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包拯是歷史有名的忠臣、清官,在民間有「包青天」美名。封建社會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大奸大惡之人,他們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使得民眾飽受疾苦。
就在此時包拯的出現讓百姓看到了希望,他成了正義的化身,至今仍在民間享受讚譽。包拯是宋仁宗年間的進士,被朝廷任命為知州監稅,但是父母年邁包拯辭官回鄉,等到父母去世守喪期滿以後,包拯再次赴京。
1014年包拯任知府,曾向朝廷建議國家每年拿出大量財物用於賦稅並非禦敵計策,應該操練軍隊,選拔大將守衛邊疆。同時朝廷內貪腐現象嚴重,必須嚴加監察。包拯一生廉潔、不畏權貴,對於貪贓枉法的官員從來都是一視同仁。
曾彈劾過宰相、王爺,對有才幹的人也極力推薦,包拯明敏正直,曾經有親朋故友仗勢欺人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包拯得知以後決定大義滅親。公開審理案情以正視聽,此後再也沒有人打著包拯的名頭到處作惡。
宋朝官員俸祿並不低,包拯一生剛正不阿,有不少政敵,因此死後沒有風光大葬。好在當朝皇帝宋仁宗得知後,下旨表彰包拯得以安葬。在各種各樣的戲劇、評書中,包拯的事跡廣為流傳,成了後世為官的典範。
包拯的形象也登上了大熒幕,一個黑臉額頭上頂著月牙的「包青天」形象更為具體了。很多歷史學家關心,包拯有沒有後人?他的後人是不是也一樣在官場上大放異彩,成為當世的一股清流?還是墮落成貪官,為祖先抹黑?不過,包拯後代出了不少傑出人才,其中有一位還成了華人首富。
此人就是包玉剛,1918年包玉剛成生於浙江,父母經商家庭還算富裕。於是包玉剛被家人送去上海讀書,13歲時包玉剛一頭扎進吳淞商船學校,專心從事船業學習。抗戰爆發之後,包玉剛不顧家人反對,跑到銀行當了一名小職員,憑著自己的努力,包玉剛很快就成了上海銀行高層,當時的他已經有了十多萬的存款。
就在前途一帆風順的時候,包玉剛毅然決然的選擇辭職。與父親帶著積攢下來的錢財闖蕩香港,起初父子倆只是做一些小生意,久而久之包玉剛不安現狀,與家人商議要做海運。父母認為海運競爭激烈,自己對於海運一竅不通,靠什麼認定自己會成功呢?
包玉剛一意孤行,一面安撫父母,一面四處補充海運知識。四處籌措資金,到英國購買了一艘煤動力貨船,雖然船體十分破舊,包玉剛卻十分興奮,邁出了航運事業的第一步。初到香港時,包玉剛與人合資開設華人行,經營進口貿易。
1955年包玉剛開始包船,經營印度到日本之間的煤炭運輸貿易,包玉剛開始在日本與印度往來運送煤炭,憑著過人的膽識與經商謀略,很快成立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
在事業上包玉剛穩紮穩打,最終成了世界十大船王之一。被美國《財富》雜誌稱為「海上統治者」,隨著資產越來越多,包玉剛的業務也越加廣泛,被稱為「世界船王」,也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1984年包玉剛回鄉探親的時候,意外從《包氏家譜》中得知自己是包拯的29代嫡孫。經過層層考察,藉助古籍管理人員的幫助,最終確定無疑。包玉剛高興地大喊:「我是包青天的子孫!」,對於這一身份包玉剛在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覺得自己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成功之後多次訪問大陸,對中國進行投資,還曾受到鄧小平同志接見,英國女王授予其爵士勳章,美國總統視為座上賓。1991年充滿傳奇色彩的華人首富一代船王包玉剛逝世,身後留下了一個龐大的海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