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神為張國榮寫下的告別主題曲,卻在自己金盆洗手時壓軸演唱

2020-12-19 好歌獻給你

香港樂壇上,成名已久的巨星如果退出歌壇,往往會有舉辦告別舞臺演唱會的歷史沿革,象徵「封麥」,聲勢浩大的告別演唱會,甚至連開幾十場。而且還會選定別具意義的一首歌,作為壓軸以歌明志,稱之為告別主題曲。

當年,陳慧嫻和梅豔芳先後退出歌壇,分別用《千千闕歌》和《夕陽之歌》作為告別主題曲,結束了兩位天后的「千夕之爭」。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許冠傑、張國榮,這兩位天皇巨星告別歌壇的隱退之作,和主題曲背後肝膽相照的故事。

許冠傑無疑是粵語流行歌壇上開天闢地式的人物,他用香港口語入歌,亦俚亦雅的創作風格嫁接古典與流行,攜手港樂泰鬥顧嘉輝,揭開了粵語流行樂壇的序幕,被尊為香港「歌神」。

香港文匯報評價許冠傑「以唱出小市民的心聲見稱」,他將人生哲理、社會世故、愛情豪情融入歌中,雖然稱不上天生靚嗓,卻用不加修飾的樸素感情,唱出了港人掙扎生存、努力向上的樂觀精神。

70年代,許冠傑創作的《鬼馬雙星》和顧嘉輝譜寫的《啼笑因緣》,被並舉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肇始開端。他的《鐵塔凌雲》《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都極具分量,逐步把粵語歌壇引入正軌。和湧現出的羅文、林子祥、葉振棠、關正杰、徐小鳳等一批極具實力的唱將一起,為八九十年代粵語歌壇的空前大繁榮奠定基礎。

早在1985年,許冠傑就拿到了象徵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殿堂級獎項——「金針獎」,這是所有香港歌手都為之終生奮鬥的一項殊榮。其意義不下武俠世界中的倚天屠龍。金針獎在手,足矣笑傲歌壇,所謂的天王、巨星,也都成了浮雲。當年人才濟濟的香港歌手中,許冠傑第一個獲此殊榮,歌神實至名歸。

80年代香港歌壇步入偶像時代,以許冠傑為首的第一批「功臣」唱將紛紛退居「二線」,把舞臺交給後輩施展。譚詠麟、張國榮、梅豔芳和陳百強則是這個時期最為耀眼的巨星,譚張梅陳被時人稱為「三王一後」,後來也有人為了呼應90年代崛起的「四大天王」,把他們稱為「四大天皇」。

儘管稱謂莫衷一是,但此四子實力與偶像兼具,在80年代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同時推動了香港流行樂壇進入全盛而輝煌的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一束燦爛的光芒。

翩翩公子陳百強堅持創作路線與世無爭,天后梅豔芳在諸多女歌手中一枝獨秀。脫胎於溫拿樂隊的譚詠麟和後來居上的張國榮,則在媒體與歌迷們喋喋不休的爭論中,被時代裹挾著推向風口浪尖,揭開了「譚張爭霸」的序幕。

譚詠麟和張國榮兩大極具超凡魅力的殿堂巨星,在香港樂壇展開的競逐貫穿80年代中後期,其激烈和精彩程度,也遠勝90年代四大天王在音樂獎項上的競爭,為世所罕見。但往往最燦爛時也是最寂寞,最繁華時也是最悲涼。

1986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譚張兩人分別有4首歌和6首歌入圍,成為當晚最大熱門。譚詠麟遠在澳洲演出,並沒有到現場,按照慣例不到場的歌手就沒有獎拿,保持到今時仍是。但當晚TVB卻破了一次例,譚詠麟在未出場的情況下《朋友》《無言感激》兩首歌入選十大,並且拿到最具分量的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張國榮的《當年情》和《有誰共鳴》也都入選,並且《有誰共鳴》摘得金曲金獎,但是當他領獎的時候,校長的歌迷對他噓聲四起、大肆攻訐。甚至連周潤發上臺給林子祥頒獎的時候,囂張的歌迷仍沒有停歇,而是一直大喊「Alan」。一向好修養的發哥忍不住衝臺下說道「Alan他在澳洲!你們要失望了!」

張國榮上臺演唱有誰共鳴的時候,臺下校長歌迷的噓聲和咒罵聲連城一片,他索性停下唱歌,即興發表感言

「有些人得到一點成就,需要用很短的時間。有些人要拿到一些東西,就要比較長點的時間。不過,至少我現在得到的東西,是我自己很用心去拿的。」

這個喧囂的夜晚,為譚張二人的相繼退出埋下伏筆。隨後,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而張國榮也在1989年正式宣布退出樂壇。

登頂巔峰的張國榮倍感高處不勝寒,宣布退出的消息一出,尤如拋下重磅炸彈,震驚整個香港歌壇,就連成名已久的「歌神」許冠傑,也觸動不已。他與張國榮曾在拍攝電影《新最佳拍檔》的時候,結下深厚情誼,還合作了電影的主題歌《我未驚過》。

「譚張爭霸」的白熱化時期,張國榮自己作曲了一首歌,交給為他寫過《有誰共鳴》的小美來寫,他的初衷是以歌明志,不理會別人閒言碎語,仍然活得精彩。許冠傑得知以後,索來原曲親自填詞,就是兩人合唱的那首經典的《沉默是金》。

歌神的填詞,確實是以張國榮當時的心境來寫,並且寄予他沉默是金,灑脫為人。這首歌還拿到了當年的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十大勁歌金曲獎。歌神雖然走創作路線,但平素極少為人寫歌,與其他歌手的合唱曲目更是寥寥,他與張國榮的此間深情厚誼,一望便知。

許冠傑知道張國榮退出歌壇的時候,立馬為他寫了一首告別主題曲名為《急流勇退》。歌詞中一句「名成利就人人想擁有,誰料此刻只嚮往自由」,用筆古淡,訴盡了娛樂圈的酸甜苦辣。他寫好之後,還沒來得及告訴張國榮,就在報紙上看到他早已自己作好了告別演唱會的主題曲。

這首歌,就叫做《風再起時》。1989年張國榮告別演唱會的前夕,他與陳少琪黎小田一起吃飯時,講出了自己打算創作一首告別演唱會主題歌的想法。陳少琪說:「你不是有一首成名曲叫《風繼續吹》麼?不如歌名就叫「風再起時」,就是希望只要一起風的時候,歌迷就會想起你的這首歌。」

陳少琪填詞,張國榮自己譜曲,黎小田編曲,三人通力合作之下,很快就把這首《風再起時》敲定下來。整首歌就是他的心路歷程,以及對歌迷的深切感恩和滿滿不舍。當年他33歲,所以他的告別演唱會,在香港紅館連開33場。

當他唱起《風再起時》,忍不住的淚灑舞臺,臺下觀眾也陪著流淚。動情處他對臺下的歌迷講

我覺得今次做這三十三場演唱會,對我來講,是一種享受,也都給我好大刺激。人都說人生得一知己死無遺憾,現在,每晚都有好多朋友來這裡一起這樣地送我,我覺得好榮幸。雖然說,我在這樂壇裡面有捱過苦,但是我覺得:我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加多。但是我自己撫心自問,我在十三年娛樂圈裡面,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問心無愧。來得安去也寫意,今次可以講是瀟灑告別。不過每晚對著你們這麼多朋友,我始終也有點,不是太忍心。給我到外面去闖好嗎?就算焦頭爛額,我都一定要闖出個名堂!多謝!多謝!有你們這樣的觀眾,我於願已足。

他眼含淚光止住哽咽,對著現場歌迷說著不要忘了他的話,說自己不是很貪心,只要記得80年代香港樂壇有個人叫張國榮就夠了。張國榮的這首告別之作,無疑是成功的,對於喜歡他的歌迷來說,既然風不再繼續吹,那就靜待風再起時吧!

歌神他老人家當初為張國榮作的告別主題曲,儘管沒有派上用場,但是他的心裡也開始萌生退意。受到張國榮隱退情緒的感染,人生短短幾個秋,何必為了名利永無止境地不斷追逐。沒過多久,他終於下定決心,金盆洗手退出歌壇,放棄做偶像的壓力好好享受人生。

兩年前為張國榮寫的告別主題曲,沒成想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原點,如今成了自己的引退之作。他在紅館一連舉行41場告別樂壇演唱會,至今仍保持香港歌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為了表彰他對樂壇的貢獻,無線電臺還特意為歌神張羅了一臺《光榮引退匯群星》的晚會。

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晚星光璀璨的嘉賓陣容——「不應該問誰來了,而應該說誰沒有來」,八九十年代能拿得出手的香港歌星,幾乎悉數到場。時至今日還沒有哪位藝人能撐得起規格如此之高的「告別儀式」,一時間轟動港島。

席間,已經隱退的張國榮,破例首度拿起話筒,跟許冠傑合唱了兩人的經典《沉默是金》,眼神中滿滿的默契和勉勵。當年的報紙甚至猜測,張國榮會不會以朗誦的形式來和歌神完成《沉默是金》,因為封麥之後,他把黃霑為他量身打造的《倩女幽魂》續集主題曲,都讓給了還屬後輩的張學友來唱。

《急流勇退》是整場晚會的壓軸曲目,唱之前,許冠傑講到

這首歌鬼使神差的很有預兆,因為它是我創作的最後一首歌,而創作時完全不知道是最後一首歌。兩年前我聽到張國榮說退休的時候,我很佩服他的勇氣,於是寫了一首歌想送給他作為紀念。怎知後來看報紙,才知道他自己已經給自己寫了一首歌,叫「風再起時」。我的性格很害羞,見他已經給自己寫了歌,所以沒有告訴他。悄悄收錄在自己最後一張專輯《香港情懷》中。想不到果真世事如棋,因為我人生觀的改變,自己無端端的鼓起這份勇氣,其實真要多謝張國榮。Leslie ,罪魁禍首就是你。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急流勇退》。

許冠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全場只有張國榮聽得最認真也最深情。因為當時的情境、歌裡的意境、也都符合他的心境。急流勇退,從舊歌中心靈互扣。透過這首歌,亦能體會到許冠傑與張國榮之間,肝膽相照的情誼。不奢望天長地久,只要是曾經擁有。

1996年,張國榮在紅館以《風再起時》開場,宣告回歸。華語世界的字眼,總是這麼浪漫,一首歌能同時與告別和復出掛上鉤。但可惜的是,世事變遷,人生無常。

2004年非典肆虐,梅豔芳、張國榮相繼離世,對於香港來說,這是個充滿灰暗頹喪的年頭。許冠傑重出江湖,創作了一系列的勵志歌曲提振香港精神,還專門作了悼念已故舊友的歌曲。

這是一個告別的年代,許多東西都一去難復返。在事業上拼盡全力之後,不論急流勇退,抑或靜候風再起時,但他們留下的那一闕闕肝膽相照的主題曲,永不過時。

相關焦點

  • 香港歌壇三巨頭:許冠傑,張國榮,陳慧嫻,告別歌壇的壓軸歌曲?
    其中有的歌壇巨星會選擇不再參加任何競爭性質的獎項評選,而有的歌壇巨星則更決絕,會選擇直接退出歌壇,把機會讓給年輕一輩的歌手,同時自己也把最光輝燦爛的時刻留在舞臺及歌迷們的心中!香港歌壇就有3位巨星在自己最巔峰的時候選擇退出歌壇,這3位巨星在開完自己告別樂壇的演唱會之後,決絕離開,那麼他們3人告別歌壇時的壓軸歌曲都唱了什麼金曲?
  • 張國榮陳慧嫻告別歌壇,令人熱淚盈眶,她的演唱會卻是人生終點站
    成名已久的歌壇巨星,如果退出樂壇的話,往往會有聲勢浩大的告別儀式,一般就是演唱會,連開十幾場甚至幾十場,金盆洗手、象徵「封麥」,煞是熱鬧。今天,我們就來復盤一下香港樂壇上,那些精彩異常的告別演唱會。最後一位的告別,可以說是最感人的生離死別!
  • 香港公主演唱會上和歌神忘情擁吻,關係太好媒體都懶得八卦他們!
    告別演唱會上,她身穿白色婚紗,美得不可方物。當年陳慧嫻戀情不是非常順暢,再加上父母希望她能夠完成學業,於是她就毅然決然地拋下一切,踏上去美國的求學之路。但等她再回來時,香港樂壇早已重新大洗牌,而她也再不復當年盛況。
  • 許冠傑:曾火遍全亞洲,譚詠麟張學友叫他大哥,當之無愧的歌神!
    他是譚詠麟、張國榮的前輩,不管是地位還是實力都是公認的。譚詠麟更是稱他為歌神,不止一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自己的偶像只有一位,那就是許冠傑。在他之前,人們對於粵語流行歌一點也不感興趣,甚至覺得這種歌曲拿不上檯面,給人的感覺特別土,一點也不高檔。
  • 本是寫給張國榮的一首歌,為何被許冠傑當做歌壇「告別曲」?
    1992年,許冠傑宣布退出歌壇,寶麗金專門舉辦「光榮引退匯群星」活動為他送別。這場晚會,成就了張國榮與許冠傑合唱的《沉默是金》這一粵語經典,也是一代歌神暫別樂壇的最佳見證。而許冠傑最後演唱的《急流勇退》本是他為張國榮寫的一首歌,又為何被他拿來當做自己的「告別曲」呢?
  • 一課譯詞:金盆洗手
    一課譯詞:金盆洗手 chinadaily.com.cn 2020-07-22 17:03
  • 許冠傑:粵語流行歌曲的開山鼻祖,一次直播頂500場演唱會的歌神
    (許冠傑兄弟與父母)1972年春節(24歲),他與哥哥許冠文在TVB節目《雙星報喜》中,演唱了他創作的第一首粵語歌《鐵塔凌雲》。這是許冠文出國遊歷時寫的英文詩,抒發海外遊子對香港的思念之情,由許冠傑翻譯修改後譜曲。
  • 72歲開演唱會,200萬人觀看,他是永遠的歌神!
    演唱會的主唱,是久未露面的香港「歌神」許冠傑。72歲的許冠傑,身著皮衣抱著吉他,背對維多利亞港,對著海風自彈自唱。沒有中場休息,20首歌連續不斷,唱了一個多小時。這場演唱會叫做「2020同舟共濟」,意在為疫情之下的人們鼓勁打氣。一代歌神再次復出,無數人紅了眼眶。無炫技的深情演唱,勾起大批聽眾的時代記憶。只因他是許冠傑,一個獨屬於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的真正傳奇。
  • 張國榮唯一一首在演唱會上唱了2遍的歌,且每次唱都穿著浴袍
    「金盆洗手」、「急流勇退」這類煞有介事的幻想,我想很多藝人都想過。可是,香港有句俗語說:「生仔姑娘醉酒佬」,說不來,一個轉身之後,自然又來了。用黃霑的話說在香港娛樂圈,公開宣布榮休而真的不食言的,只有粵劇界兩大花旦,芳豔芬和白雪仙。她們兩位,說退就退,怎麼勸說也不復出,是真正重承諾的藝人,叫人好生佩服。
  • 張國榮為電影演唱的不朽金曲完整回顧,總有一首讓你淚流滿面
    本次音樂會所選影片,武俠、警匪、愛情片都有,讓無數港片影迷重燃自己的香港電影舊日記憶。從音樂會的宣傳海報中看到,有很多首歌曲來自張國榮電影,並且由張國榮本人演唱,而這一天剛好就是哥哥離開我們15周年。不管這場音樂會是否是為了紀念哥哥張國榮,反正那麼大個場地也坐不了幾個人,我是搶不到票的,但我可以把哥哥張國榮的電影金曲一首首的找出來,放在這裡聽一聽,看一看,用影迷自己的方式懷念他。
  • 香港十大殿堂男歌手排名:譚詠麟與歌神爭第一,劉德華名次墊底!
    這首歌的歌詞來源很獨特,是許冠傑到世界各地旅遊時寫的,這首歌發行後受到了很大的歡迎,也讓眾多歌手改變了原來唱國語歌的路線,極大地促進了粵語歌的發展。第二名是譚詠麟。譚校長的藝齡橫跨了五個年代,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不但唱片銷售質量高,演唱會開辦的場次也很多。而且在音樂造詣,唱功和實力方面都很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後來粵語歌手們的典範。
  • 香港永遠的「歌神」許冠傑,開演唱會鼓氣抗疫,71歲連唱1個小時
    現在許多聽著陳奕迅、周杰倫等人歌曲長大的朋友們,可能會對張學友,這個公認的歌神非常熟悉。但到許冠傑這一輩,大概率就是只知其名,卻不知其人了。「滄海一聲笑,濤濤兩岸潮……」這首歌曲經典到,跨越了時間,在上下多代人的腦海裡刻下印記。在《笑傲江湖》中飾演令狐衝的許冠傑,以及由他親自演唱的這首歌曲。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經典。
  • 那些年香港武俠片主題曲的演唱者,還被張國榮模仿過
    在香港上世界末期有一位傳奇歌手,他一人幾乎包辦了那個年代所有經典武俠片的主題曲演唱,尤其是他和香港另外一名女歌手甄妮合作的《射鵰英雄傳》主題曲,幾乎成為了中國所有70後、80後甚至是90後的回憶。而在香港樂壇,也因為他獨特的唱腔,用粵劇的演唱方法來演唱粵曲甚至成為了很多後輩粵語歌手模仿的對象,在哥哥張國榮的第一張粵語大碟《情人箭》的演唱風格就借鑑了這種風格。這位傳奇歌手就是羅文,是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最炙手可熱的歌壇大腕。今天就來給大家來介紹一張關於羅文的黑膠唱片。
  • 吳志雄:15歲當大佬,金盆洗手轉行演戲,如今為養家走穴撈金
    但吳志雄看中了這個機會,他顧不得那麼多,跑到導演面前,說自己願意演這個角色。也正是這次偶然的機遇,讓吳志雄下定決心,從此金盆洗手,進圈拍戲當演員。或許正是以前的經歷幫了他,讓他一下子接到不少大佬角色,再加上表演頗有天賦,得到導演的青睞,一時間成為炙手可熱的演員。
  • 張國榮無奈時受歌神指導寫下這首歌,王傑用閩南語翻唱出更多感嘆
    更有著「三王一後」的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和後邊的「四大天王」。而說到粉絲間粉絲間的紛爭,初始最為熱鬧的就是「譚張爭霸」。前邊寫過不少文章談到過華語樂壇的各位大神,有興趣的可以關注後看看前邊的文章。當年譚詠麟和張國榮爭霸,可謂是鬧得最為激烈,當然這個「鬧」不止是粉絲間的開戰互罵,還有著譚詠麟和張國榮更多的努力,他兩位的不少好歌也就是那個時候出現的。
  • 華語男歌手紅館演唱會場次前10,譚詠麟不愧校長,張學友果然歌神
    1991年8月,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演唱會」,總計7場,第二年被媒體力捧為「四大天王」。1993年12月,張學友「學與友」演唱會,連開28場演唱會,打破當時的演唱會記錄,張國榮稱張學友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上一輩所有的歌手。
  • 世間早就不時興「歌神」,但他一開口就能唱落黃昏
    8.陳奕迅終於可以堂堂正正成為歌神接班人,但他心裡的偶像卻是張國榮。他自己說過,「我的(偶像是)張國榮,當然買專輯買得最多是張學友。」哥哥對陳奕迅很好。剛籤約英皇的時候,陳奕迅還只是公司裡不怎麼起眼的新人,張國榮已經貴為天王。
  • 華語歌手成千上萬,為何只有他成為歌神接班人?
    身材發福、髮際線後退,他的聲音卻依然是夜裡失眠時最好的陪伴。陳奕迅曾被認為是歌神張學友的接班人,在風起雲湧的華語樂壇以一首《K歌之王》濃墨重彩地寫下自己的名字。自此24年來無人忘記。而大多同時期的優秀歌手也在兩人的重壓下度過了自己才情卓越的時期,看似遺憾,這種競爭卻讓港樂甚至香港娛樂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兩人相繼暫時告別歌壇,短暫平息的香港樂壇在輕微喘息後,又迎來了另一次席捲全國音樂世界的風暴。
  • 香港第一代「歌神」許冠傑,譚詠麟的唯一偶像,71歲依舊在奮鬥
    「光榮引退」的3年前,許冠傑的後輩張國榮宣布舉辦自己的告別演唱會,離開樂壇。這給了許冠傑很深的觸動,他調侃張國榮是自己退休的「罪魁禍首」,後來在告別演唱會上他對滿堂賓客說:「兩年前Leslie退休的時候,我很佩服他的勇氣,於是寫了一首歌想送給他做紀念,誰知一大早看報紙,才發現他已經作了一首給自己叫《風再起時》。
  • 粵語歌壇首代歌神 譚詠麟譽其為偶像 引退歌壇時轟動整個香港
    張學友「歌神」的稱號人盡皆知,但卻少有人知道張學友只是二代歌神,而被稱為「歌神」的首位歌手,則是粵語流行的奠基者——許冠傑。許冠傑在香港樂壇地位超然,他不僅完成粵語歌曲從古典到現代流行的嫁接,也同時帶動香港流行唱片/演唱會的發展,可謂是現代粵語流行曲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