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光勳報導
河南新縣大別山露營公園(以下簡稱露營公園)成立於2016年,建園以來,在中共新縣縣委、縣政府和當地鎮政府領導下,遵循新縣和本鎮新時代總體規劃布局,以科學創新為理念,始終把大力發展紅色教育與生態旅遊結合起來;把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相融合;把百企幫百村與濟困助學公益相銜接;以一個「實」和一個「曖」字為準則,想貧困群眾之所想,急貧困群眾之所急。以重擔當,為當地脫貧攻堅、撐起貧困群眾一片天。
露營公園在全力做好做強特色地方旅遊產業的同時,從解決當地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和迫切需要出發,依託周河鄉毛鋪村的古村落、古樹木等獨特的自然資源,明確鄉村振興、特色旅遊的發展思路,科學制定特色旅遊脫貧幫扶計劃。
以流轉村民土地,讓其參與公園經營,改變村民務工方式,把毛鋪村作為露營公園落實脫貧攻堅、幫貧濟困和百企幫百村的工作重點。用社會擔當、社會責任、走出了一條「營地+農戶」模式,共同開展脫貧致富之路。
露營公園在當地走訪民眾,了解村情、民意,對當地貧困家庭進行全面摸底建檔立卡,以流轉土地300畝,建立苗圃基地,帶動當地勞工,戶均受益3000元以上。並成立「有你真好」基金,幫扶當地困難群眾和特困人員,扶持當地美麗鄉村貢獻者和建設者。每逢春節,領導深入山村進門入戶,送去財物,保證困難群體過一個祥和快樂的新春佳節。
露營公園曾以「走出大別山,引進他山名」活動,組織當地70多名群眾到安徽蕪湖考察取經。並以「營地+農戶」模式使當地200餘名群眾成功就業,人均日收入120餘元,年均增加5000元以上。
露營公園在建設美麗鄉村,鄉村振興工作中,因地制宜、發展農家小院等鄉村旅遊項目,培訓就業人員280餘人,發展周邊村莊山寨農業種植戶500餘戶,農家樂20多家,戶均年收益10000元以上,為農特產品及手工藝品組織統一收購,統一銷售,使這些農民家庭年均收入增長2000元。
露營公園建園以來,他們心繫群眾於實事,精準幫扶曖人心,通過「五位一體」貨款,對當地建檔立卡的120戶貧困戶進行分紅,帶動每戶年增收4000元以上。2016新縣遭遇了罕見特大暴雨,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災情,大別山露營公園的全體幹部職工二話不說,踴躍捐款10萬元,有力支援受災群眾渡過難關。
在幫扶脫貧工作中,露營公園的人們沒有忘記當地的留守兒童。露營公園成立兩年來,成功舉辦了七期捐助農村貧困兒童活動,在「走進大別山,健康萬裡行」活動中為貧困兒童捐款兩萬元。為每個特困家庭分別發放慰撫金,為周邊貧困家庭籌集幫扶物資7.5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