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粵環宣記者28日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萬裡碧道建設規劃的工作部署,我省全面啟動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此次專項行動整治範圍包括全省七大流域,涉及河流總長度約3.6萬公裡、海岸線長度約700公裡、水庫庫容約257億立方,排查流域面積大範圍廣,全省將構建省級統籌、市縣落實、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落實。根據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河長辦聯合印發的《廣東省入河(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今年年底前,要完成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範圍內和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重點流域範圍內的入河排汙口「查、測、溯」工作,建立排查範圍的入河排汙口情況清單。根據《工作方案》提出的要求,我省排汙口排查整治工作,將聚焦萬裡碧道建設及國考斷面達標攻堅,通過落實「查、測、溯、治」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摸清廣東省入河(海)排汙口底數,採取「試點先行與全面鋪開相結合」方式開展入河排汙口規範化管理,形成權責清晰、監控到位、管理規範的入河排汙口監管體系,確保入河排汙口排放狀況得到改善,努力提升水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專項行動整治範圍包括全省七大流域,西江、北江、東江、韓江、珠江三角洲、粵東諸河、粵西諸河的幹流及其他所有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裡的河流以及小於100平方公裡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的小型水庫以及主要湖泊範圍,涉及河湖總長度約3.6萬公裡,還包括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建設的珠江主要出海口伶仃洋、深圳灣、大鵬灣、獅子洋及海島淇澳島的範圍,涉及海岸線長度約700公裡。2020年工作將圍繞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近期建設任務和水汙染防治攻堅戰開展,劃分為省級排查範圍和地市級排查範圍,其中省級排查範圍覆蓋西江、北江、東江、韓江幹流,及珠江主要出海口共2258公裡。地市級排查範圍指除省級排查範圍以外的其他碧道建設範圍和國考斷面涉及的流域,共約7400公裡。2021年排查工作主要由地市開展,針對廣東萬裡碧道總體規劃中期建設任務,以及全省所有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裡的河流,小於100平方公裡的重要河流,所有中型以上水庫、重要的小型水庫以及主要城市湖泊範圍開展排查。據悉,廣東建設萬裡碧道旨在構建「一灣三片、十廊串珠」的廣東碧道空間格局,即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建設灣區嶺南宜居魅力水網,在粵北、粵東、粵西建設各具特色的生態片區,建設10條特色廊道,彰顯廣東美麗詩畫河湖特色。到2035年,將建成超過2萬公裡的碧道,形成覆蓋全省的萬裡碧道網絡,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美好願景,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全面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