀ ❀ ❀ ❀ ❀
高臺上的神廟底座是三層大理石,上面兩層雕刻有浮雕,均是描繪的戰爭場景;大理石臺上面是典型的希臘柱,柱子中間是裙袂飄揚的海仙女們;希臘柱上面的腰線(Frieze)浮雕展現的是打獵的畫面,再上面的山形牆上雕刻著的很可能是國王一家人和隨從們。神廟中間是個酒窖,那裡有著石頭做的長椅,國王在往生世界裡可以繼續享受盛宴,因此上面的浮雕描繪的是用牛羊獻祭的情景。本文圖片均為我們實拍自大英博物館
版權歸屬©️TanSuo Cultural Travel
趁當下時間空,我們在做大英博物館的講解活動,每次限三人參加,了解詳情請戳連結:朋友們,加個星標或點個"在看"(Wow)吧,以免我們就此別過在茫茫人海~
走,我們一起出去玩!
我們堅持原創,用自己的親身經驗
總結髮布最實用可靠的信息
為你展現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場景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微信公眾號:英倫歐陸深度遊 (verytraveler)
官方微博:TanSuo英倫歐陸深度遊
聲明:本號所有關於文化、歷史類的原創文章,都為我們查閱、交叉驗證許多資料,用時良久寫就,歡迎轉載,謝絕抄襲!!請尊重我們的時間和付出!謝謝!碼字可以恰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