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共同社東京12月5日報導,日本政府消息人士當地時間周六表示,英國海軍明年初將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戰鬥群前往日本附近水域。
消息人士說,以「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為首的這一航母戰鬥群在停留該海域期間預計將與美軍和日本自衛隊進行聯合演習。除本地區以及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在西太平洋部署航母戰鬥群是非同尋常的行為。
報導稱,此舉出現在人們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力量日益增強感到擔憂。這可能會引發北京的抗議。
消息人士說,英國海軍還計劃在此次部署期間讓艦載的英軍F-35B隱身短垂戰機飛往三菱重工公司位於日本中部愛知縣的工廠進行維護。
消息人士稱,英國2019年已宣布將把航母戰鬥群部署到太平洋地區,此後便一直與日本和相關國家進行談判。
資料圖片:滿載F-35B隱身短垂戰機的英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英海軍官網)
外媒稱,中國高級官員警告說,中國將把英國和美國軍艦進入其聲稱擁有主權的爭議海域視為「敵對行動」,這些行動將面臨嚴重後果。這些官員還敦促倫敦不要捲入其中,為華盛頓幹「髒活」。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9月10日報導,在中國發出不會容忍「主權受到侵犯」的信息之前,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呼籲包括英國在內的盟友抵制北京。
報導稱,中國發出上述信息的另一個背景是,英國正在討論在皇家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上部署美國F-35隱形戰鬥機的計劃,這是英美兩國一系列聯合軍事計劃中的首個。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批評英國前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因為後者曾希望把這艘航母派往亞太地區,以展示「硬實力」;而且在威廉姆森任職期間,英國「海神之子」號兩棲攻擊艦曾在南海與中國軍隊對峙。
劉曉明說,在英國政府努力與中國建立貿易聯繫之際,威廉姆森的言行妨礙了中英關係的發展。
報導稱,這位大使想強調的是,北京希望避免與英國形成敵對關係,希望促進在多個領域的合作。
2018年8月,包括艦船和飛機在內的中國軍隊與英國軍艦「海神之子」號兩棲攻擊艦發生對峙,後者搭載一支皇家海軍陸戰隊分遣隊靠近西沙群島。
劉曉明說:「這給中英關係帶來了很多麻煩……這是在示威。英國不應該為別人幹這種髒活。」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國防武官蘇廣輝少將說,對於侵犯中國領土的行為,中國將繼續保持戰鬥姿態,如果美國和英國聯手挑戰或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那將被視為敵對行動。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11日報導,英國皇家海軍新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預計在2020年開始服役。英國多次表示該航母首次任務是去南海「自由巡航」。
中國警告英國不要進入南海在有爭議島嶼附近航行,說那樣做構成「敵對行動」,並暗示北京會被迫作出軍事反應。中國駐英國大使說,英國不應該被別人當槍使。
中國大使劉曉明在倫敦的防務記者協會上反駁了英國皇家海軍在自由航行問題上維護國際法的說辭。據英國天空新聞報導,劉曉明說南海是開放海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裡,中國不反對任何人在那裡航行,但是不能進入中國領海12海裡範圍內。
英國政府發言人對天空新聞辯稱,國際海軍在南海航行屬於正常情況,皇家海軍也不例外。
中國智庫專家認為,英國本來在南海問題上並沒有特別的立場,一般是在歐盟框架內表達對南海問題的關注。但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後開始,英國放棄了過去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的政策,開始高調表示要維護所謂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2017年,時任英國外交大臣、現在的首相詹森就表示,英國新服役的航母首次行動就是去南海巡航。
2018年,英國的兩艘護衛艦和一艘兩棲攻擊艦進入亞太海域,並數次穿越南海,英國兩棲攻擊艦未經通報便駛入中國西沙群島海域,引起北京抗議。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歐洲專家劉晉認為,英國改變南海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脫歐帶來的壓力。因為英國在脫歐後外交選擇空間縮小,英美特殊關係愈顯重要,因此更容易受到美國政治壓力的影響。劉晉認為,英國積極介入南海問題是向美國的南海政策靠攏,目的是強化英美特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