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圳灣、大鵬灣也在範圍內!廣東啟動入河(海)排汙口排查...

2020-12-13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環宣記者28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萬裡碧道建設規劃的工作部署,我省全面啟動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整治範圍包括全省七大流域,涉及河流總長度約3.6萬公裡、海岸線長度約700公裡、水庫庫容約257億立方,排查流域面積大範圍廣,全省將構建省級統籌、市縣落實、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落實。根據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河長辦聯合印發的《廣東省入河(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範圍內和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重點流域範圍內的入河排汙口「查、測、溯」工作,建立排查範圍的入河排汙口情況清單。根據《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我省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將聚焦萬裡碧道建設及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通過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摸清廣東省入河(海)排汙口底數,採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方式開展入河排汙口規範化管理,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入河排汙口監管體系,確保入河排汙口排放狀況得到改善,努力提升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專項行動整治範圍包括全省七大流域,西江、北江、東江、韓江、珠江三角洲、粵東諸河、粵西諸河的幹流及其他所有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裡的河流以及小於100平方公裡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的小型水庫以及主要湖泊範圍,涉及河湖總長度約3.6萬公裡,還包括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建設的珠江主要出海口伶仃洋、深圳灣、大鵬灣、獅子洋及海島淇澳島的範圍,涉及海岸線長度約700公裡。2020年工作將圍繞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和水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劃分為省級排查範圍和地市級排查範圍,其中省級排查範圍覆蓋西江、北江、東江、韓江幹流,及珠江主要出海口共2258公裡。地市級排查範圍指除省級排查範圍以外的其他碧道建設範圍和國考斷面涉及的流域,共約7400公裡。2021年排查工作主要由地市開展,針對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中期建設任務,以及全省所有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裡的河流,小於100平方公裡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的小型水庫以及主要城市湖泊範圍開展排查。據悉,廣東建設萬裡碧道旨在構建「一灣三片、十廊串珠」的廣東碧道空間格局,即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建設灣區嶺南宜居魅力水網,在粵北、粵東、粵西建設各具特色的生態片區,建設10條特色廊道,彰顯廣東美麗詩畫河湖特色。到2035年,將建成超過2萬公裡的碧道,形成覆蓋全省的萬裡碧道網絡,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美好願景,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全面呈現。

相關焦點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天地一體化」完成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
    圖為2020年8下旬,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組織人員對黃河入河排汙口開展現場人工排查。(資料圖)甘肅省生態環境廳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日電 (記者 馮志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牛耘1日向記者介紹說,今年以來,甘肅利用無人機「天地一體化」作業方式,開展蘭州、白銀、臨夏行政區域內的黃河幹流、湟水河入河排汙口排查工作,目前已完成無人機航飛和現場全面排查工作,中國生態環境部正在開展後期數據分析匯總。
  • 成為全國首批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試點城市 泰州「明察秋毫」保護...
    2018年10月,泰州在全國率先啟動「長江大體檢」,推動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在泰州設立全國地市首家遙感應用基地,開展泰州生態環境遙感日常和應急監測等應用合作。高空衛星遙感覆蓋區域廣,其拍攝圖片空間解析度可達80釐米;無人機搭載高分辨光學相機,在低空拍攝照片空間解析度可達5釐米,能準確辨識地面的排汙口等情況,從而實現「明察秋毫」保護長江生態環境。
  • 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南通市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組織相關職能部門收集整理本轄區範圍內入河排口資料,開展二、三級排查,對排查發現問題的排汙口制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改期限,推動整改落實,並建立入河排汙口長效管理機制。 (二)市各有關部門 1.市生態環境局是全市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的牽頭部門,對專項行動實施統一調度。
  • 黃河入河排汙口「三級排查」來了!為啥查?查什麼?怎麼查?
    「發現了幾個水下排汙口!」11月17日下午4點,「甘肅三級排查」微信群中,工作人員上傳了在黃河岸邊雜草叢中艱難取樣的照片。繼完成對湟水河、汾河和黃河幹流甘肅段的無人機遙感調查和人員地面排查(即一、二級排查)後,11月5日,生態環境部啟動了現場專家質控核查,這也是黃河流域試點地區入河排汙口的第三級排查工作。
  • 直擊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現場:衛星定位、無人機齊...
    入河排汙口怎麼查,哪些排汙口合法、哪些為非法,現場如何找出排汙口,如何對排汙口進行檢測?12月10日,為期一周左右的長江入河排汙口(第三批)吉安市現場排查工作正式啟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工作人員在江西省吉安市開展現場排查。衛星定位、無人機偵察、快速檢測箱等眾多高科技設備齊上陣。
  • 海南啟動入河排汙口調查示範研究 調查河流排汙口「底數」推動精細...
    他們是為了尋找入河排汙口而來,現場被記錄下的一串串數據,未來將在精細化治水方面派上大用場。「此次我們以龍州河作為試點河流啟動『海南省入河排汙口調查示範研究』,希望通過項目實施摸清龍州河入河排汙口基礎性『底數』,並出臺適合海南的入河排汙口排查技術規範。」
  • 呂梁市積極開展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分類整治工作
    黃河新聞網呂梁訊為打贏水汙染治理攻堅戰,進一步做好黃河流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持續改善呂梁市水環境質量,按照山西省水防辦《山西省黃河流域及其他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方案》精神,呂梁市生態環境局高度重視,印發了《呂梁市重點流域入河排汙口整治方案》和《關於深入開展全市重點流域入河排汙口整治工作的通知
  • 長江入河排汙口一線排查紀實(一)——「不艱苦還叫什麼一線」
    編 者 按2019年3月,由生態環境部直接牽頭組織實施,一次對母親河——長江入河排汙口的「大體檢」全面啟動。根據計劃,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省(市)63個城市,將在兩年時間內完成對長江幹流、9條主要支流,及太湖入河排汙口的排查、監測、溯源、整治,為長江水環境質量改善奠定基礎。
  • 東莞累計完成入河排汙口整治超17000個
    曾經的入河排汙口,在經過整治後已經看不到汙水排放的痕跡了。12月10日,在東城筷子河支渠,記者看到,經過整治入河排汙口,筷子河支渠河湧水質已消除黑臭。近年來,東莞全力推進入河排汙口整治工作。截至今年11月30日,我市累計查出河湧明渠段的入河排汙口18188個,累計完成整治超過17000個,整治完成率為96.6%。
  • 保定市生態環境局易縣分局,全力排查白洋澱入河入澱排汙口
    為全面摸清白洋澱流域入河入澱排汙口底數,全力推進入河入澱排汙口規劃建設和整治,按照省、市《白洋澱流域入河入澱排汙口排查整治方案》和「走遍保定」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安排,保定市生態環境局易縣分局迅速安排部署,全面開展入河入澱排汙口排查工作。
  • 建始縣完成長江入河排汙口精準分類工作
    近日,州生態環境局建始縣分局召開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監測工作部署會,進一步貫徹落實恩施州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戰役指揮部工作要求。會議明確了工作任務,確定了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確保精準掌握長江入河排汙口情況。
  • 黃河流域最大規模排汙口排查進行中 生態環境部詳解「查、測、溯...
    黃河流域排汙口排查工作今年率先在山西、甘肅、青海3省12地市試點啟動,覆蓋黃河流域幹流及主要支流汾河、湟水河共三千餘公裡岸線。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副處長仇鵬說,入河排汙口一頭連著河流,一頭連著陸地汙染源,是汙染物進入河流的最後一道「閘口」,摸清排汙口的情況,是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的基礎。
  • 獨家圖文:高科技+笨功夫,黃河流域排汙口排查這樣幹
    和之前的長江流域、渤海海域入河入海排汙口排查類似,本月24日開始的黃河流域青海、甘肅段入河排汙口排查,同樣採用了「高科技+笨功夫」的辦法,即無人機航測、人工徒步、專家質量控制核查三級排查,力爭做到「有口皆查、應查盡查」。
  • 合肥市入河排汙口監督管理實施辦法
    第六條 入河排汙口設置實行分類分級審批。(一)依法應當辦理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審查手續的,其入河排汙口設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流域管理機構按照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權限審批。(二)依法不需要辦理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審查手續的,但需要辦理取水許可手續的,其入河排汙口設置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流域管理機構按照取水許可管理權限審批。(三)依法不需要辦理河道管理範圍內建設項目審查手續和取水許可手續的,但按規定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其入河排汙口設置由與負責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境保護部門同級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 不讓一滴汙水入河!無錫長江太湖2945個排汙口「大體檢」!
    無錫境內的長江太湖之濱到底有多少排汙口?入河入湖排汙口在哪裡、誰在排、排什麼、排向哪?近日,帶著問題,濱湖區環境監察執法隊員來到離太湖約500米遠的雪浪街道貢湖村,穿稻田、跨溝渠、溯源頭,步行核查竹山浜入湖排汙口。
  • 山西分類整治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
    「治汾先治汙,治汙先管住、管嚴兩岸入河汙染物排放量,關鍵就是要抓好汾河入河排汙口、支流、退水渠等排查整治和分類治理,這是打好汾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工作、關鍵舉措。」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為期5個月的排查溯源,共排查確認汾河流域入河排汙口2039個。
  • 張玉明帶隊檢查入河排汙口情況
    為有效保護水資源,保障水功能區水質安全,近日,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玉明帶隊,對開發區範圍內的入河排汙口進行了執法檢查,市生態環境局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主要領導陪同檢查。檢查組重點針對居民反映的玉帶渠異味問題,先後到機關門診北側排口、黃河影劇院西側排口、銀湖小區北側排口、東營河北二路與東二路排口等入河排汙口進行實地檢查。張玉明要求要進一步強化如何排汙口監管,對於有排汙現象的,要儘快封堵排口,查找汙水來源,嚴肅查處涉河水事違法行為,強化河湖執法監督和保護。
  • 高港召開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諮詢會
    中國江蘇網7月3日泰州訊 7月2日下午,泰州市高港區召開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技術諮詢會,這也是泰州四個涉江市區中率先完成的入江排汙口實施方案。與會專家分別聽取了《高港區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情況介紹和永安洲鎮、口岸街道整治工作進展情況簡介,對高港區在前期排查、監測、溯源階段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專家組圍繞《實施方案》的針對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展開討論,針對本輪方案實施的責任主體、整治標準、現場核查、實施期限、經費落實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湖北宜昌對長江、清江入河排汙口實施分類整治
    (資料圖)清江畫廊景區供圖中新網宜昌9月8日電 (郭曉瑩 王晶晶)據湖北省宜昌市生態環境局8日消息,該市日前印發《宜昌市長江、清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工作方案》,對全市長江、清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工作作出具體安排,並探索制定配套方案。
  • 「一河一策」 泰興推進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
    近日,泰興市召開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工作推進會,在前期「排查、監測、溯源」的基礎上,深入推進長江入河排汙口分類整治。今年,泰興市將按照「取締一批、整治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對長江入河排汙口進行規範整治,結合「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配合搭建市長江入河排汙口信息系統,建立帶有二維碼的排汙口標識牌,根據實際情況安裝自動監控設施,逐步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長江入河排汙口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