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裡,明蘭可以說是從未對齊衡動過心,甚至覺得他是一個大麻煩,只有一次,在襄陽侯府,有過一段明蘭的心理描寫。
明蘭低頭而坐,手心一片冰涼。——他在人群中央,眾星拱月;而她在冷僻角落,獨自芬芳。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罷。
小公爺光風霽月,謫仙一般的人物,明蘭不是沒想過,況且又對自己一片痴心,但是她很明白這樣的男子會為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這一番感慨已經是她最大的波動。
家世
齊大非偶,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這句話不是說著玩的,背後是多少代人的智慧。齊衡的父親官居正一品,齊衡又是獨子,國公之位遲早是他的,母親平寧郡主出自侯府也就算了,還是自小養在宮裡的,這還不止,郡主娘家的家財將來大半都是齊衡的,這還不止,齊衡本身長得好看又優秀。
盛明蘭呢,是一個活在祖母羽翼之下的庶女,便是盛華蘭想嫁給齊衡都十分困難,別說是明蘭。她的優秀別人是看不見的,只會覺得她靠著美色勾引了齊衡,再說,榮飛燕那樣的家世嘉成縣主都說滅就滅,更別說一個小小的盛家。
性情
再說性格,這才是他們二人不合適的根本原因。若只是家世原因,嘉成縣主過世後平寧郡主也不是很執著於門第了,此時其實盛明蘭尚可以嫁進去,但是阻礙他們的最根本就是性格。
明蘭一直過得謹小慎微,若是嫁人做了大娘子還要天天看別人臉色過日子,這人不嫁也罷。她一開始要嫁的文炎敬家世低於盛家,肯定不敢欺負明蘭,重要的是文炎敬性情溫和是一個經濟適用男,但是連他最後也被過濾了,因為他心軟,這樣的話,婚後的妻妾之爭明蘭一定會受委屈。
齊衡從小沒吃過苦,被郡主保護得太好,明蘭就算是嫁過來,他也會日夜周旋於婆媳矛盾之中,白月光就會變成飯黏子。光看明蘭婚後可以在顧府睡懶覺,也不需要晨昏定醒,這樣的日子,若是嫁入齊府是想都別想,一天站八個小時都是郡主娘娘仁慈。
換了我們去選擇,恐怕都不敢選齊衡,賭注太大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知否》番外:華蘭的貼身丫環,以為華蘭不能生養,竟然提出為妾
《知否》:孔嬤嬤,真正的強大是從逆境中開出花來
《知否》番外:顧廷燦,拎不清的人生只能自己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