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觀察:從衣食住行看朝鮮人的生活

2020-08-29 朝鮮視覺

我平時喜歡自由行,因為到一個地方可以自由地拍照,可以慢慢品味當地風土人情,不像跟團旅行,行程匆忙。可惜到朝鮮旅行沒有自由行。在朝鮮五天時間,第一天和第五天基本是在火上度過,朝鮮新義州到首都平壤,兩百多公裡路程,火車要跑六個小時。

好在我們乘坐的國際列車環境很好,六人間的包廂,一側可以駐足欣賞窗外風景。透過車窗,我發現了朝鮮人生活中的一個習慣——蹲。蹲似乎成為了朝鮮的一種文化,無論是在莊稼地,還是在車站碼頭,或三五成群,或一兩結伴,都喜歡蹲在地上。

朝鮮人為什麼喜歡蹲?朋友的解釋是可以節省體力,因為朝鮮人幹體力活的多。我覺得這個解釋過意牽強。朝鮮實行計劃,購物需要憑票,房子還得靠分配。朝鮮農村人住瓦房,城裡人住單元樓。老房子的面積普遍偏小,但新建的房子面積都很大。比如平壤未來科學家大街,房子都是一百五十平以上。

朝鮮農村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車,有人喜歡搭乘木炭卡車。朝鮮城裡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車。朝鮮農村姑娘喜歡穿布鞋和長褲,城裡姑娘喜歡穿高跟鞋和包臀裙。朝鮮農村姑娘喜歡戴頭巾,城裡姑娘喜歡撐遮陽傘。朝鮮農村男人喜歡穿汗衫,城裡男人喜歡穿襯衣。朝鮮農村男人皮膚黝黑,城裡男人相對白淨。總的來說,朝鮮城裡人穿著洋氣大方,農村人樸素低調。

朝鮮漂亮姑娘很多,要說和韓國美女有何不同,前者是未經雕琢的樸實之美,後者是裝點修飾後的現代美,朝鮮美女更加清新自然,讓人如沐春風。朝鮮人糧食靠分配,據說成人每天七百克,包括粗糧和雜糧。當然,這是朝鮮導遊一家之言,具體情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走進朝鮮,揭秘朝鮮百姓的娛樂生活
    我曾經到朝鮮留學,在平壤生活過一段時間,對朝鮮民眾的日常生活有所了解。對朝鮮感興趣的人很多,因為在大家眼裡朝鮮很神秘。朝鮮百姓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方式,和我們七八十年代有相似之處。朝鮮百姓的娛樂生活,比我們過去豐富許多。在平壤生活期間,通過自己觀察,我發現朝鮮人的娛樂生活分為以下幾種。
  • 朝鮮百姓慢節奏生活方式是什麼樣的?
    跟團到朝鮮旅行,雖然只有五天時間,但朝鮮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人問朝鮮百姓的生活怎麼樣?
  • 小夥到朝鮮旅遊,發現朝鮮人特別喜歡吃肉
    說到七八十年代,有人充滿嚮往,覺得那個年代民風淳樸,生活壓力不大。也有很多人覺得那時候生活很苦,常年吃不到肉。到朝鮮旅遊,抱著懷舊心態。因為不能自由行,沿途都是走馬觀花,欣賞朝鮮百姓生活風貌,說實話,我們所看到的朝鮮百姓生活,還是非常不錯的。
  • 第一次去朝鮮旅遊,卻意外發現了朝鮮人的奇葩生活!
    第一次去朝鮮旅遊,卻意外發現了朝鮮人的奇葩生活!遼寧省丹東市與朝鮮隔江相望,也是距離朝鮮最近的地方。有很多遊客到丹東去,隔著鴨綠江都能深深感受到朝鮮的風土人情。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丹東210公裡,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特風景的邊陲畫面。
  • 中國遊客記錄在朝鮮旅行期間的衣食住行
    很多人都覺得朝鮮神秘。對朝鮮也充滿好奇,但真正去朝鮮旅行的人不多。,我最關注朝鮮百姓的衣食住行。和我們導遊對比,我覺得自己的穿衣打扮更像朝鮮人。關於朝鮮的夥食問題,也是我想說的一方面。我們在朝鮮期間,吃過烤肉,吃過火鍋,也吃過冷麵和泡菜,還喝過朝鮮的大同江啤酒。吃的還算不錯。但當地百姓的夥食,比我們吃的要差不少。在朝鮮也很少見到大腹便便的人。
  • 朝鮮印象:中國留學生講述在朝鮮的生活體驗
    朝鮮百姓看新聞主要通過報紙和廣播,平壤街頭有很多小報亭。不過,根據我觀察報刊亭也會賣音像製品。朝鮮人很少會買報紙,因為街上沒有人手裡會拿著報紙。不過在平壤地鐵站,經常能見到很多人圍在閱報欄前。據說朝鮮的報紙不是隨便能夠獲得,也不能隨便丟棄。過期的報紙是要回收的。
  • 朝鮮印象,朝鮮人如何舉辦婚禮?
    到朝鮮旅行的時候,很多遊都會有這樣的印象。在平壤和開城,經常能碰到當地人舉辦婚禮。朝鮮人的婚禮非常簡單,新娘穿民族服裝,新郎穿軍裝或西裝。朝鮮人結婚,沒有豪華的婚車,沒有夢幻的場景布置。後來導遊表示,景區內結婚的朝鮮人,很多時候不是真的結婚,他們主要是想通過這樣的形式,讓遊客對朝鮮更加了解。朝鮮人在景區結婚,有點像我國有些景區,會舉辦一些傳統民族婚禮的節目。
  • 走進朝鮮,朝鮮人買自行車有什麼要求?
    在朝鮮和普通民眾聯繫最密切的通勤工具是自行車,自行車已融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自行車不但在城裡流行,在偏遠的鄉村同樣流行。自行車不但受公務員歡迎,也受到農民喜愛。在朝鮮嫁女兒,嫁妝裡一般會有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如今朝鮮普通家庭,有兩種東西非常重要。第一種是電視機,是朝鮮人重要的娛樂工具。第二種是自行車,是朝鮮人主要的出行工具。
  • 國人旅遊新愛好,隔鴨綠江看朝鮮人幹活
    中國人喜歡遊朝鮮,無論自然景觀還是風土人情,都是進入鏡頭的最佳場景。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出國遊難了,這可憋壞了一眾國人,他們反覆推敲,扎堆選擇了丹東、琿春、臨江或者圖們這些和朝鮮接壤的城市,畢竟隔著江、隔著山也能看不遠處的朝鮮人騎車、走路、下地幹活啊。
  • 走進朝鮮:朝鮮人的性格怎麼樣?
    到朝鮮旅行之前,對朝鮮人的性格,我完全不了解。因為以前沒有接觸過朝鮮人,也沒看過朝鮮的影視劇。只是通過網上的一些遊記,以及隻言片語,對朝鮮有個大概的印象。很多人說朝鮮人木訥。我們在朝鮮期間,有四個朝鮮人陪同,兩名導遊,一名司機和一名攝影師。
  • 他們從朝鮮來到中國,如今的生活讓朝鮮人很羨慕
    說起朝鮮族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朝鮮,那麼朝鮮族與朝鮮到底有何淵源?朝鮮族主要生活在哪裡?他們的生活習慣是怎麼樣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進位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的中國朝鮮族第一村:紅旗村。了解朝鮮族的發展歷史,領略朝鮮族的民俗文化,感受朝鮮族的風土人情。  2017年6月拍攝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紅旗村。
  • 走進朝鮮,朝鮮人購物如何支付?
    隨著網絡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現在很多人出門不再帶錢包,而是帶一部智慧型手機。因為在很多地方購物和消費,可以直接行動支付。在去朝鮮旅行之前,旅行社特意提醒我們帶一些現金。因為外國遊客在朝鮮購物,只能用現金支付,無法行動支付。
  • 走進朝鮮,朝鮮人有多節約糧食?
    現在我國早已解決溫飽問題,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東西多了,有的人養成了不良習慣,喜歡鋪張浪費。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們都在涉外餐廳吃飯,每次吃飯的時候,導遊都會提醒我們不要浪費糧食。
  • 中國大爺朝鮮旅遊,直言非常熟悉朝鮮人的生活
    這次朝鮮之旅團裡一共三十多個人,其中有一名大爺六十多歲了,是第一次到朝鮮旅行,顯得非常激動。一路上,他都激動地說,朝鮮百姓的生活場景,讓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有人說,朝鮮城裡人,每年農忙的時候,也會到農村支農。大爺說,那會兒中國也有知識分子下鄉。
  • 朝鮮旅遊歸來,告訴你朝鮮百姓的衣食住行
    朝鮮儘管離我國很近,但一般百姓對它了解不多。當然五六十歲的人可能對朝鮮很熟悉,但也多是停留在影視作品的形象中。那麼現在的朝鮮到底是什麼樣的,朝鮮百姓的生活水平到底怎麼樣?這次到朝鮮旅行,通過當地百姓的衣食住行,我見到了一個真實的朝鮮。
  • 瀋陽北京朝鮮人闖館事件背後:朝鮮偷渡者在延邊
    數千朝鮮族基督教徒和漢族教徒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的基督教大教堂分開禮拜,慶祝他們自己的宗教節日;同時,延吉以及延吉周圍還有很多朝鮮偷渡者存在,他們有的正在冰上跨過中朝邊界期待另一種生活,有的在韓國人的地下教會中受到保護,有的在歌廳中隱姓埋名,有的成為農民的妻子,有的則被關押在國際監獄等待遣返。當天,《21世紀環球報導》記者順著他們的路線,體會了他們的旅途。
  • 朝鮮百姓的生活,溫飽沒問題,離小康有差距
    去朝鮮旅行之前,我對朝鮮的印象是經濟不發達,百姓生活淳樸。本以為到朝鮮之後,吃住會不適應,到朝鮮之後,吃住條件超乎我預期。朝鮮對外國遊客非常友好,會儘可能地把最好的東西呈現在外國人面前。從新義州到平壤的國際列車上,朝鮮隨車的導遊為我們準備了盒飯,雖然飯菜搭配簡單,但對朝鮮人而言,已經非常豐盛。
  • 走進朝鮮,朝鮮人經常用的糧票是什麼樣的?
    今年上半年,報團去了朝鮮旅行。到現在,雖然回國已經有好幾個月了。但是,在朝鮮的所見所聞,依舊清晰地存在我的大腦中。我們從丹東出發後,經過幾分鐘就達到了新義州。然後安檢,踏上了前往平壤的專列,最後經過六個小時的折騰,才達到了平壤。
  • 朝鮮第一家購物網站開通 只供朝鮮人用
    朝鮮購物網站、「翅膀」預付卡、手機買買買?網上購物已經成為朝鮮新潮流?誰說的朝鮮人不能上網?朝鮮人也能海淘了?新華國際客戶端告訴你真相。在倉田街迎日餐廳和超市,記者被服務員告知「聽說過,但還沒有開始使用」;在海棠花館,負責信息技術的管理人員說,「該系統僅朝鮮人用,今後或許可以對外國人開放吧。」  外國人用不了,但還是想看一看長什麼樣,記者提出看一看網站頁面的要求,但卻被告知「看不了」。
  • 我眼中的朝鮮(上)——朝鮮人也離不開這些休閒娛樂工具!
    其實朝鮮普通人的生活並沒有外界所認為的那麼「硝煙瀰漫」,他們在工作之餘也有著豐富的休閒和娛樂方式。今天,記者通過一位在朝鮮留過學的中國留學生的講述,撥開籠罩朝鮮的層層「迷霧」,為大家介紹一個留學生眼中真實的朝鮮和在朝鮮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