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遊客請注意!前方到站: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

2020-12-16 齊魯網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三國時的魏國皇帝兼知名文人曹丕曾在他的《典論》中說過:「一世長者知居處,三世長者知服食。」

吃是一門學問,而要想參透這門學問,實踐是必不可少的。《中庸》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臨近中秋,我們的記者來到了濟水之南的臨畔——齊河,走進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親身體驗地道的中華美食小吃,來一趟中秋美食尋記。

第一站·紙皮包子

出發的時間不算早,來到小鎮大體瀏覽了一下,已經臨近午餐時間,我們便停在了一家紙皮包子店鋪。

紙皮包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具有薄如蟬翼、晶瑩剔透、香甜味美、唇齒留香四大特色,清朝乾隆辦宮廷「千叟宴」就曾用過,自那以後紙皮包子便名滿天下。紙皮包子制皮工藝複雜,皮薄如蟬翼,口感筋道,餡料飽滿味美,食材豐富,營養全面,老少皆宜。

記者對這薄如紙的包子皮很是好奇,於是親自體驗了一下紙皮包子的製作。製作過程並沒有想像的容易,兌餡、和面、包和一般的包子並無區別,但是在和面、擀皮和起鍋時就要注意了:和面要用力,保持麵團的柔韌;擀皮要均勻;起鍋要仔細。在一番努力之後,我們終於吃到了傳說中的「紙皮包子」,皮薄而又筋道,餡料新鮮飽滿,入口鮮美,回味無窮!

第二站·酸梅湯

吃過包子之後,本來是要去辣椒坊的,但在路上被正在大鍋熬製的酸梅湯吸引了目光。

酸梅湯是老北京傳統的消暑飲料,在炎熱的季節,多數人家會買烏梅來自行熬製(也有用楊梅代替烏梅),裡邊放點白糖去酸,冰鎮後飲用。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這幾種材料。《本草綱目》說:「梅實採半黃者,以煙燻之為烏梅。」它能除熱送涼,安心止痛,甚至可以治咳嗽、霍亂、痢疾,神話小說《白蛇傳》就寫了烏梅闢疫的故事。該湯消食合中,行氣散淤,生津止渴,收斂肺氣,除煩安神,常飲確可祛病除疾,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現在雖說已經到了秋季,可濟南的秋天實在勢弱,前有冬天這個「亂臣」篡位,後有夏天這個「賊子」追兵。在這種季節,來一杯冰鎮酸梅汁最合適不過了!剛觸到杯子,便是一陣涼意襲來,等真正入口,更覺酸甜可口,涼意遍及全身,似乎連正午的陽光都淡了一些。說實話,這真的是我目前喝到最好喝的酸梅汁,酸甜適宜,冰涼清爽,味道也很正宗!

第三站·辣椒坊

經過了前一站的小插曲,終於來到了期待已久的辣椒坊。剛到這時,接待我們的小姐姐就開始推薦這的辣椒醬,現在,到了驗證真偽的時候了。

薛寶辰《素食說略》中記載:「辣椒,秋後揀紅者懸之使幹,其微紅、半黃及綠者,磨做醬,甚佳。辣椒七斤、胡萊菔三斤,均切碎。炒過鹽十二兩,水若干,攪勻令稀稠相得。以磨豆腐拐磨磨之,收貯瓷瓶,久藏不壞。」

記者對辣椒醬很是鍾情,於是在和店家溝通後,開始了磨辣椒之旅。「傾情不怕千刀碎,佐料尤調百味豐」,收到滿滿兩罐現制的辣椒醬之後,我們就要帶著它到它真正發揮用途的地方了……

第四站·陝西BiangBiang面

「一點戳上天,黃河兩頭彎。八字大張口,言官朝上走。你一扭,我一扭,一下扭了六點六。左一長,右一長,中間夾了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拴鉤搭掛麻糖。推著車車走鹹陽。」這首在陝西關中城鄉流傳很廣的歌謠,唱的是一個字的寫法,說的是一種老少皆知的小吃名稱——BiangBiang面。這是一個字典未錄、字庫裡也沒有的字,但它作為陝西地方獨有的漢字,其歌訣卻久唱不衰;這種手工擀制、寬似褲帶的麵條,長二尺有餘,調以各色臊子、油潑辣子,香饞誘人,關中農村婦孺皆知,家家會做,人人喜食。

沒錯,陝西名吃BiangBiang面,配上現制的辣椒醬,想想就很美味。話不多說,上面啦——寬似腰帶的面,配上蔥花、醬油、醋等佐料,再加上鮮紅的辣椒醬,裝在臉一般大的碗裡,用筷子拌開,立刻就可以吃了。看上去,色澤誘人;吃到嘴裡,酸辣鮮香;來到胃裡,利溼暖胃。

除了上面介紹的,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比如:泉水茶湯、老齊河爆肚、炒酸奶、甑糕、烤饢、山東煎餅、鮁魚餃子、呱嗒、周村燒餅、童少爺串串……「齊魯之饗,南北之鮮,上食宴尊,下食怡情」,在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你可以品嘗到來自全國各地特色的美食小吃。可以說,逛一個小鎮,就是逛了一整個中國!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流口水呢?不僅如此,美食小鎮不是只有數不盡的特色小吃,還有各種娛樂、欣賞項目,瞧——

小鎮居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核心位置,一刻鐘可分別到達京滬高鐵濟南西站、太青高鐵齊河站和濟鄭高鐵長清站,半小時可到達濟南國際機場。正值中秋團圓佳節,一家人開車自駕遊,來齊河中國驛,一邊賞月,一邊品味中華美食小吃,豈不幸福哉!

0815號中秋專列

時間:中秋

到站:中國驛中華飲食文化小鎮(齊河縣清河大道1號)

主題:中秋美食之旅

車(門)票:無!!!上車就行!

乘客:

………………………………………………………………………………………………………………………………………………………………………………………………………………………………甭看了,就是你!

相關焦點

  • 打卡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
    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位於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清河大道1號,在歐樂堡北側,距離濟南市區約30分鐘車程,最好自駕去,公交車不是很方便。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於已經開門迎客,小鎮匯聚了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美食小吃,打造國內特色小吃新高度;傳承並挖掘魯菜文化精髓,建設魯菜體驗、齊魯文化傳播新窗口。因為不是節假日,小鎮的人並不多,據商家說,周末節假日人會很多。小橋流水,景區的標配。
  • 黃河畔,「中國驛」,齊河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定位文旅新坐標
    1月13日,在齊河沿黃鄉鎮祝阿鎮的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大紅燈籠高高掛,各色美食爭「香」鬥味,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在小鎮進口處,見到了維護景區安全的工作人員付司強,他是祝阿鎮劉王村村民,以前在外打工,將自家的5畝土地流轉給了飲食文化小鎮後,他回到小鎮工作。
  • 齊河: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非遺購物美食節」傳承文化
    6月13日是全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齊河縣於13、14日兩天在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舉辦「文旅惠民消費季·非遺購物美食節」活動,傳承發展非遺文化。活動現場,既有齊河繡球燈舞、打夯小調等非遺節目展演,也有中國糖畫、齊河黑陶、麵塑等非遺美食、手工藝製作展示,更有網紅現場帶貨直播,通過與遊客互動體驗,展現非遺文化魅力。經過多年的挖掘整理申報,齊河縣目前已擁有省級非遺名錄項目2項,市級非遺名錄項目16項,縣級非遺名錄項目72項。
  • 西班牙福賽酒店集團胡安·加斯帕特·索爾維斯先生考察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項目
    2月27日,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特別顧問、巴塞隆納旅遊局主席、西班牙福賽酒店集團主席胡安·加斯帕特·索爾維斯先生、西班牙福賽酒店集團中國區總裁、胡安·加斯帕特主席中國區特別代表馬培元先生、西班牙福賽酒店集團中國區運營副總裁阿爾貝託·拉爾坤·貝爾特蘭先生、西班牙福賽酒店集團中國區戰略與發展中心副總裁王良升先生等一行人,在山東土地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道江同志的陪同下來到齊河,實地考察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項目
  • 中國驛飲食文化小鎮:聚四方美食,享人間煙火
    五香脫骨的德州扒雞、香酥可口的油旋兒、軟糯入味的醬豬蹄……各種遠近聞名的散發著正宗香味的美食、全國各地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一切都在中國驛飲食文化小鎮,這處匯聚了四方美食的煙火之地即將成為新的中華飲食文化傳播高地。
  • 探秘榮獲四項國際大獎的泉城美食小鎮,好多美食、好大的湖、好長的山東老街、好多人
    180家中華美食,膾炙人口的鄉音曲藝,最潮流人氣的節日盛會,您身邊這個美食小鎮都有! 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一下包攬四項榮譽——2019中華小吃產業發展大會暨全國美食街區發展高峰論壇「創新美食街區」稱號山東管理學院實踐基地掛牌
  • 這座距離濟南半小時車程的美食小鎮今日恢復運營
    4月9日,記者來到了位於德州市齊河縣清河大道1號的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實地走訪發現,目前,小鎮美食街區已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商家恢復營業,不少老字號餐飲和網紅店也已開門待客,文創、手工藝品、餐飲、小劇場等項目逐步恢復運營,往日的熙熙攘攘的熱鬧勁兒和「煙火氣」正逐漸重回小鎮。
  • 各位遊客請注意,前方到站:貞山!
    △古法造紙 葉雨荷攝遊客們不但可以直接到造紙工場觀摩造紙過程,包括抄紙、松紙、曬紙等等,還有機會親身體下場抄紙,體驗造紙術的魅力。節假日吸引包括珠三角地區眾多自駕遊客前來嘗鮮。無篤石螺「不嘗無篤石螺不算到了四會」相傳,當年文氏貞仙在山上將石螺鉸好殼後,遇「肥狗」(當地無良紈絝子弟綽號)前來追逼逃走,石螺回到水中產下的後代。
  • 前方到站是王府井「深山集市」
    文化北京【出發!前方到站是王府井「深山集市」!】栩栩如生的熊貓蜀繡作品、竹藤編織的筆筒和收納盒、馳名全國的郫縣豆瓣醬……11月7日-12月4日,深山集市·千年蜀繡專場集市在王府井步行街好友世界門前開市現場展示和售賣來自四川郫都的百餘款特色產品。來王府井步行街,逛吃逛吃吧!
  • 中國驛美食小鎮(齊河)
    這裡便是中國驛·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2020年農民豐收節在這裡開始主街更是聚滿了遊客,可謂是摩肩接踵。人們對於這個刷屏朋友圈的小鎮,都充滿了期待與好奇。氣勢恢弘的城門下一路旗幡招展、滿眼人頭攢動。韻味風雅頌,國驛迎賓禮,侍女步履翩翩,為儀式拉開精彩序幕。
  • 濟南富力凱悅酒店中秋融於文化 禮盒設計致敬泉城底蘊!
    濟南富力凱悅酒店中秋融於文化 禮盒設計致敬泉城底蘊!濟南富力凱悅酒店,在濟南落地已有八年之久。開業之初,酒店設計師便賦予建築以生命,酒店內的一步一景,一器一物延續著城市的風神情韻和盤骨肌理。在過去的八年裡,這座酒店與從未停止過尋訪的步伐,致力於尋找傳承城市記憶的文化和氣韻,與城市尋求更多的互動。
  • 2020中秋遇上國慶,品中秋月餅,鑑中華傳統文化!
    2020中秋遇上國慶,品中秋月餅,鑑中華傳統文化!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就要到了,中秋是中國第二大傳統節日(第一大傳統節日當然是春節了),中秋為農曆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中秋又稱「團圓節」。
  • 助力中國驛美食小鎮
    「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項目一期,總佔地約3600畝,主要建設「中國驛」美食街、「1+8+9」主題業態、主題酒店群、天下齊民宴會廳、飲食文化傳播中心、坤園田園綜合體等業態及其配套工程。其中,「中國驛」美食街以傳統飲食文化為主線,建設以中華特色小吃、休閒購物、主題酒店、特色民宿等功能於一體的美食文化綜合體;「1+8+9」即1個世界中華飲食文明館、8個風情園、9個國食館。
  • 中華飲食文化學院簡介
    康師傅中華飲食文化學院是由康師傅控股集團投入長期預算做飲食文化的研究和推廣。是康師傅實現飲食文化研究和傳播任務的先鋒。對內,讓集團內部深入了解開發產品背後的飲食文化底蘊,形成系統性思考,培養前瞻性能力;並為籌建中華麵食博物館梳理基礎知識。對外,希望邀請諸多文化學者、有志之士加入,集社會力量共同發展和傳播中華飲食文化。
  • #濟南發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國慶中秋」假期旅遊活動安排
    9月24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象崢,就我市「國慶中秋」假期文化和旅遊活動安排進行了介紹。  一方面,積極豐富假日文化旅遊產品供給,滿足市民遊客多樣化需求。
  • 大河奔騰丨美食「穿越」記:一座小鎮,一天嘗遍中國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 德州報導川味麻辣鮮香、蘇味玲瓏細巧、徽菜樸實醇厚、魯菜濃鬱鹹香……9月20日,「大河奔騰」主題採訪活動走進位於德州齊河黃河沿岸的中國驛·中華飲食文化小鎮,探尋「中國美食,碗裡江山」。
  • 海內外遊客「中華文化遊」 廣東大埔品客家小吃
    海內外遊客「中華文化遊」 廣東大埔品客家小吃 2011-02-2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月17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由中國烹飪協會、廣東烹飪協會、大埔縣等聯合主辦的2011年 「中華文化遊」主題旅遊年梅州啟動儀式暨大埔首屆客家美食節,在大埔縣城拉開帷幕,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與美味的客家小吃相得益彰
  • 迎國慶過中秋 泉城歐樂堡度假區歡樂爆棚
    國慶假期第一天,來泉城歐樂堡度假區「迎國慶、共度中秋團圓佳節」的遊客絡繹不絕,奇妙歐樂堡動物王國、親子海洋極地世界、煙花璀璨夢幻世界、童話騎士度假酒店紛紛推出特色節慶活動,讓前來度假休閒的遊客朋友們歡樂爆棚。
  • 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9日訊 記者從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據統計部門、文化和旅遊部門調查測算,國慶、中秋假期,濟南市共接待遊客1062.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6.8億元,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2.5%和73.6%。
  • 稻香村周廣軍:拓展海外市場 傳播中華飲食文化
    來源:新華網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廣軍做客新華會客廳(新華網 張昊 攝)新華網北京4月3日電(王忻)中國是一個飲食大國,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飲食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化。例如一顆顆精緻的糕點,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延續,它代表了記憶的味道和故鄉的文化。稻香村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廣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稻香村糕點作為中華文化的使者,希望通過食品渠道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稻香村作為國內傳統食品領軍企業,不僅在國內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在國際上也受到很多國家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