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舞龍燈的傳統為何落寞了

2020-12-17 莫從從

如果說年味的話,舞龍燈算一個。

舞龍燈算得上是中國的傳統。中國各個民族都有,各個地區也有。但是漸漸地都消失了。

巴金先生是四川成都人,成都也是有舞龍燈的。小說《家》裡便寫了很長一段舞龍燈。「在初九這一天,覺英、覺群、覺世三弟兄從早晨一直忙到晚上,忙的是在馬房裡看轎夫們做花炮,和向人敘說看龍燈的事情。」

但是,舞龍燈並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而是一些人的快樂與一群人的痛苦。「爆竹聲忽然響起來,空中現了火花。龍亂舞著,像發了怒似的。鞭炮開始往龍的身上落,它不住地往左右兩邊躲閃,又像受了驚似地在空中亂跳。鑼鼓響得更厲害了,就像那條受了傷的龍在呼嘯一樣。」

再比如,「幾個轎夫拿著竹筒花炮在旁邊等了一些時候,便輪流地燃放起來,把花炮對著玩龍燈的人的光赤的身上射。龍開始發狂了,它拚命往下面滾,來迎接花炮裡射出來的金花。人聲嘈雜,鑼鼓不停地大響特響。轎夫們笑著。二門內看臺上的觀眾也笑了,自然他們笑得很文雅,跟轎夫們笑得不同。」

又寫到:「接著文德、李貴、趙升一班人同時拿了五六筒花炮前前後後地對著玩龍燈的人射,使他們沒有地方躲避。這個辦法果然有效。龍雖然仍舊在拚命亂滾,但是火花卻一團一團地射到那些赤裸的身上,有的馬上落下地來,有的卻貼在人身上燒,把那幾個人燒得大聲叫。」

最後,「克定(高家五房,覺新兄弟的五叔——筆者注)把賞錢給了,還惋惜地說:『可惜花炮做得太少,不然今晚上可以大大地燒一下。你們看得滿意嗎?我明晚上再請你們看。』」

不止是巴金先生的《家》,我爺爺那一輩也是一樣對待龍燈,只不過沒有小說裡頭那麼殘酷,最多是拿鞭炮丟在舞龍燈的中間,去炸他們。嚴重者,還是有生命危險的。

從巴金先生的四川到我家鄉湖南,由此可見舞龍燈具有這些特點:第一,很多地方都有舞龍燈的習慣。第二,舞龍燈並不是傳說中那麼浪漫。第三,舞龍燈是窮困人的生計,他們以此為生。第四,舞龍燈是有生命危險的。第五,過年舞龍燈是一件很熱鬧的事,但傳統的舞龍燈太過於殘酷以至於並不是什麼好事。第六,舞龍燈也是手藝飯,很專業的,需要技巧,需要靈活,需要躲,還需要身體好。

在筆者小時候,舞龍燈還是很常見的,但是舊社會裡的那種危險性已經沒有了。幾個村幾個村的舞龍燈鬥法還是很有年味,而且都是年輕小夥子,也是展示青春的方式,筆者知識有幸摸過。

後來,舞龍燈純粹是一種掙錢的任務,幾個老人家舞龍燈走街串門,一個敲鑼,兩人抬鼓。迎龍燈也是迎財神,大家也都願意,但是舞龍燈只是在家裡溜一圈,只有龍燈沒有舞,主人家要放鞭炮迎龍燈,要放水果糖果紅包敬龍燈,要放鞭炮送龍燈。再後來,春節時候,舞龍燈再也看不見,年味愈加淡了,侄子輩都沒有誰見過了,可能老人都老了。漸漸地,舞龍燈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我相信舞龍燈還會回來,而且伴隨著年輕人再回來。我也期待舞龍燈回來。

相關焦點

  • 龍燈舞、鬼步舞、老虎舞,讓傳統和時尚齊飛!焦作市2019年春節優秀...
    碎玉瓊芳的春雪和古典舞《詩經·採薇》,碰撞出詩意火花;龍燈舞、鬼步舞、老虎舞,讓傳統和時尚齊飛。昨日下午,「出彩河南·歡樂懷川·春滿山陽」焦作市2019年春節優秀文藝節目展演博愛專場在東方紅廣場舉行。
  • 龍燈舞、鬼步舞、老虎舞,讓傳統和時尚齊飛!焦作市2019年春節優秀...
    碎玉瓊芳的春雪和古典舞《詩經·採薇》,碰撞出詩意火花;龍燈舞、鬼步舞、老虎舞,讓傳統和時尚齊飛。昨日下午,「出彩河南·歡樂懷川·春滿山陽」焦作市2019年春節優秀文藝節目展演博愛專場在東方紅廣場舉行。
  • 郎溪龍村灣:龍燈舞出吉慶來
    黃光宏 汪維民第554期每當春節期間,建平鎮同慶村龍村灣龍王廟熱鬧非凡,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鑼鼓喧天,花炮齊鳴,四面八方的百姓和附近的村民們全家出動,早早的來到龍王廟前的廣場上佔好有利地形,就是想來一觀龍村灣獨特的龍燈表演——龍村灣的舞龍燈表演堪稱一絕。舞龍燈,作為一種民間傳統文化活動,不僅活躍了節日氣氛,也弘揚了民俗文化。
  • 耍龍燈
    耍龍燈又稱舞龍、龍燈舞,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漢族民俗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一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漢族舞蹈。  正月十五,除了鬧花燈、猜燈謎,吃元宵之外,在中國漢族民間還有耍龍燈、舞獅、踩高蹺等習俗。  耍龍燈也稱「舞龍」,也叫「龍燈舞」。它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漢族傳統民俗娛樂活動。耍龍燈在中國漢代漢族民間就已相當普遍了。
  • 龍燈魚燈舞出文明鄉風
    龍燈魚燈舞出文明鄉風2006年05月15日 10:08:24來源:洞頭網核心提示: 龍燈魚燈舞出文明鄉風 壠頭三成村民加入「漁民藝術團」       這是壠頭村的「漁民藝術團」在排練傳統的民間舞蹈——貝殼舞,演員全是地地道道的漁農民。剛練完一段的村民鄭敏菊邊擦汗邊樂呵呵地說,這兩年村裡靠羊棲菜養殖,生活紅火了,在家裡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出來痛痛快快地跳個舞,還能鍛鍊身體。    壠頭村民間文化藝術源遠流長,貝殼舞、魚燈、花鼓等充滿海島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在這裡非常活躍。
  • 民俗舞蹈奇葩:溫州拼字龍燈舞
    演唱內容,總稱《龍燈歌》,共225首,在不同的場合中,視不同環節演唱約定俗成的韻體詩歌。所唱內容隨環節改變,總的來說,是唱龍的由來、龍的神聖,希望得到龍的保佑,使人們生活得到吉祥歡樂、安康幸福。  拼字龍燈舞的藝術特色得益於它的獨特結構。龍頭、龍尾與龍身各自分開,中間九節相連。龍身由三十米長的畫滿鱗甲的彩布連成。
  • 【外媒看廬江】千年龍燈舞起來——(合肥新聞聯播)
    2018年2月28日《合肥新聞聯播》播出我臺記者吳金權、盛傑的新聞報導——《千年龍燈舞起來》。
  • 老圖片揭秘老成都|耍獅子舞龍燈 沒得這些就不叫過年
    舞龍耍獅是中國春節裡經久不哀的傳統重頭戲,當年老成都過春節,除了現在仍然流行的看花燈、吃湯圓、猜燈謎外,也非常喜歡耍獅子、舞龍燈。成都著名民俗專家劉孝昌老師說,龍是中國人古老的圖騰象徵,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的時間極早。
  • 南坑鎮橫江人民「耍龍燈」祈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舞龍隊浩蕩出行南坑鎮地處萍鄉市中部,蘆溪縣西南端,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據歷史記載,舞龍燈起源於漢代。舞龍隊浩蕩出行橫江人民傳承歷史文化,和諧友愛鬧新春,以前老人們每到春節過後要自制一套節子龍燈,燈內點燃自製的蠟燭,舉燈耍到各家各戶,示意龍王爺登門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 浙江非遺拼字龍燈舞:龍頭龍尾龍身各自分開
    古往今來,舞龍燈成了人們寄託祝福和賀年慶典的一項傳統活動,同時也表達對來年的美好願望——長興百葉龍、奉化布龍、坎門花龍……這些別具特色、富有創造性的浙江龍,生龍活虎地翻飛在世界的舞臺上。  接龍好生活  流光溢彩的巨龍,時而遊龍嬉水,排成一字長蛇陣;時而蛟龍出海,山呼海嘯般飛旋於村頭街巷。
  • 寧鄉各地龍燈隊齊聚方特,女子龍燈隊表現亮眼
    除了舞龍,這支由14人組成的女子龍燈隊還有很多別的文藝特長,包括主持、打鼓、演唱花鼓小調等。這支隊伍的雛形始於2003年,最初是打腰鼓,後來又學軍樂鼓,到2005年的時候開始學舞龍。過去,橫市龍燈和其他地方一樣,也是男性在玩。「以前男龍在長沙比賽得了一等獎。」陳美娟回憶說,「我想男同志能幹的,我們女同志也能幹,就這樣開始學。」
  • 重慶銅梁:龍燈龍舞迎新春
    舞火龍、打鐵水花現場。新華社記者黎華玲 攝新華社重慶1月4日電(記者黎華玲)每逢佳節,中國各地有舞龍的習俗,但「龍舞之鄉」重慶銅梁的龍舞歷史文化卻別樣精彩。1月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再現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銅梁龍舞盛景。重慶市銅梁區是「中國龍舞之鄉」,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燈)之鄉」,銅梁龍舞亦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除了傳統舞龍表演,在未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銅梁區將變身「燈的海洋」,亮起上百組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龍燈燈組,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
  • 重慶銅梁:龍燈龍舞迎新春
    舞火龍、打鐵水花現場。新華社記者黎華玲 攝新華社重慶1月4日電(記者黎華玲)每逢佳節,中國各地有舞龍的習俗,但「龍舞之鄉」重慶銅梁的龍舞歷史文化卻別樣精彩。1月2日晚,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再現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銅梁龍舞盛景。重慶市銅梁區是「中國龍舞之鄉」,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燈)之鄉」,銅梁龍舞亦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除了傳統舞龍表演,在未來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銅梁區將變身「燈的海洋」,亮起上百組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龍燈燈組,喜迎2020年新春佳節到來。
  • 「城南龍燈」傳承人史克濱:將中華龍燈發揚光大
    在江西南昌,有一位痴迷於扎制龍燈的工匠。35年來,依靠祖傳扎龍燈手藝,並不斷運用新工藝新技術,製作出的「城南龍燈」不僅在國內鼎鼎有名,還漂洋過海,賣到世界各地。他就是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南龍燈」傳承人史克濱。  今年春節前夕,記者來到位於南昌市青雲譜區青雲譜鎮城南村的「城南龍燈」生產基地。眼前所見,一片繁忙景象。
  • 古瑤文化系列:湖北崇陽雨山的草把龍燈
    文圖/楊昀琰 舞龍燈,是一種年味,是一種鄉愁,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是中國人眼中的最具傳統特色的春節民俗。雨山的龍燈以單數為主,有單龍戲虎,三條盤花、五龍盤聖,七星伴月,九龍盤鼎,十三龍下海等,當然,還有雙龍戲珠。三條龍之上的多龍,就帶著「鼎」玩。鼎共有三層,最上面一層是「天官賜福」,下面兩層八面,畫的是「八仙過海」。每逢春節、元宵節等盛大的喜慶節日,雨山人總要敲鑼打鼓,戲龍作舞,在喧天鑼鼓的助威下,色彩各異的龍燈猶如翻江倒海,舞得氣勢磅礴、剛勁奔放,令現場的觀眾拍手叫好,看罷意猶未盡。
  • 老重慶|銅梁龍燈知多少?元宵節到了 這組年畫版銅梁龍燈陪你過節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 受訪者供圖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元宵節要到了,每年總少不了傳統的舞龍。今年由於疫情防控,我們不能現場看舞龍表演,但今天慢新聞為你呈現一組年畫版的銅梁龍燈,在家一樣能過個有年味的傳統元宵節。
  • 古瑤文化系列:湖北崇陽雨山的草把龍燈
    文圖/楊昀琰 舞龍燈,是一種年味,是一種鄉愁,它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是中國人眼中的最具傳統特色的春節民俗。雨山的龍燈以單數為主,有單龍戲虎,三條盤花、五龍盤聖,七星伴月,九龍盤鼎,十三龍下海等,當然,還有雙龍戲珠。三條龍之上的多龍,就帶著「鼎」玩。鼎共有三層,最上面一層是「天官賜福」,下面兩層八面,畫的是「八仙過海」。每逢春節、元宵節等盛大的喜慶節日,雨山人總要敲鑼打鼓,戲龍作舞,在喧天鑼鼓的助威下,色彩各異的龍燈猶如翻江倒海,舞得氣勢磅礴、剛勁奔放,令現場的觀眾拍手叫好,看罷意猶未盡。
  • 農村老人說「三十晚上舞龍燈」是指哪一類人?下句沒幾人知曉
    有的農村老人說「三十晚上舞龍燈」這是什麼意思呢?可能很多人一時不知其意,但細細想想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這是農村部分人的習語,從形式上看更像歇後語。歇後語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歇後語由兩部分組成,像謎語一樣,前面部分的「謎面」稱為引子,後面部分如謎底稱為後襯。在一定的語境之中,人們通常只說出前面部分,後面部分歇去,人們可以根據語言環境知曉後面的意思。
  • 老重慶|銅梁龍燈知多少?元宵節到了 這組年畫版銅梁龍燈陪你過節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文 受訪者供圖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元宵節要到了,每年總少不了傳統的舞龍。今年由於疫情防控,我們不能現場看舞龍表演,但今天慢新聞為你呈現一組年畫版的銅梁龍燈,在家一樣能過個有年味的傳統元宵節。
  • 湖北村民集資20餘萬元復原傳統龍燈
    村民集資20餘萬元復原傳統龍燈「火龍」長108米為純手工編制 此前已失傳20餘年龍燈包括龍頭龍尾共30節,長108米左右□楚天都市報記者 陳詠 通訊員 宋俊初 許雲東 韓紹每逢春節,荊楚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舞龍表演。