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環快速路施工現場
如今沈城已進入了寒冷的冬季,但全市的城建重點工程不停工,本月底前計劃將有東一環快速路、長青跨渾河橋加寬改造等一批大項目完工投入使用。目前各工程進展如何?是否能在月底前順利完成?12月7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提前「探班」。
東一環快速路
首次實現寒冬鋪瀝青本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目前,東一環快速路橋面瀝青混凝土攤鋪已全部完成,標誌著橋梁主體工程全部結束,開始進行橋梁伸縮縫、隔音屏等附屬設施施工。
鋪瀝青的技術世界領先
以往,如此寒冷的北方冬天,在戶外攤鋪瀝青是完全無法想像的。今年,市建委引進了最新技術,使用SMC常溫改性瀝青築路技術,對橋面進行攤鋪,讓北方冬季攤鋪瀝青成為可能。SMC常溫改性瀝青築路技術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廣泛適用於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機場跑道等路面鋪築及道路修補。目前,東一環高架橋的橋面已鋪裝完成,順利進入附屬設施施工。
伸縮縫防撞牆是施工重點
接下來,橋梁伸縮縫安裝將是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之一,直接影響到道路行駛的舒適性。伸縮縫安裝將與兩側路面保持在一個水平線上,並與鋼箱梁用鋼筋進行焊接,在伸縮縫兩側澆築70釐米寬、20釐米厚的混凝土,澆築時採取防凍加溫措施,在橋梁底層鋪設工業伴熱帶加熱,路面澆築完的混凝土鋪設電熱毯加熱,並搭設暖棚保溫,暖棚內再放置熱風幕加熱保證施工溫度。在進行防撞牆混凝土澆築時,同樣採用搭設暖棚,暖棚內設置熱風幕加溫。
東一環快速路全長3.8公裡
此次修建的東一環快速路位於城區東南部,南起長青街路口南側123米處,北至沈海立交橋區間,全長約3.8公裡。由南向北跨越長青街、萬泉街、萬蓮路、南運河滂江橋、小河沿路、地鐵十號線萬泉公園站、航空西路、長安路、地鐵十號線長安路站、鐵路專用線、善鄰路、津橋路、瑞光巷、瑞光北巷、地鐵十號線滂江街站,最終與沈海立交相連接。同時,同步改造沈海立交橋北側引道與北海高架橋南側引道的連接。本月底工程將全部完工具備通車條件。
小北關街平交改立交工程
工程已經全面收尾往來車輛不用再等火車
目前工程施工已全面收尾,正在進行現場清理及人行通道扶手的焊接和防雨棚的安裝,即將開通。
這項工程起點為小北關街202號巷北,終點為望花南街新開河北,上跨兩條鐵路線及新開河,東、西各建設一幅橋梁,單幅全長373米,橋面設計單向兩車道。為方便行人跨越鐵路,在跨鐵路主橋兩側各設3米寬人行道,而且在人行梯道處設置無障礙電梯,方便通行。
工程竣工通車後,小北關街鐵路平交道口將徹底封閉取消,往來小北關街的車輛再也不需要在道口等著火車通過,行人及車輛可以直接通過高架橋快捷跨越鐵路,既節省時間,又節約資源。
長青跨渾河橋加寬改造工程
原橋兩側建兩座新橋
雙向十車道敞開跑
長青跨渾河橋加寬改造工程是沈城東部快速路系統重要的節點工程,目前施工已接近尾聲,兩座新橋近期將通車。
新型伸縮縫更具剛度和「彈性」
目前正在安裝新建橋梁的伸縮縫。兩座新建橋梁伸縮縫採用新型的RBKF640單元式多向變位梳形板形式,與傳統伸縮縫相比結構剛度更大,伸縮量也更大,可實現水平及豎向兩個方向的變位,具有局部破損局部更換的優勢。目前伸縮縫的鋼筋已焊接完成,將進行混凝土澆築。
兩座新橋可有效緩解交通擁堵
原長青橋設有雙向6車道及雙側人行道。近年來,當早晚高峰車流量大時,已無法滿足通行需求,擁堵嚴重。此次施工在原橋兩側建兩座新橋,每座新橋寬14.5米,設計時速60公裡的單向兩車道,以及5米寬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混行道。新橋預計在本月底前具備通車條件,屆時長青跨渾河橋將與青年大街橋一樣,擁有機動車雙向十車道的通行能力。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王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